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忻州各個村名來歷,快看看你的老家吧!
來源:忻州在線 作者:彭圖
忻州市村名來歷考略
在講村名考略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村莊制。“村”這個最低行政單位出現(xiàn)于南北朝時期,確立于唐代,在此之前村不叫“村”,叫“鄉(xiāng)”或“里”。夏商周時出現(xiàn)了鄉(xiāng)里制度的萌芽,商周兩朝出現(xiàn)了“里正”“族尹”等官名。春秋時期,新的聚落形式——邑形成,下面設(shè)有鄉(xiāng)、黨、鄰、里。秦漢時實行郡縣制,縣下置鄉(xiāng)、亭、里作為基層政權(quán)組織,西漢時“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長;十亭一鄉(xiāng),鄉(xiāng)有三老”。
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等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的北方首次出現(xiàn)了“村”的名稱。當(dāng)時由于戰(zhàn)亂頻仍,社會動蕩不安,不少百姓背井離鄉(xiāng),聚集在新的地方并進(jìn)行開發(fā),從而形成了有別于原來“鄉(xiāng)”“里”的人群聚落,即“村”或“塢”。自此,村、塢開始逐漸取代鄉(xiāng)、里,成為鄉(xiāng)治的基本組織形式。村、塢是在豪族莊園、聚塢的基礎(chǔ)上自發(fā)形成的人類聚落形式,這種聚落形式在鮮卑族等少數(shù)民族語言中叫“村”或“塢”。雖然村、塢是流民在戰(zhàn)亂中自發(fā)形成的聚落,但在皇權(quán)時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所有權(quán)掌握在皇族統(tǒng)治集團(tuán)的手里,皇帝把這塊土地封給誰,誰就是這塊土地的主人,其他人要想耕種土地,求得生存,就必須向被封的公、侯、伯、子、男繳納租稅。另外,封得土地的那些公、侯、伯、子、男可以決定自己封地的名字,一般單獨的豪族莊園以莊園主姓氏命名,比如“拓跋莊”“赫連莊”“呼延莊”“楊家莊”“李家莊”“趙家莊”“朱家莊”等。如果一片土地上村莊太多,就只能隨鄉(xiāng)就俗,用村莊原有的名字了,如《紅樓夢》里就有“黑山村”的烏進(jìn)孝“烏莊頭”。
隋唐最高統(tǒng)治者楊、李兩家雖然也是從鮮卑統(tǒng)治集團(tuán)分化出來的,但畢竟他們的先人是漢族,故為了鞏固統(tǒng)治,他們對土地不再分封,而是進(jìn)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并對最下層的鄉(xiāng)村制度也進(jìn)行了調(diào)整。到了唐代,隨著貴族莊園、村、塢的逐漸增多,開始實行鄉(xiāng)、里、村三級制,村在中國歷史上正式作為一級基層管理組織出現(xiàn)。唐朝時期還對城邑之外紛繁雜亂的各種聚落形態(tài)進(jìn)行了全面的規(guī)范和整頓,不僅從名稱上統(tǒng)一為“村”,還從法律上實施統(tǒng)一管理,完善職責(zé),規(guī)定“州縣之郭內(nèi),分為坊,郊外為村。里及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另外,作為城市之外的聚落之處,村并無戶數(shù)的限制,其設(shè)置范圍是“在田野者為村”。村制度的推行,是對魏晉以來三百年間郊野聚落離亂局面的一次大整合,也是國家力量向基層社會進(jìn)一步滲透的有力表現(xiàn)。
