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穹頂建筑盤點
本文經微信公眾號“建筑志”授權轉載
The light of dawn is falling into the skylight of the dome。
從非洲的蜂巢小屋到巴克明斯特·富勒的短程線圓頂結構,穹頂都是一種美的象征。對于西方國家而言,穹頂更是一個傳統(tǒng)的標志。
△非洲的蜂巢小屋與蒙特利爾生物圈
穹頂建筑始于羅馬,不同時期的文明都采用過這種半圓形的結構形式。今天,它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建筑風格之一。它被繼續(xù)用來裝飾寺廟、教堂、清真寺、紀念碑,甚至政府大樓。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世界十大穹頂建筑。
▽
萬神殿修建于公元126年,原本用來供奉羅馬諸神,自7世紀后這里便成為了羅馬天主教堂。萬神殿圓頂為無鋼筋混凝土質地,中間成中空狀態(tài),謂之為萬神之瞳,其規(guī)模之大自竣工兩千年來一直長踞世界同類建筑之首。
△萬神殿
萬神殿的結構簡潔明了,主體呈圓形,穹頂的最高點也是43.3米,穹頂內部五層凹格,凹格的面積逐層縮小,但是數量相同,因此更加襯托出穹頂的巨大,并給人以一種向上的感覺。
△萬神廟的外觀結構圖Creator:Claude-Antoine Jombert
穹頂頂部有一個直徑8.9米的圓形大洞,用于采光。這個洞也是萬神廟唯一的采光點,這樣以來光線從頂部泄下,并會隨著太陽位置的移動而改變光線的角度,給予人一種神圣莊嚴的感覺,十分適合宗教建筑的本性。
△萬神廟的大穹頂
神廟整幢建筑都用混凝土澆灌而成,但是當時的人們能用混凝土澆灌出如此巨大的穹頂依然是一個奇跡。
Top9. 圣索非亞大教堂 (?γ?α Σοφ?α)· 土耳其
圣索菲亞大教堂位于現(xiàn)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因巨大的圓頂而聞名于世,是一幢拜占庭式建筑。
△圣索非亞大教堂
教堂內部的空間廣闊,結構復雜。教堂正廳之上覆蓋著一個最大直徑達31.24米、高55.6米的中央圓頂,圓頂直徑較萬神廟的穹頂直徑少了四分之一,但高度卻多了四分之一。圓頂下連綿的拱廊使圓頂看似失重,其下方的40個拱形窗戶引進光線,使室內呈現(xiàn)色彩。
△圣索非亞大教堂平面圖
如何在立方體的建筑上放置圓形穹頂,一直是古代建筑學的上的難題。圣索菲亞大教堂給出的解決之道是帆拱,四個三角凹面磚石結構將世界上最大的圓頂之一架設在了恢弘的大廳之上。
△圣索非亞大教堂
室內地面鋪上了多色大理石、綠白帶紫的斑巖以及金色的鑲嵌畫,在磚塊之上形成外殼。這些覆蓋物掩飾了柱墩,同時使外觀看起來更加明亮。
泰姬陵是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它是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興建的陵墓。
△泰姬陵
主殿上巨大的圓頂是泰姬陵最壯觀的特征。圓頂高度近35米,其高度和圓頂底部的直徑相仿,其下約7米高的鼓形圓柱底座使圓頂顯得更為突出。這一形狀常被稱作洋蔥形圓頂或番石榴圓頂(amrud)。圓頂頂端為蓮花形裝飾,進一步凸顯了圓頂的高度。
△泰姬陵
△泰姬陵內部的示意圖,描繪了姬蔓·芭奴和沙賈汗石棺外的屏風,以及大廳上的穹頂。
泰姬陵陵墓建于1648年,位于印度莫臥兒王朝時期,擁有世界上最知名的圓頂之一。難怪它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Top7. 巖石圓頂寺(??? ??????)· 以色列
巖石圓頂寺(又名巖石圓頂清真寺),于公元688到691年建立,是保存最完好、最為重要的伊斯蘭早期建筑杰作。
△巖石園頂寺
據史料記載說,馬立克哈里發(fā)之所以下令建造這座清真寺,一方面是為了紀念和緬懷先知穆罕默德的“登宵”之舉,另一方面也有當時復雜的政治考慮。
△巖石園頂寺平面圖
圓頂清真寺建于公元七世紀,是伊斯蘭建筑中現(xiàn)存最古老的典范,長期以來以其金色圓頂的美麗美景而備受贊譽。但那是外面的。在圓頂內部,馬賽克突出了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神圣的內部空間。
