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獲嘉縣同盟山武王廟的傳說,這個是最靠譜的!

距今3000余年前,武王率領伐紂大軍浩浩蕩蕩從孟津渡過黃河,連戰(zhàn)連捷,到達獲嘉縣時,已近朝歌南郊牧野邊沿,便命部隊安營扎寨。獲嘉縣原是殷都南郊的屬地,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又是殷都通往周圍的必經(jīng)之路,紂王曾把它作為軍事重地。武王順應民心,起兵伐紂,許多小國紛紛響應,連紂王原來管轄的許多諸侯,都出兵討伐。

同盟山原是一個黃土堆。因為它地處平原,四周一馬平川,顯得地勢高聳,鶴立雞群了。它的形狀又象一團掉在地上的面疙瘩,人們又叫它“疙瘩山”。武王的兵馬剛扎下寨時,忽聽將士來報:“西面發(fā)現(xiàn)追兵!”武王登上疙瘩山一看,果然看到西邊揚起七八股漫天煙塵,黑壓壓一片人馬,軍旗如林,迎風飄揚,直奔伐紂大軍而來。武王命一大將前去察看,并令:“是紂軍全殲不留,是友軍以禮相待?!币粫?,大將帶著八個身佩寶劍的人飛馬而來。原來,這是蜀、微、庸、髦 、盧、濮、彭和姜八位小國的首領,親自帶領人馬參加伐紂。

姜太公屈指一算,對武王說:“參戰(zhàn)的大小諸侯已匯集了八百?!蔽渫跣老伯惓5卣f:“八百諸侯相助,伐紂必勝也。”武王就在疙瘩山上與八百諸侯結(jié)成同盟,共商伐紂大計。八百諸侯為表同盟伐紂的決心,各自帶著自己的將士,一人捧一捧土撒在疙瘩山上,把小小的疙瘩山堆積成了方圓幾百畝,高五六丈的大土丘,站在上面,東可望牧野,西可望孟津,當時起名為“同盟山”。

伐紂勝利后,人們?yōu)榱思o念武王,在同盟山上建造了武王廟,豎立了功德牌坊,把他發(fā)布軍令的地方叫“武王點將臺”,操練兵馬的地方叫“演武場”。從此,同盟山成為景色優(yōu)美的獲嘉縣八景之一,有“同盟夕照”的美稱。

古人有詩贊曰:適意同盟逸興敗,西風回首夕陽斜。一樹霜葉留夕照,幾處煙村噪墓鴉。野色蒼茫迷客路,笛聲嗚咽有人家。停驂此際懷周武,目斷長空送落霞。

武王廟自周末始建,后經(jīng)歷代修葺,頗具規(guī)模,元末毀于兵火,明初重建?,F(xiàn)存山門、二門、拜殿、武王大殿、東西文武臣廊、文王殿、太公殿、圣母殿(文母邑姜)、周公殿等王侯公卿殿堂和諸侯飲馬池,同盟指路碑、古井、唐槐、歷代碑碣;另有召公殿、碧霄宮、鐘鼓樓、太公校閱臺、夷齊叩馬處、同盟坊、演武坊、八百米御道等遺跡,古建筑群占地68,000平方米,格局嚴謹,氣勢恢弘。武王廟四周,分布著伐紂軍的謀士營(今彥當村)、儀仗營(今東西彰義村)、兵甲倉糧倉(今東西倉村)、伯夷叔齊廟等遺 址和姜尚冢、妲己冢、黃飛虎冢等墓冢及傳說中的紂王落馬處(今大小洛紂村)、太公刺狐處(今刺狐寺)、寶鏡照妖處(今照鏡村)、妲己梳妝臺等。這些遺跡遺址和獅伏虎臥的墓冢與紫霧蒸騰的同盟山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博大壯闊的歷史畫面,再現(xiàn)著當年伐紂軍氣吞山河的誓師場面與滾滾鏖兵的牧野大戰(zhàn)場景。

獲嘉人收藏起來吧!

作為獲嘉最著名的文物古跡,如果外地好友再問你:恁獲嘉有啥?

何不直接將此文分享給他呢!

信息采集:白小墨

微信:5180373

Hash:cd6fc4d8e6d9a55f5cf00add444961d9cc5bfcdc

聲明:此文由 獲嘉那些事兒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