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長江,看三峽歷史滄桑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大河,尤其是以三峽段最為壯美,三峽,長江上最神奇、最壯觀的一段峽谷,位于中國重慶市、恩施州、宜昌市地區(qū)境內(nèi)的長江干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jié)縣的白帝城,經(jīng)過恩施,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guān),全長193千米,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三峽地貌奇特,風光旖旎,人文名勝馳名古今,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風景區(qū)。小學課本酈道元的《三峽》讓我們知道了三峽,多少年來,長江三峽向世人展示著它那萬古不朽的風姿。

在重慶的朝天門是兩江樞紐,也是重慶最大的水碼頭,我們將從這里探尋三峽的壯闊。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位于長江三峽庫區(qū)上游涪陵城北的長江中,是三峽文物景觀中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譽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梁上有石刻碑文160余方,題刻的書法藝術(shù)造詣較高,刻工精湛,是我國書法藝術(shù)中的珍貴資料,也是世界罕有的水下碑林。白鶴梁上所刻的石魚是古代水文觀測標志,石刻文字題記則是古代水文觀測的記錄,是極其重要的水文歷史資料。由于水位的升高,石刻永沉江底,后來水下博物館的修建,可以通過扶梯到江底通過窗口瀏覽,雖然說不能看得很清楚,但是能夠在三峽大壩的修建后通過現(xiàn)代技術(shù)還能看到白鶴梁,也算是幸事。

?

豐都名山玉皇圣地,位于世界鬼城,名山風景區(qū)旁五魚山上,又名天堂山。玉皇圣地是在五魚山萬年寺、麻姑洞、麻姑廟原址基礎(chǔ)上復建的名勝古跡,擁有厚重的文化史跡。意大利詩人——但丁在他的一部名為《神曲》的著作中描寫了西方世界里的地獄,雖然鬼城里的地獄與他的描寫的地獄有所不同,但其宗旨都是懲罰惡人,懲惡揚善。而且有關(guān)鬼城地獄的最早記載,比他的神曲還要早三百多年,因此這里被稱作是“中國神曲之鄉(xiāng)”。這里來的時候最為好奇,其實里面的建筑名字都算是比較奇異,通過這里可以了解古代神話傳說,比如奈何橋”“鬼門關(guān)”等等。

石寶寨位于重慶市忠縣境內(nèi)長江北岸邊,被稱為“江上明珠”。石寶寨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原建9層,寨頂有古剎天子殿,隱含“九重天”之意,頂上3層為1956年修補建筑時所建。此處臨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傳為女媧補天所遺的一尊五彩石,故稱“石寶”。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譚宏起義,據(jù)此為寨,“石寶寨”名由此而來。由于大壩的修建,水位的上升,現(xiàn)在石寶寨整個下部山體都淹沒在水中,而保護工程就如法海和尚的缽盂,一個巨大的橢圓形巨盆,中間就裝著整個石寶寨,往日的英姿已經(jīng)消失殆盡,天然的風景變成了人工的盆景。

張飛廟原在距此32公里長江下游的飛鳳山麓,與云陽老縣城隔江相望。三峽工程的修建,水位上漲的原因,被國務院三建委確定為異地搬遷保護項目?,F(xiàn)在我們看見的這座張飛廟就是從那兒搬遷過來的。從1998年選址、勘測,到2003年搬遷結(jié)束,共用了6年時間。它根據(jù)“不改變文物原貌”的原則,依然保持了“依山、坐巖、臨江”的地理位置狀貌。這是建國以來我國文物搬遷級別最高,搬得最遠,影響最大的一項工程。

瞿塘峽是長江三峽的第一個峽,他西起重慶奉節(jié)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zhèn),全長共八公里,在三峽中雖然是最短卻是最雄偉壯觀的。瞿塘峽兩端入口處,兩岸斷巖峭壁猶如刀砍斧削,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門戶,故稱“夔門”,也叫瞿塘峽關(guān),山巖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

白帝城位于重慶奉節(jié)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三峽的著名游覽勝地。白帝城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jù)蜀地的公孫述所建。歷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李白、杜甫……都曾登臨白帝城,并且留下大量詩篇。其中,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更是膾炙人口?,F(xiàn)如今的白帝城由于水位上漲的原因,從以前的三面環(huán)水,變成了四面環(huán)水,儼然成為了一個小島。

當航道行駛在三峽峽谷之中,到處可見絕壁上的棧道。叫“古棧道”。因處于三峽古棧道三峽峽谷中,也叫“三峽古棧道”,棧道鑿成之后,路面較為寬闊,車來馬往,纖夫可與轎工并肩而行,由于巖石的風化,棧道才變得窄起來。三峽工程蓄水后,古棧道很多長睡江中。部分棧道至今還可以走人,特別是枯水季,一些棧道會重見天日。

路途上會看到很多懸棺,懸棺葬是古代一種比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選擇一處壁立千仞的懸崖,用我們至今仍不知曉的方法,將仙逝者連同棺材高高地懸置于懸崖半腰的適當位置。葬地的形勢各異,歸葬的個體方式也略有差別,聽說這是一種厚葬,而葬的越高則越好。

?

