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平樂 | 平樂又添新景觀!一個字:美!

今天的平樂

天氣晴好,水光瀲滟

佇立于南洲大橋下的媽祖如意臺

正沐浴在陽光中

造型優(yōu)美,熠熠生輝

……

8月12日

縣委書記陸智成、縣長石小松

等縣領導為剛建成的媽祖如意臺揭牌后

連日來

已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游玩

儼然成了桂江畔上又一個新景觀

媽祖如意臺的傳說

據(jù)悉,在明朝年初,福建廣東的一些商人沿著江河來到昭州經(jīng)商并定居在這,他們信奉媽祖。

在崇禎某年,昭州大水,從荔江漂下顆巨大的黑木,就沉在昭州河口附近,一到晚上它就發(fā)出可怕的聲音,需要每天供奉家禽和生豬肉,否則必有不測發(fā)生,后來,果然有桂林商船過河口時遭到了黑木的撞擊,船翻人亡。大家沒有辦法,只好每天都向河口投放祭品。但時間一久大家再也忍受不了這樣無理的要求。

當時昭州刺史帶領眾人到粵東會館焚香祈禱,當天晚上媽祖就托夢囑咐應該怎么做。第二天眾人在江邊設置了媽祖祭壇,在第七天晚上江邊的住戶聽到巨大的濺水聲及嘈雜的話語聲,據(jù)說天后降臨、大事不妙,有人不斷求饒。

第二天早上,江上赫然聳立一座如意形狀的浮橋,浮橋邊上有一大片的黑木塊。原來,這一夜道觀居士夢見媽祖降臨,驅散了黑木精,用自己手中的如意化為浮橋以供世人使用。城西有個富饒的商人捐了黃金百兩,在祭壇處建廟供媽祖如意,用漢白玉雕刻如意,意為永鎮(zhèn)三江口水,從此以后妖魔鬼怪再無蹤跡,黎民百姓得享太平。

近年來,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呈現(xiàn)出了可喜的局面,平樂縣通過加強民族文化保護傳承,提煉文化內(nèi)涵,搭建文化平臺,創(chuàng)新形式內(nèi)容。

平樂蓬勃發(fā)展的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媽祖文化,平樂縣成功舉辦的兩屆媽祖文化旅游節(jié),不僅將其打造成特色民族節(jié)慶,還帶動了平樂相關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讓媽祖文化走進了千家萬戶——

成功舉辦兩屆媽祖文化旅游節(jié)

2018年

2018年,平樂縣成功舉辦首屆廣西桂林平樂媽祖文化旅游節(jié),知名度大幅提升,當年接待游客達245.49萬人/次,同比增長96.34%,實現(xiàn)旅游收入21.82億元,同比增長94.47%。平樂已經(jīng)成為桂林國際旅游勝地的后起之星。

媽祖文化旅游節(jié)期間,組織大型經(jīng)貿(mào)交流會,國內(nèi)外600多家企業(yè)出席,40家企業(yè)進行了現(xiàn)場簽約。意向投資約40多億元,涉及高科技產(chǎn)品加工、生物醫(yī)藥、農(nóng)產(chǎn)品深加工、機械制造及加工、輕工業(yè)研發(fā)及加工、房地產(chǎn)、現(xiàn)代新型材料等行業(yè)。

2019年

2019年,第二屆媽祖文化旅游節(jié)在縣城印山旅游碼頭廣場盛大開幕。來自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xié)會成員、在外平樂籍賢達、國內(nèi)企業(yè)家和市內(nèi)各大旅行社組織的數(shù)萬名游客聚集平樂。僅三天時間,平樂接待游客16.6萬人次,實現(xiàn)旅游消費4000多萬元。

期間舉行的媽祖水陸巡安、昭州文化論壇、文化旅游農(nóng)產(chǎn)品展示、水上表演、文藝晚會、民俗風情體驗、經(jīng)貿(mào)交流會等活動,旨在傳承媽祖文化,促進文化交流,以吸引更多企業(yè)到平樂投資。經(jīng)貿(mào)交流會現(xiàn)場簽約了27個項目,意向投資達33億元。

