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焦尾城還有這么多來頭!這下徹底火了!
焦尾城護村樓舊照,原集義城堡樓,建于明正統(tǒng)年間(1436年-1449年)
河曲焦尾城最早名為集義城堡,明初因戰(zhàn)事而設,清同治版《河曲縣志》載:縣東北10里,明代正統(tǒng)間建集義城堡。早廢。設把總1員,外委1員,兵74名,馬4匹。清雍正年間設經(jīng)制把總1員,馬戰(zhàn)兵20名,步戰(zhàn)兵64名,守兵16名,馬22匹。同治時置外委1員,馬兵3名,戰(zhàn)兵19名,守兵23名,馬2匹。
分別設防4處,趙家口、娘娘口、魯家口、秦家口。駐兵19名:趙家口兵10名,娘娘口兵3名,靖虎二墩兵3名,黑土一墩兵3名。光緒時駐兵30名。
明中期集義城堡和樺林堡、樓子營堡、羅圈堡作為屯糧的邊堡之一,后廢。清代未加修繕。到80年代殘留護村樓一座、堡門洞一處。歷史上,焦尾城堡作為河曲長城沿線上的重要邊堡,處于防衛(wèi)的第一線,胡人冬季踏冰而來,首當其沖,防衛(wèi)尤其重要。
翻開歷史的一頁:大隊的胡馬騎兵,蟻集于黃河對岸的馬柵,號稱“驕胡十萬”。而設在羅圈堡的瞭望哨已把情況盡收眼底,胡騎南下,處在邊塞第一線的焦尾城堡,其形勢之緊迫,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大明朝在“土木之變”后,套地的蒙古鄂爾多斯部落首領“也先”不但從宣化、大同進攻明王朝,也從就近的河曲、府谷大規(guī)模進犯 、攻城略地,河曲境內(nèi)多次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血戰(zhàn)。
現(xiàn)焦尾城村內(nèi)的許多地名也大都與軍事有關(guān)?!氨だ镱^”所指的堡就是最早的“集義城堡”,堡內(nèi)有碟樓一座,另有堡城墻殘垣一段、堡門洞一處。碟樓名曰:“護村樓”,居城堡的正北方,其形制之大,磚雕之華美 ,遠在縣城護城樓之上。我們從現(xiàn)存的八十年代的一張老照片上依然可辨其典型的明代風格,券洞和箭窗比清代的更修長,而且頂部有明顯的出水口,整個樓墩更顯挺拔偉岸。箭窗設置為東西兩兩相對,而南北不同,因北方處于防御的方向,所以北部的箭窗多于南部。南三北五箭窗的作用是用來防御進攻的敵人而建。城堡往南,現(xiàn)焦尾城的中心地原名“ 營房頭前”,應是當年駐扎戍卒的地方。再往南,現(xiàn)村委所在地原名“校場”,應是昔日操練兵馬的地方。過了小河,往西一帶叫“營路上”,是當年戍卒守邊巡防的必經(jīng)之地了。這些小地名向人們提示:這里曾經(jīng)是一大的軍事要塞。村外,由“營路上”到“水壕口”有一段高1米,長1公里,寬2--3米的殘垣,這一段叫“二道邊”,據(jù)說這是秦始皇修的古長城。再往外,就是沿河而下,經(jīng)魯家口、秦家口到城關(guān)、侯家口的明長城了。沿長城而建的碟樓俗稱“樓墩”,在焦尾城這一段建有5座,老百姓給起了很美的名字:頭老虎樓墩、二老虎樓墩、三老虎樓墩、四老虎樓墩、五老虎樓墩。所以民間有焦尾城“ 五虎雄踞 、雙邊護衛(wèi) 、一河環(huán)繞”之說,可見當年長城焦尾城段是何等的固若金湯。可以驕傲地說,在長城環(huán)繞河曲的數(shù)百公里內(nèi),焦尾城是和它關(guān)系最密切的。長城只有經(jīng)過焦尾城時,才那么多情,留下那么多的碟樓、烽堠、城堡與傳說。
清人有詩贊曰:
北迤長城十里遙,
營房墩堠宛凌霄;
黃云遍履千畦稼,
碧澗常橫百尺橋;
地已臨邊期有備,
官能率下賴同僚;
嚴疆倘得鳴琴理,
桐韻何妨任尾焦。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能點烽火是英雄,抬首穹蒼,畫明燈一盞。
雪擁長城 英雄本色
蛇舞長城雪,馬嘶北國風。
赤兔蒼龍, 勢逐銀漢!壯哉, 地辟中原,云垂大野,東窮碧海,西帶黃河, 千秋形勝?雄且哀矣,羞同堯舜參今古;
峨山紫塞, 固若金湯?悲乎, 婦依濕枕,夫負香衾,綬擺耀輝,刀揮退日, 多少豪杰!愛并痛著,待與重黎祭乾坤。
往事乾坤在,殘墻草木遮。流名屬邊將,舊業(yè)作公田。
本文來源:太原道
Hash:c210488e42095ccc185d7235016fa6fa5be47d2b
聲明:此文由 河曲老鄉(xiāng)俱樂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