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魯豫交界處無山,為何古籍里卻記載有很多山,這些山今天去哪了

華北平原是我國三大平原之一,也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平原,大致范圍在北到燕山、南到大別山、西到太行山伏牛山一線、東到渤海和黃海之間,覆蓋京、津、冀、魯、豫、皖、蘇7個省、直轄市,總面積30萬平方公里,和芬蘭波蘭面積差不多,而大于英國羅馬尼亞。

華北平原中間的狹窄之處

華北平原中部黃河,或者以山東丘陵太行山形成的狹窄區(qū)域為分界點,又分成了海河平原、黃淮平原兩部分。雖說由山東丘陵到太行山之間是華北平原較為狹窄的區(qū)域,但這個狹窄是相對來說的,兩個山區(qū)之間的平原地帶平均距離也在200公里左右。

在這200公里左右范圍內,是黃河等眾多河流流經之地,水資源充沛、土壤肥沃,自古以來便是物產富饒、人口稠密之地。并且這里還是聯(lián)系我國中原南北的咽喉之地,交通便利、商業(yè)興旺??梢哉f這一帶是我國在農耕文明時期最為“精華”的所在。

紅圈之處即為本文所說狹窄的地方

在這一區(qū)域,如果不算太行山東麓、山東丘陵向西一帶的縣,有一些由大的山脈的延伸出的余脈、小山、小丘,絕大地帶是一望無垠的大平原,特別是在最中間的部分更是擁有著厚厚的土層,向下掘進十幾米、幾十米也見不到一塊石頭。

但即便是這樣,在這一帶明、清時期的府、州、縣的地方志里卻也不乏有著山、丘、崗的記載,甚至有的地方還以某山為名,至今這些山、丘、崗除了極少數,大多都已經看不到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先來看看這一帶在明清的地方志上都記載有哪些山。

山東曹州府:

在此圖上還是兗州府曹州

至清末,轄1州:濮州;10縣:菏澤曹縣、城武、巨野、單縣莘縣、觀城、朝城。

府城:歷山,鳳咮山;

曹縣:曹南山、景山、青山、左山;

定陶縣:仿山、菏山;

城武縣:文亭山;

單縣:棲霞山、開山、大陵山。

山東東昌府

清康熙《山東通志》里的東昌府圖

至清末,轄1州:高唐州,9縣:聊城縣、堂邑縣、博平縣、茌平縣、清平縣、莘縣、冠縣、館陶縣、恩縣。

府城:平山、無影山、興隆崗、太陰山;

堂邑縣:駝山;

博平縣:駱駝山、鵝子巋(巋指小山叢列);

茌平縣:茌山、丁家崗、牡邱、荊邱、葛邱、重邱;

莘縣:弇山。

館陶縣:陶山、玉山、金雞山

高唐州:高唐山、魚邱山;

恩縣:陰山。

山東臨清臨清州

至清末,轄夏津、武城邱縣3縣

臨清州:土山(今稱龍山);

邱縣:平邱山、鳳凰山

直隸大名府

至清末,轄1州:開州;六縣:大名縣、元城縣、南樂縣、清豐縣、內黃縣滑縣、東明縣長垣縣。

府城:沙麓山、愜山;

南樂縣:方山、一簣山;

南樂縣幾個以方山為名的村子

豐縣秋山;

東明縣:白云山、龍光山、五霸崗、黃陵崗;

開州:歷山、鮒鰅山、金沙山、洪洋山、衛(wèi)陽山、雞鳴山、呂團崗、望河崗、龍泉崗、杏花崗;

長垣縣:大崗、盧崗、荊崗、青崗、宜邱。

直隸廣平

至清末,轄1州:磁州;9縣:永年、雞澤曲周、肥鄉(xiāng)、廣平、成安、威縣、邯鄲、清河。

說明一下,因為廣平府所轄的永年、磁州、邯鄲幾個縣已處于太行山向平原過渡地帶,本身就有石山和丘陵,本文不再涉及這幾個縣里的山,僅統(tǒng)計其他位于平原地帶縣里的山。

肥鄉(xiāng):浮邱山天臺山;

雞澤縣:雞澤山、鳳起山;

廣平縣:轆轤山、鏊子山、紫荊山;

