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姚廣孝與“新明朝”的建立

內(nèi)容提要:姚廣孝(釋道衍)是明初著名政治家、高僧。作為“靖難”軍師,他輔助燕王朱棣推翻建文帝統(tǒng)治,建立永樂王朝。他幫助成祖治理國家,輔導(dǎo)太子朱高熾、太孫朱瞻基,是“永宣之治”的重要推手。永樂朝改變了明太祖設(shè)定的皇位傳承順序,其治國理念、施政作為以及實際效果也都已與建文朝大為不同,在明朝歷史上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可以稱為“新明朝”。姚廣孝是“新明朝”的重要締造者,對“新明朝”的鞏固也做出了貢獻。他講經(jīng)說法,弘揚臨濟宗、凈土教,臨終前奏準釋放名僧溥洽,傳承和發(fā)展了中國佛教。

原文出處:史學(xué)集刊2019年03期

姚廣孝(釋道衍,1335-1418)是明初著名政治家、高僧。他輔助燕王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推翻建文帝統(tǒng)治,建立永樂王朝,是“新明朝”的重要締造者。他幫助明成祖朱棣治理國家,輔導(dǎo)太子朱高熾、太孫朱瞻基,是“永宣之治”的重要推手,對“新明朝”的鞏固做出貢獻。他講經(jīng)說法,弘揚臨濟宗、凈土教,臨終前奏準釋放名僧溥洽,傳承和發(fā)展了中國佛教。

已有的姚廣孝研究,主要側(cè)重于考察其作為“靖難”之役軍師及生平事跡、①佛學(xué)思想,②以及詩文成就。③但是,迄今的研究仍不全面和準確,表現(xiàn)為使用傳說舛誤史料較多,缺乏對姚廣孝于明朝歷史轉(zhuǎn)折和發(fā)展及中國佛教傳承影響的全局性探討。本文試圖考辨姚廣孝一生修為,突出其對明朝歷史轉(zhuǎn)折即“新明朝”建立和鞏固及中國佛教傳承的重要影響。

一、洪武高僧

姚廣孝即釋道衍,出生于元末江浙行省平江路長洲相城里(今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祖父菊山“業(yè)醫(yī)養(yǎng)親,僦屋一而住,無寸田尺土,生計甚疏”。菊山生二子,長震之,次震卿。震卿娶費氏,生二子,長恒,“續(xù)祖、父箕裘之業(yè)”,仍行醫(yī)為生;次天禧,即姚廣孝。④

姚廣孝幼年目睹貧窮家境,“不樂于醫(yī)”,“欲讀書為學(xué),有成則仕于王朝,顯榮父母。不就則從佛,為方外之樂”。但是,家里很難供他走讀書科舉之路。至正八年(1348),他選擇“從佛”,“出家于里之妙智庵”,成為一名沙彌,法名“道衍”,字斯道。至正十二年(1352),他正式“薙發(fā)為僧”。⑤當(dāng)時,正值元末紅巾軍起義在各地爆發(fā)。次年起兵于泰州的張士誠,不久占領(lǐng)了平江,“城中僧坊,例皆軍住”,⑥姚廣孝并沒有受到影響。他先往古剎北禪寺,從“虛白亮公”習(xí)天臺宗,尋“棄之”。⑦至正二十四年(1364),他轉(zhuǎn)向禪宗,往杭州徑山寺參謁禪僧愚庵智及,“咨叩禪要”。⑧

智及為禪宗臨濟宗第二十一世高僧,先后住持名剎杭州凈慈寺、徑山寺,宋濂稱“自宋季以迄于今,提唱達摩正傳、追配先哲者”,“一人而已”,⑨是當(dāng)時佛教領(lǐng)袖人物。智及以姚廣孝“性頗慧,不倦開發(fā),命掌記”。從師三載,姚廣孝“得嘗鼎臠,而知其味矣”,⑩得其法。兩浙一帶,南宋以后,禪林尊宿,“道重天下”“四方龍象奔走”,是當(dāng)時佛學(xué)中心。姚廣孝廣參博究,“往來十余年,盡得旨要,聲譽洋洋聿起江海間”。(11)對儒、道乃至兵法等“外學(xué)”,他也頗涉獵。他“少嗜學(xué),喜為詩文”,(12)與詩文名家高啟等結(jié)為“北郭十友”,(13)相互唱和。靈應(yīng)觀道士席應(yīng)真“讀書學(xué)道,兼通兵家言,尤深于機事”,姚廣孝師之,“盡得其學(xué)”。(14)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每年都召集高僧到首都南京,舉辦法會,“為死者超升,生者解冤”。(15)其中,洪武四年(1371)“詔取高僧”,姚廣孝名在其中,“因病免赴京”。(16)洪武六年(1373),姚廣孝“請給禮部度牒,于覺林寺入冊”,(17)即在蘇州覺林寺登記,領(lǐng)取明朝度牒。洪武八年(1375),明太祖又“詔通儒學(xué)僧出仕”。他“赴京師禮部考試中式”,但“不愿仕,欽賜僧服還山”。(18)他隨智及居于蘇州穹窿山海云院,“辟小室,奉彌陀畫像于西隅,昕夕面之西稱念”,(19)既習(xí)禪,兼念佛修凈土。

他也曾四處游方。游嵩山寺,遇相師袁珙看相說:“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痹畈匪闫錇樵跻陨松矸葺o佐元世祖的劉秉忠(釋子聰)式人物,姚廣孝“大喜”。(20)至京口,他賦詩:“譙櫓年來戰(zhàn)血干,煙花猶自半凋殘。……蕭梁事業(yè)今何在?北固青青眼倦看?!?21)同輩高僧宗泐誚之曰:“此豈釋子語耶?”他“笑不答?!?22)

其后,他先后擔(dān)任幾所佛寺住持。禪宗燈錄稱他“初出世臨安普慶,遷住杭之天龍、嘉定之留光”。(23)其住持普慶寺的起訖時間不明。宋濂有文稱,洪武十一年(1378)九月,智及示寂,普慶寺住持姚廣孝“自狀其行”,為“請銘”。(24)遷住杭州天龍寺時間亦不明。姚廣孝曾記曰:“洪武初,余為僧,住持杭之天龍禪寺,寺眾極清苦”。(25)住持留光寺未見其他記載。

