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這倆最美村落挨在一起,還都是國家傳統(tǒng)古村落!

淄博淄川區(qū)太河鎮(zhèn)生態(tài)水系完整,水景資源豐富,境內(nèi)的太河水庫水質良好,周圍群山環(huán)繞,水光山色交相輝映,織就了一幅精美絕倫的水彩畫。

今天要去的夢泉、涌泉兩個國家級傳統(tǒng)村落就在太河水庫的上游。我們沿著水庫南側新修的懷陽路,一路蜿蜒上行。

雖說眼下已步入盛夏,但行進在山中,卻完全感覺不到夏的炎熱,倒感到特有的清涼、透明和遠離喧囂的寧靜。難得一見的云海美景怎可讓它一閃而過,于是駐足拍照,順便感受一下山水的靈氣。

走過了一道道嶺

翻過了一道道山

沿著這條最美的山間公路

不知不覺來到了夢泉

夢泉村,村子不大,三面環(huán)山,位于劈山北麓,山上有保存完好的齊長城,涌泉村位于劈山之陽。我們游覽順序是先看夢泉村,再翻越劈山,游覽古長城遺跡,最后走訪涌泉村。

鳥瞰夢泉村

夢泉村,是因孫臏夢泉而得名,相傳公元前341年春,孫臏取得馬陵之役勝利后,帶兵途經(jīng)此地,人困馬乏。孫臏躺在一巨石上睡了。夢見一仙翁乘金象自南飄然而至,自稱西天如來門下達摩祖師,特來告知此地有一神泉,泉水可供將士使用,長飲此泉水還能使人長壽。說完便翩然而去。孫臏醒來,立即吩咐士兵按祖師爺指點的方位去挖,不一會兒果見一股清泉汩汩流出,一嘗,泉水甘甜,沁人心脾。孫臏率士兵向天空叩拜。并揮劍寫下了“夢泉”二字。之后,人們仰慕神泉,就搬到神泉附近居住,并以孫臏題寫的“夢泉”為村名。

夢泉村氣候宜人,晝夜溫差大,植被茂盛,奇珍樹木百余種,各種中草藥數(shù)不勝數(shù)。擁有各種野生蔬菜五、六十種,以池梨為代表的鮮果品種已經(jīng)成為夢泉村的新經(jīng)濟增長點,該村特產(chǎn)的淄博池梨乾隆年間曾作為貢梨進貢,1983年被載入《中國梨樹志》, 2010年成功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商標,村里成立了池梨專業(yè)合作社,浙江杭州的客商都來訂購。自開始發(fā)展旅游后,夢泉村探索出了“公司、農(nóng)戶、基地”的夢泉模式,農(nóng)戶以土地入股公司,并在公司打工,收入由以前的單一林果收入變?yōu)楣べY薪金、經(jīng)商收入等多種收入形式。

夢泉村有著眾多的文物古跡,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級傳統(tǒng)村落,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農(nóng)業(yè)旅游示范園區(qū),全國休閑農(nóng)業(yè)與鄉(xiāng)村游三星級園區(qū)。

村里隨處可見石頭壘成的院落,這些古老的石頭建筑物穩(wěn)固持久、美觀大方,包含了當?shù)厥橙说闹腔?,?jù)內(nèi)行者說,石匠藝人遵守要訣主要有八個字,“勾角壓縫,挺腰收腹”,“勾角壓縫”是石材互相錯開,壓住縫隙,在轉角處橫豎相壓,“挺腰收腹”是砌擋土墻必須遵守的要點。

石階小巷的兩旁是叢生的樹木,那些青草野花伴著輕柔的山風在路邊搖曳。

夢泉常年有水,在曾經(jīng)最旱的的年份里山上的樹都干死了,而夢泉里面依然有水。

孫臏經(jīng)常在此地演練兵馬,這是遺留下來的飲馬石槽。1956年這里曾出土過戰(zhàn)國時期的銅鏃、銅劍等兵器。

明永樂年間,李氏先祖從河北棗強縣遷此建村,吃水不忘打井人,為紀念孫臏,村里人建造了孫臏書院。村里有一顆六百多年的老梨樹,應該就是先祖?zhèn)兘ù鍟r栽種的。

夢泉村是一個遠近聞名的長壽村,這里青山綠水,人與自然高度和諧,在僅有的200多名村民中,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就有十多名。

對于夢泉人長壽的原因,有人歸結為清新的空氣,有人歸結為甘甜的泉水,還有人歸結為天然的食物,其實除了這些,應該還有村民們與世無爭的平和心態(tài)和勤勞務農(nóng)的本性吧。