忻州市村莊之名,以冠姓氏者最多,其中又分兩類,一是村,二是莊。村的命名原因或為建村人姓氏,或為村中人數(shù)最多的姓氏,二者又以前者為主。特殊者亦有,比如原平張村,據(jù)《原平縣地名錄》載:“建村時,常、劉、水三姓居多,后劉、水二姓絕戶,弓姓遷來,人丁興旺,為愿弓、常二姓皆旺,取弓之字,常(長)之音,合為‘張’,遂命張村?!鼻f則多為皇家、貴族、豪富之田莊,如定襄官莊即為明晉王府官莊。冠以姓氏的莊為某姓之田莊,尤其是叫莊子的,更系某姓之田莊,神池就有兩個馮莊子,其中一個馮莊子原名“馮家莊”,后改名為“馮莊子”,直到 1983年地名普查時才因與另一個馮莊子重名而復(fù)改為“馮家莊”。既叫“莊”,就有“莊主”與“莊客”之分,莊的命名多以莊主之姓冠之,也有一些莊被原居民稱為“某村”,歸某豪家富商所有之后變村為莊,則村名隱而莊主姓顯,如定襄楊家莊,本古桑園村,為宋代楊大眼孫子占籍,故名“楊家莊”。當(dāng)然,有變村為莊的,就有變莊為村的,當(dāng)莊不再是某姓之田莊,或因某種變故轉(zhuǎn)為村時,其名也會有所改易,如定襄師家灣,本叫“大王莊”,是元代王忙兀答兒長子執(zhí)敬別業(yè)處,元亡后改為“師家灣”;定襄新莊頭,古名“司馬莊”,本司馬楚之別業(yè),后改今名。定襄在民國年間就搞過一次全縣村名的變易, 1983年地名普查,變易者更多?,F(xiàn)在則一概在莊后加村,比如“魏家莊”現(xiàn)在就叫“魏家莊村”,“李家莊”就叫“李家莊村”。無論村變莊還是莊變村,里邊都涉及復(fù)雜的歷史,朝代改易,村莊變遷很大,此不可不辨也。
忻州市叫“莊”者,東六縣和寧武、靜樂居多,東六縣中又以忻、定、原為多,因為這些地方土地相對肥沃,那些置莊田的貴族、豪富們不會去土地貧瘠的土石山區(qū)或丘陵地帶置莊田。
忻州市西八縣村名,多以地勢、地形特點名之,冠姓者為數(shù)不少。村名后面多跟“里、山、川、河、墕、溝、灣、坪、坡、梁、窊、洼、嘴、峁、埝、窩、窯、岔、峪、會、畔、圪臺、泉、塔”等字,比如王家里、韓家里、溝里;白家山、武家山、劉家山;土川、牛家川、馮家川、下川;石河、左眼河、張家河、牛躍河;潘家墕、姚家墕、黑豆墕、沙墕、趙家墕;前井務(wù)溝、寺兒溝、石槽溝、石輝溝;老牛灣、李家灣、黃嘴灣、崔家灣、郭家灣;天峰坪、七家坪、百草坪;劉家坡、白草坡、寨坡、高坡;碾子梁、高峁梁、廟嶺梁;八打窊、大石窊、小石窊;高橋洼、閆家洼、天洼;甘草嘴、陽反嘴、柏家嘴;陡咀、滑咀;菜樹峁、西梁峁、黑土峁、高峁;石家埝、杏埝、竇家深埝、尹家埝;辛莊窩、槐樹莊窩、宋家莊窩;新窯、磁窯、崖窯、武家窯;南岔、河岔;林遮峪、曲峪、郜家峪;窯會、河會、唐家會;栗家畔、宋家畔、韓家畔、沙畔;楊家圪臺、張家圪臺、劉家圪臺、窯圪臺;坪泉、水泉、暖泉、板鹿泉;閻家塔、獾子塔、丁家塔、石橋塔、馬家塔……西八縣凡名“塔”者,多與“佛塔”無關(guān),“塔”本為“垯”,意指小土丘,多用于地名,蒙古語中“塔”即“灘”,指土地肥沃的灘地,所以靜樂、河曲河灘地的村落多名為“塔”。除此之外,以“里”命名的村莊則保留了古代鄉(xiāng)里制度中的“里”,叫“會”的則大多是兩條河交匯的地方。
忻州是塊古老的土地,村名多源于古治、古跡、古名人,如忻府區(qū)韓溝村,因有春秋戰(zhàn)國時韓獻(xiàn)子韓厥墓,故名;定襄董村,據(jù)說是春秋時晉國史官董狐故里;定襄智村,據(jù)說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國大夫智伯封地;定襄藏孤臺與戰(zhàn)國趙氏孤兒的故事有關(guān);代縣古城村為秦漢時期的廣武古城,故名“古城村”;繁峙鹵城是漢鹵城遺址;定襄東霍村因西漢霍光得名;代縣東留屬村,因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