姚廣孝沒有說法語錄行世。今存其上堂說法語三則,第一則是普慶寺所說:

上堂,舉修山主云:二破不成一,一法鎮(zhèn)長存。若作一二會,永劫受沉淪。修山主盡力只道得八成,普慶為他畫虎添斑去也:二破不成一,黃昏候日出。一法鎮(zhèn)長存,面南看北辰。若作一二會,隔壁猜啞謎。永劫受沉淪,圓通解脫門。喝:禾黍不陽艷,競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作賣花人。(26)

這則拈古,就五代龍濟紹修禪師之頌加以闡釋,不說一也不說二,提示學(xué)人破除執(zhí)著,自悟本心。他說喝兼施,大機大用,展示出臨濟宗風(fēng)。

從出家至選為慶壽寺住持,姚廣孝完成了從沙彌到高僧的積累和轉(zhuǎn)變。后來明成祖稱他這一時期“軌行峻嚴,人皆尊仰。潛心內(nèi)典,得其閫奧。發(fā)揮激昂,廣博敷暢。波瀾老成,大振宗風(fēng)”。(27)

二、慶壽住持

從洪武十五年(1382)九月至建文四年(1402)十月,姚廣孝擔(dān)任北平(今北京)慶壽寺住持。

洪武元年(1368)正月,明太祖冊立馬皇后所生皇長子朱標為皇太子。同時,他“懲宋、元孤立,宗室不競之弊”,(28)決定分封諸子為王,以作“藩屏”。洪武三年(1370)四月,他首批封第二子朱樉、第三子朱?、第四子朱棣等九子及侄孫朱守謙為王。朱棣受封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二月就藩北平。至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后去世,諸王奔喪回京,并奏請選取名僧,隨而之國,為馬皇后“誦經(jīng)薦?!薄?29)左善世宗泐“舉道衍等三人,太祖親選衍住持北平之慶壽寺”,(30)跟從燕王朱棣。

慶壽寺位于燕王府西南不遠處,是金元以來北平城內(nèi)最重要的佛寺之一。姚廣孝在此,“都是為了已故皇后,過著誦經(jīng)、念佛、修齋的日子”。(31)他上堂說法:

上堂:今朝三月十五,慶壽升堂打鼓。山門廚庫交參,露柱燈籠起舞。直得開山和尚,向山僧拂子頭上,將木劍綿虵橫拈倒弄,踴躍歡喜而脫。咒曰:室利室利,蘇嚕蘇嚕。報禪流,休莽鹵,蟭螟蟲,吞卻虎,大地山河無寸土。(32)

日本僧人無初德始于洪武初來中國,居天界寺,參謁宗泐,“機語契合”。后游方至北平,住慶壽寺。至此,姚廣孝“來蒞寺事”,以德始“為法門猶子”,“延致丈室,相與激揚臨濟宗旨”。(33)

姚廣寺不僅指導(dǎo)弟子習(xí)禪,也講解佛經(jīng)。先是,洪武十年(1377),太祖命高僧宗泐等注釋《心經(jīng)》《金剛經(jīng)》《楞伽經(jīng)》,頒行全國,令僧人講習(xí),冀以提高僧眾義學(xué)水平,并統(tǒng)一思想。盡管禪宗標榜“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但姚廣孝也遵令講解。如洪武十六年(1383)夏,弟子“智榮等五七輩,禪坐之余”,以宗泐所注《心經(jīng)》請其“講演”。他“始以舊所聞見,而于新注之中事相有所不能知者,句義有所局礙者,一一節(jié)解條析”。(34)他又將該經(jīng)注“畫而為圖”,“姑以孤山[智圓]、越溪[性澄]之說以釋其義”,成圖冊,“用貽諸孫”“發(fā)揮本有風(fēng)光”。(35)史稱,時“眾集如云,法席一振”。(36)

三、“靖難”軍師

姚廣孝在歷史上以“靖難”軍師而聞名。假若沒有“靖難”之役,他只會是一位佛教內(nèi)稍有名氣的道衍禪師,當(dāng)時社會、后世眾生大概沒有幾個人知道他。那么,他如何成為“靖難”軍師?“靖難”之役中又怎樣發(fā)揮了軍師作用?

第一,輔佐決策,練兵為備。

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太子朱標病逝。九月,明太祖改立朱標次子允炆(朱標長子雄英早夭)為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1398)閏五月,明太祖駕崩,朱允炆繼位,以明年為建文元年(1399)。如前所述,明太祖分封諸子為藩王,秦、晉、燕等王“皆據(jù)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內(nèi)”,(37)對明初政權(quán)安定和鞏固做出了貢獻。建文帝年輕輩小,性格寬仁,諸位叔藩為“尊屬,擁重兵,多不法”。(38)特別是秦王朱樉、晉王朱?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三十一年死后,燕王朱棣成為諸王最年長者,居強藩之首,早已窺伺皇位。為了解除藩王威脅,建文帝在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黃子澄等幫助下,“以次削奪諸王”,“周、代、湘、齊、岷五王相繼以罪廢”。(39)然后,劍指燕王朱棣。朱棣則在姚廣孝鼓動、輔佐下,發(fā)動“靖難”之役。

關(guān)于姚廣孝鼓動燕王朱棣起兵奪位,明代以來流傳著兩個不同版本故事。《明史》記載,馬皇后去世,藩王奏取名僧,“宗泐時為左善世,舉道衍。燕王與語甚合,請以從”。(40)則在宗泐推薦后,姚廣孝見過朱棣,且說服他,于是朱棣向太祖求得姚廣孝。具體細節(jié),《明史》無載。明朝后期的一些私史、雜記記載說,姚廣孝先謁朱棣,許諾要奉一頂白帽子與他戴,即助其將來成為皇帝。如嘉靖后期陳建《皇明通紀集要》記載:“太祖擇名僧輔諸王,文皇帝時為燕王,廣孝自請于文皇曰:殿下若能用臣,臣當(dāng)奉一白帽子與大王戴也。既而文皇自求廣孝于太祖。”(41)在此前后,姚廣孝先謁燕王朱棣、許諾奉一頂白帽子與戴之說遂為各種私史、雜記采用,且鋪陳演繹,最為人所熟知。