Top6. 千年穹頂(Millennium Dome))· 英國千年穹頂位于倫敦東部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半島上,是英國政府為迎接21世紀而興建的標志性建筑。用現(xiàn)代科技營造傳統(tǒng)宗教夢魘的現(xiàn)代設計,直刺云天12根100米高的鋼桅桿,猶如歌特式建筑高聳入云的塔尖,表現(xiàn)出現(xiàn)代西方追尋與上帝同在的夢幻。
△千年穹頂
彎項直徑320m,周圈大于1000m,有12根穿出屋面高達100m的桅桿,屋蓋采用圓球形的張力膜結構。膜面支承在72根輻射狀的鋼索上,其截面為2×φ32,這些鋼索則通過間距25m的斜拉吊索與系索為桅桿所支撐,吊索與系索同時對桅桿起穩(wěn)定作用。另外還設有四圈索行架將鋼索聯(lián)成網狀。
△千年穹頂
建筑師理查德·羅杰斯(Richard Rogers)設計的千禧穹頂作為一個為期一年的臨時建筑,于1999年12月31日落成,跨越千禧之年它仍然屹立不倒,最終成為O2娛樂的核心區(qū)。
Top5. 美國國會大廈 (United States Capitol)· 美國
大廈最初由威廉·桑頓博士設計,該建筑以一個圓形大廳上的圓頂以及它的兩翼作為標記。每一翼作為一個議會的所在地,北翼是美國參議院,而南翼則是美國眾議院。
△美國國會大廈
它是一個典型的新古典式建筑。國會大廈是一幢全長233米的3層建筑,以白色大理石為主料,中央頂樓上建有出鏡率極高的3層大圓頂,圓頂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銅雕像。
△美國國會大廈的新古典主義圓頂
托馬斯·烏克爾·沃爾特(Thomas Ustick Walter)的新古典主義圓頂直到19世紀中期才被加入國會大廈。今天,從里到外,它都是美國的永恒象征。1800年以來就是國會會議的召開地。國會議員聚集在此制定法律,美國總統(tǒng)亦在此宣誓就職、并且宣講每年的國情咨文。
Top4. 徳國國會大廈(Reichstag)·德國
德國國會大廈是位于德國首都柏林米特區(qū)的一座建筑。1894至1933年間首先是德意志帝國的帝國議會,后來在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共和國議會的議會會址。1933年毀于火焚。
△波恩斯臺特1872年的設計
二戰(zhàn)后遭到廢棄,東德在東柏林另建共和國宮以召開人民議會,西德也在波恩以聯(lián)邦大廈召開聯(lián)邦議院。1960年代該建筑受到局部翻修,但是直到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tǒng)一的時候才得到完全恢復,此時根據建筑設計師諾曼·福斯特的方案重建。從1994年開始每五年德國聯(lián)邦大會在這里選舉德國聯(lián)邦總統(tǒng)。1999年開始它是德國聯(lián)邦議院的會址。
△德國國會大廈
英國建筑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用德國柏林的高科技玻璃穹頂改造了19世紀新文藝復興時期的德國國會大廈。
△德國國會大廈穹形圓頂特寫
像過去歷史悠久的圓頂一樣,福斯特1999年的圓頂是功能性和象征性的,但是以新的方式。斜坡讓游客“象征性地在他們的房間代表的頭頂上升”。中心的“輕型雕塑”,“將地平線反射到室內,而遮陽板跟蹤太陽的路徑以阻擋太陽能增益和眩光。”
Top3. 休斯頓太空巨蛋體育場(Astrodome)·美國
1966年4月,位于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太空巨蛋體育場啟用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圓頂體育場館之一。在當時,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
△太空巨蛋體育場 CSU Archives/Everett/Rex
隨著太空事業(yè)的停滯,太空巨蛋也日漸蕭條,2008年之后,它徹底告別了比賽。由于過于巨大,這座太空遺跡的命運一度面臨推倒重建的窘境,實在是不經濟又傷感情,太空巨蛋不可避免地走向蕭條。
△休斯頓太空巨蛋體育場
2005 年鄰城新奧爾良遭受卡特里娜颶風襲擊,15 萬災民被臨時安置于此。超級穹頂因為在颶風來臨時成為避難所而最為著名。
Top2. 圣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英國
