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廟村位于孝昌縣東北部小悟鄉(xiāng),有1130多口人,233戶人家,國土面積3.3平方公里。村居中,明清建筑約占20%。這里曾是李先念領(lǐng)導(dǎo)的新四軍五師主要活動基地之一,留有抗日軍政大學第十分校、被服廠、槍械廠等革命舊址30多處。
2013年,項廟村入列第二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
大悟山間,古樹森森,流水潺潺。項廟村隱現(xiàn)于青山綠水之間。近年興建的村居樓房隨處可見,而斗拱結(jié)構(gòu)的明清建筑,青磚青瓦馬頭墻,門庭雕龍畫鳳,格外打眼。這里是開國少將陽煥明的故鄉(xiāng),抗日軍政大學第十分校、新四軍五師被服廠、兵工廠曾在此駐扎;李先念、鄭位三、陳少敏等英雄人物,留下許多光輝足跡。
在村小學后面有座建于明代的廟宇叫項陽廟,門前會亭河水四季流淌,河中魚兒上下爭游。周圍有九個曲折的山嘴伸向廟頭,被人稱作“九龍奉圣”之地。
當?shù)赜许椥蘸完栃諆纱蠹易?。早年,陽氏一族“老”(死)了一個人。按地方習俗,四個青壯勞力到已經(jīng)勘測好的墳場“打井”。而這打井葬人之地,不是陽氏的,而是項氏的。陽氏打井人一離開,項氏的人就將一尊觀音菩薩塑像抬到打好的井里。當陽氏的子孫抬著亡人的棺木來到墓地時,看見洞穴中的塑像,便派人下到井里往上抬,可怎么也抬不起來。主事人想,這恐怕是天意吧。無奈之下,只好在附近重新打井安葬。新打井的地方與原井只隔了一道田埂,雖在項氏的地面上,卻是陽氏的祖墳地,項氏人也就默許了。經(jīng)此事后,項、陽兩姓逐漸和好。兩姓族長商定,在原先打井葬人的地方修建一座廟宇,取名為“項陽廟”,宣示兩姓和平相處,共享美好家園。
李先念在《我們的大學》一文中說抗大第十分校是:“鄂豫邊區(qū)英雄兒女的‘萃英堂’!新中國的的‘育才院’!”1943年3月8日抗大十分校由隨州遷到項廟,課堂設(shè)在陽氏祠堂。李先念任校長,陽煥明任副校長。陽煥明是地道的項廟村西沖人,他與李先念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結(jié)下深厚情誼,抗大十分校遷入陽氏祠堂,得到陽姓村民的大力支持。分校在項廟主辦了五期,主要培養(yǎng)營級以下干部,共培養(yǎng)軍事和政治干部5000余人,這些學員后來大多成為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我軍的骨干分子。陽氏祠堂如今已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