巡幸雁門郡時,皇太子曾率留在五臺山的王公眷屬途經(jīng)今留屬村停歇,故而得名;忻府區(qū)芝郡村,北魏時曾在此置永安郡平寇縣,廢城后遂稱“故郡村”,后改“芝郡村”,其故城址猶存;原平城頭村,因隋代于此置銅川縣治筑城而得名;唐林崗村,是唐代唐林縣治所,忻府區(qū)唐林村亦因唐林縣而得名;五臺插箭嶺村,傳說宋太宗趙光義北征入此,見菩薩現(xiàn)八臂相,插箭而歸,故名;繁峙六郎寨,因楊家將楊六郎在此屯兵而名;木閣村,傳說原為宋時穆桂英的穆柯寨;寧武寧化村,因北漢劉崇置寧化軍,取安寧、教化意,故名;五臺射虎川,原名“紅崖村”, 1683年清康熙皇帝巡幸五臺山,路經(jīng)此地,遇一猛虎,親挽弓射死,山西巡撫穆爾賽立碑紀(jì)念,故名;望景崗,原名“茶坊上”,傳說康熙西巡至此,登崗?fù)?,賜名“望景崗”。
忻州市境內(nèi),村名多以佛、道二教名詞或寺觀庵社命名,比如靜樂娑婆村;五寨觀音殿;寧武迭臺寺;原平文殊莊、香煙、浮圖寺、石寺;五臺靈境、金崗庫、佛光、金界寺、日照寺、竹林寺、白頭庵、廣陽觀;代縣鳳凰觀;其他縣的山神廟、白廟、岱岳殿等。當(dāng)然,也有以儒家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命名的村,如儲士、政化、榮華、嘉禾、集賢、士集、善文、瑤池、擇善、文武坡、文治等。此外,村莊叫“社”的也不少,如上社、下社、平社、西社、南社等,社是土神,稷是谷神,社者,土地之神也,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就叫“社”。
歷史上,軍、鎮(zhèn)、城、關(guān)、營、所皆為重兵所駐之地,而忻州自古就是邊塞地區(qū),到宋、明時期仍舊為北方疆界,故隋唐就有岢嵐鎮(zhèn),宋又有岢嵐軍、寧化軍、火山軍、保德軍,皆稱軍州,都是州級別的軍事重鎮(zhèn),現(xiàn)代鄉(xiāng)鎮(zhèn)的“鎮(zhèn)”即從“軍鎮(zhèn)”而來。忻州市村名為堡寨者甚多,“寨”在宋朝為“砦”,是石頭壘砌的防御營壘,后來演變?yōu)椤罢?,“堡”是土筑圍墻的防御營壘。堡、砦在戰(zhàn)爭時為駐兵之地,和平時期由從駐守軍兵演化而來的居民或從他處遷來的農(nóng)工商人所居,進(jìn)而形成村落。村名后面加上“城、關(guān)、營、堡、寨、口、鋪”等字,讓人一聽村名便知由來,比如五王城、古城、齊城、五花城、關(guān)城;雁門關(guān)、平型關(guān)、下關(guān)、蒯屯關(guān);大營、小營、老營、扎營、鄭家營;陽明堡、大牛堡、神山堡、黃家堡;土屯寨、蒲閣寨、焦家寨、萬家寨;忻口、后口,陽方口。凡名“鋪”者,多為古代驛站,如腰鋪、界河鋪、路鋪、十里鋪、二十里鋪……
忻州市自古以來就是農(nóng)耕與游牧的結(jié)合地,東漢、魏、晉的匈奴人、鮮卑人,隋、唐、宋的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元、明、清的蒙古人、滿族人都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因此在村名上留下不少遺跡。忻府區(qū)呼延村,“呼延”是匈奴族復(fù)姓,十六國時出身新興郡的匈奴皇帝劉淵母親即為呼延氏,忻府區(qū)南北呼延村都與匈奴呼延族有關(guān)。鮮卑族有原平庫狄村,“庫狄”本為“厙( shè)狄”,鮮卑族人將其改為“庫狄”,北齊有庫狄敬,曾為肆州刺史,庫狄村為鮮卑庫狄族人所遺村落。原平南懷化村,因唐置懷化縣得名,貞觀四年( 630年)平突厥,突厥思結(jié)俟斤帥眾四萬來降,唐太宗封阿史那思摩為“懷化郡王”,貞觀五年( 631年)思結(jié)部落于秀容縣境置懷化縣,即今懷化村。