東林書院旁景點 東林書院旅游攻略

導讀:東林書院旁景點 東林書院旅游攻略 1. 東林書院旅游攻略 2. 東林書院景色 3. 東林書院游記 4. 東林書院旅游攻略路線 5. 東林書院旅游攻略圖 6. 東林書院游覽時間 7. 東林書院附近景點 8. 東林書院地址在哪里

1. 東林書院旅游攻略

不是,東林書院,位于今江蘇省無錫市解放東路。

東林寺,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廬山西麓。

2. 東林書院景色

東林書院的對聯(lián)是明代東林黨首領顧憲成所寫:“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東林書院,創(chuàng)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為當時著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之所。元至正年間廢為僧區(qū)。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顧憲成與高攀龍等人同倡捐資修復書院,并相繼主持其間,聚眾講學,享有“天下言正學者首東林”之贊譽。書院建筑內,從明清以來,保存有明代顧憲成、孫慎行、董其昌、鄒元標以及清代高世泰等多位名家撰題的楹聯(lián)。楹聯(lián)內容描述書院歷史沿革、概括東林學者理學思想、評價東林學派學術貢獻、闡述傳統(tǒng)文化思想精髓,對仗工整,引經(jīng)據(jù)典,極富文化底蘊。特別是東林領袖顧憲成所撰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更是廣為傳誦,成為許多學人、志士的共同心聲和座右銘。

3. 東林書院游記

東林書院沒有女名人。

東林書院創(chuàng)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是當時為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后廢。明朝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由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重興修復并在此聚眾講學,他們倡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引起全國學者普遍響應,一時聲名大著。東林書院成為江南地區(qū)人文薈萃之區(qū)和議論國事的主要輿論中心。

4. 東林書院旅游攻略路線

東林書院,是明后期東林學派創(chuàng)辦的書院,由于東林學派在明后期政治實踐中的巨大影響而名聞天下,成為明后期最有影響的書院。東林書院的興起,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斗爭到明末日益尖銳化,反對派始借在野講學活動聯(lián)絡同志,聚集力量;

二是社會思潮將正德、嘉靖時期對程朱理學的批判,日漸轉移到對現(xiàn)實封建專制統(tǒng)治弊端的批判。

由學術轉移到政治,這一主題轉換,促使書院教育及學風,更具有現(xiàn)實批判精神;

二是明末自由講學的風氣打破了專制主義思想統(tǒng)治,加之明后期內憂外患日深,推動了士階層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注。

5. 東林書院旅游攻略圖

近10多年來,無錫市對東林學院又進行了不斷的修復,成了家土教育和傳統(tǒng)教育的基地。東林書院位于無錫市區(qū)東側東林廣場旁(解放東路867號)。

6. 東林書院游覽時間

不一樣。

東林書院和湖畔大學相同之處

利益代表:

湖畔大學創(chuàng)立者與學生均為企業(yè)家,資本家其代表了資本的利益。

東林書院形成的東林黨代表了當時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強和士紳的利益。

兩者的利益代表基本一致

口號:

湖畔大學:湖畔跟其他商學院不一樣,不是培養(yǎng)企業(yè)家怎么創(chuàng)業(yè),而是希望讓企業(yè)能夠活得更長?!跋M诤闲纬梢环N文化,讓每個企業(yè)活長、活久,中國企業(yè)活到三十年以上的非常之少,而這個大學的愿景就是做三百年?!?/p>

東林書院:倡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

兩者的口號精神都是積極向上

輿論

湖畔大學:以馬云為代表的阿里巴巴,控股國內多家媒體包括新浪微博,是除官媒的一大媒體,其能左右部分輿論。

東林書院:是主要輿論中心,能影響明朝的政策,其中著名的“五人墓碑記”是因為抗稅而引起的。以東林人為代表的士大夫階層不同意收稅而將收稅的官吏打死,死去的因抗稅而死的五人成了英雄。

前事不忘,后 事之師,警惕資本家團體直接影響和推動政策!

7. 東林書院附近景點

寄暢園 (明·無錫)

薛福成故居建筑群 (清 ·無錫)

鴻山墓群 (周·無錫)

泰伯廟和墓(明至清 ·無錫)

惠山鎮(zhèn)祠堂(南北朝至民國·無錫)

東林書院(明至清·無錫)

昭嗣堂(明至清·無錫)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唐至清·無錫)

阿炳故居 (清·無錫)

榮氏梅園 (民國 ·無錫)

國山碑 (三國·宜興)

駱駝墩遺址(新石器時代·宜興)

宜興窯址 (晉至清·宜興)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明·江陰)

8. 東林書院地址在哪里

東林書院的的特點:

 ?、?形成了一套完備的講會制度。

 ?、?講會活動與政治斗爭的結合。

 ?、?推崇程朱理學,反對當時流行的王守仁“心學”。

 ?、?容納各種實學。

發(fā)生過胚胎染色體異常還東林書院之稱的由來,源于明代。 據(jù)史載,北宋學者楊時,號“龜山”,當年在這里講學。因此,便用他的“號”命名為“龜山書 院”。為何又稱之為“東林書院”呢?龜山書院到了元代被廢為僧 舍。

1604年,明代學者顧憲成對龜山書院重新進行修葺,創(chuàng)辦“東

林書院”,并親題楹聯(lián)“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

Hash:6d842abddad4f2da9cc254dffa08f2017b3e2f26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