清《廣平縣志》中的廣平縣域圖,圖中有廣平境內幾座山

清河縣:白虎崗。

綜合上面的數據,在涉及今天3個省、明清時5個府20多個縣范圍內有60多座山,這還僅僅是筆者手頭上的資料并不算完整的情況下統(tǒng)計而來,事實上在明清時民間所傳的“山”應該還會更多。今天,這些山在各地已經絕大多數沒有了蹤跡,但是這些山卻至今還影響著各地。

有一批以這些山而得名的地名

河北省館陶縣,據《元和郡縣志》卷16魏州館陶縣記載:“陶丘城西北七里。趙時置館于其側,因為縣名”

河北省邱縣,在縣東有平邱山,縣城(指今天邱縣邱城鎮(zhèn))建于平邱山上,故城中大十字街南北地勢,今猶稍高。

邱縣建于平邱山上

山東省茌平,茌山在城內,東北形高土赤,橫亙五十余步,漢茌平縣以此名。

山東省聊城市,明朝時設平山衛(wèi),其名字來歷則是在城中的平山,“平山在郡城阛阓(指街道)間,微有土阜,初設平山衛(wèi)以此”。

有一批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名山

曹州府濮州的歷山,相傳為虞帝舜耕作之處,舊有舜祠。

而曹縣曹南山、東明縣五霸崗、茌平縣牡邱和重邱等地,則是春秋時期諸霸主的會盟之處。

大名府的沙麓山,最有名的事情則是在春秋僖公十四年“沙麓崩”,本來高大的山“崩”了。不但如此,后來又發(fā)生了另一件有名的事情,一個叫做王翁孺在徒到魏郡元城時,有人說:“昔春秋時沙麓崩,晉史卜之曰:陰為雌,陽為雄,土火相乘,后六百四十五年,宜有圣女興。今王翁孺徙其地,日月當之”大意是沙麓山崩的時候,晉國有人預測到在645年后,在沙麓山崩之后,會有圣女出生。后來王翁孺遷到沙麓山一帶,生下了王禁,王禁的一個女兒成為漢宣帝的皇后。

春秋時期的沙麓山一帶

大名府愜山,是漢成帝時,因黃河泛濫,王延世治河時運土堆成的小山,讓人看上去感覺非常安全,所以稱為“愜”,得名愜山,其位置與沙麓山遙遙相對。

各地的“古八景”中也少不了這些“山”的身影

古時候,為了顯示本地底蘊深厚、人杰地靈,往往會有文人墨客拼湊起歌頌當地景色的詩歌,一般以“八景”為多。在今天冀魯豫三省交界之處的這些府、縣,當然也少不了“八景”詩,在這些詩里,也有著當地“名山”的身影。

曹州府:歷山春雨

曹縣:景山夕翠

定陶縣:仿山雪霽

成武縣:云山夕照

單縣:棲霞晚照

莘縣:弇山藏秀

館陶縣:陶山夕照

臨清州:土山遠眺

邱縣:鳳山列市

大名府:沙麓霽云

大名縣:愜山古偃

南樂縣:方山夕照

清豐縣:秋山疊翠

開州:洪洋疊翠

廣平縣:紫荊毓秀

清《雞澤縣志》里的鳳山曉月

雞澤縣:鳳山曉月

肥鄉(xiāng)縣天臺晚眺

這些山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說了半天,這些山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本文里,這些地處大平原所謂的“山”,都是地勢較高、規(guī)模較大的土堆罷了,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堂邑縣志》說明的就比較清楚:其所謂山大率皆土阜稍隆,隆爾不獨懸為然也。但是即便是土山,其來源也各不相同。

一是自古就有的。在這一帶凡是歷史悠久卻沒有明確來歷的“山”大概一般都屬于這種情況;

二是黃河沖積而成。在這一帶為黃河頻繁決口泛濫之地,大多數的“山”的形成和消失都應該和黃河有關;