五寨大武州、小武州村均為遼國武州城遺址。定襄大營村,乃古紅旗堡,據(jù)傳為金代耶律黑爾根的屯糧寨。定襄王進(jìn)村,是元代蒙古族王忙兀答兒故里。原平蘇魯村,村里有金代寺廟——中莊寺,寺內(nèi)有金代碑記,記載指出此地南、中、北三蘇魯原名“南莊”“中莊”“北莊”,據(jù)今人考證,蘇魯村從來沒有姓蘇或姓魯?shù)娜思遥K魯之名應(yīng)起于元明時期,蒙古人稱牧場為“蘇魯克”,故三蘇魯在元代或為蒙古人的牧場,蘇魯村當(dāng)由此得名。定襄的賈家莊曾為古真君里,季莊為古烏木齊,閻家莊為古呼延黨。
忻州市有些復(fù)姓冠名的村子,復(fù)姓有漢族復(fù)姓,有少數(shù)民族復(fù)姓,常見的復(fù)姓人一看就明白,比如“皇甫”就是漢族復(fù)姓,“呼延”就是匈奴復(fù)姓,有些消失的復(fù)姓則讓人莫名其妙,比如庫狄村,人若不知道“庫狄”是個復(fù)姓,就會產(chǎn)生歧義;再比如“索”姓,有漢族的“索”,有鮮卑族的“索”,有蒙古族的“索”,有滿族的“索”,忻州市有個村叫“合索”,這個村名起得很有意思。另外,隨著部分姓氏的改變,導(dǎo)致后人們對一些村名的來源極為困惑,比如“呼延”改為“呼”,“令狐”改為“令”“狐”等,此又不可不辨也。
忻州有的村子以植物、動物甚至方言命名,如起龍溝、白羊嶺、伏虎莊、獅子坪、駱駝巖、鐵鹿寨、馬圈、北騾子、狼兒溝、狐峪口,雞腿、鷂子溝、蛤蟆石、蛇神、長蟲溝、鴉渠、黃松洞、榆灣、白楊、柳溝、棗林、酸刺溝、黃草坡、糜子洼、蘑菇營、蒿頭嶺、麻黃溝、黑豆溝、荊芥、蘆草溝等。這些村名人們大多一眼就能看懂,但若是聽到有村子以山碰、章腔、朦騰、木圖、迷回、新圐圙、曲卜、眤眥廟等命名,就會一頭霧水。除此之外,還有人為了書寫方便給村子改名,有的甚至是半瓶醋“秀才”們胡改,村名因此就變得更為高深莫測,不知所云了。舉幾個例子,比如“舍窠”,意思是指舊的宅基,倘若李家人在此住過,后因搬遷只剩下空房空宅,此地便名“李家舍窠”;張家人住到一個有舊房舍的無名舊自然村里,便名“張家舍窠”。在舊房基上建了新村就叫“新舍窠”,岢嵐、保德、五寨等地叫這村名的很多,但后來有的寫為“舍科”,有的寫為“社窠”,有的簡化成“科村”(河曲文筆鎮(zhèn)),還有的寫成“社科”(寧武東寨)。河曲有村叫“葛真龍”,人們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這個村子原名“圪針籠”,本地人叫酸棗樹為“圪針”,這個村子圪針太多,仿佛是住在了圪針籠子里,所以叫“圪針籠”,非常形象,但一改成“葛真龍”就感覺莫名其妙了。五臺縣的才朗溝本來應(yīng)叫“豺狼溝”,后改為“才朗溝”,讀來不免有點牽強。定襄的瓦扎坪應(yīng)為“瓦碴坪”,后改成“瓦扎”。叫“嘴”的村子也不少,現(xiàn)在很多都寫成“咀”,本是“山嘴”,變?yōu)榱恕吧骄住薄J聦嵣?,“咀”這個 1972年公布的簡化字只出現(xiàn)兩三年就被廢除了,書寫者卻樂用不疲。
有些村名起得出人意表,很有詩意,比如雨淋淋、秋荷、瑤芝。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忻州市的革命老區(qū)村子有不少以烈士名字命名,比如繁峙的安民村、任宗村、致勝村、萬民莊,代縣的芳昌村、雙徐村、高凡村,原平的子干村等,都是用烈士名字取代了舊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有不少以新鮮詞命名的村子,如今多已恢復(fù)舊名。
Hash:57de9f79f38787d4cbf5f8d9a4d8f5a6cf9a15c2
聲明:此文由 二人臺山曲大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