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時書店 | 《Hello,南區(qū)》《Hello,港口》 新書讀者見面會
南區(qū)古稱良都,常住人口約6.92萬人,旅居世界30 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海外鄉(xiāng)親超4萬人,是中山的重點僑鄉(xiāng)。
良都人成批遷往海外,最早可追溯到宋末元初,真正的移民潮發(fā)生在鴉片戰(zhàn)爭失敗以后。
壹
Duang~老司機帶你游南區(qū)
馬小南(左)與Mark(右)
祖籍南區(qū)的美國華裔Mark回南區(qū)完成“尋根”家庭作業(yè),南區(qū)“土著”馬小南帶著Mark一起尋根訪親。他們將為我們展示南區(qū)村里巷間的什么風采呢?
“良都”之名 從何而來
“都”是明朝對鄉(xiāng)的正式叫法,縣城所在地則稱為“坊”。古香山原來的仁厚鄉(xiāng)被劃分為仁厚坊和良字者都。良都其實是良字者都的簡稱。
南區(qū)除了被稱為良都,還曾叫過環(huán)城,現(xiàn)在才叫南區(qū)。
如今南區(qū)分良都、北溪、城南、馬嶺四大社區(qū),共15個經(jīng)聯(lián)(濟)社。
南區(qū)福涌村的小巷子
南區(qū)交通指南 兩路四線
想走遍南區(qū)一點兒都不難,一條城南路、一條西環(huán)路就基本把整個南區(qū)串起來了。只要坐上以下這四條公交線,就幾乎可以把整個南區(qū)的自然村落都游一遍。
南區(qū)公交線路圖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南區(qū),建議先去位于城南二路1號附近的開放式的良都文化公園,在這個開放式的小公園里走一趟,南區(qū)八百多年的歷史如同畫卷一樣在眼前展開。
良都文化公園
2011年落成的公園里面如同一個南區(qū)“大沙盤”。
設計師把南區(qū)的名人古跡、標志建筑都用微縮的手法,以建筑、浮雕、照壁等方式集合在一起。
貳
北溪社區(qū)的兩大中山之最
中山最古老的祠堂之一
功建鐵城梁公祠在福涌經(jīng)聯(lián)社前面,具體地址屬福民大街,它是中山最古老的祠堂之一,已有近850歲了。
功功建鐵城梁公祠
專家說,這祠堂屬唐宋建筑風格,集嶺南建筑之精華,具有很高的建筑藝術。
功建鐵城梁公祠堂的石雕
中山現(xiàn)存的最大榕樹
寮后村有一棵據(jù)稱是中山現(xiàn)存最大的榕樹,樹齡380年。
與其說這是一棵樹,還不如說,這是一根史上最大的麻花。古樹從主桿上分出來的旁枝已經(jīng)多到無法計數(shù),多股樹枝糾纏扭轉在一起。
叁
沙涌:二三次元任你穿梭
看到那個寫有“宋帝遺跡”的牌坊,就知道到沙涌村了。
“宋帝遺跡”牌坊
沙涌老街巷
沙涌的老街巷以民國初年的老建筑為主,布局像魚骨架子,南寶大街是主軸。
沙涌村西洋風樓房
沙涌還有許多值得一看的傳統(tǒng)歷史建筑,如金花廟、華光殿、康真君廟等。這三個廟連在一起,廟前還有掛著一圈圈線香的長廊,隔遠就能聞到焚香的味道。
南區(qū)有眾多華僑,當中最杰出的莫過于沙涌村人馬應彪,他在香港創(chuàng)辦中國第一間百貨公司——先施百貨。1923年,為紀念其父馬在明,馬應彪特邀歐籍設計師修建了一所馬公紀念堂。
馬公紀念堂匯集了仿意大利式、英國式、西班牙式三種風格的三座建筑。
仿英國式的三層樓建筑“馬公堂”(南源堂)
1933 年,這座匯聚三種外國風格于一身的私宅群依然矗立在今日的應彪路上。它是中山華僑古建筑中建筑面積最大的西洋建筑私宅群。
仿意大利式的兩層建筑“一元堂”
馬樂山與史努比
馬樂山,中山南區(qū)沙涌村人。全球一半以上史努比塑料玩具手模出自其手,種類超三萬種,他也被稱為“史努比中國之父”。
馬樂山與穿著中山裝的史努比
馬樂山祖屋是老式的兩層小樓庭院,門前有一個小廣場,兩條村路剛好來到這里交匯。站在這個小廣場中間,有種像掉進了“三次元” (指人類世界)溶洞的感覺。
馬樂山祖屋
放眼周邊,大多是清末民初的低矮黃灰色瓦房,屋頂上躺了一只橫貫屋脊的巨大卡通史努比的馬樂山祖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肆
