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摸到棒槌山,能活三百三”,棒槌山又名“磬錘峰”,它孤立于平緩的山巒之上,猶柱擎天,那上部略粗下部略細的自然造型很容易開啟人的想象力。清康熙四十一年,康熙皇帝以該峰狀似磬錘,將此山賜名為“磬錘峰”。磬錘峰孤立于平緩的山巒之上,猶柱擎天,那上部略粗下部略細的自然造型很容易開啟人的想象力,說它可與納米比亞的“上帝的拇指”相媲美,說它狀若磬錘、棒槌,都是印在文字上的文雅表述,在當?shù)厝说男闹兴蟛商斓刂A的0,那些不會生育的婦女踩著虔誠的步履,就為了到峰頂摸一摸它,感覺一下它的陽剛氣息。或許真有婦人因此而得螟蛉之子,否則這種近乎于宗教儀式的習俗就不會沿襲至今了。頗為奇妙的是,磬錘峰半腰長著一株高約3米的桑樹,據(jù)測這株桑樹與磬錘峰相親相愛已經三百年了,據(jù)傳為我國最早之桑樹。峰下有一平臺,東面斷崖有清代密宗雕像。罄錘峰與避暑勝地內的“錘峰落照”亭遙遙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