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之旅,騰沖印象之四—— 一場不能忘卻的滇緬戰(zhàn)爭
這次到云南騰沖,必須要去看的兩個地方,都在騰沖城西南疊水河畔的來鳳山北麓,在那里屹立著一座清幽靜穆的“國殤墓園”,以及墓園旁邊從和順遷過來的“滇緬抗戰(zhàn)博物館”。
如今騰沖市已成為旅游勝地,但很多游客來此之前,并不了解70多年前抗戰(zhàn)時期在這里發(fā)生的那場戰(zhàn)爭。
博物館里陳列著珍貴的歷史圖片和許多實物,講述了滇西從被日軍占領到光復勝利的過程,全面展示了中國遠征軍滇緬抗戰(zhàn)的各個階段,讓人能近距離地感受到戰(zhàn)爭的場景與慘烈。
過去對遠征軍入緬作戰(zhàn)的過程及意義是有些模糊的,這次到騰沖就是想用心收藏這一段“中國遠征軍二戰(zhàn)抗日”的歷史,將過去對遠征軍碎片化的記憶與看到的戰(zhàn)爭史料,做一個比對與聯想,讓自己能更深刻的記住這場戰(zhàn)爭。
知道段生馗是有一次在飛機上讀到他的報道,這次來騰沖對他又有了更深的認識。館長段生馗在這座博物館里收集了2萬多件抗戰(zhàn)收藏品,超過了300萬國內外游客參觀,博物館真實地還原了一段鐵與血的滇緬抗戰(zhàn)歷史。
他不是歷史學家,也不是文物專家,卻是一位非常令人尊重的抗戰(zhàn)文物收藏家。他用30多年時間收藏抗戰(zhàn)遺物,創(chuàng)辦了我國第一個民間出資建設的滇緬抗戰(zhàn)博物館,成為全民國防教育的“活教材”。
他收藏的每一件遺物背后都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他用自己的付出告訴世人不能忘記這段歷史,因為這是一個不該遺忘的戰(zhàn)場,也是一場不能忘卻的戰(zhàn)爭!
滇緬抗戰(zhàn)博物館長段生馗
讓我們回顧一下滇緬抗戰(zhàn)那場戰(zhàn)爭的歷史背景和過程。1931年“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侵華的開端,侵占中國東北并成立偽滿洲國,次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
1937年盧溝橋“七七事變”,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日軍開始全面侵華,僅用了二年多時間,相繼攻占了華北的北平、天津,華東的上海、南京,華中的鄭州、武漢及華南的廣州、海南島,占領了大半個中國。
過去的8年抗戰(zhàn),時間是從“七七事變”算起的?,F在改為14年抗戰(zhàn),時間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止。
日本試圖以武力強迫中斷“第三國”的戰(zhàn)備物資援華活動,1939年冬,日軍在廣西北海登陸,攻占欽州、防城后,北犯侵占南寧,占領昆侖關,切斷我通往越南海防的國際交通線。國民政府調集了四個戰(zhàn)區(qū)的五個集團軍兵力參加桂南會戰(zhàn),打響了著名的昆侖關戰(zhàn)役,目的就是為了確保桂越國際交通線的安全。
但是,1940年春日本對滇越鐵路進行狂轟爛炸,6月法國迫使接受了停止中越運貨的要求,9月侵入越南并與泰國簽訂友好條約,滇越線全面中斷,這意味著中國國土上90%的國際通道被堵死。中國與國際聯系就只剩下了滇緬公路,這條唯一的援華戰(zhàn)備物資通道,成了中國抗戰(zhàn)名副其實的生命線。
昆侖關遺址
1941年12月,日本成功偷襲了美國珍珠港后,又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橫掃東南亞各國,日軍為了迫使重慶國民政府投降,對香港和仰光實行轟炸,很快就控制并占領了緬甸,切斷最后一條美英向中國提供戰(zhàn)略物資的滇緬公路交通線。
為打通被日軍占領的滇緬公路,1942年3月,中國應英軍要求,派中國遠征軍入緬支援英軍對日作戰(zhàn),亦稱“中國赴緬遠征軍”,然而入緬作戰(zhàn)卻以慘敗告終。失利后,一部撤至印度,稱中國駐印軍,大部分退回云南。
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zhàn),出動10多萬人,傷亡超過半數。英軍投入4萬人,撤到印度只有1萬多人。日軍則傷亡約4500人。日本既封鎖了國際援華運輸線,又打開了西攻印度的大門,完成了對中國從東三省到云南海岸線及陸地的戰(zhàn)略包圍。
遠征軍失敗后,日軍乘勝追擊,一路尾隨潰敗的中國軍隊從緬甸北部攻進中國,在1942年的5月,日軍逼近怒江上的惠通橋,這是滇西通往內地的咽喉通道,由于守軍張祖武少校臨危不懼及時炸毀大橋,擋住了企圖渡江快速進軍昆明乃至重慶日軍的前進步伐,日軍只好盤踞在怒江以西大片的中國領土達二年多時間。
