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縣城東南10公里處的王皮溜鎮(zhèn)普大莊村西北部,有一高5米、占地7畝多的方形土臺,當地人稱之為欒臺??蓜e小看這座高臺,它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當時的周口地區(qū)文化局文物科在此處進行考古調查,并委托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對該處進行正式發(fā)掘。經過細致的發(fā)掘,出土了大量文物??脊殴ぷ髡哒J為,欒臺是一座古文化遺址,先民們從大汶口晚期到戰(zhàn)國初期,一直在這欒臺上生活。
197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隊與周口地區(qū)文化局文物科對欒臺遺址進行了調查。欒臺遺址古代遺存豐富,地層堆積頗厚,一般在7米以上,個別地方達8米余。
1987年9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遺址東端開方試掘,基本上弄清了遺址的文化內涵。其堆積情況為:上部1.50米為近代文化層,含有明清及現代陶瓷碎片。第二層厚1.50米,為西周中晚期文化層,出土有陶豆、陶簋、陶罐、陶甕、陶甑、陶盆、骨簪等。陶器多為繩紋灰陶器。第三層為商代文化層,時代若相當于二里崗期至殷墟二期,深1.50米,出土有繩紋灰陶鬲、豆、罐、大口尊等器物。第四層為二里頭時期文化層,深0.8米,出土有繩紋、籃紋、方格紋陶器,其中鼎、罐、豆、盆等為泥質灰陶器,還有素面紅褐色陶質尊形器。本期內涵中還含有岳石文化因素,代表器物為夾砂紅陶獻。第五層為龍山文化層,厚2.20米,出土有灰繩紋、藍紋、方格紋陶鼎、罐、缽、杯、獻等,另外還有磨光灰陶片、黑陶片、黑皮紅褐色陶片。
另外,在發(fā)掘區(qū)西北部,出土有繩紋灰陶筒瓦和淺盤細柄豆為代表的遺物,考古人員將這組遺存定為六期。
第一期文化遺存的遺跡主要為灰坑,以坑口形狀分為圓形和不規(guī)則形兩種,坑內堆積主要是大塊紅燒土。此期遺物有陶、石、骨、蚌四類。陶質器皿最多,石器甚少。陶器有泥質、夾砂兩類,可分為泥質紅陶、泥質灰陶、泥質黑皮陶、夾砂褐陶、夾砂灰陶五個陶系。主要器類有:鼎、盉、壺、罐、豆、高柄杯、器蓋等。
第二期文化遺存早段的遺跡,有居住址、水井、灰坑等?;铱右钥涌谛螤羁煞譃闄E圓形、圓形和不規(guī)則形等。水井為圓形豎直壁,井底呈鍋底狀。井底出五件小口鼓肩罐和一件長頸鼓腹壺。它們都應是汲水器。居住址,未見保存完整者。但從殘留痕跡觀察,這時期流行連排式地面上建筑,其居住面多為較硬的黃色墊土,有下凹的炊爨處。遺物有陶、石、骨、蚌、銅等質地。陶器以泥質陶為主,夾砂陶次之。夾砂陶含砂粒細小,一般不甚明顯,可分為泥質灰陶、泥質黑陶、泥質紅碣陶、夾砂灰陶、夾砂紅揭陶、白陶等六個陶系?;姨兆疃啵y飾仍以素面籃紋為主。較常見的是斜籃紋和豎籃紋,同時多與弦紋合飾在同一器物上。繩紋、方格紋已出現,但數量較少。飾有上述兩類紋飾的器胎較厚,器形亦大。常見的器類有鼎、白陶或罐、壺、盆、盤、豆、杯、碗、器蓋等。
第三期文化遺存的遺跡有房址、灰坑兩類。這期遺存的陶器以夾砂紅褐陶和泥質黑皮灰胎陶為主要陶系。夾砂紅褐陶器表磨光,并留有刮磨的條痕。因火候不均,常見灰黑色斑塊,或內紅外黑、外紅內灰的現象。泥質黑皮灰陶的胎壁較厚,因火候低,陶質較軟,皆輪制。器壁普遍飾有突棱,籃紋、回形紋、方格紋也可見到,但數量很少。主要器形有罐、盆、豆、碗等。
第四期文化遺存的遺跡主要是灰坑。其中圓形豎井式坑,坑壁光潔,坑底平整,有踏踩的硬面。近底部的坑壁上常見燒痕,一般直徑在2米左右。另外 ,還有圓形鍋底狀和不規(guī)則形坑。不規(guī)則形坑一般較大,坑內堆積雜亂,多見大量蚌殼、螺殼等雜物。陶器主要有泥質灰陶、夾砂灰陶和夾砂紅褐陶三個陶系。灰陶占絕大多數。繩紋是裝飾器表的主要紋飾,并有粗、中、細之分。常見的器類有:鬲、甗、罐、盆、簋、豆等。
第五期文化遺存主要是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有木質棺,皆為單人仰身直肢葬。流行腰坑和口含的葬俗。隨葬器物放置在頭部。陶器的基本組合為鬲、罐、簋、豆。
第六期文化遺存分布較少,僅在發(fā)掘區(qū)的北部有發(fā)現。陶器主要是灰陶系。陶質堅硬,器表流行繩紋。主要器類有罐、盆、豆、碗等,同時還有一些建筑材料。
經過認真挖掘,潛心研究,考古人員認為欒臺遺址歷史悠久,年代達5000年以上,且文化內涵豐富,具有極高的歷史和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