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走讀山西長城17:鐵血丹心平型關
今人聽說過“平型關”這 3個字,多因抗日戰(zhàn)爭時期著名的“平型關大捷”。 1937年 9月 25日,八路軍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平型關附近,由 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對日軍進行伏擊戰(zhàn),取得大捷。平型關戰(zhàn)役的主戰(zhàn)場喬溝,是一條古老而狹窄的溝狀通道,過去是南來北往的必經(jīng)之路,今已廢棄,旁邊的高處另修了公路。溝口修成了廣場,有多幅大型浮雕介紹平型關戰(zhàn)役的過程。溝頂公路邊立有黑色花崗石碑,上書“平型關戰(zhàn)役主要作戰(zhàn)區(qū),喬溝,靈丘縣人民政府立,一九九七年九月”。喬溝附近有一座老爺廟,廟后的山梁上也有石碑,寫著“平型關戰(zhàn)役爭奪焦點,老爺廟梁”。距離喬溝幾公里以外的山坡上,有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平型關戰(zhàn)役紀念館,如今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平型關戰(zhàn)役遺址涉及到多處,附近長城邊還有線洼梁團城口戰(zhàn)斗遺址、平型關戰(zhàn)役林彪指揮所等。今靈丘縣烈士陵園,安葬著平型關戰(zhàn)役中為國捐軀的各位烈士。
平型關是明長城關隘,位于大同市靈丘縣和忻州市繁峙縣交界的地方,明代稱“平刑關”。據(jù)《宣大山西三鎮(zhèn)圖說 .山西雁平道轄北樓路圖說》記載:“本路參將設于嘉靖三十七年,駐扎北樓城,所轄北樓、平刑、小石三關城。屬守備二員,分管內(nèi)邊東起平刑界石窯閹,西抵廣武界東津峪,沿長二百五十三里零一百八十丈二尺,邊腹墩臺一百一座,磚樓一十八座。邊之內(nèi)外設有團城、太安、車道、凌云、大石、茹越、馬蘭、平刑嶺八堡,勢如常蛇,護守南山?!边@段話中可以看出“平刑關城”與“平刑嶺堡”是兩處不同的堡壘型構筑,再加上長墻與墩臺,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平型關防衛(wèi)體系。
“平刑嶺堡”緊傍著長城,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從衛(wèi)星地圖俯瞰,重修過的包磚長城在山脊上蜿蜒起伏,到山頂依山就勢折了個大彎,等于順坡沿下來兩面墻,低處的空地上另有兩道墻連接,就形成了一座形狀不規(guī)則的堡。如今堡墻被公路斜切去近半,嶄新的公路將長城分開,古道也湮沒不清了。路邊有重修的堡門,樓閣巍巍,角檐上風鈴叮當,門匾上書堡名“平刑嶺”。平刑嶺堡內(nèi)的空地上修了停車場,人們在此可以分別攀上公路兩邊的長城游覽。
“平刑關城”衍生出了今繁峙縣的“平型關村”,距離“平刑嶺堡”約 1公里?!缎笊轿魅?zhèn)圖說 .平刑關城圖說》記載:“本關正德六年(1511年)建土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修,始稱關,萬歷九年磚包。周二里五分,高三丈。設守備一員,所領官軍七百六十二員、名,馬、騾二百匹、頭,分管內(nèi)邊一百二十四里零九十丈,邊腹墩臺四十四座,磚樓七座,與所轄團城、太安、車道、平刑嶺四堡把總畫地守之。本關外通畿輔、內(nèi)達省會,東路之門戶、全晉之咽喉也?!比缃癯菈Φ陌u已經(jīng)大部分被剝掉,土夯墻體也多處殘破。但磚券城門完好,尤其是甕城也完好,兩道城門完整保留了下來。城門樓上有廟,修復了登城的馬道。村里有過街戲臺、牌坊,還有部分古民居。村莊附近的高處有土夯城堡遺址,稱“六郎城”。城墻四周是依傍地形開墾的小塊田地,村里如今多是老年人。平型關村以北有團城堡遺址,與明代的平型關城同屬明山西鎮(zhèn)雁平道轄北樓路,如今團城口也是繁峙縣境內(nèi)的一個村莊,附近的長城為南北走向,向北與渾源縣南部長城相連接,既有山險,也有長墻。
靈丘縣境內(nèi)的明長城集中在南部綿延的大山里,但并非全部連續(xù)筑墻,很多地方利用了山險,在險要的位置只筑磚石的空心敵臺。根據(jù)山西省文物局(晉文物發(fā)[2014]4號)文件, 2012年 6月 5日國家文物局發(fā)布認定,“靈丘縣的明長城數(shù)據(jù)為:墻體 3段,即紅沙嶺長城、牛邦口長城、大黑尖嶺長城;關堡 6座,即柳科村堡、石家田堡、落水河堡、紅墻兒堡、靈丘城、蔡家峪村堡;單體建筑 14座(烽火臺 10座、敵臺 4座)?!比缃襁@些堡衍生出村莊,但村民多搬離到外面居住,堡墻多坍塌破敗,沉寂在山鄉(xiāng)田野里,若無向?qū)?,不大容易找到。蔡家峪堡地處高處,墻體基本完好,附近有墩臺,還有山有溝有河有樹,堡旁還有一條鐵道。
靈丘縣有2個村子直接以“長城”命名,即“東長城”“長城鋪”,均在平型關附近。長城鋪連接著“冉莊鋪”,往東還有其它以“鋪”命名的地方,這連成一線的鋪遞,通往靈丘境內(nèi)的各處關口。靈丘境有 “插”字號與“茨”字號編號連續(xù)的長城,其中蕎麥茬村附近有從“插字四十七號”到“插字五十一號”的連續(xù)城墻,敵樓為磚砌,迄今基本完好。