巫峽,西起重慶市巫山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迄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綿延45千米,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

小三峽指的是巫山小三峽,在重慶市巫山縣,它是長江的分支大寧河下游流經(jīng)巫山境內(nèi)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三段峽谷的總稱,長約50公里,龍門峽長約3公里,兩岸峰巒疊翠,江中水流湍急,是小三峽的門戶,游客在這里大都是步行觀賞景致。

巫山小小三峽在大寧河滴翠峽處的支流馬渡河上,是長灘峽、秦王峽、三撐峽的總稱。巫山小小三峽被譽為全國最佳漂流區(qū),有驚無險的回歸大自然參與式漂流——“中國第一漂”。

神女峰,巫山十二峰之最。相傳巫山神女瑤姬居住在此處。一根巨石突兀于青云霞之中,宛若一個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三峽大壩蓄水后,游人泛舟神女的石榴裙下,仍需仰頭眺望,才能欣賞到神女的綽約風姿。(這些全是網(wǎng)上查的)

西陵峽,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美稱,西起湖北省秭歸縣西的香溪口,因在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西起巴東官渡口,東止宜昌南津關(guān),全長120千米,歷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灘多水急、行舟驚險而聞名,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峽內(nèi)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黃牛峽、燈影峽、青灘、泄灘、崆嶺灘、蛤蟆碚等名峽險灘和黃陵廟、三游洞、陸游泉等古跡。(仍然是網(wǎng)上查的)

屈原故里,屈原祠原址在秭歸歸州城東五里的“屈原沱”處,唐代始建,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為“清烈公祠”。屈原祠是國家文物保護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和三峽大壩的建設(shè)而被迫亮度遷移重建。1976年7月,因葛洲壩水利工程興建,遷建至歸州,更名為“屈原祠”。其后,因三峽大壩建設(shè)而再次遷建至鳳凰山。跑來跑去屈原也是很忙吧!

三峽大壩旅游區(qū)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內(nèi),三峽大壩為鋼筋混凝土重力壩,總占地面積共15.28平方公里。于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主要景點是壇子嶺園區(qū)、185園區(qū)及截流紀念園。壇子嶺可以進眺大壩,俯瞰長江;泄洪觀景區(qū)和185米水位線的觀景區(qū)則是波瀾壯闊、雷霆萬鈞。截流紀念園則有精彩的歌舞及活動,同時也是景區(qū)的內(nèi)部交通中心。左邊是壯闊的出水口,但是水是射向天空的感覺,聽說具有緩沖作用,可以減少磨損和沖擊力,不得不說是一種智慧,右邊的航道,分為幾段,隨著水位的變化行船,挺有意思的。

?

黃陵廟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古稱“黃牛祠”、“黃牛廟”。建此廟是源于黃牛助禹開江治水,在黃牛巖上留下神像的傳說。黃陵廟是長江三峽最大且年代最久遠的古建筑群。為長江西陵峽中著名古跡之一,由山門、禹王殿、屈原殿、佛爺?shù)畹葮?gòu)成一條中軸線分別建在逐步升高的四個臺階上。這里也算是三峽中最古老的建筑了,也算是原生原味。

三峽人家,依山傍水,風情如畫,傳統(tǒng)的三峽吊腳樓點綴于山水之間,久違的古帆船、烏篷船安靜地泊在三峽人家門前,溪邊少女揮著棒槌在清洗衣服,江面上悠然的漁家在撒網(wǎng)打魚(雖然這些只是演員)。

?

三游洞風景區(qū)位于西陵峽外,其名字有兩個典故,唐代詩人白居易、白行簡、元稹三個人曾一同游過此洞,人稱“前三游”;到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也一同來游過此洞,人稱為“后三游”。

三峽的行程就這樣結(jié)束了,雖然一路的景點有點像走馬觀花,但是隨見所感都是我永遠無法忘記的回憶,走遍三峽,感覺人生又走上了一個新高度,旅游不僅能夠增長眼界,也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

Hash:b6fe88f778082fdc11b751b21957314649683adf

聲明:此文由 科技世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