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龍華寺

武漢龍華寺

龍華寺,明成化二年始建,佛殿五座觀音殿,給人感覺非常舒服、清靜的一個小寺院,景點就在首義公園的邊上。

武漢龍華寺是華中地區(qū)的佛教名剎,始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當時,明朝太監(jiān)王定因母病,便在武昌蛇山南麓開出一方凈土,御賜匾額龍華寺?!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三十八回《丫姑爺乘龍充快婿知客僧拉馬認干娘》中這樣描述龍華寺:且說這武昌省城有名是一座龍華寺。這龍華寺坐落在賓陽門內(nèi),乃是個極大叢林,聽說亦有千幾百年的香火了。如今,龍華寺依然挺立在武昌蛇山之顛,是一座尼姑廟,不少的佛教女信眾在這里潛心-。同時,龍華寺也是武漢著名的景點之一。

明成化二年(1466年),明朝太監(jiān)王定因母病,便在武昌蛇山南麓開出一方凈土,御賜匾額龍華寺。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寺院擴建。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寺院進一步擴建。

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該寺有佛殿五座,觀音殿、天王殿、山門各三座,鐘樓一座,東西廊舍48間,總共有264楹。

清順治、光緒年間又數(shù)次重修該寺,使其成為武昌城內(nèi)大型寺院之一。

晚清名著《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十八回《丫姑爺乘龍充快婿知客僧拉馬認干娘》中這樣描述龍華寺:且說這武昌省城有名是一座龍華寺。這龍華寺坐落在賓陽門內(nèi),乃是個極大叢林,聽說亦有千幾百年的香火了。寺里居中一座“大雄寶殿”,供的是釋迦牟尼。此外觀音殿、羅漢堂、齋堂、客堂、禪堂、僧房,曲曲灣灣,已經(jīng)不在少處。另外還有精室,專備接待女客。因為龍華寺是武昌名勝所在,所以合城文武官員,空閑時候都走來隨喜隨喜,就是過往的洲客亦都有慕名來的。

民國八年(1919年),民國八年,五月、太虛講起信論于武昌龍華寺,印行起信論別說?!?/p>

1954年,武昌尼眾響應政府號召,開展生產(chǎn)自救。

1958年,龍華寺的大和尚將此廟舍給72座小廟集中而來的172位比丘尼。

白天在外生產(chǎn),晚上回寺過宗教生活。后寺院房舍、土地屢遭侵占。

“文革”期間(1966——1976年),龍華寺遭到巨大破壞,僅存一座150平方米的大雄寶殿和兩塊殘破的明、清石碑。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落實宗教政策,龍華寺收回被占房產(chǎn)和土地,當時房屋土地面積仍是6000多平米,居住尼眾一百多人。

1994年,龍華寺的寺院重新建設,部分建筑設施得以恢復,但是整體規(guī)模很小。

2008年初,在武昌“兩軸五片筑名城”的規(guī)劃中提出,要營造蛇山自然生態(tài)板塊“尋幽訪綠、層樓疊嶂”的意境,重點修復自然山體、恢復山林植被,營造自然生態(tài)、優(yōu)化觀賞游線,建設野趣盎然、人文薈萃的城市森林,保留龍華寺寺廟功能,營造“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2011年,武漢市重新對龍華寺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全面恢復了寺院當年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