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乾隆七下江南,曾十四次來到這里,這究竟是什么地方?

都說無錫是個好地方,而惠山古鎮(zhèn)就是無錫的最好代表。惠山古鎮(zhèn),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文化底蘊相當豐厚,號稱無錫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近現(xiàn)代,文化遺存及歷史性建筑比比皆是,是無錫現(xiàn)存唯一具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資格條件的景點。

那么,就走進惠山古鎮(zhèn),去感受那濃郁的文化風情吧。

進入古鎮(zhèn),中間是一條河道,河水清澈,水中綠植郁郁蔥蔥,生機盎然。兩旁則全是古代建筑。這就是惠山老街。所有的建筑都是依水而建,民居里還有很多當?shù)氐?a href='/laobaixing/' target=_blank>老百姓生活在這里,遠遠看上去,就是一幅唯美靈動的江南圖畫。

惠山油酥餅店面。這惠山油酥餅可是無錫的名吃。黃澄澄、圓鼓鼓,外皮酥脆,酥而不散,油而不膩。一口咬下去,酥脆的油酥芝麻滿口生香,內里的蔥油餡鮮香滋潤,這一口就是香??!這樣的美食,當然要品嘗一番了。

傳說惠山油酥餅起源于明末清初。那時政局混亂,皇宮御膳點心師逃至江南,隱居惠山腳下,憑借自己掌握的皇宮點心手藝做餅維生。油酥餅外表雖其貌不揚,但味道卻是上佳,成為當?shù)乩仙偾嗖A的美食。

來到濂溪周夫子祠前??上н@個祠堂不開門,所以相當遺憾。為什么?因為這祠主是周敦頤啊! 周敦頤,字茂叔,號濂溪,是我國理學的開山鼻祖,北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其《愛蓮說》中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以佛典之蓮花比喻人性,更是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

乾隆四次臨經該祠,出于對周敦頤的敬仰和對該祠的寵愛,1757年親筆御書“光霽祠”祠額。同時御書五言詩“錫麓祀先賢,孫支世守旃;開程朱道學,繼孔孟心傳;水碧山青處,松蕤竹秀邊;千秋光霽在,底復藉龍眠”一首賜予該祠,從而也使該祠成為惠山祠堂群中唯一既有皇帝御賜匾額,又有御詩石碑的高等級名祠。

大門上方有“天恩特祀”匾額,經過無錫周氏宗親考證,認為乾隆十三年(1748)曾掛過由培倫書寫的這個匾額,而現(xiàn)在掛的則是當?shù)匚幕块T重新設計的。

斗南先生祠。主祀明太仆寺正卿黃正色。該祠為康熙三十七年(1698)丁紹美等奉建。黃正色(1501-1576),明無錫人,字士尚,號斗南,是嘉靖進士,授仁和知縣,后改廣東南海,執(zhí)法極嚴。嘉靖十七年(1538)召為南京監(jiān)察御史,劾中官鮑忠,駙馬崔元等,被誣下獄,戌遼東三十年。穆宗初召還,遷南京太仆卿,致仕卒。

過百齡棋坊。還掛有“江南棋院籌辦處”匾額。過百齡系明末江蘇無錫人,是當時棋壇造詣最深、名聲最大的國手。其戰(zhàn)遍天下無敵手,聲震江南,將明末清初的圍棋運動推至頂峰。過百齡晚年退隱無錫,在惠山腳下開辦棋社收徒授藝,培養(yǎng)了一批江南圍棋好手。

走在古鎮(zhèn),總會被這樣的一些小巷所吸引,彎彎曲曲,通向幽處。而旁邊青色的古磚,斑駁的墻面,蔓延的藤蔓,滄桑的青苔,總讓人心生喜悅。這是我喜悅的意境。

即使是一個角落,一道門,都有幾個字,顯示著濃厚的文化韻味。“琴鶴家聲”,這個有個典故。說的是北宋趙抃(biàn)為官清廉之事。

趙抃,字閱道,北宋衢州人,宋仁宗佑年間進士。他27歲中進士,宦海沉浮45年,曾先后任武安軍節(jié)度推官、殿中侍御史、四川梓州、益州轉運使、成都知府等,官至參政知事,相當于副宰相,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副總理級別。官位如此顯赫,一生卻清廉簡樸,為官剛正不阿,被譽為“鐵面御史”,當代許多包拯戲中的故事情節(jié)其實來自趙抃的故事。趙抃情趣高雅,隨身無金無銀,無論外出訪友,還是公務在身,只有一琴一鶴相伴,左右不離。

