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陵(后周世宗柴榮陵寢)

慶陵(后周世宗柴榮陵寢)

慶陵,為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榮的陵墓,陵號“慶陵”,位于河南省鄭州市新鄭郭店鎮(zhèn)陵后村陵上西側。1963年6月20日,周世宗慶陵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后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時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祖父柴翁、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從小在姑丈郭威家長大,因謹慎篤厚被郭威收為養(yǎng)子,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委任柴榮治理澶州,其境“為政清肅,盜不犯境”。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繼位為帝。

柴榮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減少賦稅,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蘇。他又南征北戰(zhàn),西敗后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在議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年僅39歲,廟號世宗,謚號睿武孝文皇帝。

陵墓介紹

柴榮的慶陵位于新鄭市郭店鎮(zhèn)陵后村陵上西側。1963年6月20日,周世宗慶陵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世宗陵現存冢高10米,周長105米。明朝初年建有正方形陵園,四周建磚墻,邊長200米。大門朝南,院內有甬道,寬3米,長80米,直達墓前。陵墓四周植柏樹,墓前置有方形祭壇,祭壇附近碑石林立。民國年間,軍閥混戰(zhàn),陵園被毀。2001年11月11日,新鄭市政府重修陵園。

柴榮墓指的便是周世宗柴榮陵,是為了柴榮而修筑的陵墓。柴榮墓的地峙智在河南省鄭州市新鄭郭店鎮(zhèn)左近。柴榮的陵墓前后左右的村子分別叫做陵上寸、陵后村和陵崗村慶陵封土原高20米,周長105米,明朝初年曾對陵墓有過修整,修起了陵門和陵墻,古柏參天。這座陵在民國初年基本被毀。周世宗的陵墓如今的墓冢高達十米。周長約幾十米,上面有明顯的踩踏痕跡,東西側分別被房屋和麥田蠶食,看不到任何陵墻陵門的遺跡,封土上只有一棵槐樹孤零零地聳立著。因為該陵于2001年被確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新鄭市政府于這年底豎立的陵碑“周世宗陵”立在封土堆前,并新栽種了一些柏樹。碑后是歷代皇帝、官員和文人墨客留下的石碑約30多塊,都是贊頌周世宗功業(yè)的,還有一些古代的殘碑散落陵前。

柴榮墓和后周時期的大大都墓地一樣,并無占用很大的空間,也不存在豪華和空費的舉動,著一切都表示了后周時期君主存眷民生,節(jié)儉質樸的精力。盡管陵墓比較小一些,大事陵園和陵園之內所樹立的祭碑都有著很高的歷史價值,也是后周陵園一塊強有力的實力證實。碑文的數量約莫可以到達28個,這是十分驚人的數字。

柴榮還是一個做為和才華都十分強的人,上任和登位后,柴榮勵精圖治,整頓軍隊,為國家擴充國土作了重要奉獻。在文革期間,陵園之內的不少碑文都遭到了襲擊,正本數量為44座的,如今僅存的只剩下33座。最早確實立光陰還是明宣宗時期,而最晚的也是清朝宣統(tǒng)年間。柴榮墓的建設對后輩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