圣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國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
△圣保羅大教堂
圣保羅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經多次毀壞、重建,由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紀末完成這倫敦最偉大的教堂設計,整整花了35年的心血。
△圣保羅大教堂穹頂特寫
圣保羅教堂另一個建筑特色,是少數設計、建筑分別僅由一人完成,而非歷經多位設計、建筑師的教堂之一。教堂內還有一個建筑師雷恩的墓碑,上書“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
△圣保羅大教堂平面圖
教堂是古典主義風格,覆有巨大穹頂,高約111米,寬約74米,縱深約157米,穹頂直徑達34米。這座宏偉建筑設計優(yōu)幽完美,內部靜謐安詳,是建筑大師雷恩最優(yōu)秀的作品。塔頂是眺望倫敦市區(qū)的絕佳地點。1981年舉行過戴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子的婚禮大典。
Top1. 佛羅倫薩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意大利
對于許多建筑師來說,意大利佛羅倫薩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圓頂是世界穹頂建筑的杰作。由當地金匠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1377-1446)建造,圓頂內的磚砌圓頂解決了佛羅倫薩大教堂屋頂洞的難題。對于使用佛羅倫薩以前從未使用過的建筑和工程技術,布魯內萊斯基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一位工程師。
△佛羅倫薩大教堂
佛羅倫薩大教堂穹頂是利用天然混凝土整體澆鑄的,會在穹頂的起腳處產生均勻的側向推力,又稱“環(huán)向應力”。為了平衡環(huán)向應力,或者如同萬神殿一般利用厚重的墻垣,或者如同圣索菲亞大教堂一般利用帆拱和側面半穹頂。這兩種作法共同的缺點是需要環(huán)繞穹頂設置大量的結構部件,因而只能遠眺穹頂,在近處會被結構部件遮擋視線。
△佛羅倫薩大教堂
為了彰顯穹頂的外型,建筑師設計了一個高高舉起的穹頂,使觀者在近處依然可以欣賞其輪廓。與萬神殿相比,教堂穹頂的最大直徑(42.2m)少了不足1m,但是卻遠遠比前者高得多,這進一步增大了平衡側推力的難度。設計師Neri和他的繼任者都沒有解決這一難題。在此后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多次嘗試均以倒塌收場,甚至有人斷言這個穹頂永遠也無法建造起來。
△佛羅倫薩大教堂穹頂特寫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設計師沒有試圖重現(xiàn)萬神殿,而是發(fā)明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工藝:他將哥特式建筑的尖拱和肋架券技術應用到穹頂之上,把殼體結構改為框架結構?!棒~刺形”的模式建造圓頂,磚石從下往上逐層砌成,這樣磚石的重量便能轉移到距離圓頂最近的垂直肋骨。
△佛羅倫薩大教堂穹頂外觀:白色采光亭和肋架券,磚紅色蹼,褐色鼓座
我們可從圓頂之間的空間觀察得到,布魯內萊斯基在外圓頂的九個不同立面把其八個角的內側加厚,從而構成九個磚石環(huán)形結構。為了抵消環(huán)向應力,外圓頂并沒有嵌入鏈條,而全靠與內圓頂的底連接起來。
圖文資料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圖片版權為原作者所有
出處不詳,無意侵權
僅用作討論學習嚴禁拒絕商用
未經授權,拒絕轉載
-END-
本文版權歸 [設計學堂] 所有
轉載請聯(lián)系后臺編輯部
UPro優(yōu)卜設計學院
▽
Hash:e69806a5b72d2c610f8242ba2f9ab477de8a8e88
聲明:此文由 設計學堂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