然而,最早記載姚廣孝鼓動朱棣起兵奪位的《野記》,提供的是另一個故事:姚廣孝住持慶壽寺之初,“未見親密”。燕府醫(yī)士劉觀等因事謫云南,遇鐵佛寺僧此宗等“談邸事”,稱“姚和尚知之”。劉觀等放還,遂向朱棣報告,朱棣召問,姚廣孝以“觀音課”為卜,“以一文錢擲之,徐復(fù)一擲,擲訖,語上曰:殿下要作皇帝乎?上曰:莫胡說。曰:有之”。(42)即姚廣孝用“觀音課”卜算朱棣當(dāng)為皇帝,加以鼓動,從而得到親信。這個故事又被明代中后期的不少私史、雜記轉(zhuǎn)引傳播。

上述第一個故事,即姚廣孝先謁朱棣、許諾奉一頂白帽子與戴,是明朝后期才出現(xiàn)的,明朝中期以前并無此說。其實,當(dāng)時明太祖及太子朱標身體壯盛,朱棣之國才兩年,缺乏政治、軍事歷練和奪取皇位資本。姚廣孝作為高僧,且精通三教、兵法,初見朱棣,應(yīng)該不會漠視形勢,鼓動他造反奪位。因此,它“都是后人附會,即使姚廣孝確存此念,也不可能過早暴露”。(43)第二個“觀音課”故事,則是明朝中期開始流傳?!端膸烊珪偰俊贩Q“《野記》諸書,記人事尚多不實”。(44)這個故事也充滿神異色彩,明人斥其“禁中機密之事”“何人泄漏,而允明知之乎?其妄誕甚矣”。(45)

事實上,燕王朱棣就藩之初,并未獲得重任,沒有什么政治、軍事資本。只是到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三月,隨著身體逐漸壯碩,閱歷日益豐富,太祖才命其統(tǒng)領(lǐng)北平兵馬,指揮潁國公傅友德、齊王朱榑等征伐北元。他有勇有謀,指揮得法,取得勝利。而側(cè)翼配合的晉王朱?無功而返,秦王朱樉則無預(yù)其事。戰(zhàn)后,朱棣遂為太祖所倚重,“凡元軍先后內(nèi)附到北平的,皆聽燕王調(diào)用,從此燕王勢力日益強大”。(46)此后,朱棣萌生奪取嗣位的野心。史稱,姚廣孝“出入府中,跡甚密,時時屏人語”。(47)大概是他看準了朱棣的實力和野心,開始與朱棣謀劃將來奪取皇位。

為堅定朱棣起兵奪位信心,姚廣孝還“薦相術(shù)袁珙以決之”。袁珙入燕王府,相朱棣“龍行虎步,日角插天,太平天子也。年四十,須過臍,即登大寶矣”。其幼子忠徹,“傳父術(shù)”,也卜算北平朝廷官員“于法皆當(dāng)刑死”。朱棣“大喜,起兵意益決”。(48)對此,袁珙自記說:“洪武二十三年九月,敬蒙燕府差人取至北平?!?49)這與朱棣統(tǒng)軍出征北元大捷后,獲得太祖倚重的時間基本吻合。次年六月,朝鮮使臣趙浚等來明朝“賀圣節(jié),道經(jīng)北平”,朱棣“傾意待之”。趙浚也感覺到朱棣“有大志,其殆不在外藩乎!”(50)可見,至洪武二十三年,朱棣政治野心萌發(fā),姚廣孝開始鼓動起兵奪位。

明初分封諸王,每王府皆設(shè)護衛(wèi)軍士,少者三千人,多者一萬九千人。燕王之國,太祖“給賜燕山中、左二護衛(wèi)侍從將士五千七百七十人”。(51)洪武二十三年以后,北平一帶的統(tǒng)兵大將、地方軍隊乃至地方官員皆受其節(jié)制,實力在藩王中一時無雙。建文帝削藩,令“王國吏民,聽朝廷節(jié)制”。(52)朝廷還調(diào)緣邊官軍三萬屯駐開平,燕府護衛(wèi)軍精壯被抽走,僅剩七八百人。在姚廣孝謀劃下,朱棣“陰選將校,勾軍卒,收材勇異能之士”。燕王府本為元朝皇宮,高墻深圍,姚廣孝“穴地作重屋,繚以厚垣,密甃瓴甋瓶缶,日夜鑄軍器,蓄鵝鴨亂其聲”,(53)練兵其中。

第二,巧解天道天象,鼓舞士氣。

朱棣起兵,畢竟是造反犯上,違背傳統(tǒng)道德人倫。而且,建文帝實行寬仁之政,頗得民心。因此,真要起兵,朱棣不免疑懼,問道:“民心向彼,奈何?”姚廣孝回答:“臣知天道,何論民心?!?54)他強調(diào)朱棣為“太平天子”,受命于天,從“天道”至上高度為朱棣提供理論依據(jù)和心理安慰。

一切準備就緒,朱棣問詢起兵日期,姚廣孝“每言未可”,“伺有天兵來助乃可”。一天,他報告:“明日午時,天兵應(yīng)至。”次日午時,朱棣“發(fā)兵,見空中兵甲蔽天,其帥即玄帝也?!敝扉Α昂鰮e首,發(fā)皆解散被面,即玄帝像也,此其應(yīng)云”。(55)原來,姚廣孝請來“玄帝”及天兵天將相助。這當(dāng)然是神話,不能當(dāng)真。但是聯(lián)系當(dāng)天風(fēng)雨陰晦,更可能是姚廣孝與朱棣選擇暴風(fēng)雨天起兵,時空中烏云翻滾,移動變幻,顯出如玄帝、天兵天將形狀,或者他們提前用紙、木等扎成神像,置于王府殿頂?shù)雀咛?,再讓朱棣解發(fā)被面,裝神弄鬼,蒙騙殿下遠處的將士和北平軍民,借以鼓舞士氣。當(dāng)然還有一種可能,即請來玄帝與天兵天將相助的記載,也是后來編造出來的。