經(jīng)檢測,夢泉的泉水是天然的弱堿性水,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鍶。鍶是人體內(nèi)的一種微量元素,絕大多數(shù)鍶都存于骨組織中。它可以調(diào)節(jié)骨組織的結構,改善骨的強度,促進骨細胞的生理活性。

哪里有長城,哪里就有孟姜女的傳說,孟姜女文化已成為長城文化的一部分。

淄博齊長城沿線是孟姜女傳說最密集的流傳區(qū)域,以淄博齊長城沿線為代表的孟姜女傳說在2006年被國務院納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現(xiàn)在,夢泉村仍有不少上了年紀的村民能演唱古老的歌謠《十哭長城》和《孟姜謠》?!耙豢揲L城淚汪汪,點上了銀燈裁衣裳;二哭長城淚紛紛……”這些方言俗曲在當?shù)卮迕裰惺来鷤鞒?,成為孟姜女傳說的有力佐證。大乾園飯莊的李經(jīng)理為我們請到一位92歲的老人,他聲情并茂地為我們唱了一段《十哭長城》。

西漢開始,孟姜女的故事開始進入戲曲文詞,聽起來是那么凄切哀婉、纏綿悱惻,是很感人的戲曲作品,她也是舊時莒縣民間周姑戲的主要演唱題材。

走在夢泉村曲折蜿蜒的道路上,感受著涼爽的山風,聽著夢泉村神奇又夢幻的故事,是一種聽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

每年農(nóng)歷九月九是孟姜女廟會,傳說廟旁邊這顆千年杏樹是孟姜女的化身。

劈山最高處,海拔712米,山中植被郁郁蔥蔥,蟬鳴聲不絕于耳,穿行于此感受到大自然的靜謐清幽。約半小時后,我們終于登頂,此時汗水已濕透衣襟,腿腳累的微微發(fā)顫。周圍群山盡收眼前,習習山風驅走臉頰的汗珠,一道石頭壘成的墻,蜿蜒向遠處伸展,在樹叢中時隱時現(xiàn)。毫無疑問,這就是齊長城了。

齊長城,建筑在起伏連綿的泰沂山脈的山嶺、平谷之中,也叫長城嶺,全長641.32公里,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始建于春秋后期的姜齊靈公,完工于戰(zhàn)國中期的田齊宣王,歷時數(shù)百年的時間,它最早載于《管子》:“長城之陽,魯也。長城之陰,齊也”。

齊長城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考古和旅游價值,它比歐洲人公元前459年修建的79公里長雅典壁壘早200余年,比秦長城早400余年,堪稱“中國長城之父”、“世界壁壘之最”。

春花秋月相似遠,寒來暑去夢依稀。昔日烽火征戰(zhàn)處,歡聲笑語人如織。(該詩摘自涌泉孟姜女故居)

這是一個真正的烽火臺遺址

牌子上說烽火臺是著名軍事家孫臏所創(chuàng),這個說法可能不太準確,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發(fā)生在公元前771年,當時在鎬京附近的驪山(在今陜西臨潼東南)一帶修筑了20多座烽火臺,齊威王公元前378年開始執(zhí)政,聽說孫臏在晉國被龐涓加害,齊威王覺得孫臏不同凡響,于是安排使者偷偷用車將他載回齊國。從年代上來看,孫臏出世以前早已經(jīng)有烽火臺了。

古老的齊兵營大門

我們出了兵營大門,順著山路一路南下來到涌泉村,還未進村,前方便傳來轟鳴聲,走近才發(fā)現(xiàn),我們來到了一個瀑布的下面,有一股缸口粗的水流,好像是一匹永不斷頭的銀色的長絹,倒瀉于巨石之間。陣陣微風吹過,把瀑布吹得如煙如霧。

一股清新、愜意的感覺沖蕩著我的心扉,看,聽雪超塵正蹲下身去,捧起一捧山泉水,這飛珠濺玉般的美景怎能不使人陶醉呢!

據(jù)村民介紹,涌泉村自明朝中期建村以來村名已多次變更,最初因村南一山路九曲十八彎,將村命名為十八盤清朝初年因村東、西各有一紅土嶺,改名為燒土莊。1952年,因村南有一泉,村民又多為于姓,以“魚(于)水情深”之意,望泉水不竭,更稱永泉,2016年為迎合旅游開發(fā),又改稱為涌泉村。由此可見,地名是因自然和人文的要素而發(fā)生演變的。

涌泉村景色秀麗、生態(tài)植被良好,村里保留了過去一些原汁原味的元素,又有保存完好的齊長城,還有流傳千古的孟姜女文化遺存,因為在大山深處,位置偏僻,一直以來知名度不高。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吸引了電視劇《馬向陽下鄉(xiāng)記》的拍攝劇組,繼該劇2014在央視一套播出以來,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涌入到 這個小山村,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村子的全面發(fā)展,使村民從中得到了實惠,2016年該村被評為國家級傳統(tǒng)村落,如今的涌泉村已經(jīng)是遐邇聞名了,村民的自豪感明顯增強。

在涌泉的街頭漫步,你會發(fā)現(xiàn)水對這里來說已不是奢侈品,河溝里,街面上,到處都是水,甚至從路邊的墻上都會流下水來,即使不在河邊走,不小心也會濕了鞋的。

真無法想象,膠東的各大水庫正在草原化的今天,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也許只有盛夏才如此嗎?