那么,平樂古城與媽祖到底有什么樣的淵源?下面,聽小布為你慢慢道來……

媽祖文化淵源

平樂歷史悠久,物華天寶,水陸交通便利,吸引了無數(shù)的外地商人到平樂經(jīng)商發(fā)展,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尤其以來自廣東和福建當?shù)氐纳倘司佣?,他們的祖先信仰和崇拜媽祖,來到平樂后,他們把對媽祖的信仰和崇拜帶到了平樂,為了紀念媽祖,在居住地建起了媽祖祠堂。

平樂縣境內(nèi)擁有兩座媽祖廟(又名天后宮、天妃廟)、三座粵東會館供人們祭祀媽祖,即:位于平樂老街的“古天后廟”、位于沙子古鎮(zhèn)的“天妃廟”;位于平樂老街粵東會館天后宮、位于榕津古街粵東會館天后宮、位于華山古街粵東會館天后宮。

關于媽祖廟

平樂

首先說說古天后廟——

天后廟

平樂老街的“古天后廟”(又名龍池廟),遺址位于今平樂鎮(zhèn)一中大門教師宿舍樓處。在史志上有記載:平樂縣 · 天后廟:即龍池廟,在駱家橋右。祀龍母之神,祈雨立應,祀龍母之神,祈雨立應(府志),在城廂鎮(zhèn)鹽倉街。

「刻有“古天后廟”的石碑」

該廟修建約在明朝萬歷年十四年【萬歷(1573年 - 1620年)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至今已有430年歷史。民國期間將其改建為“城廂鎮(zhèn)中心國民基礎學校”,其間,粵商將媽祖像移到今平樂老街的粵東會館供祀,其它神像則存放在閣樓上。因歷史原因,此處多次搞學校等建設,古廟原有的碑刻僅剩一塊,上面書寫有“古天后廟”,其余的碑刻巳不知所蹤。

「城廂鎮(zhèn)中心國民基礎學校舊影」

古廟原來的基石、石條、石柱、石板、石臺階、石欄等舊物件早已蕩然無存。鑒于此縣文物所把“古天后廟”的石碑移至平樂老街粵東會館予以保護。

據(jù)史志上記載:原“ 古天后廟”的主體建筑依山而建,一共兩進,俯視桂江,氣勢宏偉,風格獨特。古廟后山上古木參天,植被郁郁蔥蔥,環(huán)境相當幽靜,是一處禪心悟佛的好去處。第一進拾階而上,一共九級臺階,進入山門后,是一處庭院,有香爐、香塔等。第二進從兩側臺階(每側共有十八級臺階)上到一個高約二米七高的平臺,平臺寬度約三十平方米左右,然后再上九級臺階進入“古天后廟”廟門。

廟門左右為廂房,正面為正殿,正殿的左右各有一個副殿。中間為一大庭院,庭院的右邊是一個小花園,在正殿的右邊還有一個側殿,側殿的左右各有一個副殿,正殿高大雄偉。緊挨著左廂房的是一個兩 層的小樓,樓下是香客吃齋念佛的大堂,樓上則是香客留宿住房。廟外右側有一池塘,名叫“龍池”,為平樂八景之三,叫“龍池春”。如今住在附近的老百姓把這里的廟叫“天花廟”,也喊“太婆廟”。

據(jù)老人家回憶,1956年打了一次醮(太婆巡游),活動當天有踩高蹺、舞龍舞獅,場面盛大,非常熱鬧?,F(xiàn)在古天后廟已經(jīng)不復存在,變成了平樂鎮(zhèn)一中校舍,得天后娘娘的庇佑,這所初中人杰地靈,人才輩出,培養(yǎng)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才俊,他們成為了祖國的棟梁之才。

天妃廟

其次說說天妃廟,它位于平樂縣沙子鎮(zhèn)沙子古街西北面約250米的飛鳳山上,實名“天后宮”,是為紀念“天后元君”于康熙時期創(chuàng)建,雍正五年重修,正殿內(nèi)祈奉的是明代敕封為“護國庇民天后圣母元君”,即:“天后”。天后宮內(nèi)的媽祖金身為一坐像,面目慈祥,美麗端莊,雍容華貴,栩栩如生。

