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打滾

蛇打滾

伏龍山又名箬山,海拔282米,因位于海邊且四周平坦,其突兀的造型和陡峭的曲線,竟給人以巍峨和奇崛的感覺。

山巔有一個群峰環(huán)繞、翠屏掩護的天然盆地。這里老樹參天,古跡眾多,環(huán)境幽靜,風光旖旎,自古就以“竹、塢、煙、云、管、江、潮、汐”等八景著稱,構成以伏龍寺為中心,以蓮花池、仙人橋、千丈巖、蛇打滾、摩崖石刻等為拱衛(wèi)的系列景觀。而山上王安石、蘇東坡、戚繼光、李叔同等歷代名人的造訪,山下土生土長的虞洽卿、林漢達、張靜廬等人日后的發(fā)展,以及“千年水底蛇,口吐白蓮花” 的民間傳說,又為它注入了無窮的人文內涵和魅力。

在這些景點中,最富有傳奇色彩和瑰麗想像力的要數(shù)蛇打滾了。

蛇打滾又稱“石壇”,位于伏龍寺北側200米處的巔峰,千丈巖南端。

關于石壇有一則民間傳說:相傳伏龍寺蓮花池的深淵里潛伏著兩條蛇精,一雌一雄,每逢五月端午,興風作浪,要吞噬一位活人。后被鎮(zhèn)海知縣設計殺死。蛇精吞服了大量毒藥,藥性發(fā)作,痛得躍出池面在后山上打滾。滾過之處,飛沙走石,植被盡剝,寸草不生。從此這里被老百姓稱為“蛇打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