“茨”字號中間有長墻,也有山險。茨字第一號、第二號臺位于明長城真保鎮(zhèn)所轄關隘狼牙口,第三號臺位于靈丘縣龍須臺村。狼牙口關口尚存石砌券門,古道遺跡尚存。關口門洞內(nèi)外各嵌一方石匾,一側刻“狼牙口”,另一側刻“狼牙險道”,匾頭題有“欽差整飭井陘等兵備兼理馬政驛傳、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喬嚴。萬歷十三年歲次乙酉中秋吉旦立”。狼牙口西的長城多因高山險阻未筑城墻,個別地方或依山修筑簡易墻體。
牛邦口附近有茨字十八號臺,位于108國道 347公里處附近,為包磚空心敵樓,巨大的花崗巖條石基礎,其上為兩層磚樓,均為回廊式,箭窗完好,垛口大致完整。茨字十九號臺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一堆廢墟。茨字二十號臺在公路邊的山頭上,此臺一邊有城墻延伸到山下十九號的方向,又和更高處山頂上的二十一號臺之間有完整的墻體聯(lián)系。茨字二十一號臺規(guī)模宏大、保存完好。一面四個箭窗,垛口依然是原樣,站在上面遠望,視野極其開闊,方圓幾十里全在視線范圍中。
有的茨字號敵樓依仗山勢單獨設障,例如吳王口,如今是一個同名村莊,位于河北省阜平縣與靈丘縣的交界處,周邊溝壑縱橫、峰巒相疊。附近有“茨字十四號臺”和“茨字十五號臺”。從吳王口村進溝二里許,轉彎處有“茨字十六號臺”,再向溝里幾百米,山腰處有“茨字十七號臺”?!按淖质柵_”南立面下部基礎條石上,刻劃有文字。中央部位刻有行書“小蓬萊”三字,落款為“孔聞詩題”。西側又有幾豎行小字:“明崇禎甲戌,奴酋內(nèi)犯,寇茨溝,我兵奮勇殲奴殆盡,奴拼死奪竹帛口而出。誠哉,我崗,我陵,我泉,我池矣。仲秋九日,井陘兵備道闕里,孔聞詩識,吳王口管總楊天受造。”
這段銘文記錄了明末的一段戰(zhàn)事,其中提到的“竹帛口”,在今繁峙縣韓莊村附近。這段長城條石砌基,大磚包裹著夯土,敵臺基本完好,屬茨字二十三號至三十二號,中間的長墻沿著山脊蜿蜒起伏,景象頗為雄壯?! ?/p>
“插”字號系列敵臺,名字來源于“插箭嶺”?!按摹弊执蠹s是來自茨溝營。茨溝營村為明長城茨溝營堡衍生而來,北部的山頂上尚存敵樓,是全村最高點。茨溝營堡又叫應關城,現(xiàn)殘存城門一座,基座磚砌,券洞貫穿東西,上筑硬山頂門樓三間,門洞上方有明萬歷年間石匾“應關城”,村口有碧霞祠。茨溝營附近有神堂堡村。神堂堡大致為四方形,兩端各有一個堡門,中間一條主街,主街兩邊還有巷門,巷門里面還有窄的巷道,巷道兩側有院門,院門里面才是一座座住所,如此形成層層防衛(wèi)的堡壘格局。
靈丘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抗戰(zhàn)時期,除了平型關,還有劉莊日軍大屠殺慘案遺址、白求恩特種外科醫(yī)院遺址等。當年王震的八路軍359旅也曾有靈丘營,建國后,有大量老干部是靈丘籍。今有一幅抗戰(zhàn)時期平型關村的老照片,拍攝者為著名戰(zhàn)地記者沙飛。筆者曾陪同沙飛的女兒王雁女士、長城抗戰(zhàn)研究專家張保田先生等,帶著沙飛當年的老照片前往牛邦口,找到同機位進行復拍。長城與抗戰(zhàn),是一個凝重但內(nèi)容豐富的研究領域,而靈丘在這個領域里有重要地位。
在靈丘這塊土地上,長城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珍貴文物的意義,而切實體現(xiàn)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因為浸潤著無數(shù)仁人志士的鮮血和汗水,靈丘的山川格外鐘靈毓秀,靈丘的長城格外壯美。
===
說明:本文已發(fā)表,圖文版權歸《文史月刊》。
作者劉媛簡介:人稱“長城玫瑰”。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大同市委員會第12屆、13屆委員,14屆特邀委員。中國長城學會會員、中國長城學會文化旅游管理委員會副會長、山西省長城保護研究會常務理事、大同長城學會創(chuàng)始人、大同市古城保護和修復研究會理事、大同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委員。2015年應邀作為中國婦女代表公派赴美國紐約參加聯(lián)合國世界婦女地位大會?,F(xiàn)任大同市長城保護與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
劉媛女士在山西長城古村落歷史文化旅游研究領域深耕已經(jīng)15年,領銜主持大同市文物局承擔的《大同長城保護與利用戰(zhàn)略研究》等省級重點社科科研課題10項,在核心期刊及全國性、國際性學術會議發(fā)表《大同長城的概念與范圍》《大同長城的系統(tǒng)認識》《從用戶體驗要素理論看山西長城文旅項目的實踐》等系列論文近20篇,獲省級社科獎勵8次。2018年1月份起在《文史月刊》開設“走筆長城”專欄。《山西長城古村落保護利用的問題與對策》獲得“2019 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日中村鎮(zhèn)建設國際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出版專著《塞北江南古村落對比研究(以新平堡和禮社為例)》。
Hash:2ea79ca5fc89ee6c5ccd2a791d95c083c95ff982
聲明:此文由 劉媛原創(chuàng)工作室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