「沙子古鎮(zhèn)的天妃廟」

左側第一殿為關帝殿,有關羽塑像,第二殿為北帝殿,塑有跣足玄武大帝像;再后則為老君洞,內(nèi)有涓涓滴水,清涼宜人,炎熱入內(nèi),頓即涼爽;右側為廚房,昔日騷人墨客,仕宦名流,常在廚內(nèi)酬唱宴客;下殿為一樓,過去乃名人講學之處,后改為儲藏廟內(nèi)什物,如神轎、鑼鼓、八寶等;正殿有一排花格欄桿,憑欄遠眺,可以一覽整個沙子古鎮(zhèn)的風光,古鎮(zhèn)景色宜人、氣象萬千。

「鳥瞰沙子」dcr887/攝

在天后宮前的石碑中,發(fā)現(xiàn)了清乾隆二十六年、四十二年嘉慶十三年、道光五年,對天后宮及它前面戲臺的維修記載,由此推定它已擁有數(shù)幾百多年的歷史。

關于粵東會館

平樂

再次談談平樂縣境內(nèi)的三座粵東會館:

平樂

一是現(xiàn)在平樂鎮(zhèn)大街的粵東會館。這座粵東會館擁有了數(shù)百年的歷史,歷經(jīng)滄桑,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媽祖文化旅游節(jié),正在修舊如舊。平樂歷史悠久,物華天寶,吸引了無數(shù)的外地商人到平樂經(jīng)商發(fā)展,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尤其以來自廣東和福建當?shù)氐纳倘司佣?,他們的祖先信仰和崇拜媽祖,來到平樂后,他們把對媽祖的信仰和崇拜帶到了平樂,為了紀念媽祖,在居住地建起了媽祖祠堂。

「粵東會館」

為了使平樂當?shù)氐娜藗冋J同媽祖,在平樂,媽祖的稱呼變成了本地人習慣的稱呼---“太婆”。隨著從廣東到平樂定居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明清時期廣東人分別在平樂縣城、榕津和華山修建了粵東會館。廣東人為了使他們的生意更加紅火,大家在一起商議,約定三個會館每年輪流操辦媽祖廟會,會期的時間長短根據(jù)各自的承辦能力來定。從那以后年年舉辦媽祖廟會,也就是俗稱的“太婆出游”。

位于平樂老街的粵東會館存有一副雍正年間的碑文,雍正皇帝在位時間不是很長,全國各地留下的有關雍正帝的碑文非常稀少,這塊碑文就更顯得彌足珍貴?;洊|會館內(nèi),同時擁有康熙、雍正、乾隆、嘉慶等歷代皇帝在位期間的碑文,在全國各地的粵東會館中,是非常罕見的,由此可見平樂老街的粵東會館不同凡響,獨樹一幟。

「平樂老街」

平樂縣城老街的粵東會館中的碑文清楚記載著:平樂粵東會館是創(chuàng)建于明朝萬歷年間(1573-1620),順治年重修,雍正三年再次重修,咸豐年間毀于兵火,同治十二年修復。

「平樂縣城老街的粵東會館舊貌」

為磚、木、石結構,由前廳、天井、天后宮、廚房、側廳等部分組成。四角四檐天面蓋黃色琉璃瓦,檐下四角為雕花吊檐擋板,屋脊上原來描繪有很多古代故事人物畫像,“文革”時期用木條和石灰把它們覆蓋了。另外有多個石碑在文革時已經(jīng)被毀壞?,F(xiàn)保存較好的碑文有咸豐三年立的《禁賭碑》。歷代重修會館共十四幅碑刻嵌入墻內(nèi)。平樂縣城老街的粵東會館現(xiàn)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榕津