三是人工堆積。

雞澤縣鳳起山,由明萬歷間知縣邑令曹孔榮筑,康熙十年知縣姜炤增筑,乾隆十七年知縣王光爕再筑。

大名府愜山由王延世治河時運土成阜。

東明縣黃陵崗為元時賈魯治河所筑。

臨清土山(今為龍山),為明永樂時浚會通河,泥土積累而成。

四是陵墓封土。

曹縣左山,相傳為左邱明殳墓。

定陶縣仿山,為周曹伯葬地。

單縣大陵山,為周成五少子單子臻墓。

開州金沙山,宋建炎二年金人攻開德,守臣王棣戰(zhàn)死,當地人立塚如山。

五是古堤遺址。

肥鄉(xiāng)縣浮邱山,土阜隆起,設僅數尺,或為古隄遺址。

清《肥鄉(xiāng)縣志》中的各山

六是記載錯誤。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博平縣志》,山川紀記載:平山,舊志在治西南即洪鎮(zhèn)寺,山東通志在府城中今平山衛(wèi),因此而得名,信矣!則指寺為山者非嘗讀《北魏書東郡傳》:博平有長白山!始見之甚駭,及考,其下有土,鼓逄陵二城,其謬指鄒平長白

即在道光以前《博平縣志》記載博平縣有平山、長白山,道光年間所編的縣志里對這個情況進行駁斥,是把府城和茌平的兩座山記載到博平。因此在光緒二十九年(1900年)博平縣續(xù)志的輿地志里得到改正:博境平衍,寬廣有河無山。

清朝《廣平縣志》上的紫荊毓秀

這些“山”既然都是土質,不像真正的石山,并且還較為低小,極易被黃河沖毀或者掩埋,為何古人還熱衷記載?

一是古人從風水等角度考慮認為,如果一地為有山有水的地勢是具有靈性的,所以無論再怎么牽強附會也要找出一座山來,因此也就有了把本地稍高一些、能夠獨立開來的地勢就記載為“山”,哪怕實在找不出來“山”,也要找一個高于平均地形,來進行歌頌本地水土有多么的美好。

比如民國夏津縣志》形勝記載:左環(huán)馬頰右?guī)l(wèi)河,古堤繞乎東南,巨鎮(zhèn)奠于西北。衛(wèi)水要津,長堤曲如盤帶。

二是能夠提升本地知名度,這和今天各地熱衷于“造景”的道理是一致的,沒有一個能說出品的景觀,顯得當地是多么的“沒品”,在人前沒有可以炫耀之資。

三是給本地找一個地標,便于找到到達方向。古代地廣人稀,能找到人問路不易,也沒有導航設施,所以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找一個高地當作指引是很有必要的,這一點從春秋時諸霸主往往會盟在某丘就可窺到一斑。

清朝《莘縣志》中記載的弇山

這些歷史上記載的“山”今天為何絕大部分都找不到了?

一、黃河的頻繁泛濫改道既造成了許多新的“山”,又使很多舊的“山”消失。

使高山崩塌,比如大名府的沙麓山“崩”,崩這樣的詞在古代并不容易實現(xiàn),特別是能夠是一座“山”的體積就更大了,沙麓山之所以崩,很大概率的原因是因為黃河流經山下,長時間的沖刷使山崩塌。

此外,黃河泛濫帶來的泥沙淤積也可以使原本高聳的地貌成為平地。比如南樂縣方山,相傳有東西二土山,后為黃河決口蕩平,只剩下村名存在。清豐縣秋山因黃河改道,“所存僅抔土耳”。 恩縣陰山,今(指清代恩縣志編修的時候)僅有土阜。

二、被當作建筑物料筑城搞建設用了,比如茌平茌山,相傳在明成化間第一次鑿土筑城,“山夷”,到了正德間對城墻再進行加高,茌山“淵”矣,成了大深坑了。

邱縣平邱山,“久已夷為城市矣”。

民國《臨清縣志》中的照片:臨清土山

這些在歷史上有記載的“山”,已經絕大多數沒有了蹤跡,但是還有繼續(xù)存在的,這就是臨清的土山,自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把開挖會通河的泥土堆積起來之后,每年的運河疏浚清出的泥土便累積其上,經400多年的堆積越來越大,成為魯西最大的人工土山,新中國成立之后先為龍山公園,近年來則成為森林公園。

您了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Hash:bdad659d39cda5fef4d72eb80e07ce5c57f9fd55

聲明:此文由 大運河時空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