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 | 感受南北老城市不一般的節(jié)日習俗

節(jié)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jié)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jié)令。元宵節(jié)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qū)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傳統(tǒng)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jié)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tǒng)民俗表演。

今天,讓我們一同領(lǐng)略祖國南北不同城市的元宵節(jié)習俗。

元宵(湯圓)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節(jié)(從正月十三到十七)。

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jié)呢,恰好是明月當空。

元旦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著鮮紅的春聯(lián),人人穿著新衣裳,可是它還不夠美。

元宵節(jié),處處懸燈結(jié)彩,整條的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

這在當年,也就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間燈中都點上燭,觀者就更多。這廣告可不庸俗。

干果店在燈節(jié)還要做一批雜拌兒生意,所以每每獨出心裁的,制成各樣的冰燈,或用麥苗作成一兩條碧綠的長龍,把顧客招來。

除了懸燈,廣場上還放花盒。在城隍廟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來。公園里放起天燈,像巨星似的飛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來踏月,看燈,看焰火;街上的人擁擠不動。在舊社會里,女人們輕易不出門,她們可以在燈節(jié)里得到些自由。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的玩耍。

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原始的電影——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里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

大家還必須吃湯圓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北京的春節(jié)》| 老舍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為古傳元宵節(jié),它標志著民間自十二月十六日“尾牙”開始,長達一個月的春節(jié)慶祝活動的結(jié)束,至今已流行一兩千年。

元宵放燈是歷代官民的共同創(chuàng)造,有慶賀太平富足和祈禱風調(diào)雨順之寓意,并制造新年喜慶的氣氛。

古人以“燈”喻“丁”,且有“崇火”觀念,古泉州之燈節(jié)為八閩之最,而古同安的燈節(jié)也特別熱鬧。放燈三日,家家以湯圓、薄餅、三牲果品祭祖及神明。道觀燃巨香大燭,誦經(jīng)祭天官。

每晚(十三至十五日)萬人空巷,男女老幼齊上賽燈、觀燈。

燈以自制為貴,以竹、木、透明色紙和蠟燭為原料,大人持天公燈、天官賜福燈、走馬燈、孔明燈(可以飄上天)等,爭奇斗巧,且多描以字畫,夸耀街頭。

婦女多持蓮花燈穿行于寺廟道觀“鉆燈腳”,并獻蓮燈于神佛案前,以求“出丁”生貴子。

兒童多持自己的“生肖燈”相斗撞,以一日不毀不滅者為小勝,三日為大勝,斗敗者要進貢餅干、糖果、銅錢。小孩為燈破燈滅而懊喪,而父母卻很歡樂,趕快再給補制。因燈燒毀斗敗了稱“出燈”,多生貴子之兆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我的一個伙伴以鐵絲牛皮紙老虎燈斗敗通街生肖燈,結(jié)果其父大為生氣說:“怪不得我不再出丁,只能生你一個?!?/p>

未婚少女此三日可隨父母及姐妹伴隨著上街“串燈”,不少燈下戀情由此產(chǎn)生,傳下佳話。

文人士子于元宵日上輪山拜祭朱子祠和奎宿。明清時代道士蘇東坡是奎宿下凡,信仰魁星主科舉文運。

清代每逢“辰、戊、丑、未”大比之年之元宵,士子們均持酒果祭于輪山朱子祠和魁星閣,以絲綢或色紙制燈,描上書畫獻之,并高聲誦讀得意文稿焚獻,以求科場得意。禮畢后或游山,或品文吟詠,其樂融融。

廈門文士于清雍正時方有此俗,于廈港紫陽書院(后改在玉屏書院)舉行。金門士子則禮于魁星閣。

昔日尚有元宵“跳火”之俗。古人久有“崇火”習俗,認為火能辟邪,故除夕要“圍爐”,新娘入門要“跨烘爐”,連小豬進圈都要“過火熏”。

古人于十五夜在街村空曠處聚柴草而燃,按戶由大人牽小孩一躍而過,或拉手成圈,繞火堆邊轉(zhuǎn)邊唱一首押韻辟邪的祈福之歌。

古時同安少女尚有元宵“迎廁姑”“偷蔥偷菜卜佳婿”和“聽香”之俗,現(xiàn)已久廢。據(jù)傳廁姑為唐代官宦之妾,精女紅針繡,被大婦所妒,推入廁中而亡,玉帝憐之而命為廁神。少女于元宵夜以竹掃倚廁墻,披以衣裳,低唱《東施娘》曲以禱之。

詞曰:“東施娘,教儂挑,教儂繡,穿針補衣裳”(詞載于《金門志》),反復吟唱至衣裳微動,則可獲廁姑蔭庇,女紅超群。

又有少女拈香僻巷,竊聽人語以卜休咎,謂“聽香”?;蛏钜雇嫡耸[菜,還要故意弄出響動讓主人發(fā)覺辱罵,才算吉兆。俗謂“偷蔥嫁好虺(夫),偷菜嫁佳婿”。

常有主人故意不罵,惹少女發(fā)急,竟至哀求主人隨便罵幾句話以示吉者。金門還有男子夜偷磽硒(墻石)之俗,謂“偷石百娶好某(妻)”,與少女偷蔥相對應。

《元宵節(jié)習俗》》| 陳金城

摘自“民國趣讀·老城記”叢書之《老北京》(責任編輯:張春霞、牛夢岳)、《老廈門》(責任編輯:張春霞、高貝),中國文史出版社出品

本書全面講述老北京舊城風貌、市井文化和百姓生活。從親歷親睹的角度,分別描繪了老北京城當年的皇城舊影、名寺古剎、節(jié)慶習俗、饞嘴美食、京腔京韻、戲曲雜談、五行八作、把玩養(yǎng)寵……

用片段小文生動有趣地展示了老北京曾經(jīng)輝煌的市井文化,鮮活地再現(xiàn)了老北京城及老北京人的生活。

唯有了解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淵源,才能真正領(lǐng)會這座城市的精髓。本書對了解北京的歷史、人文都很有價值。

這是一本關(guān)于民國老廈門的城市記憶。本書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現(xiàn)了民國時期老廈門的別樣風采。

海上花園的遺風古韻、中西合璧的獨特文化、烽火歲月中的赤子之情、鼓浪嶼上的老字號和生意經(jīng)、地道閩南菜、鷺島人的消遣時光……

片段小文生動有趣地展示了老廈門曾經(jīng)輝煌的市井文化,鮮活地再現(xiàn)了老廈門及老廈門人的生活。

????本期編輯:于洋 鶴焱(實習)

Hash:ca03b4e331901112373d4e30059031126b2c4254

聲明:此文由 中國文史出版社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