《明史》則記載,朱棣與姚廣孝擇定日期后,至期,即建文元年(1399)七月七日,“適大風(fēng)雨至,檐瓦墮地”,朱棣“色變”。姚廣孝則說:“祥也,飛龍在天,從以風(fēng)雨。瓦墮,將易黃也?!辈粌H消除了朱棣疑慮,更激勵了起兵將士。于是,“兵起,以誅齊泰、黃子澄為名,號其眾曰靖難之師”。(56)

建文二年(1400)底東昌之戰(zhàn),燕軍大敗,士氣受挫。據(jù)說,出師前,姚廣孝曾預(yù)言:“師且捷,費兩日耳。”迨東昌敗,他對朱棣說:“臣固已言之,昌于文‘兩日’也,此后全勝矣?!?57)他假借預(yù)言,穩(wěn)定軍心。朱棣想稍事休整,姚廣孝“力趣之”,(58)整兵再戰(zhàn)。

第三,指揮作戰(zhàn),決策直搗京師。

朱棣藩邸帳下,主要是武人軍將,攻城作戰(zhàn)是其長,運籌帷幄則為其短。姚廣孝習(xí)兵法,負起戰(zhàn)略決策和指揮之任。史稱“軍中有聞見異事,及兵進止,輒緘書飛騎問公,條答附去,并中機適”。(59)如建文二年五月,燕兵圍攻濟南,三月不克,師疲軍衰。姚廣孝給朱棣寫信:“師老矣,請班師”。燕兵“乃還”。(60)

至建文三年(1401)底,“靖難”之役打了三年,燕軍因兵力有限,并沒占到太多便宜,“所克城邑,兵去,旋復(fù)為朝廷守,僅據(jù)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此時,因朝廷一些宦官逃投燕軍,“具言京師空虛可取狀”。(61)姚廣孝得報,立即提出:“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边@一戰(zhàn)略決策極為高明,所謂避實擊虛、擒賊先擒王。朱棣“從之”,不再拘執(zhí)于北平、山東等地一城一地的爭奪攻守,而是領(lǐng)兵向南疾進,“遂連敗諸將于淝河、靈璧,渡江入京師”。(62)次年六月十三日,燕兵占領(lǐng)南京,建文帝自焚(或說逃亡)。十七日,朱棣登極,以明年為永樂元年(1403)。

第四,輔助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穩(wěn)定后方。

“靖難”期間,姚廣孝一直輔佐燕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建文元年十月,朱棣帶兵往襲大寧(今內(nèi)蒙古寧城縣)。朝廷部隊乘虛“圍北平,筑壘九門”。(63)鑒于敵眾我寡,姚廣孝采取堅守待援之策,“守御甚固,擊卻攻者,夜縋壯士,擊傷南兵”。迨朱棣回軍,“內(nèi)外合擊,斬首無算”。(64)史稱朱棣“每出師,命[姚廣孝]侍世子居守,嚴固備御,撫綏兵民,與贊謀策”。(65)堅固的北平,為朱棣攻伐征戰(zhàn)、奪取皇位提供了堅實的根據(jù)地和穩(wěn)定的后方。

姚廣孝在“靖難”之役中的作用,《明史》說:“帝在藩邸,所接皆武人,獨道衍定策起兵。及帝轉(zhuǎn)戰(zhàn)山東、河北,在軍三年,或旋或否,戰(zhàn)守機事,皆決于道衍。道衍未嘗臨戰(zhàn)陣,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為多,論功以為第一。”(66)

四、永樂重臣

明成祖即位后,于建文四年(1402)九月“升賞奉天靖難諸將”,丘福、朱能封為淇國公、成國公,張玉、陳亨追封為榮國公、涇國公,其他封侯、伯者各十余人,賜食祿米自二千五百石至一千石不等,“子孫世世承襲”。(67)而“靖難”第一功臣姚廣孝,“十月,宣至京,授僧錄司左善世”。(68)左善世是僧錄司首長,正六品,祿米十石,這與丘、朱等相比有天壤之別。何以如此?據(jù)明成祖說,姚廣孝“樂于優(yōu)游,無心榮顯”。(69)既然如此,則左善世非他莫屬。

但是,明成祖始終記掛姚廣孝。至永樂二年(1404)四月,他“命僧錄司左善世道衍為太子少師,復(fù)其姓姚,賜名廣孝”。(70)太子少師是東宮官屬,三孤之首,“掌奉太子以觀三公之道德而教諭焉”,正二品,為當(dāng)時文官最高品級。此前,明太祖、成祖均曾任授過三公、三孤,皆“止為兼官、加官及贈官”。(71)而姚廣孝“不兼它官,不領(lǐng)他職”,是“真任”。(72)成祖下令復(fù)姓賜名,顯然是希望他像僧子聰被賜名劉秉忠一樣,還俗為官,享受榮華富貴。但是,成祖“命蓄發(fā),[姚廣孝]不肯。賜第及兩宮人,皆不受”。他接受了太子少師官職,卻不還俗,“常居僧寺,冠帶而朝,退仍緇衣”,(73)展示出其臨濟高僧淡泊名利的風(fēng)骨。

永樂年間,作為朝廷重臣的姚廣孝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為:

第一,輔導(dǎo)太子朱高熾、太孫朱瞻基。

成祖任命姚廣孝為太子少師兩天后,冊立世子朱高熾“為皇太子”。(74)姚廣孝的職責(zé)是輔導(dǎo)太子:“今建儲嗣,簡求賢輔。以卿舊人,特授太子少師。”(75)其后,成祖數(shù)次北征,長住北京,姚廣孝皆在南京輔佐太子監(jiān)國。顯然,成祖還是把輔佐儲嗣朱高熾的重任交給了最信任的姚廣孝。