青蒼斑駁的墻,漂亮的瓦片,兼以高過檐頭的樹加以溫情的遮蓋,古鎮(zhèn)就是這么優(yōu)雅而寧靜,古樸而淡然。

高大的牌坊立于街中央?!皫r壑夔龍”四個大字也是遒勁有力。這就是惠山標志性的建筑——“人杰地靈”坊。這一座石牌坊又叫“千人報德坊”,據史料載:明萬歷二年進士、后任湖廣提學副使的無錫人鄒迪光在掌管科考時,選拔了大批人才,卻罷官回籍,于是一千多員門生集資建造了這座大石坊,所以又叫“千人報德坊”。鄒迪光擅書法,牌坊正面“人杰地靈”四字即是他本人所書。后面的“丘壑夔龍”四字是明朝權奸嚴世蕃所題,嚴世蕃是有名的奸臣嚴嵩之子。嚴氏父子是當時的書法家,但因他們是奸臣,無錫人諱言這四字是嚴世蕃所題。

“人杰地靈”四個字在背面。此坊據說是后重修的,不過用的大多是原件,也算重塑原身了。

“江南第一山”——惠山。

山南朝時稱歷山,相傳舜帝曾躬耕于此山,后西域僧人惠照曾居此處,惠山名由此而來。山頂三峰并立,蔚為壯觀。主峰高328米,依次稱為頭茅峰、二茅峰、三茅峰,別稱九龍山。又因山上多泉,故以“九龍三泉”而名噪天下,素有“江南第一山”之譽??滴鹾颓』实墼呦陆?,十四次君臨惠山,對此地情有獨鐘。乾隆皇帝在評述江南諸山水時,認為“唯惠山幽雅嫻靜,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屬”。

山下有建于南北朝惠山寺、青山寺、明陽觀;有建于唐代的“天下第二泉”,宋代的東坡詩石,元代的忍草庵,明代的雙塔寺、寄暢園、東林書院;黃公澗邊有近代民間音樂家(瞎子阿炳)華彥君墓、錫惠公園和惠山古鎮(zhèn)景區(qū)。絕對是游覽勝景——錫惠勝境。

惠山寺也是始建于南北朝,前身為南朝劉宋司徒右長史湛挺的"歷山草堂"。劉宋景平年,草堂改作僧舍,稱"華山精舍"。梁大同三年,華山精舍改為慧山寺。康熙帝南巡時至惠山寺,于漪瀾堂品泉。乾隆帝南巡時休憩于秦園(即寄暢園)和竹爐山房,書寫了不少詩詞和匾額,并特為"惠山寺"題額。

眼前聳立一座戲樓,名曰繡嶂閣。是一個典型的閣式建筑,底層架空,被辟為戲臺;上層則設隔扇和欄桿回廊,兩重飛檐翼然。戲臺額懸吳昌碩所題“天然神均”匾;閣上尚留“拋繡球招駙馬”橫幅,點明此處曾上演誘人的傳統(tǒng)游戲。

李忠定公祠。位于惠山寺院內,祀大宋丞相、抗金名將、宋朝名儒、文學名家李剛。門廳為兩層小樓,左右箱房各一間,院子的左右兩邊各有一間屋子,正廳有李綱的畫像。朱熹贊曰:“孤忠偉節(jié),一世之偉人。”文天祥贊曰:“處之不常,為蒼天頻卜。”林則徐贊曰“進退一身關社稷,英靈千古鎮(zhèn)湖山。”周恩來贊曰:“我國歷史上一位民族英雄,宋朝一位有魄力有才干的宰相”。從以上贊譽,可見一斑了。

“山色溪光 ”“玉戛金樅”。 寄暢園中尚保存著康熙"山色溪光"、乾隆"玉戛金樅"(玉戛,指流泉,金樅指假山)御書石匾額各一方。

寄暢園享有“江南第一園林”之稱號,本叫秦園,是秦觀的后裔秦金,以惠山寺僧的宿舍改為別墅,傳至秦耀后,又因王羲之詩句改為寄暢園。園內布局精致小巧,有假山堆積,好似惠山東麓山勢之余脈;有引二泉水流進的曲澗,潺潺流水在叢林山石之間,仿似仙樂,因而取名八音澗;更有亭廊橋謝依山水而建。整個園林古樸清幽,巧于因借,渾合自然,乾隆皇帝甚是喜愛,他六下江南都要來此小住,并仿此園林在頤和園中建諧趣園。

寄暢園的成功之處在于它“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練的園,古拙的樹,巧妙的景”。北京頤和園內的諧趣園,圓明園內的廓然大公(后來也稱雙鶴齋),均為仿無錫惠山的寄暢園而建。

寄暢園的疊山是著名疊山家張南垣之侄張鉞的匠心獨運之作。西岸黃石間土的土石山,堆疊成中部隆起,首尾兩端漸低之勢,首迎錫山、尾向惠山,似與錫、惠二山一脈相連,猶如真山的余脈,“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山上灌木叢生,古樹參天,濃蔭如蓋,盤根錯節(jié).與錫、惠二山的自然景色融為一體。

進入大同殿。大同殿也就是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在綠樹掩映中,自有不凡氣度,令人心生敬畏。

