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港濕地

南大港濕地

AAAA級旅游景區(qū)

南大港濕地在黃驊當?shù)胤Q為大洼,大洼,從廣義來講,指津南至魯北沿海一代低洼地帶;從狹義來講,即滄州東北部。歷史上,這一帶瀕臨渤海,九河下梢,葦蒲叢生,洼淀連綿,廣袤荒涼。是海陸巨變、滄海桑田的杰作,是大自然神奇之手無意中的構思。這片大洼,蒹葭蒼蒼,蓁蓁榮榮,春鋪翠毯,夏涌碧浪,秋蘆若雪,冬葦似金。浩浩蕩蕩萬頃葦蕩里,錦鱗騰波,百鳥匯聚。大洼,不僅拓展了百萬畝良田,也保留了這一圣潔的濕地。大洼,以它的意志造就了這一原始之美。歷史上,這里的民眾養(yǎng)葦、治魚、獵雁、曬鹽維生。粗獷豪邁,憨直守信,吃苦耐勞,堅韌頑強。淳樸而執(zhí)著,剽悍而義氣。如生生不息的遍野蘆葦,以挺立的軀干和剛毅的性格書寫之大洼厚重的歷史,大洼,以它的意志造就了大洼人淳樸之美。獨特的地域和人文造就了獨特的大洼文化。

黃驊地處濱海平原,河流眾多,20多條河流匯聚9處入海,河道、庫淀、坑塘、主干支渠總蓄水能力為4.8億立方米,多處洼淀濕,其中南大港濕地就是最突出的一處。在南大港農場場部的東北面是建于1972年的南大港農場水庫,位于渤海灣頂端,屬于典型的濱海濕地類型。是河北省自然保護區(qū),也是河北師范大學地理學院學生實習基地和研究生研究基地。

南大港濕地海拔最高處5.4米,最低處2.9米,分為瀉湖洼地、淺槽型洼地、崗地和高平地等,90%的植被為蘆葦。環(huán)港林木10米寬、30公里長,計6萬多株。這里是候鳥南北遷徙帶與東西遷徙帶的交匯點,據(jù)觀察統(tǒng)計,已發(fā)現(xiàn)有168種鳥類,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丹頂鶴、白鶴、白頭鶴、白鸛,中華秋沙鴇、大鴇等,這里每年都會看到大批白天鵝到這里棲息。為了保護水庫內蘆葦植被,魚類、鳥類和港坡動物,沿港內還開挖了一條6米寬、4米深的環(huán)港水渠,以保證季節(jié)性蓄水和調節(jié)區(qū)域內水容量。在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內,視野遼闊,盛夏時節(jié),滿目青翠,空氣清新,使人心曠神怡。

濕地連接渤海西岸,可看到世界現(xiàn)存的三大古貝殼堤之一(另兩處在太平洋東岸的美國圣路易斯安那州和智利的斯里蘭州),其發(fā)育規(guī)模、時間跨度和所包含的地質古環(huán)境信息世所罕見,在國際第四紀地質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黃驊城北的郛堤城遺址,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去濕地保護區(qū)的必經之路。

2021山里孩子去看海第二天:黃驊烈士陵園、鹽業(yè)博物館、南大港濕地......孩子們玩兒嗨了

(來源:河北自然資源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2021年7月20日,由河北省自然資源廳(海洋局)、河北省地礦局主辦的第六屆“山里孩子去看海”公益活動進入第二天?;顒咏M來到滄州黃驊市,從早七點到晚七點,一共轉了五個地方,邊參觀旅游邊學習總結,一整天下來,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同時也收獲滿滿!

黃驊市烈士陵園內建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黃驊烈士雕塑亭、趙博生烈士雕塑亭、烈士紀念碑廊、烈士紀念大廳、黃驊烈士紀念展館、趙博生烈士紀念展館、音樂廣場及烈士墓區(qū),這里記載了不同歷史時期犧牲的烈士共902位,是緬懷革命先烈、傳播紅色文化的主要精神文明陣地。

在烈士紀念碑前,師生共同緬懷先烈,向革命烈士敬贈花籃。孩子們齊聲合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以斗志昂揚的少年姿態(tài),告慰烈士英魂。

通過實地參觀,孩子們了解了烈士陵園中黃驊烈士和趙博生烈士光輝的革命歷程,感受革命前輩為國家和民族復興做出的巨大犧牲。

井陘礦區(qū)鳳山鎮(zhèn)中鳳山村13歲的張詩雨被烈士的革命事跡深深感動,她說:“聽到老師講了黃驊烈士和趙博生烈士的英雄事跡以后,我非常敬佩他們?yōu)閲覡奚木?,我以后要好好學習,成為像他們一樣舍身為祖國付出的人?!?/p>

承德豐寧滿族自治縣榆樹溝村黨支委副書記李國良表示:“對于山村的孩子們來說,這是個非常好的機會,讓他們走出來,看世界?,F(xiàn)在是和平年代,必須讓孩子們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以此激發(fā)他們各方面的勇氣和意志,樹立愛國意識,明確學習目標,將來為國家多做貢獻?!?/p>

第二站河北海鹽博物館,展覽生動地再現(xiàn)了我國自4000多年前就開始的鹽業(yè)生產和鹽民生活的多層文化全貌。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孩子們知道了生活中離不開的鹽的發(fā)展歷史和煮鹽、曬鹽等制作方法,知道了海鹽、湖鹽、井礦鹽等鹽種,以及鹽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

老師和孩子們紛紛表示,在這里學到各種實用知識的同時,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展廳內展出的大量鹽的制作工具和衍生產品讓人在耳目一新的同時,切身體會到了鹽的無盡用途和真正魅力。

下午,活動組來到了素有“京津南花園,天然大氧吧”美譽的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qū),帶領孩子們感受當?shù)厝罕姁埒B護鳥、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范。這里是候鳥南北與東西遷徙帶的交匯點,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眾多,每年都會有大批白天鵝到這里棲息。

很多孩子是第一次坐游船, 坐游船環(huán)繞濕地游覽一圈,很是興奮。

登上觀鳥亭眺望臺登高遠眺,濕地風光一覽無余。盛夏時節(jié),滿目青翠,空氣清新,使人心曠神怡。利用專業(yè)設備可以清晰地觀察濕地各種珍稀鳥類的活動,“我也來看看望遠鏡!”