不久,成祖又令他輔導(dǎo)皇長孫朱瞻基。高熾長子、皇長孫瞻基自幼聰穎,深得成祖、徐皇后喜愛。至永樂二年四月,成祖立高熾為太子,也希望將來他能傳位給瞻基。對自己指定的隔代接班人,成祖也注重培養(yǎng)。永樂五年(1407)四月,瞻基九歲時,成祖令其“出閣就學(xué)”,召姚廣孝等諭曰:“朕長孫天資明睿,爾等宜盡心開導(dǎo),凡經(jīng)史所載孝弟仁義,與夫帝王大訓(xùn),可以經(jīng)綸天下者,日與講究。浸漬之久,涵養(yǎng)之深,則德性純而器識廣,他日所資甚大,不必如儒生繹章句、工文辭為能也?!?76)史稱,朱瞻基“初出就學(xué),太宗皇帝命設(shè)講席于華蓋殿之東,令太子少師姚廣孝及翰林內(nèi)閣之臣往侍講讀,后講讀于武英殿”。(77)

第二,賑濟蘇湖,施財鄉(xiāng)族。

蘇松一帶地勢低洼,水網(wǎng)密布。元末明初,水利失修,遇夏季雨水暴發(fā),往往成災(zāi)。永樂二年六月,“直隸蘇、松,浙江嘉、湖等郡水,民饑”,成祖先命監(jiān)察御史高以正“往督有司賑之”。幾天后,又命姚廣孝“往蘇、湖賑濟”,諭曰:“人君一衣一食,皆民所供。民窮無衣食,豈可不恤!……卿往體朕此心,不可為國惜費。蓋散財?shù)妹?,仁者之政”?78)成祖如此破格指派,一是諸府水災(zāi)嚴重,需要大臣主持賑濟事宜,二是讓姚廣孝衣錦還鄉(xiāng),“散財?shù)妹瘛保?79)籠絡(luò)人心。

姚廣孝“當(dāng)炎熱,不憚煩勞,親往縣道,一一賑濟。又責(zé)縣官去年多以淹報熟,致田家甚困,不能深體圣天子子養(yǎng)億兆之心”,“督州縣急發(fā)米賑濟,思人之饑,猶己饑之”。災(zāi)民得賑,“四野莫不歡欣”。(80)他還“以上所賜鈔帛,分遺親族鄰舊,皆使得沾圣澤?!?81)這次姚廣孝往蘇湖賑濟,后來有人編造出其回鄉(xiāng)往見老友王賓而遭冷遇、見親姊被斥責(zé)的故事。其實,它們都是明朝中期編造的,清人錢謙益、劉承乾等早有辯駁,斥為“吳兒委巷妄語,流誤史家”,(82)“大約當(dāng)時吳下文人,多不滿靖難事,故借筆墨以詆佐命之臣”,“未可盡信也”。(83)

第三,主持重修《永樂大典》、《明太祖實錄》。

明成祖以藩王造反而奪得帝位,因此奮發(fā)作為,努力塑造圣君形象和地位。永樂元年七月,他命翰林侍讀學(xué)士解縉編撰一部包羅萬象的大型類書:“天下古今事物,散載諸事,篇帙浩穰,不易檢閱。朕欲悉采各書所載事物,類聚之,而統(tǒng)之以韻,庶幾考察之便,如探囊取物?!?84)解縉組織了近150人的編書班子,至次年十一月編成,“賜名《文獻大成》”。但翻閱后,成祖發(fā)現(xiàn)內(nèi)容“多未備”。(85)因解縉是正統(tǒng)而激進的儒臣,堅定維護儒學(xué)地位,甚至主張“釋老之壯者驅(qū)之,俾復(fù)于人倫;經(jīng)咒之妄者火之,俾絕其欺誑”。(86)這樣的立場,使他不可能對佛教、道教以及諸子百家持平等兼收的態(tài)度。于是,成祖“命重修”,令姚廣孝及刑部侍郎劉季箎、解縉“總之”。姚廣孝牽頭動員了兩千余人參與其事,包括許多僧道方士,至永樂五年十一月成書,“更賜名《永樂大典》”。(87)《永樂大典》征引圖書七八千種,是中國古代最大類書和重要文化巨著,是明朝繁盛文明的代表。

《明太祖實錄》始修于建文元年正月,三年十二月修成,詳細記載明太祖自出生至駕崩間各方面事跡和狀況,對燕王朱棣等藩王事跡自然多有記載和揭露。成祖即位后,顯然不能容忍這樣的《太祖實錄》存在和流傳。登基四個月后,他借口“遺逸既多,兼有失實”,下令重修,敕太子太師曹國公李景隆為“監(jiān)修”。(88)但李景隆等都是“建文舊臣”,大概領(lǐng)會不透,或者貫徹不徹底,修成后被指責(zé)“心術(shù)不正,又成于急促,未極精詳”。(89)永樂七年(1409)三月,成祖第二次命重修《太祖實錄》,主持者為翰林學(xué)士胡廣。到永樂九年十月,成祖再命重修《太祖實錄》,以姚廣孝、戶部尚書夏原吉為“監(jiān)修官”。永樂十六年(1418)五月,夏原吉等人上表進《太祖實錄》,而姚廣孝則于此前二個月去世。對于新修《太祖實錄》,成祖“披閱良久,嘉獎再四”,(90)令為定本留傳。

第四,知人識人,薦舉賢能官員。

“靖難”起兵前,姚廣孝推薦相師袁珙,堅定了朱棣信心,已如前述。成祖即位后,袁珙仍為所信用。太子之立“久不決”,袁珙則相朱高熾為“天子”、朱瞻基為“萬歲天子”,“儲位乃定”。據(jù)說,袁珙“相人即知其心術(shù)善惡,人不畏義而畏禍患,往往因其不善導(dǎo)之于善,從而改行者甚多”,(91)對成祖用人理政起了很好的作用。

