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縣文廟
孔廟是供奉“大成至圣先師孔子”之地,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封孔子為文宣王,故稱孔廟為文宣王廟,明朝以后稱文廟,我縣沿用此稱。
漢陰縣文廟,在城內(nèi)東大街,座北朝南,是縣城最大廟宇之一。廟內(nèi)正中有“大成殿”乃供奉孔子牌位之處。大成殿基高雄偉,四角有翹檐龍首,下吊銅鐘,殿四周有兩米寬的走廊,廊下有十二根盤龍大柱;殿內(nèi)有二人合抱的四根大柱。雕梁畫棟、金壁輝煌,前有古柏蒼松,巍然壯觀。大成殿東西有兩廡①,東廡左為“更衣亭”,西廡右為“尊經(jīng)閣”前為戟門,名宦,鄉(xiāng)賢祠,殿背后為“啟賢伺”(即供奉孔子先輩之處)戟門右,有一三足鐵鼎,高二尺許,容積約五斗,后缺兩足一耳,遂作燎爐②用。進文廟二門內(nèi),有城內(nèi)小八景的“三步兩拱橋”,“爬柏靈雀樹”,幽靜俊逸。
漢陰文廟,始建于明洪武壬子年(1372年)至永樂年間又重修。逮③弘治,嘉靖,萬歷年,迭又重修,幾經(jīng)修建,規(guī)模宏偉至崇禎十年(1637年),毀于兵禍,僅存大殿、戟門。欞星門,崇禎十二年(1639年)知縣張鵬翱,重建兩廡及名宦、鄉(xiāng)賢祠;清順治初約(1645—1648)年間,知縣馬朱麟對正殿進行了改建??滴酢⒂赫⑶?、嘉慶時,添建補修,規(guī)模大備。到光緒十六年(1890年)通判黃國鈞,在原有基礎上,巍然大規(guī),直保存到民國。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秋,漢陰中學校址,始在文廟隔壁的馬王廟。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由于學生人數(shù)增多,校址遂移至文廟,大成殿作了學校大禮堂,其余房舍,幾經(jīng)拆除新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半個多世紀以來,為縣上培育了大批棟梁之材。今文廟,僅存大成殿,為縣重點保護文物之一。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后人尊孔子為“萬世師表”。歷代沿襲祭孔之習。漢陰也不例外,每年農(nóng)歷八月二十七日(相傳孔子生日),為縣祭孔日,縣上有功名、有學位者及鄉(xiāng)賢名流,前一日云集山城,準備參加隆重的祭孔盛典。是日上午,由奉祀官主持,在大成殿前,擺設香案,獻上渾豬、渾羊,由知縣領(lǐng)銜主祭,其余官紳,學者陪祭。辛亥革命后,一般學生也要參加祭典,還要唱“大同歌”,歌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功……”祭祀畢,凡參加祭典的學生,每人發(fā)“胙肉”④半斤,以示尊師重教,弘揚孔孟之道。
相傳清代以來,漢陰人在外地為官者,回鄉(xiāng)省親,先要到文廟更衣,然后經(jīng)拱橋、踏石階、入大成殿祭孔畢,方可回家。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政府,把孔子誕辰日定為“教師節(jié)’因日寇入侵,國難深重,來能推行。
封建統(tǒng)治階級利用尊孔,籠絡有識之士,以維護其統(tǒng)治,在神權(quán)統(tǒng)治時,給孔子也披上一層“神”的面紗。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修文廟時,碑文記有“嘗聞天下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凡有知覺運動者,孰不知孔子之可敬又可尊也?!庇衷啤八宰鹂鬃右?,矧⑤祭神如神在,不享非禮,孔子之神,高明如天,博厚如地,悠久如日”。
在文廟東側(cè),清康熙四十二年(1073年),修黌宮(即學校)雍正九年(1731年),重修黌宮,碑刻記有“起鳳騰蛟,英才蔚秀”八個大字,意在辦好學校。人文蔚起,英才倍出。約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補修黌宮時,碑文記有“天下事有興有廢,而惟事之關(guān)矩典者,則有興而無廢。”意在別的事都可興可廢,惟興學校,育英才,是事關(guān)法度,典章之大事,只可興不可廢,說明辦教育,乃是一個縣振興之大政,不可等閑視之。這一 點對我們今天,也是有啟示的。
歷代有識之士,視文廟為崇儒重道,興賢育才之地。尊孔與興學緊密相連,故在我縣文廟左側(cè),建有黌宮,是清末漢陰的最高學府,文廟對門那條小巷,名為“黌學巷”(現(xiàn)名紅學巷)是當時英杰學于,在黌學求學時,群居寄寓之地。黌學堪稱我縣教育之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