“看那邊的飛鳥!”“老師請幫我們拍照吧!”孩子們在這里玩得不亦樂乎!

放飛孔雀更是引起了孩子們陣陣尖叫——“我在動物園里見過孔雀,卻從沒見過它們飛翔。原來孔雀能飛這么遠!回去后我一定講給我的好朋友聽?!背械?a href='/fengning/' target=_blank>豐寧大灘小學的唐彤小朋友告訴記者。

承德豐寧北梁小學四年級的王曉晨是個不太愛說話的男孩子,但他學習特別好。這次出行他用手機拍了很多照片和視頻。他說,他要帶回去給媽媽看。

黃驊港三期裝船碼頭,孩子們第一次看到了大海,知道了現(xiàn)代煤炭裝船運輸都是電腦操作無人搬運的;在翻車機房,孩子們更是看到了干霧抑塵,環(huán)保節(jié)能,翻、堆、取自動化作業(yè)的煤炭裝卸全過程,這一工程還獲得了中國建筑行業(yè)工程質量最高榮譽“魯班獎”呢!

在園區(qū)的海水淡化景點,孩子們參觀了擁有國內技術最先進、單機規(guī)模最大的海水淡化裝置,聽講解海水淡化技術及應用,還親口品嘗了淡化過的海水呢,絲毫沒有咸澀,竟有絲絲甘甜,堪稱“海水變甘露”。

孩子們在參觀結束后興奮地說道:“通過這樣的設施能將海水轉化為能夠飲用的淡水,簡直像變魔術一般,太厲害了!”

據(jù)了解,由河北省自然資源廳、河北省地礦局主辦、公益河北節(jié)目組、宗尚傳播承辦的“山里孩子去看?!惫婊顒幼?016年開始至今已經舉辦了六屆,已有100多名山里娃通過活動,走進了唐山、秦皇島、滄州等海濱城市,領略與山區(qū)不一樣的風景,見識河北豐富的地貌和物產,感受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

END

主辦單位:河北省自然資源廳

文章作者:李 哲

編 輯:孫玉霞

審 核:王 爽

審 簽:申延同

投稿郵箱:hbgtzy@126.com

打卡!滄州渤海新區(qū)南大港濕地景區(qū)今日起有序恢復開放

尊敬的廣大游客:

依據(jù)《河北文化旅游廳關于首批恢復開放以室外游覽為主的自然山水類旅游景區(qū)的通知》精神和滄州渤海新區(qū)疫情防控的總體形勢,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滄州渤海新區(qū)南大港濕地景區(qū)自2020年4月5日起穩(wěn)步有序恢復對外開放,現(xiàn)將景區(qū)有序恢復開放相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開放時間

自2020年4月5日(星期日)起,每日08:30-17:30開放。

二、開放范圍

景區(qū)戶外景觀節(jié)點正常開放,大洼民俗館暫不開放。

三、購票方式

推薦游客優(yōu)先采用網上預約購票(在美團搜索——南大港濕地);如需現(xiàn)場購買,推薦游客優(yōu)先采用手機支付,減少直接接觸,購票實行實名制。

四、游覽須知

···

大地回春南大港濕地候鳥歸來,“不得不去的網紅打卡圣地”約起來

春季南大港濕地候鳥歸來后,就有了“必去網紅打卡圣地”的預約

大港濕地候鳥春季歸來,與“必去黃泉打卡圣地”預約

隨著氣溫的升高和天氣的轉暖,大量候鳥來到滄州南大港濕地,成群的灰雁、天鵝、白鷺、鴨子等鳥類,時而在空中飛翔,時而在水面聚集,時而自由巡航,蔚為壯觀。

2006年,南大港加入澳大利亞東亞候鳥保護網,成為重要的候鳥中轉站和加油站,每年將有大批候鳥遷徙。

南大港濕地是滄州著名的退耕河流濱海濕地,終年風景秀麗,景區(qū)包括兩個旅游中心和廣場:觀光通道陸路、環(huán)路、南北、五個郵輪碼頭、觀鳥亭、蘆海迷宮、放鶴廣場、大洼民俗博物館、鳥巢、野鴨灣、仙島、生態(tài)綠廊等景點,以及兩個鳥類表演項目:迎賓鵝和白頭鵝飛翔。

南大港濕地植物237種,昆蟲291種,鳥類261種,其中丹頂鶴、白鶴、大鴇、東方白鸛、灰鶴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9種,淡水魚27種,這是東部沿海地區(qū)原始國家重要的生態(tài)區(qū),素有“京津南園、天然氧吧”之稱。

你可以去觀鳥亭,站在觀鳥臺上,鳥瞰整個濕地,當然,你可以在這里租望遠鏡,這樣你就能清楚地看到各種稀有鳥類有趣的姿態(tài),陸海迷宮也是這里的一道美麗風景,渭蕩水道與湛島相依,游客可以乘船沿水路或走棧道。

除了風景優(yōu)美外,還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其中大洼和民俗博物館收藏了晚清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漁具、雁籠工具、紡織工具、農具、生活工具等實物形式的民俗物品300余件,反映了大洼歷史上生產生活的特點和條件,反映了人們生活文明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