方孝孺,幼警敏勤學(xué),師從學(xué)士宋濓,對儒學(xué)、文章有極深造詣。洪武后期,兩次覲見,太祖令“老其才”,備后世大用。建文時,召為翰林侍講,遷侍講學(xué)士,“國家大政事輒咨之”?!熬鸽y”兵起,朝廷討伐詔檄“皆出其手”,進兵謀略多聽其議。朱棣往攻京城,姚廣孝以方孝孺為托,說:“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迨京城下,朱棣欲使其草擬即位詔書,哪知方孝孺忠于建文帝,堅不奉命。成祖怒,“命磔諸市”。(92)可見,姚廣孝確實有識人之能。他知方孝孺為醇儒忠臣,所以推薦給朱棣。朱棣卻為方孝孺不屈所激,怒殺之,確實可惜。

夏原吉,建文時官至戶部右侍郎,廉能有為。成祖即位后,轉(zhuǎn)左侍郎,進尚書。他“詳定賦役諸制,建白三十余事,皆簡便易遵守”。浙西水災(zāi),往治水賑濟,均有成績。姚廣孝“還自浙西”,贊其為“古之遺愛也”。(93)其后,夏原吉得到進一步信用,是永宣時期中樞決策的主要官員。(94)

此外,趙友同,因姚廣孝薦“授太醫(yī)”。后修《永樂大典》,“領(lǐng)副總裁”;“修《性理大全》,亦預(yù)焉”。(95)王達,因姚廣孝薦升翰林院編修、侍讀學(xué)士,“為人謙和恭慎,為文章以詩名”。(96)

第五,以僧人身份傳承和弘揚佛教。

其一,擔(dān)任左善世,參與領(lǐng)導(dǎo)和管理佛教事務(wù)。據(jù)《金陵梵剎志》記載,永樂元年九月二十九日,姚廣孝等奏:“天禧寺藏經(jīng)板,有人來印的,合無要他出些施利?!狈钍ブ迹骸皢査⌒﹤€。欽此?!?97)即對來南京天禧寺請“洪武南藏”經(jīng)板印刷藏經(jīng)者,天禧寺收取費用。這成為以后大報恩寺(由天禧寺重建而成)對來請“永樂南藏”經(jīng)板印刷藏經(jīng)者收取“板頭銀”的“法律依據(jù)”。

姚廣孝任左善世時參與領(lǐng)導(dǎo)和管理佛教事務(wù)的直接記載不多。但是,至永樂二年四月他專任太子少師,《明太宗實錄》記載朝廷處理佛教重要事務(wù)多項,如建文四年(1402)十一月“命禮部清理釋、道二教”,(98)永樂元年正月“禮部請循例三年一給僧、道度牒”,(99)七月“給僧度牒三百五十二”。(100)這些佛教事務(wù)的辦理,作為左善世的姚廣孝無疑要參與。

其二,講經(jīng)說法,傳承和弘揚佛教。姚廣孝雖受太子少師之官及復(fù)姓賜名,但保持僧人本色,“戒行尤謹”“畜一大雞,雞一鳴即起,朗然誦經(jīng)。雖日理國事,不間也”。(101)臨終前,他“召諸門人,告以去期”。(102)可見,日常還有弟子圍繞在他身邊。

僧德始于洪武二十三年往四川游方。永樂初,姚廣孝“寓書招之”,“迎歸其第,昕夕論道”。永樂六年(1408)春,德始應(yīng)聘住持北京平坡山寺。十年(1412),“特旨升領(lǐng)龍泉寺”。得到姚廣孝的開導(dǎo)與加持,德始“高提祖印,勘辯方來,全體大用,逈出乎言象之表者”。(103)

其三,抄傳《道余錄》,撰寫《佛法不可滅論》,護持佛教。

早在元末徑山寺習(xí)禪之暇,姚廣孝曾撰《道余錄》長文,摘取程、朱等人“攘斥”佛教之言四十九條,批評他們“一以私意,出邪诐之辭,枉抑太過”,“極為謬誕”。他引用佛教、儒家經(jīng)典及史實,“逐條據(jù)理,一一剖析”,加以反駁。稿成,“藏于巾笥有年”。明初,以程朱理學(xué)為官方哲學(xué),確立其獨尊地位。一些正統(tǒng)的官員士子,如方孝孺、解縉等宗奉程朱,視佛教為“異端”,極力主張排佛、滅佛。至永樂十年(1412)十月,他“自公退,因撿故紙,得此稿,即凈寫成帙”,(104)抄寫流傳。

他又撰寫《佛法不可滅論》一文,采用問答體形式,立足佛教之說,并引證史實,闡述佛教“人之有勢力不能滅”“天能滅而不敢滅”“佛法不可滅”,(105)告誡世人滅佛、排佛“徒勞無功”。

其四,臨終前奏準釋放高僧溥洽。溥洽,字南洲,宋陸游后裔。元末從學(xué)于天臺宗高僧杭州上天竺寺東明慧日、普福寺具庵如玘,“凡諸經(jīng)范精粗小大之義,靡不貫串。而旁通儒書,間以余力為詩文,多有造詣”。洪武年間,先后住持孤山瑪瑙講寺、蘇州北禪寺、杭州下天竺寺。明太祖召其為僧錄司右講經(jīng),主南京天禧寺。遷右闡教,升左善世。時“國家建法會,一切科儀文字皆師定,以貽范于后”,(106)是洪武后期至建文年間最有名的僧人和最高僧官?!熬鸽y”后,成祖以姚廣孝為左善世,溥洽居右。后溥洽被揭發(fā)“靖難兵起,為建文君設(shè)藥師燈懺詛長陵(即燕王朱棣,引者注)。金川門開,又為建文君削發(fā)”,助其出逃,遂被逮下獄。至姚廣孝臨終,“言愿釋溥洽”,成祖“從之”。時溥洽被囚十余年,“白發(fā)長數(shù)寸,覆額矣”。(107)

