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古遺址丨許三灣城遺址

三灣城遺址位于高臺縣新壩鄉(xiāng)許三灣村,東距駱駝城遺址 7 千米,地處祁連山北麓山前沖積傾斜平原戈壁礫石與細土過渡帶上,地表覆蓋厚 0.5 米的砂壤土。遺址東北部有以擺浪河為主流的多條小河流匯合后注于黑河。2001 年,許三灣城及墓群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坐西北朝東南,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 110 米,東西寬 94 米,占地面積 10424 平方米。城墻殘高 8 米,墻體底寬 6 米,頂寬 3 米。墻頂部分段落留存有女墻。墻體皆用黃土夯筑,夯層厚 0.15 米。城址四角筑有角墩,平面呈方形,邊長 6 米,高與城墻同。北墻中段筑有腰墩,平面呈長方形,建筑面積 30 平方米。城內(nèi)南墻與北墻東側各筑馬面 1 座,長 20 米,寬 2 米。南墻正中開大門,門寬 6 米。大門外側筑方形甕城,東西長 15 米,南北寬 12 米,甕城門向東,門寬 5 米。城外東北 50 米處有烽燧 1 座,平面呈方形,底邊長 10 米,高 8 米,黃土夯筑,夯層厚 0.15 米。城外東、西、南、北四面距城 1 ~ 3 千米處分布大量墓群,占地面積約 100 余平方千米,有墓葬約 1 萬余座。城址北部還留存有大面積農(nóng)耕遺址。該城址為城區(qū)、墓區(qū)、農(nóng)耕區(qū)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古文化遺存。

20 世紀50 年代,城內(nèi)曾出土有魏晉時期的“部曲督印”和“部曲將印”銅印 2 方。1980年 ~ 1986 年,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多次調(diào)查,城內(nèi)采集有漢代“五銖”、“貨泉”、王莽“大泉五十”、唐代“開元通寶”、清代“康熙通寶”等錢幣和漢代銅箭簇。1999年 ~ 2000 年,高臺縣博物館搶救清理了城址周圍被盜及被洪水沖毀的個別墓葬,出土有魏晉時期的木牘、木屏風、彩繪畫像磚等。據(jù)此,該城始建于漢代,魏晉至唐代繼續(xù)沿用,與附近的駱駝城互為策應,是漢唐時期重要的軍事防御機構駐地。清代亦曾利用,清乾隆后即廢。該城址對研究漢至唐代地方史和城市建設史、城建技術發(fā)展史等有重大價值。

Hash:f237834d2846144587b2eeb905817e778a5a3896

聲明:此文由 發(fā)現(xiàn)甘肅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