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華夏文化的寶殿
“現(xiàn)今尊之為文物者,如同架設在時間隧道一端之大大小小的透鏡,從中可以窺測到活的古史,還能看見某些重大事件的細節(jié)、特殊記憶的妙諦,和不因歲月流逝而消褪的美的閃光?!?/p>
文物學家孫機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番話。而臺北故宮,集百家之瑰寶,擁有著世界上其他博物館難以比擬的價值。
01
前世今生
從盧溝橋事變蔣介石宣布全面抗戰(zhàn)開始,北京故宮的大批文物開始進行轉移。文物南遷分為兩條路:一條是走水路由京城大運河到南京,一條是走陸路由隴海鐵路到西安,經(jīng)過千辛萬苦地大遷移,最后兩批文物到重慶會合。八年抗戰(zhàn)后還都,這批文物又走長江水到達南京,國共內戰(zhàn)末期被運送到上海黃埔碼頭,由軍艦運送至臺灣基隆。運送到臺灣的文物數(shù)量眾多,約有65萬件,且不僅僅是北京故宮的文物,如河南省博物館的全部文物(主要是商代青銅器、唐三彩和古錢幣)、中央圖書館的全部圖書、教育部外交部全部檔案(如清代以來我國和外國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的原件、皇帝起居錄)等等。
北京故宮占地,館藏文物180余萬件,臺北故宮的占地面積,文物數(shù)量均不如北京故宮,但其貴在館藏文物精美,文物文化和歷史價值巨大,這也是其成為亞洲唯一列入世界十大博物館的原因。
02
絕世珍寶
臺北故宮主要分為三大處:圖書文獻處,器物處,書畫處。其中圖書文獻處列余首位,此類文物約有40萬件,在臺北故宮總藏文物中占到了三分之二,囊括大量外交文件,明清以來的絕版的珍貴圖書。其中赫赫有名的如在清代時期抄了六部的四庫全書,大部分毀于英法聯(lián)軍和八國聯(lián)軍入侵,只留存下宮中文淵閣里抄的最精美的一版,現(xiàn)一頁不少地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館,更如永樂大典等等。只這些圖書,已可以讓臺北故宮名震中外。
臺北故宮器物處主要包括青銅器類,瓷器類等等。瓷器類主要囊括宋、明、清三代最精美的官窯瓷器,尤其是琺瑯彩瓷器,幾乎全藏于臺北故宮。比較出名的有 器物類中有三類臺北故宮十分稀缺:龍袍,家具和鐘表,均是因為不便于攜帶。
書畫方面,臺北故宮匯集了大家耳熟能詳?shù)拇蟛糠肿髌罚?a href='/shufa/' target=_blank>書法作品如王羲之、虞世南、柳公權、顏真卿的大部分真跡、蘇軾的寒食帖、黃庭堅的松風閣帖、米芾的蜀素帖等等;繪畫作品如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等等。
但是這些精美的文物和名家名作,并不是游客去到臺北故宮就可以一睹為快的。臺北故宮實行的是輪展制度,每年的每段時間只展出部分藏品。如前年臺北故宮用一年時間,傾囊而出展覽明代四大畫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的作品,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博物館能像臺北故宮一樣一次展出幾百件他們的作品,且都是大件精彩的代表作,只有臺北故宮能做得到。
03
管理嚴密
北京故宮占地面積巨大,管理起來所耗人力物力不可小視,既要防木構建筑失火,又要防小偷盜竊,因此人員編組十分復雜。相較之下,臺北故宮人員組織較為簡單,且分工更為明確,如臺北故宮在換展取掉文物時,有專門進庫房的專業(yè)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書畫處的研究員都不能碰書畫,而北京故宮的工作人員往往身兼數(shù)職,十分勞累。
04
這件文物是湖廣總督封疆大吏一品大員上給皇帝的折子,上面寫著“奴才楊宗仁叩首恭請皇上圣安”。這種折子沒有實用性,就是大臣為了引起皇帝注意說“老板老板,我還在這里,不要忘了我湖廣總督了”而呈上的,叫做“請安折”?;实叟ⅲ骸胺Q臣得體,朕安,爾方到任,所奏所情數(shù)事,朕實嘉之,言行相符,好封疆大臣也,賞戴翎?!?a href='/qingchao/' target=_blank>清朝時漢人最多賞一眼戴翎,因此雍正皇帝的批注已經(jīng)是十分高的嘉獎了。
這件文物是商代的玉圭。圭是古代帝王和諸侯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祭祀禮器,一般為上大下小。乾隆皇帝得到這件玉圭時不知道其真正的用途,還在上面亂刻字,由于不知道其正確的擺放方式,字被刻反了,十分有趣。臺北故宮陳列這件文物時,是上大下小擺放的。
這件文物是赫赫有名的毛公鼎。其實毛公鼎樣貌十分丑陋,且鑄造工藝十分糟糕。現(xiàn)代考證,毛公鼎經(jīng)過三次鑄造,第一次鑄造結束,工匠把模子打掉后發(fā)現(xiàn)銅漿沒有流到足部,因此再灌銅漿進行第二次鑄造。結束后發(fā)現(xiàn)又沒有灌滿,因此進行了第三次鑄造。毛公鼎鑄造工藝差但是名震中外的原因是它的銘文是所有青銅器中最多的,有499個字,歷史研究價值豐富。
在講座中,張老師不止一次提醒大家“不要看電視劇學歷史”。毫無疑問,張老師是一位治學嚴謹?shù)膶W者,采訪中他告訴我們,他幾乎是浸泡在故宮里成長起來的,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吮吸著其中的精華。他對兩岸博物館館藏文物種類、其中的精品都十分熟悉,甚至哪一類文物現(xiàn)下在哪個博物館藏有幾件都了然于心,卻記不清今年是哪一年,他對治學的癡迷可見一斑。張老師不遺余力地宣傳傳統(tǒng)文化,就是想讓這種優(yōu)秀的文化在年輕一代中扎根生長,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去了解,去繼承,去發(fā)揚,因為我們這一代,也終將成為這個隊伍中的中流砥柱。
作者:劉卓揚
編輯:范洪山
攝影:學而講壇
部分圖片源自網(wǎng)絡
Hash:4ba9e1eeea05dc4f3f32475efeb5c61a90f1decf
聲明:此文由 學而講壇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