著名的“西竺留痕”。這個景名由無錫市佛教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顏冬寶先生所題,字跡集自趙孟頫書法。佛教來自我國西面的印度,而古代稱之為天竺;惠山舊稱西神山,早在晉朝就有西域高僧卓錫宏法。千年過去了,惠山這方凈土依然經聲佛號,香火飄渺,頗有叢林之氣息,可謂西竺留痕。

所謂“白云相送出山來,滿眼紅塵撥不開。莫謂城中無如事,一塵一剎一樓臺?!笨戳魉鷱剑瑯情w亭臺,蒼松古杏,想山河大地、草木叢林皆是佛,塵世間所有的傷害、煩惱,其實都微不足道,心就淡然寧靜。

來到“天下第二泉”前。池中泉水水質很好,水色透明,甘冽可口。傳唐代陸羽評定了天下水品二十等,惠山泉被列為天下第二泉。隨后,劉伯芻、張又新等唐代著名茶人又均推惠山泉為天下第二泉。元代翰林學士、大書法家趙孟頫專為惠山泉書寫了"天下第二泉"五個大字,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泉亭后壁上。其中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就是以惠山泉為素材,最膾炙人口。

門樓上精心雕刻的花紋也是一道美麗耐看的風景。

綠樹,荷塘,游魚,亭臺,長廊,典型的江南風景圖了。

從錫惠公園出來,來到古鎮(zhèn)直街。看旁邊店面林立,招牌隨風搖展,也是充滿了濃郁的地方風情。

“孝友傳家”牌坊。

“山色溪光”這四個字在這里,仿佛時時刻刻提醒人們:惟惠山幽雅閑靜,攬江南第一山境。山色溪光寄暢園,玉戛金樅韻水情!

駐足薛中丞祠前。該祠堂主祀的是清代名醫(yī)、無錫人薛福辰。因其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慣例稱其為“中丞 ” 。薛福辰是清代無錫著名思想家、外交家薛福成的長兄,薛家兄弟六人,自幼一起奮發(fā)讀書,鉆研經世救國之道,薛福辰是出道最早的一人。

忠節(jié)祠,又名九峰禪院,祀死于太平之亂的邑人數(shù)千,清同治十年(1871)由邑人秦鳳翔等集資興建。其中鄒鳴鶴、李福培主位。鄒鳴鶴(1793——1853),無錫人,道光二年進士,官知縣,因治河有功晉升知府。咸豐元年(1851),督師戰(zhàn)太平軍桂林,戰(zhàn)敗革職,回守江寧,城破被殺。同治時追封騎都尉兼云騎尉世職,謚壯節(jié)。李培福(1803——1854),無錫人,道光二年舉人,咸豐元年官廣東從化知縣,迎戰(zhàn)太平軍不支被殺,贈知府,謚剛烈。

精雕細刻的窗欞,透露著典雅古樸與細致。

即使是一段木頭,都有美妙的雕刻使其有了靈動的生命。

孫大宗伯祠,祀明萬歷二年(1574)狀元,邑人孫繼皋(孫大宗)。字以德,號柏潭,父孫雪窗乃小兒郎中,母劉氏。七歲入塾,萬歷二年(1574年)以一甲一名進士(狀元),任翰林院修撰。歷經筵講官、少詹事兼侍讀學士、禮部轉吏部侍郎等職。萬歷八年(1580年)充任會試同考官時,提拔魏大中、顧憲成等。萬歷二十四年,帝不送太后出喪,繼皋上疏勸說,因忤旨致仕。晚年講學于東林書院。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卒,追贈禮部尚書。墓在西南大洋鄉(xiāng)白旄山麓。有《孫宗伯集》十卷。孫繼皋是東林黨人翹楚,可以說在萬歷晚期東林黨是由他只手撐天的。

惠山古鎮(zhèn)一游,真的不虛此行。 典雅秀麗的江南風景與濃郁的文化底蘊相結合,使人駐足不前,流連忘返。而惠山最聞名的就是祠堂。這里有全國體量最大的古祠堂群,是天下人的精神家園,承載了天下人的鄉(xiāng)愁。蘇軾在這里寫下“獨攜天下小團月,來試天下第二泉”,乾隆帝御題“惟惠山幽雅閑靜”,而這條老街上,幾乎每走一二十米就能看到熟悉的名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周敦頤,“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

可惜因為有急事要處理,加上有很多祠堂都在整修,因此這次一游不夠盡興,心中相當遺憾。不過我想,后面還有機會的,肯定有的,因為這座城市在我的人生歷程中有了新的意義,有了我的牽掛。我肯定會再來的。

那時,我會好好走走,好好看看,好好品味,去獲取對這個美麗地方的更豐富的獨特感受。

Hash:04b4cb5593377ef00e986b531c19f22154886261

聲明:此文由 清溪居主人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