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縣干饃夾上肉,那味道絕了!每天吃一個都不覺得厭……

很少見有哪個中國人會不承認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中國人對食物的態(tài)度,是世界上最認真也是最深刻的。這是因為中華美食中,不僅蘊含著色香味,還有鄉(xiāng)愁,以及文化。在沁縣人的生活中,就有一種離不開的美食,它叫干饃。

非遺

檔案

名稱:沁州干饃制作工藝

類別:傳統(tǒng)技藝

級別:省級

傳承地:沁縣

傳承人:張慶宏(已故)

干饃和一座古城

沁縣干饃。(資料圖)

11月7日,沁縣街頭。一位中年男子站立在烤爐旁忙碌著,一個個顏色淡黃、形為癟圓、中空有芯的餅狀食物從爐膛中取出,等候著人們前來購買,這種看上去再普通不過的食物被稱作“干饃”,是沁縣人最鐘愛的傳統(tǒng)食品。沁縣文化館工作人員申莉告訴記者,干饃是沁縣傳統(tǒng)名產(chǎn)名吃之一。在沁縣,哪怕是再小的一座村莊里都能找到一個打干饃的小鋪。

事實上,任何一種特色美食大多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正所謂東辣西酸,南甜北咸,它在滿足人們味蕾的同時,也折射出不同地域的生活氣息和習俗。說起干饃,必提及它的前綴“沁縣”(古稱沁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史載,沁縣最初是晉侯封給晉國公族羊舌氏的食采之邑,晉國稱霸中原時,曾在沁縣如今的轄區(qū)內(nèi)修筑過一座城,名為銅鞮宮,都城在曲沃的晉侯曾多次在此地接受過諸侯進貢和進行軍事談判,可見銅鞮宮當年的重要。

關(guān)于干饃名稱的由來還有一段傳說。相傳唐高祖李淵當年起兵反隋時被困沁縣,沁縣徐村的徐懋公援糧救急,給李淵的部隊送去了小麥粉,可是軍中的鍋、碗及灶具都在戰(zhàn)斗中被打碎,無法做飯。于是徐茂公讓大家壘好爐灶,將和好的面團揪成小劑制成小餅貼在鍋片上,放入灶中烤成干餅,送給李淵及士兵們充饑。李淵吃后感覺噴香、酥脆,便問徐茂公這叫什么餅子?徐茂公說,此餅無油無鹽,是用小火干烤而成的,就叫“干饃”吧。此后,這種美食便在沁縣、武鄉(xiāng)、沁源民間一帶流傳下來。

中國人對食物的理解,常常存在一種加以變化、加以精細地調(diào)理,讓它呈現(xiàn)出與原體不同的狀態(tài),這既是一種神秘又代表文明的高度。勤勞、智慧的沁縣人民對食物有一種特別的態(tài)度,不僅拿它來果腹,體會一菜一羹的味道,而且懷著對食物的理解,在不斷地嘗試中尋求著轉(zhuǎn)化的靈感。從一把普通的面粉到一個飄著麥香的干饃,這種美食已凝結(jié)在沁縣這座古城的水土和人情之中,成為當?shù)厝诵闹凶顪嘏脑亍?/p>

干饃和一位傳承人

▲當?shù)匚幕块T的負責人給記者講述干饃的發(fā)展史。

干饃的特點是不霉不爛,極耐貯存且不含防腐劑,吃起來香脆可口,越嚼越香。令人稱奇的是,干饃存放三至五個月脆香味依然不變,食用時,咀嚼充分口舌生津,無需飲水而不必擔心噎喉。2011年,沁州干饃制作工藝入選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項目。

魏應(yīng)忠是沁縣文化服務(wù)中心主任,也是我市文化藝術(shù)界知名學者。他告訴記者,沁縣干饃絕對不是通常的死面或發(fā)面餅子,其中大有玄機。首先用清水將干面粉和成面團后,在案板上反復揉至光滑有勁,搓成園柱形長條,揪成面劑,摁成圓餅,再揪一小面球蘸上椒鹽、油汁包入餅內(nèi)搟成圓餅形,放在鏊上烙至定形后,放入爐檔內(nèi)烘烤成中間鼓型、呈黃白色時取出,即可食用。趁熱用刀在邊處開二分之一的口,裝入豬頭肉五香牛肉,味道更佳。

在沁縣,張慶宏的名字是和干饃不可分割的,他是這項省級非遺的傳承人。“老張的手藝最傳統(tǒng),加工的干饃最地道?!蔽簯?yīng)忠說,烹飪能被稱為一門藝術(shù),這其中便有些天賦成分,同樣的食材做成同一種食物,有千萬種口味。好不好吃,全看廚子手藝。張慶宏打的干饃,十天半月之后依然酥軟,而旁人打出來的干饃放涼就“韌性”,嚼久了腮幫子會酸痛。不過,令人扼腕的是,張慶宏在去年意外離世,這讓包括魏應(yīng)忠在內(nèi)的沁縣人感到惋惜和痛心。

其實,傳承中國文化的,不僅僅是唐詩、宋詞昆曲、京劇,它包含著與我們生活相關(guān)的每一個細節(jié),比如食物。從這個角度說,最好的傳承者不是所謂的學者專家,而恰恰是一些無聲的小人物。時至今日,最美味的那些傳統(tǒng)食物,依然要依靠當年的氣候條件,因而其過程也充滿了最原始的哲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自然的敬畏,就在中華美食中,和那些普通的名字一起靜靜地流傳至今。

干饃和一種情懷

▲沁縣干饃。(資料圖)

這是一個劇變中的時代,但唯一不變的卻是國人對食物的理解與期待。無論守在方寸的田地間,還是漂流在異國他鄉(xiāng),我們都恪守心里的聲音與記憶中的味道,用平凡的雙手與匆忙的腳步在時節(jié)中耕耘、收獲,也用傳承的智慧,做著一道凝結(jié)著眼淚、歡笑、信念與堅守的生活大餐。

魏應(yīng)忠告訴記者,打干饃是大概飲食行當里最苦的,按照傳統(tǒng)做法一天打100多個,好把式也超不過200個。“現(xiàn)在打干饃的門檻低,誰都能干,按照街上一塊錢一個的行情,打干饃不如外出打工,所以現(xiàn)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愿意學做干饃的。”對于街頭巷尾與傳統(tǒng)味道大相徑庭的所謂干饃,魏應(yīng)忠憂心忡忡。

坊間有種說法,稱沁縣干饃是餅干的雛形,還有人說,當年在沁縣做傳教士的一位西方人,特別喜歡吃夾了鹵肉的沁縣干饃,回國后將沁縣干饃西方化,演變成了如今的漢堡包。這種說法的可信度有多少,我們大可不必較真,但沁州干饃對于食材充滿想象力的轉(zhuǎn)化,以及它所打造出的獨特風味,歷經(jīng)漫長的歲月,仍然滿足著我們的味蕾和我們的心。

正如《舌尖上的中國》中的旁白: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jīng)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xiāng)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長治日報全媒體記者:文/許福勇 圖/崔曉宇

編輯:周 麗

監(jiān)制:趙衛(wèi)祥

版權(quán)聲明

長治日報社所屬《長治日報》、《上黨晚報》、i長治網(wǎng)和新媒體平臺享有版權(quán)的內(nèi)容,任何單位及個人在互聯(lián)網(wǎng)、無線客戶端、微博和微信等平臺上使用須事先取得長治日報社的書面授權(quán),注明作者及出處,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Hash:8ef6bac9f557f26373bcf9264996835db287896a

聲明:此文由 I長治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