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匾額,傳世的墨寶!

乾清宮牌匾 “正大光明” , 順治皇帝御筆親題,表現(xiàn)的是天地正大,日月光明,象征皇權(quán)至上,能行天地日月之道。

匾額又稱牌匾、招牌。小小的一方匾額,把中國古老文化流傳中的辭賦詩文、書法篆刻、建筑藝術(shù)融為一體,集字、印、雕、色的大成,成為中華文化園地中的一朵奇葩。清代李漁對匾額的評價是:“眼前景,手中物,千古無人計及。”

歷史發(fā)展

交泰殿無為”匾,為康熙皇帝所題,老子云:“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又云:“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鳖}無為意在告誡帝王要順應天道,體恤民情,與民休息。

匾額習俗源遠流長,其歷史可追溯至秦漢,最初運用在帝王的宮殿上, 至明清時逐漸發(fā)展到文人士大夫居所、亭榭、書齋、商鋪等,幾乎稱得上“凡有井水飲處,皆能見匾額”。它們或彰顯祖德,福佑后昆;或寄托理想,激勵壯志;或教育子孫,昭示后人,堪稱不朽的匾額,傳世的墨寶!

匾額形制

養(yǎng)心殿中正仁和”匾,雍正皇帝親題,帝王要中庸正直,仁愛和諧。

匾額形式可分為橫匾和豎匾;材質(zhì)可分為木質(zhì)、石質(zhì)與金屬;制作形制包括雕刻、堆灰、泥金、榜書等;內(nèi)容一般含有題詞匾文和款識,款識中包括題匾者、受匾者、立匾者及立匾時間,有時還有身處高位的題匾者的印章。匾額懸于宅門則端莊文雅;掛在廳堂則蓬蓽生輝;裝點名勝則古色古香,描繪江山則江山增色。雖片辭數(shù)語著墨不多,望之卻巍然大觀,令人肅然起敬。

匾額書法

太和殿正中的“建極綏猷”匾,為乾隆御筆,“極”是屋脊棟梁,建極就是要建立中正的治國方略;“綏”是順應之意,猷為道,為法則。寓意天子要上體天道,下順民意,用中正的法則治理國家。

匾額文字多拜求名人或文人為之潑墨書寫,大都辭藻華美、書法精湛、言簡意賅、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shù)、民俗民風等,起到了補史正史的意義。正所謂:“以匾研史,可以佐旺;以匾研濤,可得濤眼;以匾學書,可得筆髓”。

比如“鶴年堂”中藥鋪和“六必居”醬園的牌匾出自明朝宰相嚴嵩手下。

  清乾隆年間,養(yǎng)心殿西暖閣的旁邊,有一間幾平米的小屋,被乾隆取名“三希堂”,因為他經(jīng)常在這里把玩他鐘愛的三件書法絕品,一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一是王獻之的《中秋貼》,一是王的《伯遠貼》。三希之名還有包涵周敦儒的“圣希天,賢希圣,士希賢”之意,激勵自己要不斷進取,提高自身修煉,進入更高的境界。

養(yǎng)心殿西暖閣的旁“三希堂”匾,乾隆皇帝御筆

北京的“都一處”燒麥館的牌匾據(jù)說是清乾隆皇帝所書,都一處燒麥館開業(yè)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不但字號為乾隆所賜,而且現(xiàn)在其店內(nèi)所擺虎頭匾也為乾隆皇帝御筆。

該匾獨到之處不僅僅在于皇帝御筆,橢圓形的造型、左右側(cè)形似玉蘭花的蝠頭,且各有九個代表著天長地久的花瓣兒,也都隱含著此匾系帝王所題所賜。“九”為陽數(shù)的極數(shù),即單數(shù)最大的數(shù),象征著至尊至大,多附會于帝王,有“九五之尊”之說。

乾隆年間,紀曉嵐被推為一代文宗,人們都以能得其墨寶為榮。和珅也附庸風雅,請其為自己新建的宅第題寫匾額。 紀曉嵐鄭重其事地為其題寫兩個大字:“竹苞”。并說是取自《詩·小雅·斯干》: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以“竹苞松茂”喻根基穩(wěn)固,枝葉繁榮,以賀其豪宅落成,同時祝其家族興旺。

