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桐城 | 鳳儀坊:何日實至名歸?

鳳儀坊:何日實至名歸?

文| 左克勤

近日拜讀鄉(xiāng)賢大作,方知鳳儀坊曾是一塊江南沃土。我出生成長在這塊土地。古稀之年,我摯著地生活在這輩子熱戀的故園中!

據(jù)現(xiàn)存最早的明弘治桐城縣志記載,鳳儀坊地域在縣衙署之東。這是權威的明文記載。更有康熙三十五年《桐城縣志》上的城廓圖,明確標志鳳儀坊的位置,其大致范圍即今北大街區(qū)域,包括東作門、紫來橋東河堤及東門小街一帶。鳳儀坊的近代稱謂北大街,自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沿用至今。

前不久,意外得到消息,說桐城的北大街獲批成為桐城第四條省級歷史文化街區(qū)。其實,很早以前我就了解桐城有三條歷史文化街區(qū),唯獨北大街不在其列!差距在哪?我疑惑不解!難道北大街真的缺少了什么?明清時代,曾經(jīng)是地方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縣衙署的所在地,史上號稱縣前街。近代恢復的牌坊上,定位千年古城是“江南鉅邑,七省通衢”。直通京師的七省官道 城區(qū)部分便是北大街的前身??h前街分布有縣署、縣丞衙署、典史衙署、察院等執(zhí)政機關。就這么一條長不足一里的北大街,東起紫來橋,還有那條在龍眠河改造中消失的紫來街,西至趙氏宗祠,北大街實在不是一條普通的老街!從明清時代開始,從北大街走出的碩學鴻儒遍及海內(nèi)外。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文學流派桐城派的四祖中,就有方苞、姚鼐兩位大師出自于桐城北大街!更有以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為代表的方氏學派也根源于北大街。其學術思想的巨大成就深刻影響著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光大!

北大街在近幾百年歷史進程中,其文化成就與人文積淀,無疑是一份不可復制的珍貴文化遺產(chǎn)。當今社會一定要抓住機遇,在敬畏自然與歷史的同時,不斷追求思想文化領域的新境界,做到歷史文化和現(xiàn)代生活融為一體。要千方百計留住歷史記憶,愛護珍惜當今僅存的歷史遺產(chǎn),留住文脈!

近十多年來,無論是從政府重視和引領方面,還是普通百姓注意保護歷史文化和文化傳承方面,都做出了巨大努力和奉獻,做了不少實事,取得了喜人成績。經(jīng)過不斷努力,北大街的變化有目共睹,也讓人看到了希望!

在關注歷史文化方面,也可圈可點。通過環(huán)境整治,過去的臟亂差有了較大觀。政府投資的門面房新建或整修了不少。民國時期的左家大屋,近年來得到較好的修復。晚明時期的左忠毅公祠,早在十多年前也己得以修復,並獲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深感遺憾的是,左家大屋修復已一年多,大門緊鎖,未能開放!左忠毅公祠,在修復后的十多年里,百姓要求開放的呼聲強烈,直至近期才見政府主管部門宣稱招標,并開工布展,不知工程進展如何?渴望北大街唯一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能重現(xiàn)風采!

細數(shù)北大街的歷史遺存,非但形制精美,且資源豐厚。感謝先賢的非凡創(chuàng)造。

在城區(qū)通往京師不長的官道上,東作門和相鄰的紫來橋,都是桐城東門的標志性建筑。2008 年政府出資興建東作門,恢復了桐城東門的地標。兩年前我才知道,當時東作門當作熱門貨被政府賣給私人了!直到現(xiàn)在東作門仍為私人所擁有。我們熱切期望,能盡早解決東作門的權屬問題!讓東作門更好的服務于人民群眾,回歸它宣傳地方歷史之化的功能,為豐富大眾文化生活作出應有貢獻!