永樂十六年(1418)三月,姚廣孝來朝北京,病重不能朝見,仍居慶壽寺。成祖“臨視者再”?!皢柡笫隆?,姚廣孝對曰:“出家人復(fù)何所戀!”“強之”,姚廣孝“終無言”。(108)表現(xiàn)出看空世界、了無掛礙的高僧本色。二十八日,他“端坐而逝”。(109)

五、身后褒貶

以往學(xué)者對姚廣孝的評價,主要著眼于其“靖難”功績及在永樂朝的部分政治作為,稱其為“黑衣宰相”、(110)“明初著名政治家”。還有學(xué)者分析了姚廣孝《道余錄》《佛法不可滅論》體現(xiàn)的護法思想,以及《凈土簡要錄》《諸上善人詠》透露出的凈土思想。這些都頗有見地,富于啟發(fā)意義。但是,基本忽視了永樂朝以及“永宣之治”在明朝歷史上的轉(zhuǎn)折地位,未能從明朝歷史發(fā)展的高度評價姚廣孝,也未論及其對當(dāng)時中國佛教傳承和發(fā)展所做的貢獻。下面,我們試加論述。

首先,姚廣孝輔助燕王朱棣推翻建文帝統(tǒng)治,建立永樂王朝,是“新明朝”的重要締造者。

明初,太祖按照傳統(tǒng)嫡長子繼承制,冊立朱標為皇太子。朱標病死后,明太祖又按倫序立朱允炆為皇太孫。迨太祖駕崩,朱允炆繼位。這樣,不出意外的話,明朝皇位應(yīng)在朱元璋—(朱標—)朱允炆及其子孫后代中傳承。但是,“靖難”之役打斷了(朱標—)朱允炆子孫后代繼承皇位體系,明朝帝位改變?yōu)橹煸啊?朱標—)朱允炆—朱棣及其子孫后代傳承體系。朱棣建立的永樂王朝已經(jīng)不是明太祖當(dāng)初設(shè)定的皇位傳承的明朝,而是一個改變了皇位傳承順序的“新明朝”了。

說永樂王朝是“新明朝”,不僅表現(xiàn)在皇位傳承系統(tǒng)的變化,更表現(xiàn)在其治國理念、施政作為以及實際效果的不同。建文帝長于深宮,從小受到完整而良好的儒學(xué)教育。繼位后,他一改洪武后期嚴苛高壓政策,推行寬仁之政。他提高文官品級,“歸重左班”,倚信齊、黃、方等文臣;赦罪平冤,寬刑省獄,建文元年“刑部報囚,減太祖時十三矣”;(111)仿《周禮》更定官名、品級、禮制,合并州縣,裁減冗員;江浙重賦,“悉與減免,畝不得過一斗”;(112)“典章制度,銳意復(fù)古”,力圖恢復(fù)井田制;軍事、法律手段并用,迅速削藩。建文帝改革,如提高文官地位、寬刑省獄、減輕江浙重賦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官民心聲,“天下莫不頌德焉”。(113)

但是,建文帝復(fù)古改制,更定官名,欲推行井田制,企圖開歷史倒車,徒增紛擾,滯礙難行。(114)他用人不當(dāng),齊、黃、方等均為飽讀詩書的儒士,而非治國理政能手,改革操之過急,又沒有抓住主要矛盾。尤其是削藩措施失誤,導(dǎo)致燕王朱棣得以起兵,國家陷入戰(zhàn)亂?!睹魇贰贩Q,“始削藩議起,帝入泰、子澄言,謂以天下制一隅甚易。及屢敗,意中悔,是以進退失據(jù)”;(115)“靖難”之役中,建文帝詔“毋使負殺叔父名”,朝廷將卒“相顧愕眙,不敢發(fā)一矢”,(116)使朱棣得以逃生;燕兵渡江,進逼京城,“或勸帝他幸,圖興復(fù)”,而方孝孺“力請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濟,當(dāng)死社稷”,(117)非要演出一部儒家高揚的國君死社稷的迂腐劇目。朝廷軍隊主帥長興侯耿炳文、曹國公李景隆,皆寡謀而不知兵,作戰(zhàn)不力。燕兵到達京城,李景隆開金川門投降,建文王朝覆滅。而主持軍事的兵部尚書齊泰,在京師失守后,“墨白馬走”,沒逃多遠,馬“汗出墨脫”,被人認出,“遂被執(zhí)赴京”。(118)這樣的皇帝和文武大臣,即使沒有“靖難”之役,面對彪悍的北元蒙古勢力,恐怕也難以克敵制勝,其王朝存亡要大打問號。

明成祖朱棣政貴務(wù)實,不事虛文。他以恢復(fù)太祖“祖制”為名,取消建文年間的一些改革措施;設(shè)立內(nèi)閣,穩(wěn)妥削藩,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疏浚運河,遷都北京,加強北部國防力量;移民開墾北京、山東等地,發(fā)展生產(chǎn),穩(wěn)定社會秩序;編修《永樂大典》、三部“理學(xué)大全”等,提倡發(fā)展文化,統(tǒng)一思想;積極經(jīng)營邊疆,數(shù)次親征漠北,封授西藏政教首領(lǐng),置奴兒干都司;征討安南,派遣鄭和下西洋。明成祖以雄才大略,奮發(fā)作為,進一步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恢復(fù)發(fā)展生產(chǎn),國力逐漸強盛,為此后近三百年的明朝統(tǒng)治打下堅實基礎(chǔ)?!睹魇贰贩Q贊成祖“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119)

