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山為敦煌第一圣境,在地方志中被列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東峙"。三危山東西綿延數(shù)十公里,主峰隔大泉河與鳴沙山相望,其"三峰聳立、如危欲墮,故云三危"。最早載有三危之名的當(dāng)屬《尚書》:"竄三苗于三危",后在《史記》五帝篇中也有記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shù)為亂,于是舜歸言于帝,遷三苗于三危,以變西戎";后經(jīng)《左傳》、《三海經(jīng)》等注解,與傳說中西王母以及三青鳥相糾葛,賦與了一系列美麗的神話傳說。
三危山隔大泉河與莫高窟毗鄰,莫高窟則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據(jù)莫高窟佛龕碑記:"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戒行清虛,執(zhí)心恬靜,嘗杖錫林野,行止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遂架空鑿,造窟一龕"。
由此可見,三危佛光是開鑿莫高窟的動(dòng)因,也可說三危山是莫高窟的搖籃,因此有"敦煌八景"之二"千佛靈巖",這樣,三危山與莫高窟的就像情同手足的兄弟密不可分了。如果說莫高窟是一座佛教藝術(shù)寶窟,那么三危山就是一座佛教藝術(shù)名山了。在三危山山上山下,歷代建造廟宇,香火興盛。雖幾經(jīng)滄桑,幾度興衰,現(xiàn)保存的仍有王母宮(三危樓)、觀音井、觀音廟、老君堂、南天門等,觀音井至今水甜情長,令人神往。三危山諸景觀都有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而且三危山與瑤池、西王母、三青鳥的傳說,更使三危山如夢(mèng)如幻,神奇誘人。
三危山自古以來都是敦煌一處重要的宗教朝拜勝地。出敦煌市東南行,在距莫高窟3公里處軌道左行,再2.5公里即到三危山下。穿越山間炸劈出的一長350米的陡峭彎路,越山行3公里即到"三危圣境"。東西向6公里的景區(qū)有山門牌坊、王母宮、觀音井、阿彌陀佛殿、觀音殿、龍王廟、平安廟、釋迦牟尼大佛、老君廟等廟宇宮觀建筑。遠(yuǎn)山上還有樂尊堂和各種碑刻、塑像。
進(jìn)入圣境,首先是座東向西的四柱七樓牌坊式山門,上刻"三危圣境"。前方不遠(yuǎn)處兩山環(huán)抱間座落著王母宮大殿,為二層歇山頂仿唐宋式宮殿建筑,相傳這里曾是西王母所住之處。再前行過"觀音井"牌坊,但見北山上有一古老的觀音亭連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