龍眠河上的紫來橋,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為兩岸百姓提供了交通出行的便利,是往京師的必經(jīng)之橋梁,是桐鄉(xiāng)百姓心中的圣物,橋面上每一塊條石,每一根柱欄,都飽含著鄉(xiāng)民們對故土依戀的深沉情懷。期望在保留歷史原貌的原則下,能對紫來橋進一步改進,美化缺乏歷史感的欄板設施,以讓古橋不失沉實厚重的建筑風貌與簡潔雅致的審美格調(diào)。

與左家大屋相鄰的有明代縣衙,還有知名文化故址桐城商務印書館。這兩處遺存,早在五十年代大躍進前后都被改建或分割為民居。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和人為改拆,目前應注重維護保持原貌為宜。

至寺巷、五顯巷口的區(qū)域,此處與桐城中學門口的縣前街的牌坊區(qū)域,是北大街至關重要的兩個路口。前不久,寺巷口重建了張氏南貨店門面。進巷往南僅五十米左右,巷西邊就是鳳儀坊的核心地帶。方以智故居的修復工程早已展開近兩年,至今仍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巷東邊的姚瑩故居(原老米廠舊址)修復施工較早,進展也快。前不久曾舊地重游,見到故居整治有方,一改舊貌,房屋建筑基本上做到古韻猶存,修復工作認真細致。我想,桐城眾多的歷史遺存和名人故居的修復工作,若都能做到這樣,合理計劃安排,扎實推進,每年都有新進展。經(jīng)過三、五年不懈努力,桐城派故鄉(xiāng)一定會有令人欣喜的新面貌!史載,鳳儀坊的寺巷口有桂林第牌坊。當下,大興歷史文化之風強勁,北大街更是缺少綠色景觀,何不乘勢恢復桂林第牌坊盛景,添綠色桂子數(shù)株。此景若成,北大街新添綠色美景,必讓游人眼前一亮,游興大增!寺巷內(nèi)的方以智故居和姚瑩故居也將增色十分!

前期,諸多關心家鄉(xiāng)文化人士和鄉(xiāng)賢名流積極建言,要努力做實北大街歷史遺留,少搞門面房。比如五顯巷西邊沿街的錢家大屋,還要注意維修保護。近半個多世紀,談不上使用管理。對這些古建筑,再不過問,時間一久,怕難以挽回!

還有,不少文化名人故居,都在左忠毅公祠前后,大教育家方學漸創(chuàng)建的講學園及后人方鴻壽先生故居,葉丁易先生故居,潘贊化先生故居和現(xiàn)代的姚沛生先生故居,如此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和名人故居,只有在桐城才會有,有甚三坊七巷。特別是集中在北大街,足以說明北大街不是一條普通的老街!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建議文化主管部門應作出規(guī)劃,研究整理,逐步完善開發(fā)!分期分批,力求開放利用!常見外地旅游景區(qū),很平常的小線索或僅憑典籍上一句話,就能做成規(guī)模相當?shù)?a href='/jingdian/' target=_blank>景點!而我們的歷史資源或束之高閣,或猶抱琵琶,為什么不能做好做大!

北大街唯一的省級文保單位左忠毅公祠,既確定修復布展,期望能做到長期或定時開放,再不能搞標志牌后一把鎖了!與左公祠相鄰的左光斗故居啖椒堂,盼望能還歷史本來面目,盡早重建,讓左光斗精神遺風能啟迪后人,世代傳頌!

過左忠毅公祠和縣前街的七省通衢牌坊,與北大、清華同期的百多年名校桐城中學,為桐城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這里走出去的桐城學子,可謂桃李芬芳,成就蜚然,遍布神州,為偉大的祖國貢獻了卓越力量!桐城中學久負盛名,百多年來,不負前賢“勉成國器”的重托,使之成為“人材的搖籃”!

關于北大街,曾見到的許多事,過去和現(xiàn)在我說過不少想法和建議。我自知水平有限,難免有片面或過激之處。但我問心無愧!為了家鄉(xiāng)的美好未來,為文化傳承,為鳳儀坊真正成為有豐富文化內(nèi)涵的歷史文化街區(qū)!我將一如既往的努力關注!但愿不久的將來,桐城派故鄉(xiāng)不僅有韻味十足的歷史風貌,還有豐富多彩的現(xiàn)代文化生活!

2020.9.19

Hash:0551ccbdf607aa63b45e480b7dc650c570514850

聲明:此文由 最桐城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