二是位于榕津古街粵東會館(天后宮),榕津古鎮(zhèn)距平樂縣城約三十公里,一條彎彎的河流呈“S”形緩緩繞村而過,一群千年古榕則以蒼勁的體魄,用其偉岸的身軀默默地守望著河岸邊的村子,這就成了榕津村名的由來。村子因榕樹而得名,榕樹則因水的滋養(yǎng)變得更加茂盛。榕津古鎮(zhèn)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古鎮(zhèn)坐落在漓江的兩條支流榕津河及沙江河的交匯處,古時曾是廣西東部的一個熱鬧的內(nèi)河小港,乘船向北可達桂林,向南、向東可抵梧州廣州。

「榕津古鎮(zhèn)的粵東會館」

由于水路交通十分便利,古時這里鹽販云集,鼎盛時期古鎮(zhèn)的700米長街上,擁有各類店鋪200余家,至今古街仍保存有明、清時期的店鋪和大戶人家的華堂。如今,走進古街,可見長街深巷,店鋪林立,青磚黛瓦,飛檐畫棟。宋、明、清和民國建筑星羅棋布,羅列在古街的兩旁,和古榕群相互輝映,情趣盎然,文化底蘊深厚。其中的魏星樓、古戲院、粵東會館、媽祖廟等建筑基本保持原貌。榕津粵東會館近年來,大力推廣媽祖文化,不斷的以媽祖文化、媽祖旅游等方式塑造媽祖文化的內(nèi)涵與創(chuàng)意。

「媽祖廟門前的小孩」曬曬太陽/攝

其中有五尊請自于臺灣媽祖廟的分靈,這五間臺灣媽祖廟分別為:大甲鎮(zhèn)瀾宮、 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西螺福興宮、梧棲浩天宮。在粵東會館的墻壁上,還鑲嵌了好幾塊清代乾隆六十年、嘉慶十一年、道光十三年和二十二年“重修會館碑記”的碑記,出了記載捐資的人名,還記載了捐資的店鋪名字。這可是珍貴的歷史文物了,可以考究舊時的媽祖風俗。

「媽祖神佑」捕光弄影李/攝

從宋代開始,福建、廣東等地的客商到榕津古鎮(zhèn)經(jīng)商,并在榕津古鎮(zhèn)的粵東會館修建天后宮、信奉媽祖文化,媽祖文化滲透到了榕津的各個角落。榕津媽祖廟是一座做工考究,頗具氣勢的明清時期建筑物,飛檐斗角上,雕了許多龍鳳飛舞圖案,門前的石柱上刻了一個個象征吉祥的龍、麒麟等。榕津天后宮,據(jù)說是桂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在榕津古街眾多的古文化建筑物中,粵東會館是最宏大,最氣派,也是保存最完好的。

「祈福」如果的事/攝

整個會館有大小廳堂40余個,其中最為壯觀的是天后宮。這座明清建筑占地約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達800平方米。內(nèi)設雨亭、畫廊、天井、后正宮等,各建筑物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雕梁畫棟,工藝精湛,有很高的文化和歷史價值。走進堂內(nèi),只見重檐門樓,巍峨壯觀。媽祖金身與真人同高,儀態(tài)萬方,慈眉善目。

「古廟」xiaoguai9420/攝

媽祖文化傳入榕津,并在這里扎下根,一代一代傳播下來。那些從四面八方定居下來的商人漸漸帶著他們的語音、信仰在榕津定居下來后,也開始修建廟宇,媽祖是這樣被帶入榕津村的。傳說中的媽祖(也稱太婆)是福建人,姓林,名默然,她一生行善濟貧,持危救難,是人們心中的“海神”。在她誕辰的農(nóng)歷3月23日這一天,要舉行出游活動,三年一出游,場面非常盛大。是日,榕津人將“媽祖”塑像從天后宮中請出,抬上街游拜,以示紀念,稱為“太婆出游”。

「媽祖出巡日」天邊云8090/攝

榕津萬人空巷,人山人海。據(jù)當?shù)厥妨嫌涊d,祭祀媽祖習俗源于清代,由內(nèi)地的桂林榕津民眾發(fā)起,已300多年。2010年榕津舉辦“華夏古榕綿福千年”為主題的媽祖文化旅游節(jié),前來參觀旅游的游客達5萬多?!皨屪嫖幕糜喂?jié)”為挖掘平樂文化內(nèi)涵和人文旅游資源,提升張家鎮(zhèn)和古榕津構建了有力的平臺。