從城區(qū)一直向南,沿著城南路走,還沒進入恒美村就發(fā)現(xiàn)在道路左手邊有一條小河涌。據(jù)說這條小河源自岐江河。在河涌上,有一條清道光時期修建的小石橋。這條不起眼的小橋名字很美,叫步月橋。
步月橋測景
恒美村里還有社區(qū)書報室,也常成為老人們的聚集地。
社區(qū)書報室
離步月橋不遠,就是恒美村的李氏宗祠。
以前各村的祠堂是村里重要宗族活動的集中地點如今隨著社會治理體系的增多,祠堂的“政務”功能已漸漸退去,更多地承擔起了傳承文化的作用。
恒美村的李氏宗祠
竹秀園
竹秀園,因村中翠竹成林,景色秀麗,故名“竹秀園”。早在民國時期,華僑熱心公益,修整道路和排水道,是當時的“中山模范鄉(xiāng)” 之一。
竹秀園小學操場地面,學生們在玩跳飛機
位于竹秀園村萬安巷4號的沛勛堂是一幢仿英式的三層建筑,目前為中山市的不可移動文物,是永安郭樂、郭泉兄弟為紀念父親郭沛勛而建。郭樂、郭泉兄弟創(chuàng)建的永安公司,被稱為中國民族資產(chǎn)階級的驕傲。
沛勛堂的噴水池
伍
在北臺,帶你“一飛沖天”
北臺村 楊仙逸的故鄉(xiāng)
“志在沖天”如今刻在南區(qū)北臺的村口牌坊處。
北臺牌坊
中國現(xiàn)代空軍之父楊仙逸一家在北臺沒有故居,只有父親楊著昆的祖居。鄉(xiāng)人在圍墻上掛上“楊仙逸祖居”的牌子以作紀念。
楊仙逸祖居
楊仙逸犧牲后,其妻程度純帶著三個年紀尚幼的子女回國,變賣妝奩,籌建仙逸學校,并任第一任校長。楊仙逸兒子楊添藹將祖上遺留的私田贈給仙逸中學,作永久基金,并將孫中山親筆題字的“志在沖天”捐給國家。
手繪“楊仙逸”
北臺村著昆南街14-16號,巴洛克式的山墻和陽臺,西方古典的塔斯干柱式和拱券,是近代中山洋房的典型樣式。
北臺村著昆南街的中山洋房
曹邊村
走進曹邊村不久就會來到一個開闊的小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中西合璧風格的曹邊學校。
曹邊學校位于北溪社區(qū)曹邊經(jīng)聯(lián)社辦公樓旁,建于中華民國8年(1929),為兩層磚混結構建筑。
曹邊學校
在曹邊學校附近有個水車館。水車館相當于現(xiàn)在的消防局。
水車館的門面
在曹邊村的僑貴路旁,有一片十分開闊的綠油油的田野,中間就有一座圓形碉樓,碉樓頂部已殘缺。也有人說,這是炮樓,是為了保衛(wèi)全村安全而修筑的。
圓形碉樓
馬嶺村
南區(qū)的茶業(yè)文化交流中心就在城南路邊上,中心片區(qū)的廣場上還有一只很大的茶壺,茶行里最出名的是一座小茶亭——馬嶺茶亭。
古代茶亭主要供路人歇腳,騎馬的官員經(jīng)過茶亭,也會下馬休息,所以叫下馬嶺茶亭。這種茶亭多為善舉,為行人提供免費茶水。
馬嶺茶亭
馬嶺社區(qū)人口不多,村里十分寧靜。
馬嶺村的房子
經(jīng)過渡頭村牌坊繼續(xù)向前,在路的盡頭就是美怡樂的總廠。
美怡樂自八十年代開始研發(fā)雪糕,在全國率先推出的公仔雪糕、花心筒等產(chǎn)品立刻火遍全國。
各式雪糕棒冰
渡頭村
在南區(qū)西環(huán)一路上就能看到渡頭村的牌坊。
渡頭公園
穿過牌坊,右邊是雷氏大宗祠。
雷氏大宗祠
這里原來臨江,曾建有碼頭,方便渡客及貨運,稱“渡溪碼頭”,渡頭村的村名也是由此而來。
渡頭紀念館
陸
聽濤 洗心 念孝親
古香林寺
古香林寺是中山歷史上最早的古寺,至今已有1300年。它地處的是南區(qū)的小嶺山。
古香林石刻
我們現(xiàn)在能從東區(qū)金鐘水庫綠道保安亭旁的一條小徑進入,沿著山腰游人踩出來的小路一直走, 就能走到遺址處。
通往古香林的一段竹子小路
樹木園
除了古香林寺能“洗心”,南區(qū)人還很喜歡到他們的“后花園” 去聽濤聲。
樹木園按照“種類多樣化、樹種鄉(xiāng)土化、布局系統(tǒng)化、景觀園林化、管理科學化”的方針建園。
樹木園
里面包括有竹園、桃花谷、木蘭園、山茶園、杜鵑園、苗莆園、樟園等多個功能區(qū)域專類園。
樹木園內(nèi)的荷花
詹 園
樹木園是政府興建的園林,但在南區(qū)為人熟知的還嶺南最大的私家園林——詹園。
詹園