我專門查閱并分析了山東地區(qū)1961至2011年降雨空間分布特征: 以沂源為地理中心,降雨量由東南部向西北部逐漸遞減,泰沂山脈南部地區(qū)的降水量明顯多于泰沂山脈北部。

大山深處的涌泉村有著自己的小氣候,借用電視劇中梁會計的一句話就是“水滴滴,霧蒙蒙,一會兒陰來一會兒晴”。

涌泉村的百年古井,水質甘甜、清澈,現(xiàn)在仍在發(fā)揮它的功能。Yeoman忍不住上去體驗了一把,他是我們古村三人行小組年齡最小的一位,但對古村的熱情卻非常地高,文章中的一部分照片就來自于他的創(chuàng)作。

轆轤是從杠桿演變來的汲水工具。據(jù)《物原》記載:"史佚始作轆轤"。史佚是周代初期的史官。到春秋時期,轆轤就已經(jīng)流行。旋轉的轆轤不僅給我們汲來清水,還給我們帶來了文化。

宋人秦少游受轆轤的啟發(fā)創(chuàng)造了一種轆轤詩,雖然只有十三個字,卻可以讀出六首詩。下圖是拴水桶的鐵環(huán),一位老鄉(xiāng)耐心教了半天,我們也沒學會怎么用,真懷疑是不是智商有點低,但央視《走遍中國·太河篇》節(jié)目組的記者也沒學會,不能說我們都笨吧,古人的智慧有時真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孟姜女的故事在當?shù)丶矣鲬魰裕?a href='/huaihua43/' target=_blank>槐花香農(nóng)家樂的老板為我們請到了鄉(xiāng)土歌手于蓮香,她唱的《孟姜女哭長城》遠近聞名。

我們?nèi)グ菰L一位女神

游走在孟姜女景觀大道

山村的氣息

清新而恬靜

四周林木蔥翠

輕風裊裊,蟬聲歸隱

這一刻,世界是多么純粹啊!

可能有人會問,孟姜女來過這里嗎?她在這里住過嗎?

任何傳說并非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孟姜女的傳說可以上溯到《左傳》,書中記載,齊莊公五年,莊公偷襲晉國無功而返,又順路偷襲莒國,大將杞梁死于莒國城下,莊公回來,在臨淄城外遇杞梁之妻,莊公想就地祭吊,杞梁妻不同意,于是莊公到她家里舉行了祭吊之禮,西漢劉向《說苑·善說篇》又加了崩城一說,《列女傳》又增加了投淄水一說,綜合起來分析,我認為孟姜女哭倒的是臨淄的城墻,投淄水處就在臨淄城外。

公元五世紀后的二百多年里北魏、北周、隋朝等都曾大規(guī)模修筑北部邊地的長城,動用大量人力物力,引起了極大的民憤,于是人們就借用了杞梁妻苦城的故事消除胸中的塊壘,孟姜女哭倒秦長城的傳說也就應運而生,而在齊長城沿線的當?shù)厝藲v來都把齊長城誤稱為秦長城,結合史籍中的投淄水一說,于是孟姜女的傳說便以城子村為中心,向齊長城沿線逐漸流傳開來。

傳說與風物景觀是互相依托的,風物景觀可在傳說的基礎上被塑造出來。如此才能在感情上滿足民眾的心理需求,于是就出現(xiàn)了夢泉村的孟姜女廟、孟姜女哭夫處、涌泉村的孟姜女故居,就像關帝廟遍布鄉(xiāng)村,兩者是一個道理,而風物的存在又使傳說倍添真實感,從而促進了孟姜女的故事在當?shù)氐膫鞑ァ?/p>

萬里長城到千里齊長城,有長城的地方就有孟姜女的傳說。從杞梁妻的故事到孟姜女的傳說,故事不斷地演變與演繹,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歲月里,各族人民不斷往傳說里增加了許多美好的愿望,融合了許多的愛恨情愫,在孟姜女的形象和精神世界里凝聚與洋溢著勞動人民的心愿,那就是:向往和平,追求穩(wěn)定,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與安寧。