「祈?!购栃?攝

同安

三是位于華山古街的粵東會館天后宮,它是華山古街最大的古建筑,華山天后宮位于大石山下的桂梧高速公路附近,前后分三進,前面是粵東會館,后面是天后宮,面積共有1200平方米。

「華山媽祖廟」0823/攝

華山的天后宮,香火極旺。華山古街是一個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古村落,擁有易姓、廖姓、陶姓、李姓、譚姓等等近20個姓氏,140多戶,900多人。

「天降春雨,神佑眾生」i可馨/攝

村民大都是從廣東、福建沿海地區(qū)移民到此,至今個個崇拜信仰媽祖。媽祖,當?shù)厝俗鸱Q為:“太婆”,媽祖文化一直在華山盛行并流傳。

「媽祖誕辰日」i可馨/攝

華山曾經(jīng)是古圩,街道長約六百多米,寬有十多米,青石鋪路,民居青磚青瓦,間間相連;已有幾百年歷史的華山月柿,個大肉脆,黃橙橙,圓滾滾,遠近聞名。華山古街自古是桂江支流沙江河的重要碼頭,是當?shù)?a href='/techan/18071' target=_blank>農(nóng)副產(chǎn)品、食鹽交易集散地和商賈驛站。

「舞龍」i可馨/攝

關于媽祖節(jié)

平樂

每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二,是華山古街的“媽祖節(jié)”?!皨屪婀?jié)”這天,村里熱鬧非凡,唱桂劇彩調(diào),舞獅子,舞龍燈,萬人空巷,車水馬龍,水泄不通。

「古街遺夢」贏秦yl/攝

據(jù)村中老者介紹,媽祖廟當天的慶?;顒臃绞绞亲鎻R祭典,主要有以下多項程序:

1、擂鼓鳴炮;2、儀仗儀衛(wèi)隊就位,樂生、舞生就位;3、主祭人、陪祭人就位;4、迎神上香;5、奠帛;6、誦讀祝文;7、跪拜叩首;8、行初獻之禮,奏和平樂;9、行亞獻之禮,奏樂;10、行終獻之禮,奏樂;11、焚祝文,焚帛;12、三跪九叩;13、禮成。

但三年一次的“太婆”出游,場面更加盛大,“太婆”出游也叫“鹵簿”。她的主要儀式有:媽祖“出游(出巡)”時,有“鑾駕”和“鹵簿”等兩者兼而有之的執(zhí)事和儀仗隊。

「媽祖出游」i可馨/攝

“鑾駕”,就是媽祖“出游”時所坐的神輿。所謂“鹵簿”,就是儀仗隊。儀仗隊包括:龍頭杖、大鑼、長管銅號、銅鏡、紅燈、彩旗、“天上圣母”街牌、“肅靜”牌、“回避”牌,以及玉斧、大刀、畫戟、驅妖牌、斬怪刀等器械儀仗;有由人裝扮的開路神、八班、御林軍等神曹;還有吹笙、車鼓、十音、八樂、馬隊、妝閣等隊伍;最后是香亭、“鱟扇”和涼傘等擁護著媽祖的神輿?!胞u簿”的緣由則有兩種說法。一是說:“鹵”,就是大盾。

“出游”時兵衛(wèi)以大盾為前導,其余儀仗隊排列的次序,都記在簿籍里,故叫“鹵簿”。另一個說法是:“出游”時以鹵水灑道,使路面不會馬上干,可以清除塵埃。儀衛(wèi)在簿籍里明明記載著:“以”鹵開頭,故叫“鹵簿”。

媽祖文化源遠流長,將會在平樂這塊富饒的大地上開出璀璨的花朵,成為平樂民俗文化的又一朵奇葩。

來源:平樂縣融媒體中心(實習 蔣榮興 易惠珍) 廊橋遺夢

Hash:ee0a96d13f6254589d46f3acab87acf8e9b05915

聲明:此文由 發(fā)現(xiàn)平樂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