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貍旅游景點介紹,第一站:寧夏自然風貌粗獷與秀麗的融合

歡迎大家來到小狐貍給大家介紹的旅游景點,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寧夏自然風貌,粗獷與秀麗的融合。

寧夏總面積為6.64萬平方千米,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區(qū)之一。如果把寧夏與周邊相鄰的新疆、內(nèi)蒙古、甘肅青海相比,其面積可以稱得上“袖珍”二字。寧夏疆域南北狹長,南北相距逾456千米,東西相距僅約250千米。但假如你真的在寧夏走上一圈,便會發(fā)現(xiàn),它雖小,卻有著復雜的地貌特質(zhì),有山有河,平原大漠湖泊濕地,粗獷奔放中卻帶著精致秀麗。這一切,與寧夏特殊的地質(zhì)構造、地理位置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們常說,獨特就是性格。寧夏就是這樣一個有性格的地方。

黃河日落

寧夏地處北緯35。14' ~39。23' 東經(jīng)104* 17'~107* 39’,這片位于草原與荒漠、黃土高原內(nèi)蒙古高原的交會、過渡地帶,有著復雜多樣的自然條件,地貌差異很大。高山、盆地、平原、臺地、黃土荒漠等,都是受制于大自然萬千載的地質(zhì)構造運動。在數(shù)萬年的地質(zhì)變化中,北部地塊因受到擠壓而發(fā)生斷裂和拉張, 銀

川盆地強烈凹陷,而其兩側的賀蘭山地和鄂爾多斯高原相對隆升。賀蘭山銀川平原,高差達2400余米,其間既發(fā)育有河流階地,也有平原和湖沼,形成了在地貌上典型的“拉張型結構”寧夏的南部地塊則在地質(zhì)構造運動的擠壓下,形成了北東一南西展布的、以六盤山為代表的一系列弧形山地,和斷陷盆地相間排列,構成典型的擠壓型地貌結構。

蘭山

寧夏的整個地勢南高北低,并呈階梯狀下降,山地迭起,平原錯落,丘陵連綿,沙丘、沙地散布。南部以流水侵蝕的黃土地貌為主,中部和北部是內(nèi)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以干旱剝蝕、風蝕地貌為主,境內(nèi)有較為高峻的山地和廣泛分布的丘陵。復雜多樣的地貌類型,為經(jīng)濟的多樣化發(fā)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也因為如此,寧夏才得以同時兼有發(fā)達的農(nóng)耕業(yè)和畜牧業(yè),在今天,更是難得的多元化旅游經(jīng)濟資源。

在寧夏的西面、北面至東面,分布著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 a href='/jingdian/73147' target=_blank>毛烏素沙漠,南面則與黃土高原相連。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貌似被沙漠和黃土包圍的地方,竟然因為大自然的造化而成了一片“綠洲”。這片“綠洲” 是在何等的際遇下形成的呢?這得緣于“兩山一河”的護衛(wèi)與哺育。

黃河的大拐彎

在銀川平原的西側,有一座大山拔地而起,直指蒼穹。這座被古人稱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的大山,就是大西北著名的賀蘭山。古人對它有如此評價,可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整座山綿亙于寧夏西北部,南北長200多千米,東西寬15~ 60千米。山地海拔多在1600~ 3000米,主峰達3556米。其巍峨雄偉的山勢,既削弱了西北寒風的侵襲,又阻擋了騰格里沙漠流沙的東移,成為銀川平原的天然屏障。在山嶺中間,有一些較低矮的山口,是連接東西的交通要道。其中的三關口是銀川通往內(nèi)蒙古阿拉善盟的重要通道

再看位于寧夏的南部、與賀蘭山齊名的六盤山。六盤山海拔3000米左右,長度逶迤200余千米,橫貫陜、甘、寧三省區(qū)。它因山路曲折、須經(jīng)六重盤道才能到達頂峰而得名。古時,人們稱六盤山為“隴上”,聳立于黃土高原之上,是一條近似南北走向的狹長山脈。它與北部的月亮山、南華山、 西華山等斷續(xù)相連,把黃土高原分隔為二,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生態(tài)功能對貧瘠干旱的寧夏南部山區(qū)的廣闊地域環(huán)境起著十分重要的濕潤調(diào)節(jié)作用。黃河水系的涇河、清水河、葫蘆河發(fā)源于此山,它們流向干旱的固原、吳忠等地,成為這方土地上人們的重要水資源。六盤山山勢高峻,山腰地帶降雨較多,宜于林木生長,有較繁茂的天然次生闊葉林,成為突起于黃士高原之上的一一個“綠島