一片蘇式園林,依山傍水而建,外有圍墻,內(nèi)里占地百畝,站在門口張望一眼,看不盡里面的重重疊疊園景。
詹園內(nèi)景
園內(nèi)劃分為詹園祝壽、岐江廊橋、詹園種福等區(qū)域,廊道、園景多以“孝”文化為主題。
詹園一角
柒
吃遍南區(qū)不是夢
南區(qū)的酒樓食店不少,較出名的有南海漁村、永安酒店、為食簋等。除了這些,南區(qū)還有一些食店,藏身于村中小巷,默默延續(xù)著中山特有的鄉(xiāng)村風味。
為食簋的特色美食
烏黑欖角
南區(qū)有許多烏欖樹,一到十月左右就會成熟。成熟的烏欖深紫到油黑發(fā)亮,外皮上還裹著一層很薄的白霜。
欖角
平時家里蒸魚的時候,嫲嫲就會拿幾顆欖角出來,撒在魚上面。等魚出鍋的時候,欖角的香味掩蓋了魚的腥味,欖味與魚的鮮香混在一起,此時再普通的魚都變得美味不可芳物。
欖角蒸魚
愛群食店
從城南路轉入竹秀園村,在銀潭二路就能找到愛群食店。每天去光顧的都是街坊鄰居和慕名前來體驗舊式“自助餐”茶樓的貪新鮮游客。
愛群的點心也十分懷舊。除了現(xiàn)在常見茶點之外,還有一些已不常見的粵式點心,例如牛尾、鴨腳扎、豬腳姜、羅漢齋等。
各式各樣的茶點
泉記食店
走進沙涌牌坊后一路經(jīng)過市場,到盡頭左轉就是泉記食店了,沙涌人習慣稱它為“大家姐”。
泉記食店
店面還算寬敞,進門右手邊是廚房,用玻璃隔開,里面專做粥粉面。一溜豎標著價錢的食牌掛在上面。左手邊是點心檔。
泉記早點
雖說是小食店,可中山常見點心都有。溫馨提醒吃貨,“大家姐”只開早餐和午餐,沒有晚餐。
中山味蒸糕
阿姨與阿伯每天早上四點鐘起床磨米漿、煮眉豆、切薯仔粒、刨蘿卜絲。六點鐘,阿伯家的大鐵門打開,擺上一張長桌,蒸好的糕切成薄薄的一片片疊好,等候街坊鄰居論斤購買。
阿伯做的糕很足料
中山人所說的“米仔頭”,其實就是土茯苓。有人用石磨將其磨爛成漿,隔渣、煮開后放涼、凝固,這就是米仔頭糕。如今只有一些鄉(xiāng)村里少數(shù)村民做了拿出來賣。
米仔頭糕
《Hello,南區(qū)》《Hello,港口》
新書讀者見面會
活動時間
2017年04月23日,14:00-15:00
活動地點
活動嘉賓
陳 慧、蔡文強
(《Hello,南區(qū)》作者)
楊愛珊、史 超
(《Hello,港口》作者)
--- 資料來源---
《Hello,南區(qū)》
陳慧 / 文 蔡文強 / 繪
廣東人民出版社
定價:25.00元
活 動 傳 送 門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查看更多72小時活動內(nèi)容請進入以下鏈接
▼
或者進入達達熊圖書館找到[72小時]菜單
查詢更多有關[72小時書店]的信息
參與小伙伴
中山市檔案館、中山林業(yè)局、孫中山故里旅游區(qū)、中山社工委、中山廣播電視臺FM 88.8頻率、好好做設計、岐城活化社、尋·展古村落、中山國際演講俱樂部、叮咚荒野學堂、零壹金服、好樂自然和小舒哉、奔跑吧中山、中山藍天救援隊、廣州1200書店、廣東瑞德購書中心、愛宿營、動享運動中心中山阿賽奇館、揚聲音響、光合咖啡館、原始飲食、微視界電影工作室、趣舍·油得你
合作社交媒體:中山青年
排名不分先后,名單持續(xù)增加中......
中山市達達熊圖書館
起源于中山達達熊荒島圖書館
一群興趣廣泛能量無限的斜桿青年聚集一起
讓有意義的事情有意思
我們發(fā)起了【72小時書店】
舉辦每年只開三天的大型閱讀活動
我們讓本土青年走上【青年Talk】演講臺
講述在中山小城的工作、生活故事
我們策劃了中山首個落地的TEDx岐江橋活動
激發(fā)探索認識世界的好奇心
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的潛力
此外,我們一年還有近50場
各種“漲姿勢、開腦洞”的活動
等你們一起來參與
《Hello,南區(qū)》已上架博雅、萬有引力、四閱、和悅書店,團購電話:0760-88367862。
Hash:cbbb194acd544a38704baa55cc90f0280bbd41b0
聲明:此文由 中山市達達熊圖書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