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這些老辦公樓和民居是文物?有你身邊的嗎?
6月8日,西安市政府網(wǎng)站公布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其中除了民居、清真寺、基督禮堂,不乏一些老辦公樓老建筑,看看它們是不是就在你身邊。
?
北廣濟街清真寺邦克樓
北廣濟街清真寺相傳創(chuàng)建于明代晚期(公元1600年前后),地處廣濟坊,臨近化覺巷清真大寺俗稱“清真小寺”坊民嬉稱大寺的“哨門”。清乾隆33年(公元1769年)重新翻建了寺院主要建筑。北廣濟街清真寺原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
邦克樓:伊斯蘭教清真寺群體建筑的組成部分之一。阿拉伯語音譯,意為尖塔、高塔、望塔,即宣禮塔。又稱為:喚禮塔。中國穆斯林稱邦克樓、望月樓。專門用作宣禮或確定齋戒月起訖日期觀察新月,是清真寺建筑的裝飾藝術和標志之一。
西七路85號民居
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陜西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合作社事業(yè)的重要發(fā)祥地。成立于1936年的延安南區(qū)合作社是毛澤東主席當年親臨視察、多次表彰過的模范合作社,是陜甘寧邊區(qū)合作事業(yè)的一面旗幟。新中國成立以后,于1950年3月成立了陜西省合作局,1952年10月召開陜西省合作社第一次社員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了陜西省合作社聯(lián)合社,1954年9月改名為陜西省供銷合作社。
井勿幕,原名井泉,字文淵,1888年2月12日出生,陜西省蒲城縣人(今屬銅川市廣陽鎮(zhèn)井家原)。井勿幕的父親名叫井永汲,字綆齋,因一目失明,人稱“井瞎子”。“井瞎子”繼承祖上巨富,平素樂善好施。
陜西辛亥革命的先驅(qū)和杰出領導人之一井勿幕先生。他是陜西省最早的留日學生,也是陜西省最早的中國同盟會會員。
1945年11月19日,井勿幕被國民政府追贈為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銜。陜西軍民為懷念井勿幕的不朽功勛,曾將井勿幕在西安居住過的四府街更名為“井上將街”,并在街南端城墻上鑿開一門,名“勿幕門”(今小南門)。2008年12月,西安市長安區(qū)人民政府對荒蕪的墓地再次修葺,又立了一塊紀念碑,上面同樣用隸書寫著:“辛亥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紀念碑。”
陜西省檢察院辦公樓
陜西省人民檢察院位于西安西新街1號,西新街因“新城”得名,其發(fā)展變化也與新城的沿革密不可分。今天的西新街不僅是行政大街,還是一條繁華熱鬧的商業(yè)街。報話大樓、西安市青少年宮等都是街上的標志性建筑。西新街東起新城廣場,西至北大街,長432米。西新街街北與新民街、皇城西路交會,街南與尚樸路相接。1927年開拓,因位于新城西而得名西新街。1966年曾改稱人民路,1972年恢復原名。
陜西省民政廳辦公樓
陜西省人民檢察院位于西安西新街1號(東院),西新街因“新城”得名,其發(fā)展變化也與新城的沿革密不可分。今天的西新街不僅是行政大街,還是一條繁華熱鬧的商業(yè)街。報話大樓、西安市青少年宮等都是街上的標志性建筑。西新街東起新城廣場,西至北大街,長432米。西新街街北與新民街、皇城西路交會,街南與尚樸路相接。1927年開拓,因位于新城西而得名西新街。1966年曾改稱人民路,1972年恢復原名。
西安市實驗小學始建于1950年,學校位于西安市尚德路125號,校園占地8266.9平方米。
西安市基督教南新街禮拜堂
南新街禮拜堂位于西安南新街10號。民國8年(1919年)由西安商界基督徒集資修建,建堂時占地11畝,附屬房屋20多間。“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堂和院落被占用。1980年落實宗教政策,開放教堂,占地面積約1畝。1990年,教堂(包括臨時搭建的附堂)可容納800人禮拜。陜西省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陜西省基督教協(xié)會、西安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均設于此。2005年公布為西安市保護性建筑。
原市委禮堂
原市委禮堂位于正學街,靠近繁華的南院門,比較熱鬧。也許是受到正學書院的影響,位于書院旁的這條小街(正學街),很早便成為筆墨紙硯商鋪一條街,到省城考試的學子,都要在此購買文房四寶。這條小街從此便得名筆店巷。到了清代,民間還曾俗稱這里為“穿心巷”。1932年,筆店巷改造完成,南頭被打通,與南院門、馬坊門相連,街道兩邊的商鋪也進行了統(tǒng)一的改造。從那時起,因為街西曾有明代的正學書院,筆店巷正式改名為“正學街”。正學書院的位置,大約在原陜西省圖書館舊址和南院門市委禮堂處。
這座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四層建筑,據(jù)說由梁思成設計,圖書館三個大字據(jù)說是魯迅的筆跡。他的宏偉風格與這座城市的歷史相承接.從它的古樸的特色里透出莊嚴之感.師大的學子談起它都懷著敬仰之情.