騰格里沙漠

美麗富饒的寧夏平原以青銅峽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青銅峽口以南叫衛(wèi)寧平原,比較狹長,東西寬2~ 10千米。略顯傾斜的地勢,不僅有利于灌溉,排水也比較方便。地面徑流及地下水均可順利排入黃河。地下水位較低,土壤鹽漬化現(xiàn)象較少。青銅峽口以北的銀川平原,包括黃河沖積平原和賀蘭山山前洪積平原。平原面積約8000平方千米,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坡降約1/4000,地形開闊平坦,土地肥沃,溝渠縱橫,可謂“沃野千里”。自秦漢以來,先輩們就在這里修渠灌田,發(fā)展了灌溉農(nóng)業(yè)。兩千多年來經(jīng)勞動人民的辛勤開發(fā),形成了渠道縱橫、阡陌相連的“塞上江南

六盤山

寧夏? ??居內(nèi)陸,冬寒長、夏熱短、春曖快、秋涼早,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如果你想欣賞寧夏的江南秀色,須等到5月,一般來說,南方在3~4月間就已經(jīng)春意融融,而寧夏在這個時候最常見的天氣卻是小到中雪或駭人的沙塵’暴。至5~6月,寧夏的氣候才相對溫和,人們能見到大片大片的綠色,是欣賞“塞上江南”的最佳時期。7月是寧夏最炎熱的時節(jié),且伴有干旱。至8月底,當江南仍是熱火朝天的時候,寧夏已頗有塞北秋涼之感,氣溫下降,隨處可見金黃一片,是宜于賞景的季節(jié)。在9月之后,寧夏氣溫更趨寒冷,風沙天氣增多,而最寒冷的時候一般在1~2月。

堰塞湖

在氣候干旱、土地貧瘠的大西北,寧夏在一年之中的大多數(shù)時候并沒有像其他西北省區(qū)所具有的荒涼之感。寧夏的大部分區(qū)域位于河套平原,由東北至西南走向的賀蘭山擋住了由內(nèi)蒙古西部吹來的滾滾黃沙和寒流侵襲,加上黃河.上游水的灌溉,寧夏的基本氣候由此而來。在南北相距僅456千米的范圍內(nèi),寧夏的氣候并不十分統(tǒng)一。最南面的固原南部地區(qū)屬于南溫帶半干旱區(qū),中部同心縣至固原北部區(qū)域屬于中溫帶半千旱區(qū)。

溝渠

寧夏有著媲美江南的秀色,但在寧夏中部、北部以及南部地區(qū)則盡顯黃土沙漠的遼闊與蒼涼。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是寧夏的又一氣候特點。一年之中降水集中于6~9月間,降水量為680~ 180毫米,依地勢由南向北遞減。由于日照充足,又蒸發(fā)強烈,各地雨水年蒸發(fā)量為1214.3~ 2803.4毫米。在同心縣韋州鎮(zhèn),年蒸發(fā)量竟為2803.4毫米。因氣候原因,西海固地區(qū)被聯(lián)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寧夏對西海固地區(qū)貧困人口先后實施了一系列生態(tài)移民工程,讓他們陸續(xù)搬遷出西海固地區(qū)。近年來,在寧夏南部,清水河、苦水河向北流人黃河,但水量小、礦化度高、泥沙多、徑流量變化大等,均不利于開發(fā)利用。在東北部的靈鹽臺地區(qū),是一大片廣闊的溫帶荒漠草原,其間遍布的是沙地與鹽湖,由于缺水而導致風沙剝蝕嚴重,沙荒多,農(nóng)田稀少。治理干旱,合理開發(fā)利用水資源, 仍是寧夏今后的一大歷史任務。

謝謝大家觀看小編的旅游文章,如果有人想旅游的話,可以多多的了解小編的文章哦! 下一站給大家介紹的是寧夏歷史沿革。盡請期待!

Hash:bc250a70d122199f29e1deb254c986f433d81553

聲明:此文由 小狐貍給你講故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