和珅大喜過望,精心裝裱,并把它掛在最顯眼之處,以示炫耀。乾隆帝某日大駕光臨和府,看到“竹苞”二字,開始頗為不解,繼而忍俊不禁,這才揭開其中奧秘:所謂“竹苞”者,“個個草包也”。

“寶古齋” 翁同龢題

同治、光緒二帝的老師翁同龢寫過菇古齋、尊漢閣、寶古齋、賞奇齋和秀文齋5塊匾。清代著名書法家寶熙,多羅克勤郡王等人也都為當時的老字號寫過牌匾。

“張一元”茶莊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店名取自“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意,寓意茶莊“開業(yè)大吉,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張一元匾額最初由清末進士馮恕所題,1982年張一元茶莊特請書法家董石良重新題寫了匾額,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張一元匾額。

“全聚德”創(chuàng)始人是楊全仁。最初其主要是在前門外做生雞鴨買賣的小本生意。由于善于經(jīng)營,生意越做越紅。每天到肉市上擺攤售賣雞鴨,都要經(jīng)過一間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鋪。 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德聚全”瀕臨倒閉。楊全仁抓住這個機會,拿出他多年的積蓄,買下了“德聚全”的店鋪,改名為“全聚德”,并禮請當時的秀才 錢子龍題寫了匾額。

烤肉季”是坐落在什剎海前海東沿,與銀錠橋咫尺之遙,位置極佳的老字號烤肉店。人們把在烤肉季飯莊吃烤肉、觀山、賞荷并稱為“三絕”!1988年烤肉季飯莊進行了全面裝修,并由末代皇帝溥儀的胞弟溥杰先生重新題寫匾額。

“御膳堂” 溥杰題

近現(xiàn)代書法家、政界要員、文人等也在光顧琉璃廠時寫了很多牌匾,有李鴻章、梁啟超、康有為、徐世呂、吳佩孚、鄭孝胥、黃賓虹、張伯英、曾國藩、張大千、郭沫若、啟功、趙樸初、鄧拓、舒同、李可染、吳作人、溥杰諸人。

“東來順”是一位名叫丁德山的回民于1903年所創(chuàng)立,有著“京城涮羊肉之冠”的美譽。至今已形成集爆、烤、炒、涮于一體的清真系列菜肴成為北京著名的老字號,其匾額為著名工藝美術(shù)教育家陳書亮先生所書。

同仁堂”可以說是“中藥”的代名詞,1669年創(chuàng)立,歷經(jīng)八代皇帝。同仁堂最早的一塊匾額是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由壬戌科的狀元孫岳頒題寫,現(xiàn)在的匾額則是由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所題寫。

“永安茶莊”的牌匾是民國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老先生所寫,名聲遠揚。

“來今雨軒”始建于1915年,由當時中央公園董事會發(fā)起成立,匾額最初由民國畫壇聲譽頗高的徐世昌所書。1966年,北洋政府大總統(tǒng)徐世昌題寫的匾額被摘下做了廚房面板。 1971年重新裝修油飾后,據(jù)說是受周恩來總理之托,有“中國第一書法家”之稱的郭風惠題寫了“來今雨軒”四字?,F(xiàn)匾是1985年 趙樸初所題,郭風惠版本匾額被摘下存于庫房。

更多牌匾書法欣賞:

養(yǎng)心殿西暖閣“勤政親賢”匾,雍正皇帝御筆

三蘇祠,何紹基題

博古齋,于非闇題

文盛齋,趙樸初題

大雄寶殿,沙孟海題

華夏書畫社,趙樸初題

普明寶塔,趙樸初題

綠蔭館,劉海粟題

南郭寺,沙孟海題

榮寶齋,徐悲鴻題

倉頡廟,于右任題

法門寺博物館,啟功題

愛晚亭,毛澤東題

傳承意義

2014年11月11日,匾額習俗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令當初那些文人騷客想不到的是,他們有感而發(fā),在不經(jīng)意間留下的翰墨,竟會成為后人研究歷史、觀賞書法的文物。如果把這些匾額拓片結(jié)集,無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書法精品,對于書法愛好者具有一定的借鑒和欣賞價值;而且對于研究地方史者來說,也是一份十分珍貴的研究資料。

責任編輯:子曰

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Hash:f8443518142d18ecffe329dfef66e89a61dd6353

聲明:此文由 壹號收藏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