陜西省供銷總社辦公樓
位于西七路85號,西七路開拓于民國時期,初名崇廉路。這里有著名的“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在老住戶的記憶里,西七路上曾有許多深宅大院,那些漂亮的老式建筑,讓人難以忘懷。現(xiàn)在,西七路陜西省供銷合作總社的大院內(nèi)還有一座民國時建造的“將軍樓”,這是民間對它的俗稱,其實是一座擁有地下室的單層別墅。省供銷總社調(diào)研員鄭治利說:“將軍樓大約建造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好像是楊虎城的一位軍機處長的住所,解放后,曾是西北軍政交際處。將軍樓東邊,據(jù)說曾是蔣鼎文公館,形制與將軍樓一樣,公館位置就在現(xiàn)西七路七天酒店的地方?!痹谶@里輸入你的內(nèi)容,注意不要用退格鍵把所有文字刪除,請保留一個或者用鼠標選取后直接輸入,防止格式錯亂。
高新區(qū)丈八北路1號
南城清真寺
南城清真古寺位于和平門附近東倉巷西面的西五道巷內(nèi),大概建于康熙二十年。當年西安回民除了主要分布在西大街附近外,在南城的東倉巷一帶也有聚居,俗稱“回回巷”,寺院最早是為當時駐扎在西安八旗軍中的漢軍旗和蒙軍旗中少量穆斯林的宗教生活而就近修建。乾隆年間,阿貴到西安調(diào)研回民問題,將南城清真寺等兩座寺院遺漏(當時城南附近有兩座清真寺),日后廣為流傳的西安穆斯林居住區(qū)的“七寺十三坊”說法中就沒有了南城清真寺。80年代末,碑林區(qū)委黨校搬出了城南清真寺,回民籌資進行了重修,比原來的氣勢規(guī)模有所增加。尤其是寺內(nèi)磚雕、木雕、石雕工藝精湛,難得一見。
大麥市街38號民居
西大街橋梓口十字北邊的大麥市街。38號大院離橋梓口十字不遠,在大麥市街的路西。走過一家米線鋪子,便能看到兩扇朱砂大門和旁邊的青磚墻。曾經(jīng)參與大院修繕設計的陜西省古建設計研究所張煒先生告訴記者,大麥市街38號大院是民國中期的建筑,屬于西安市傳統(tǒng)民居保護工程第一個完工的項目,2007年,他們對這里的屋瓦、墻面等進行了修補,由于周圍的環(huán)境限制,整個大院沒能全部恢復,不免有些遺憾。和38號大院緊挨著的,便是丁家的新式樓房。丁家從乾隆年間便定居在了大麥市街的回族聚居區(qū)。解放初,丁家將南院賣給了某貿(mào)易公司,后來貿(mào)易公司又將此處轉給了市公安局招待所,沒想到脫離了丁家的這處南院,反而較為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除了這13個地方
還有原市政府禮堂
原市政府市長樓
和民盟陜西省委辦公舊址
哪位伙伴有他們的老相片
或者知道他們的故事
可以告訴小編哦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登錄三秦都市報官方網(wǎng)站www.sanqin.com.
本期監(jiān)制/武僧
責任編輯/米嘉
Hash:0b3a4ccc6c60c45f82ac438c55b2150dbcde3b24
聲明:此文由 三秦都市報_discard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