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出了個清朝乾隆御前侍衛(wèi)

“松羅聲聲喜報傳,文韜武略偉奇男,御前侍衛(wèi)威風(fēng)凜,‘魁星踢斗’美名揚。”在漳州科舉史,文有狀元林震,武有榜眼黃國梁,一文一武,家喻戶曉??稍?a href='/nanjingxian/' target=_blank>南靖縣靖城鎮(zhèn)尚寨村有位清朝乾隆御前侍衛(wèi)、武狀元吳錫璋卻鮮為人知。近日,為了更好地紀(jì)念自己的祖宗吳錫璋,吳氏后裔擬在原址上復(fù)建“御前侍衛(wèi)府”,以彰顯祖宗御賜之尊榮。

在吳國安家中,吳國安向筆者引見了一把銹跡斑斑的黑色純鐵大刀,古稱“青龍偃月刀”,它刀柄2.3米,刀刃0.97米,刀柄周長20厘米,重達120斤,刀柄上刻有“張茂智造”四個字;在兩三個人使勁下才把這把大刀從密室里抬到廳堂中。

吳國安動情地說,這是祖輩吳錫璋遺留下來的古兵器,是他平時在練功時使用的練功刀,珍藏至今已兩百多年了,家人將其視若珍寶,真不敢想象,當(dāng)年祖宗是怎樣揮動這把沉甸甸的鐵刀。這把鐵刀,平常是放置在家里,沒開口,一般不敢輕易示于人。在吳國安的一座老屋前,至今還存放兩塊高一尺有余、重約300斤的梯形練功石,這塊練功石是吳錫璋平時鍛煉的器材,每天起床后,他就用雙手抓起它,使勁左右上下來回晃動,以增強其臂力,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段時間后,吳錫璋揮舞著這塊練功石,真正做到運轉(zhuǎn)如飛而臉不紅,心不跳。

據(jù)悉,清朝乾隆十三年(即公元1748年),吳錫璋出生在尚寨村一位家底比較殷實的大戶人家,自幼喜文好武,到處拜師學(xué)藝,加上聰穎過人,朝夕習(xí)武,苦練不輟,因此,十八班武藝,樣樣精通。長大后,身材魁梧的他,一塊一百來斤的石盆在手,能夠輕易地舉過頭,臂力大無窮,委實令人嘆服。據(jù)祖輩口口相傳,有一年夏天,吳錫璋到鄰社看戲,由于沒帶雨具,為了遮雨,他只好順手將石臼當(dāng)斗笠戴回家。公元1768年,松羅房十三代、21歲的吳錫璋參加鄉(xiāng)試,一試中舉,后來,他又進京參加兩次會試,均名落孫山,生性倔強的他不服氣,回家潛心苦練武藝,清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5年),武舉吳錫璋參加第三次會試,終于順利通過,金榜題名,名列三甲。

后來在殿試時還發(fā)生一段小插曲:或許是旅途疲憊,還是精神緊張,吳錫璋在揮舞大刀時竟然脫手而落,在電光石火之間,說時遲,那時快,吳錫璋在情急之下,右腳連忙做個勾腿動作,將大刀勾住,然后又往上使勁一拋,雙手接住,一個橫刀立馬姿勢后,又神情自若地耍起來,大刀所到之處,呼呼生風(fēng),果然颯爽英姿,威風(fēng)凜凜,整個套路做到天衣無縫,非常完美,沒有漏出一點破綻,乾隆皇帝見了,龍顏大悅,問其是何招式?吳錫璋急中生智,忙答曰:“魁星踢斗”,于是,他被乾隆皇帝欽點第一甲第一名武狀元,授御前侍衛(wèi)官職,晉封四品武德騎尉,還恩準(zhǔn)回家鄉(xiāng)修建御前侍衛(wèi)府,天妒英才,可惜吳錫璋在京任職三年多后,不幸染疾逝世,實在令人扼腕嘆息。后來,其妻也離世,后人將夫妻倆的遺骨合葬在尚寨村麒麟山腳下,墓碑上鐫刻:“御前侍衛(wèi)武德騎尉肅杰吳老先生暨誥授四品恭人懷順劉氏佳城”等字樣,有塊由乾隆帝欽賜的“御前侍衛(wèi)府”匾額,彌足珍貴,至今還珍藏在吳國安家中。

“御前侍衛(wèi)”“欽點第一甲第一名”即武狀元,尚寨村吳氏眾后裔異口同聲堅定地認(rèn)為就是武狀元,因為一招漂亮的“魁星踢斗”,致使乾隆皇帝龍顏大悅,因此特賜、欽點他為武狀元。筆者查閱了民國版的《南靖縣志》與《渤海吳氏尚寨族譜》中有關(guān)武舉科進士、狀元篇記載,也證明了這一說法:“吳錫璋,男,乾隆四十年,公歷1775年,乙未科第一甲第一名武狀元,欽點御前侍衛(wèi)?!?/p>

為此,筆者打電話咨詢了已退休的南靖縣文物工作者江清溪老師,江老師到尚寨村考究古跡后說,吳錫璋的功名應(yīng)該是武狀元,因為只有武狀元才有資格擁有底座鑲龍的八角旗桿。吳國安說,為了恢復(fù)文物古跡,吳氏族人紛紛獻言獻策出資籌建,在不久的將來,一座嶄新、莊嚴(yán)的“御前侍衛(wèi)府”將展現(xiàn)在人們的面前,為南靖爭光添彩。

來源:南靖之窗

Hash:ec499fac3af9d2faeae0d75cfe26a8bd54c1440e

聲明:此文由 話說漳州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