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龍文章的炮灰團第一次征兵入緬,到大撤退回到禪達,講述的便是第一次遠征軍赴緬作戰(zhàn)的過程。
自從日軍占領滇西后,滇緬公路被切斷,使大量的援華物資無法運進中國。為保證二戰(zhàn)亞洲戰(zhàn)場上對日作戰(zhàn)的軍備物資,中美兩國決定聯合開辟了舉世聞名的“駝峰”航線。這條空中運輸線,打破了日軍對中國的圍困,運來了對日作戰(zhàn)急需的戰(zhàn)略物資,對中國二戰(zhàn)抗日戰(zhàn)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二次遠征軍發(fā)動的戰(zhàn)役包括緬北戰(zhàn)役和滇西戰(zhàn)役。緬北戰(zhàn)役,主要是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和密支那戰(zhàn)役。1943年10月,為執(zhí)行盟軍魁北克會議決定,駐滇西遠征軍司令長官衛(wèi)立煌決定以騰沖為目標對日軍發(fā)動進攻。
中國駐印軍和滇西遠征軍先后發(fā)起緬北滇西作戰(zhàn),殲滅日軍3萬余人。1945年1月27日,兩軍在畹町與云南西進的遠征軍會師。同年3月,中國遠征軍攻克喬梅與英軍勝利會師,完成了打通滇緬公路的任務,緬北反攻作戰(zhàn)結束,隨后中國駐印遠征軍凱旋回國。
中國遠征軍在緬北
遠征軍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戰(zhàn)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zhàn),在反攻中收復緬北大小城鎮(zhèn)50余座,收復滇西失地8.3萬平方公里,共殲滅日軍4.9萬余人。遠征軍也付出了重大犧牲,傷亡官兵約6.7萬人。
中國遠征軍
滇西戰(zhàn)役主要是松山戰(zhàn)役、龍陵和騰沖戰(zhàn)役。松山戰(zhàn)役是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以6個師的兵力集結怒江東岸,搶渡怒江攻打高黎貢山,炸毀日軍防御堡壘,殲滅負隅頑抗日軍,取得松山戰(zhàn)役勝利,但是遠征軍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代價?!秷F》劇的后半部分,進攻南天門的戰(zhàn)役,便是松山戰(zhàn)役的翻版。
騰沖戰(zhàn)役,是向侵占滇西戰(zhàn)略要塞騰沖達兩年之久的日軍,發(fā)起全面攻擊的戰(zhàn)役。在盟軍空軍支援下,騰沖攻城戰(zhàn)歷時42天,遠征軍全殲騰沖城內的日軍,炸死了日方將領藏重康美,收復騰沖。戰(zhàn)役中,該集團軍9000多名將士英勇捐軀。
騰沖戰(zhàn)役的勝利,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勝利,它不僅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妄圖長期占領滇西、威脅中國西南抗戰(zhàn)大后方,還有力地促進了滇緬戰(zhàn)場的勝利,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
松山戰(zhàn)役遺址遠征軍雕像群
這里說說兩位中國遠征軍將領的故事,一個叫孫立人,一個叫戴安瀾。在滇緬戰(zhàn)役的仁安羌援英作戰(zhàn)中,中國遠征軍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憑借一團之力與數倍于己之敵連續(xù)英勇作戰(zhàn),以少勝多,解救出被圍困數日瀕臨絕境的英緬軍第1師,轟動英倫三島。
新編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屢建奇功,掩護了英軍的平安撤退,后在翻越野人山對敵作戰(zhàn)中不幸受傷殉國。戰(zhàn)役結束后,英美政府高度頌揚并給孫立人與戴安瀾將軍追贈了功勛章。
說起這兩位中國遠征軍將領,他們都是安徽老鄉(xiāng),當時又都是任師長,是我國抗日戰(zhàn)爭中戰(zhàn)斗能力很強的兩位將軍。然而這兩位將軍后來的經歷與際遇不同,導致了二人命運的不同,一個國葬待遇,一個卻被囚禁一生。
孫立人將軍
