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十大怪的鍋盔,街頭小吃可比天下美食
鍋盔,又叫鍋魁、鍋盔饃、干饃,是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老百姓喜歡的一種漢族面食小吃。鍋盔源于姥姥給外孫祝賀滿月的禮物,后發(fā)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鍋盔整體呈圓形,直徑尺許,厚1寸,重5斤。
相傳周文王伐紂時鍋盔就派上了大用場,鍋盔在秦朝被發(fā)揚光大,秦人制作的鍋盔,個兒大、厚實、瓷實。因為形狀酷似樹墩的橫截面,因此被稱為墩餅。
秦軍行軍時士兵配發(fā)的墩餅,一個就有五六斤重,直徑在30-50厘米,厚度也都在十厘米之上,兩個墩餅為一組,在餅上鉆兩個洞,用牛皮帶系好,前胸后背各搭一個,這看似平平常常的食物在戰(zhàn)場上卻立了大功。
墩餅竟成為極好的護具,起到了盔甲的作用,更罕見的是,敵軍射來的箭扎在墩餅上,被秦軍抽出來后使用,這就是"墩餅能吃箭"的來源。
在這個功能被發(fā)掘出來以后,墩餅也就成了秦軍的一大寶物。而后士兵們便把墩餅叫做"鍋盔",即用鍋烙進去的硬面盔甲。"鍋盔"也由此而聲望大振。秦人出門,家中必烙鍋盔,讓出門人帶上,這一習尚間斷至今。
鍋盔料取麥面精粉,壓稈和面,淺鍋慢火烘烤。外表斑黃,切口砂白,酥活適口,能久放,便攜帶。省外人編成的順口溜“陜西十大怪”中,有一怪為“烙饃像鍋蓋”,指的就是鍋盔。關(guān)中較為著名的有乾州鍋盔、武功縣鍋盔、長武縣鍋盔、岐山縣鍋盔,扶風縣鍋盔,鳳翔縣鍋盔。
人稱“睜眼鍋盔像鍋蓋”鍋盔制作工藝非常精細,素以“干、酥、白、香”著稱。干硬耐嚼,內(nèi)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鍋盔是西北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的民間小吃,尤其在陜甘寧青地區(qū)流傳已久。人常說,“乾縣有三寶,鍋盔、掛面、豆腐腦?!?a href='/ruzhou/' target=_blank>汝州的鍋盔是深受大眾喜愛的面食,張莊、廣育路南口、西關(guān)、東關(guān)都有很好的攤點。鍋盔的特點是用油和面,文火炕制,中空、外酥、里起層、邊比較厚、吸汁,不漏湯。
鍋盔夾豬頭肉:將豬頭肉切大塊,放入剛從鍋中取出的鍋盔里,熱騰騰的面香將肉香烘托到了極致,又香、又酥、又軟,吃起來非常過癮。如果旁邊有綠豆?jié){面條的小攤,您一定要盛上一碗,放上黃豆、韭花、芹菜段,再來點辣椒油,那就齊了!右手邊面條晶瑩透亮,湯熱氣騰騰,漿酸誘人;左手拿著裝得滿滿當當豬頭肉的鍋盔,即使不餓也會舌下生津了。豬頭肉肥而不膩,漿面條湯酸而圓潤溫胃,雖然是街頭小吃,但香可盈雙頰,味能浸六腑,可比天上美食!
鍋盔
材料:面粉,芝麻,發(fā)酵粉,食用油,鹽,十三香
鍋盔做法:
1、取面粉放入盆中,發(fā)酵粉在溫水里化開,和成軟面團。
2、發(fā)酵好的面團,揉勻。
3、將揉好的面團,搟成大面片,撒上鹽、十三香(五香粉)和食用油抹勻。
4、從底邊卷起。
5、將卷好的面皮,慢慢搓長。
6、從一端往里慢慢卷在一起。
7、將所有的面盤在一起。
8、把尾端壓在下面。
9、搟成大面片,面片的大小,和自家鍋的大小相同。
10、取適量清水在手上,然后輕拍面皮上面。
11、撒上芝麻,黑白均可。再用手輕輕按壓一下,防止芝麻掉落。
12、平底鍋坐火上,燒至溫熱。
13、放入做好的面餅。
14、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15、因為面餅較厚,注意控制火候不用太大,小火,慢慢烤制。
Hash:c32f414f392e0f41a34238538a20c43cc99e786a
聲明:此文由 胖哥看天下No1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