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清水塘22號:中國共產黨首個省級黨組織誕生地

清水塘22號。

毛澤東楊開慧當年的房間。

1月13日清晨,穿透樹枝的朝陽長沙小吳門外清水塘22號那棟兩進三開間的磚木房屋添上淡淡的金色,幾聲鳥鳴讓這里顯得格外靜謐。這里是中共湘區(qū)委員會舊址所在地,不僅見證了建黨初期共產黨人的奮斗經歷,也是新婚不到一年的毛澤東、楊開慧夫婦第一個“家”。

1921年8月中旬,從上海參加中共一大返湘的毛澤東已經是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在船山學社匆匆住下的他還肩負著在湖南成立共產黨支部的任務。

經過毛澤東、何叔衡、易禮容等人商議,他們決定采取三步走的方式發(fā)展新黨員。第一步組織進步團體,第二步把進步團體中的先進分子發(fā)展為社會主義共青團員,第三步再從優(yōu)秀團員中吸收部分成熟的同志入黨。依據(jù)《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規(guī)定:超過10人者,應設立支部委員會,設書記、組織、宣傳各一人。

到10月,長沙黨的早期組織已達10人,建立中共湖南支部的條件已經成熟。10月10日,中國共產黨湖南支部正式成立,這是中共最早的省級支部。

易禮容后來回憶:“在清水塘后面的協(xié)操坪旁的墳坪里,正式成立支部后,毛主席任書記,何叔衡當然是支部負責人之一,從此就有了核心,有了黨的組織。”

支部成立之后,為了開展秘密工作,通過易禮容的岳父介紹,毛澤東以湖南第一師范附小教職員的身份,租了長沙小吳門外清水塘22 號的房子,作為秘密辦公和毛澤東家人生活居住的場所,房租合同7 年,每月租金7.2 元。

這里離當時的長沙市區(qū)不足1 公里,房子后面有小山,前面是一片菜地,還有兩口相連的池塘,寧靜、安全,是從事秘密工作的好地方。李立三、劉少奇等人也先后在這里休息和住宿過。

中共湖南支部成立后,先后在湖南自修大學、湖南第一師范學校、岳云中學、甲種工業(yè)學校發(fā)展一批黨員,包括湖南第一紗廠、電燈公司、粵漢鐵路等企業(yè)以及泥木、縫紉、印刷等行業(yè)的工人中也發(fā)展了黨員。

當年10月中旬,毛澤東在夏明翰的陪同下,到位于衡陽的湖南第三師范學校研究發(fā)展黨員、成立黨組織的問題,蔣先云、黃靜源等人被吸收入黨。同月,毛澤東在了解粵漢鐵路工人的生活情況后,派黨的干部到長沙新河總站開班工人夜校。

到1922年5月,中國共產黨在湖南已經建立了3個黨支部、2個黨小組,擁有黨員30多名,滿足了此前中共中央要求在1922年7月以前“都能發(fā)展黨員至三十人,成立區(qū)執(zhí)行委員會”條件。同月底,中共湘區(qū)執(zhí)行委員會正式成立,毛澤東任書記,何叔衡、易禮容、李立三為委員。

1922年7月,備受軍閥政府苛捐雜稅剝削的長沙泥木工人提出增加工資合理遭到長沙縣署拒絕。毛澤東深入到他們中間,一方面啟迪工人覺悟,引導他們成立行業(yè)工會。另一方面,積極利用新聞工具爭取輿論支持。從10月6日開始,全體泥木工人大罷工,并得到北京長辛店、粵漢鐵路、安源路礦和長沙織造、縫紉、企業(yè)等行業(yè)工人的聲援。

“營業(yè)自由”“硬要3角4分”“不達目的不出衙門”10月23日上午,長沙2000多泥木工人向長沙縣署請愿。次日,2000余泥木工人兩次聚集省教育會坪,決定“如本日公團會議仍無結果,向省署請愿”。下午2時,工人們派出任樹德等幾名代表去政務廳坐催公團會議,扮著工人模樣的毛澤東亦在其中。

毛澤東利用趙恒惕政府的省憲法,就泥木工人增加工資和營業(yè)自由權,與省政務廳長吳景鴻進行辯論,至吳啞口無言。至24日晚8時許,吳景鴻被迫答應由泥木兩行會寫一呈文,等省政府批準。

最終,呈文得到批準,泥木工人爭得了增加工資和營業(yè)自由的勝利,這是長沙工人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次罷工大勝利。

在泥木工人罷工期間,奔走于工人當中的毛澤東無暇照顧已經懷孕的妻子,楊開慧只能由母親向振熙陪護。就在毛澤東代表工人與省政務廳長吳景鴻談判的當日,毛澤東和楊開慧的長子毛岸英在湘雅醫(yī)院順利出生。

在清水塘22號的日子是毛澤東與妻子楊開慧一生中僅有的一段上有老、下有小,共享天倫的溫馨時光。作為黨的早期黨員和毛澤東的革命伴侶,楊開慧不僅負責區(qū)委的機要和交通聯(lián)絡工作,身兼秘書、機要、文印、聯(lián)絡、總務等多種職務,還擔起了從生活上照料毛澤東的責任。

盡管工作繁忙,但是,可以想象這對因共同革命理想和信念而走到一起的紅色戀人在清水塘22號度過的時光,是他們終生無法磨滅的回憶。

1923年4月間,毛澤東奉命前往位于上海的中共中央工作,李維漢接任中共湘區(qū)執(zhí)行委員會書記,區(qū)委機關遷往學宮街。

據(jù)統(tǒng)計,1922年下半年至1923年4月,中共湘區(qū)委員會先后組織了粵漢鐵路、安源路礦、長沙泥木、水口鉛鋅礦等十幾次工人大罷工斗爭,掀起了湘區(qū)工人斗爭高潮。1923年春,中共湘區(qū)委員會派工人黨員到衡山縣岳北開展農民運動,到1923年,湘區(qū)有7個縣和地方建立了共產黨的組織,有15個縣和地方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組織。湖南成為當時全國革命運動發(fā)展最迅速的省區(qū)之一。

中共長沙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敏介紹,毛澤東領導的中共湘區(qū)執(zhí)行委員會在當時全國黨的組織建設方面帶來了巨大的示范效應,也因為發(fā)動工農群眾開展革命斗爭的指導思想明確,為全國工農運動發(fā)展樹立了標桿。

1923年9月,回到長沙籌建國民黨湖南地方組織的毛澤東在清水塘22號與離別半年的妻兒重逢。11月23日,次子毛岸青出生。孩子剛滿月,毛澤東又要前往上海為參加國民黨“一大”做準備,不得不再一次與家人分別。

來源:紅網

作者:陳宗昊 李賽鳳

編輯:高芹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1/22/8910696.html

Hash:f54fa5a9ccfc8c52ae24385a68fba8dcbef25581

聲明:此文由 紅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