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核桃溝風景區(qū)

野核桃溝風景區(qū)

AAAA級旅游景區(qū)

野核桃溝風景區(qū)[1] 位于鞏留縣縣城東面13公里處,是國家級4A景區(qū)、自治區(qū)野生核桃自然保護區(qū)所在地。因生長有大片世界罕見,中國獨有的野生核桃林而得名。野核桃屬第三繳紀子遺物種,世界罕見,亞洲唯一,極為珍惜。

野核桃溝旅游生態(tài)園景區(qū)位于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鞏留縣東南部伊什格力克山,東西長3.2公里,南北長4.7公里,總面積1214公 頃。距縣城12公里,屬自治區(qū)級自然保護區(qū)。溝谷由主溝、東溝、西溝組成,溝內(nèi)有成齡野核桃樹10000余株,分布面積44.67公頃。

野核桃屬第三繳紀子遺物種,世界罕見,亞洲唯一,極為珍惜。

野核桃溝的哈薩克語是“江嘎德薩依”,這個珍貴的自然保護[span]

區(qū),位于中國新疆伊犁河谷地鞏留縣東南部的深山密林之中,是一

個三面環(huán)繞向西敞開的山間谷地,既可以抵御西、東、南干熱和北面寒冷氣候的侵襲,又可以接納西來濕潤氣候的潤澤,形成一個不同于荒漠而有利于草原林木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由于這里第四紀遭受冰川的影響較小,從而保留了第三紀的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落葉林。

生長在這里的野生核桃林,就是第三紀的孑遺物種中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種質(zhì)資源樹種。

第三紀名稱的意思是“第三個衍生期”。是地質(zhì)年代名稱,它是新生代最古老的一個紀,始于距今6500萬年前,大約延續(xù)6300萬年。第三紀時被子植物極度繁盛。除松柏類尚占重要地位外,其余的被子植物均趨衰退。蕨類植物也大大減少且分布多限于溫暖地區(qū)。而在新疆的鞏留縣,我們就能夠在野核桃溝自然保護區(qū)親眼觀賞到這個珍貴的物種,并且,還能夠品嘗到營養(yǎng)豐富的野生核桃。這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