孫立人剛到臺灣時,蔣介石非常重視他,幾乎把當時的軍事大權全權委托給他。因為被美國總統(tǒng)所看好,當時他的軍權實力過重,所以蔣介石就以通敵罪名,把他拘押入獄,判了無期徒刑,后來到李登輝上臺后,才將他從監(jiān)獄放了出來。
1939年,35歲的戴安瀾升任國民黨第5軍200師少將師長。年底,在日軍發(fā)動的昆侖關戰(zhàn)役中,戴安瀾指揮的第200師因戰(zhàn)功卓著,全師受國民政府集體嘉獎一次,他榮獲四級青天白日寶鼎勛章一枚,被蔣介石稱贊為“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
1942年5月,戴安瀾在遠征軍作戰(zhàn)中受傷殉國。10月,國民黨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中將,并批準他的英名入祀南京忠烈祠。同時,美國羅斯福總統(tǒng)追授他一枚懋績勛章,表彰他在二戰(zhàn)中作出的巨大貢獻,戴安瀾將軍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反法西斯斗爭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勛章的中國軍人。
戴安瀾將軍
戴安瀾是毛澤東和蔣介石公認的民族英雄,也是毛澤東唯一寫詩為一個國民黨將軍吊挽的人,毛澤東在延安為他寫的《五律·海鷗將軍千古》,詩中被稱為“海鷗”將軍的人,就是戴安瀾。
1943年4月,蔣介石委托李濟深主持,為戴安瀾在廣西全州湘山寺前舉行有1萬多人參加的國葬,國共兩黨領袖均親撰挽詞。1943年的秋天,他的靈柩由廣西全州遷葬于安徽蕪湖小赭山故里。1956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后毛澤東向戴安瀾的遺屬頒發(fā)了《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同為將軍,卻是兩種不同的人生命運。一個活著,卻被囚禁,失去自由,聊度余生;一個戰(zhàn)死,卻是國葬,還能庇佑子孫,福蔭后代。
國殤墓園忠烈祠
從博物館出來后,來到了旁邊的國殤墓園,這是滇緬抗日重要人物李根源先生在勝利后倡導建成的墓園,用于紀念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在騰沖收復戰(zhàn)中陣亡的9168名將士。
國殤墓園占地88畝,于1945年7月正式落成,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戰(zhàn)時期正面戰(zhàn)場陣亡將士的陵園,現在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烈士墓園
整座墓園主體建筑以中軸對稱,墓園里有忠烈祠、陣亡將士題名碑石、20集團軍光復騰沖紀念碑、以及陣亡將士埋葬的墓地。墓園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紀念碑周圍密密麻麻的小塊墓碑,烈士墓冢繞塔而建,以塔為園心,呈輻射狀縱隊列葬于緩坡周圍,共有八塊扇形墓地,每塊自上而下,依原作戰(zhàn)部隊序列和職銜高低,整齊地排列著9行上圓下方的墓碑,碑上鐫刻著烈士的軍銜和姓名,碑下均葬有陣亡官兵骨灰罐,共72行3346塊,氣勢壯觀,非常震撼!
墓園大門一側,筑有含陪祭意義及象征日軍慘敗的“倭冢”一座,埋日軍尸骨于其中,與小團坡頂高大的紀念塔和排列整齊的烈士墓冢形成強烈對比。
在國殤墓園肅穆的環(huán)境中,我懷著沉重的哀思,用濕潤的眼睛,靜靜地看著那些逝去的英烈們,他們?yōu)閲覟槊褡瀚I出了自己年輕生命的精神使我折服!悄悄地給他們鞠著躬,奉上我深切的敬仰,唯恐驚擾了他們的在天之靈。
這是一段被我們選擇性遺忘的歷史,這是一群因我們的無知而被漠視的英雄,這里有一曲飄蕩了70多載歲月,才被我們聽到的遠征壯歌;對這里長眠于地下的烈士們,是我們虧欠了70多年的敬重和哀思。
當我離開國殤墓園時,耳邊傳來了《中國遠征軍》書中結尾的畫外音:“歷史沒有如果。但是如果歷史有如果……如果中國的第一次遠征沒有失敗,那將會發(fā)生什么?緬甸、中途島、瓜達爾卡納爾島、硫磺島、沖繩島……”,史迪威說:“小伙子們,我將帶著你們一路打到東京去!”
將軍那“打到東京去!”的聲音,回蕩天穹,余音未決……
《滇西之旅,騰沖印象之一——云南騰沖旅行小記》
《滇西之旅,騰沖印象之二——和順,獨一無二的古鎮(zhèn)》
《滇西之旅,騰沖印象之三——高黎貢山的手工造紙》
Hash:4fe5c66ee93e11a5dfae93a0ff704527d41965a3
聲明:此文由 智軍天地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