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定海縣工委舊址

中共定??h工委舊址

中共定海工委舊址位于定海區(qū)臨城街道吳榭社區(qū)惠民橋陳屋里15 號,建筑面積216平方米,民國建筑,是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中共定海地下縣工委領導機關所在地。

中共定海工作委員會成立于1938年10月,1939年6月,日寇入侵定海城關和沈家門鎮(zhèn)后,縣工委轉到農村,先遷到白泉后岙村,1940年遷至吳榭(即現址),堅持抗日戰(zhàn)爭,領導了以黃楊尖為中心的抗日游擊戰(zhàn)爭,建立抗日根據地,范圍包括現在的城東街道、白泉、北蟬、展茅、蘆花、勾山、臨城、長峙、盤峙等。并在洞岙、吳榭、長峙等地建立黨的支部和工會等組織,利用在學校舉辦識字班、成人夜校等活動,進行抗日宣傳。1943年10月,東區(qū)根據地抗日武裝轉移到浙東,中共定海工委轉入地下斗爭,繼續(xù)領導定海人民抗日,直至戰(zhàn)爭結束。

最初工委舊址只有二間,即現在與朱家祖堂相鄰的正間及其東面的厙頭間,建筑面積約94平方米。1999年舟山市政府撥出經費20萬元,臨城街道出資5萬元,買下了厙頭間南面的四間民房并進行了維修,在工委舊址東南面辟出一塊空地作為停車場。擴建后的工委舊址建筑面積達216平方米。

中共定海工委是領導定海人民進行抗日的主心骨,它領導定海人民進行游擊戰(zhàn)爭,建立抗日根據地,打擊了日偽軍的囂張氣焰,為中國最終打敗日本侵略者作出了貢獻。定海工委還培養(yǎng)并發(fā)展了一批中共黨員和革命骨干,如楊靜娟、張叔馨、樓童生、吳志先、胡尖鋒等,他們都在抗日戰(zhàn)爭或后來的人民解放戰(zhàn)爭中為了人民的利益壯烈犧牲。中共定海工委舊址對后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民族自強精神,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1993年6月公布為定海區(qū)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列為舟山市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共定海工委舊址位于新城轄區(qū)內,地處定海與新城中間,西面50米處即為海天大道,交通極為便利。臨城在歷史上也曾輝煌過,相傳西周時期,徐偃王曾居翁洲,建徐城。宋寶慶《昌國縣志》載:“翁山,一名翁洲,縣東三十里,徐偃王所居也,今城址猶存?!笨h東三十里,即現在的臨城。目前,臨城在文獻上仍留有與徐偃王有關的許多記載,如偃王祠、陳岙山、金旗山、鼓吹峰等。由于沒有確切的實物證據,這些記載差不多都成了傳聞,難于考證。

新城作為舟山現在的政治的中心,未來的文化、教育、服務中心,非常需要一種歷史文化作為支撐,而中共定海工委舊址恰恰可以滿足這一需求。舟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本著“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在不改變文物原狀及其歷史環(huán)境并盡可能減少干預的前提下,堅持科學、適度、持續(xù)、合理地利用,保護中共定海工委舊址文物本體,整治周邊環(huán)境,在工委舊址的建設控制地帶內,將原先的民房改建為與工委舊址建筑風格一致的建筑,并作為黨史陳列室使用,展示相關信息,充分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現在整修工作已完成,需重新陳列布展,待布展結束后將免費開放,供游客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