老百姓看來,孟姜女又是夫妻摯愛、忠貞不渝的象征。這就是孟姜女的故事被廣泛傳播的原因所在。所以孟姜女到過哪里并不重要,在涌泉的故居里住沒住過也不重要,她早已是中國人民心目中的女神,是呼喚幸福、自由、和平的天使。

40集電視連續(xù)劇《馬向陽下鄉(xiāng)記》,講述的是“不靠譜”的小公務員馬向陽的鄉(xiāng)村奇遇記。由張永新指導,吳秀波,王雅捷,李洪濤等主演的人物片,該劇講述了馬向陽從公務員到村官,從城市到農(nóng)村,馬向陽時時處處感受到自己的格格不入。已經(jīng)快被打壓到底的馬向陽觸底反彈,絕境逢生,以堅韌的耐力給大槐樹村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驚喜。他立下誓言,要跟這大槐樹下的“農(nóng)哥們”“農(nóng)姐們”齊心協(xié)力,共同迎接將來的生活。

馬向陽宿舍

在劉氏老宅前面,我們遇到了一位當過群眾演員的村民,他說自己參加過29個場景的拍攝,有時一個場景要拍三、四次,雖然辛苦點,但是很高興,畢竟能從電視上看到自己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想必發(fā)現(xiàn)上了我們的文章,他會又多了一件高興的事吧。

在《馬向陽下鄉(xiāng)記》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編劇古凱歷時兩個月,先后在山東省采訪了42位第一書記和多位大學生村官,使該題材的定位清晰成熟,最難能可貴的是,劇情既沒有刻意展示農(nóng)村人的純樸,也沒有過分渲染農(nóng)村的落后,向我們提供了一個原生態(tài)的農(nóng)村。

它所突出強調(diào)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戲劇沖突,該劇讓農(nóng)村的觀眾看著親切,給城市觀眾以極強的代入感。

我走在劇中劉世榮掃街的巷子里,耳畔又響起那熟悉的聲音,“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掃街咾”。農(nóng)村,是一個熟人社會,管理工作的難度之大是外人難以想象的,但是我們的村容村貌日新月異,各方面都在不斷地進步,經(jīng)濟在穩(wěn)步發(fā)展,其中取得的每一點成績的都是來之不易的,農(nóng)村的發(fā)展是多少人為此不懈努力的成果,作為我們的第一書記就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不少先進模范村的發(fā)展進程中都不乏他們的身影。

我想起了馬劇中企業(yè)家劉玉彬與其助手的一段對白,“你說真有那種做事不圖回報的人嗎?”,“有吧”,“那是些什么樣的人?”,“不是二百五,就是高人”。

如果沒有白娘子的傳說,美麗的西湖就會黯然失色,如果沒有泰山奶奶的傳說,雄偉的泰山就會失去神秘的色彩,所以文化是旅游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源泉和驅動力,文化和旅游融合地好,鄉(xiāng)村旅游就會展現(xiàn)出特有的魅力。

在當今現(xiàn)代化進程中,我們往往只是專注于自然生態(tài)的保護,而忽視了對文化生態(tài)的保護,由于我們的忽視,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大量傳統(tǒng)文化流失、退化、斷層等問題,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僅靠財政資金已被證明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只有依靠村民提高對文化保護的主動性、自覺性和積極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孟姜女的傳說在中國流傳極廣,據(jù)顧頡剛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統(tǒng)計,傳說遍及北京、廣東、山東等19個省市,山東淄博、河北秦皇島江蘇蘇州、上海松江、陜西銅川是重點流傳區(qū)域,而淄博市捷足先登,2006年6月2日,國務院公布了首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其中就有淄博的孟姜女傳說。

我們考察中發(fā)現(xiàn),在以夢泉、涌泉、城子村為代表的鄉(xiāng)村中,孟姜女文化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她已深深扎根于勞動人民的沃土中,影視文化、夢泉文化、長壽文化建設的成果已然融合到村民的生活,當?shù)卦谖幕Wo與開發(fā)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未來可期。

參考文獻:

【1】 朱佩麗·文化生態(tài)對于傳統(tǒng)村落的價值估量·中國民居建筑年鑒(2008-2010)

【2】 周雁翔·論孟姜女文化現(xiàn)象的內(nèi)涵和靈魂所在·人民網(wǎng)-淄博視窗·2011.7.22

【3】 王加華·景觀風物、社會環(huán)境與民間傳說[A]·民間文化論壇·2009.10

Hash:047aab6ab04e93f74faf6a129f3fe7b43350316c

聲明:此文由 淄川文化旅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