學(xué)者指出,歷史上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都是“對治理較好的一個時代的贊譽”,“具有幾個基本特征:一是經(jīng)濟繁榮,人民生活比較安定;二是政治比較清明,國力強盛,在經(jīng)營邊疆和抵御外患上功業(yè)卓著,雖興辦浩大工程而財力不絀;三是在文化建設(shè)上卓有成就”,“以這個標準來衡量,永樂朝都完全具備”,“呈現(xiàn)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輝煌”。(120)還有學(xué)者指出,“明代歷史上有兩次大的政治裂變:一次是建文元年(1399)發(fā)生的‘靖難之役’……在‘靖難之役’中,燕王朱棣成功地實現(xiàn)了皇位更替,開創(chuàng)了新的時代”。(121)朱棣死后廟號本為“太宗”,至嘉靖十七年(1538)改稱“成祖”,世宗君臣贊其“再造之功,同于開創(chuàng)”。(122)可以說,明朝從衰弱失敗的建文王朝,到強盛成功的永樂王朝,無論是治國理念,還是施政作為,乃至實際效果,都已經(jīng)明顯不同。永樂朝在明朝歷史上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可以稱為“新明朝”。作為“靖難”第一功臣的姚廣孝,無疑是“新明朝”的重要締造者。

其次,姚廣孝輔助成祖治理國家,輔導(dǎo)、教育太子朱高熾、太孫朱瞻基,是“永宣之治”的重要推手,對“新明朝”的鞏固發(fā)展發(fā)揮了一定作用。

永樂年間,姚廣孝參與了“新明朝”的建設(shè)。他賑濟蘇湖,使“四野莫不歡欣”,對于消減水災(zāi)影響,保障民眾生活和生產(chǎn),乃至安撫江南士民普遍存在的對抗情緒都不無益處。他主持重修《永樂大典》《太祖實錄》,招攬、籠絡(luò)了大批儒士及佛、道各色人物,既可消解一些人的對抗情緒,也為后世留下了文化巨著。他舉薦袁珙、夏原吉等人,對永樂朝建立和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矛盾緩解,乃至仁宣時期用人理政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姚廣孝還輔導(dǎo)、培育了朱高熾、朱瞻基。成祖稱其“為宮僚,從容漸漬,忠言匡輔,雖老益盡其心”。(123)還有人稱成祖選擇“宿儒”來“教皇太孫,命姚廣孝等講讀華蓋殿,故宣宗詩文妙絕今古,而繪事尤精,雖圣神天縱,要之預(yù)教之功不可少也”。(124)強調(diào)了姚廣孝等對宣宗文藝才能的教導(dǎo)之功。而實際上,如前所述,姚廣孝受命“講讀”的主要是儒學(xué)經(jīng)典、歷史知識,以及治國理政經(jīng)驗教訓(xùn)等,而非“章句”“文辭”。

在姚廣孝等輔導(dǎo)下,朱高熾、朱瞻基均具備良好的素質(zhì),登極后繼續(xù)推行永樂以來的政治、經(jīng)濟政策,并有所改革,明朝經(jīng)濟、社會繼續(xù)發(fā)展,“蒸然有治平之象矣”,(125)致成“永宣之治”。人們提及明朝,常稱道“仁宣之治”。其實,仁、宣“是永樂朝鼎盛的余緒”,永樂朝奠定了兩朝基礎(chǔ),甚至比兩朝更具有盛世特征,因此“永宣之治”之稱“更合于歷史實際”,(126)是新明朝的延續(xù)和發(fā)展。顯然,姚廣孝是“永宣之治”的重要推手,對“新明朝”的鞏固和發(fā)展也發(fā)揮了一定作用。

但是,明清以來,囿于儒家傳統(tǒng)觀念,從最高統(tǒng)治者到官民士人,常把朱棣及“靖難”之役視為謀逆篡位,姚廣孝則是幫兇以及名教罪人。本來,姚廣孝去世后,明成祖命追贈為“推忠輔國協(xié)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榮國公”,謚“恭靖”,(127)并親制神道碑志其功。仁宗時加贈少師,命“配享”成祖“廟廷”。(128)宣德元年(1426)五月,宣宗命立神道碑。其喪祭按照頂級文臣標準辦理,可謂備極哀榮。不過,當(dāng)時各地特別是江南一帶一直存在懷念建文帝、反對成祖奪位的情緒,只是因被嚴酷鎮(zhèn)壓而隱秘流傳。到宣德中期,隨著時間流逝和政治環(huán)境轉(zhuǎn)趨寬松,官民士人開始可以公開懷念寬仁的建文帝及殉死諸臣了。他們雖然不敢直接否定、攻擊明成祖及“靖難”之役,卻可以拿“靖難”首功姚廣孝出來貶斥。修成于宣德五年(1430)正月的《明太宗實錄》就指斥姚廣孝《道余錄》“詆訕先儒,為君子所鄙”,(129)將其置于官方哲學(xué)、名教公論對立面來否定。朝廷風(fēng)向一變,官民士人隨之,貶斥和否定姚廣孝逐漸成為風(fēng)氣。宣德五年四月,禮部主事劉球撰寫建文忠臣卓敬傳記,其中聲言是姚廣孝激殺卓敬,并私謚卓敬曰“忠貞”。(130)而實際上卓敬之死與姚廣孝并沒有關(guān)系。天順年間,姚廣孝義孫姚廷用身穿姚廣孝“遺衣”拜見蘇州知府楊貢,楊貢大怒,“丑詆”姚廣孝。(131)明朝中期大量私史、雜記記載姚廣孝故事,多編造、轉(zhuǎn)引所謂其用觀音課卜算以及回鄉(xiāng)賑濟而遭到老友王賓冷遇、親姊斥責(zé)等,寓含貶斥、詆毀色彩。這些故事后來廣為流傳。正德《姑蘇志·姚廣孝傳》在“別有《道余錄》,則專詆程朱”句后,又編造例證:“其友張洪嘗云:少師于我厚,今死矣,無以報之,但見《道余錄》,輒為焚棄?!?132)嘉靖年間,明世宗先下令撤去太廟中姚廣孝牌位,“移祀于大[興]隆(興)寺內(nèi)”;后因寺火災(zāi),命改遷于大隆善寺。(133)一些史學(xué)家公開指責(zé)姚廣孝。如王世貞評論姚廣孝“于釋則臣道靡也,于臣則釋道累也。彼王賓者隱人亡論焉,蓋愧其姊矣”。(134)對撤除姚廣孝配享太廟,王世貞大加稱賞:“孔廟之黜楊雄也,帝王廟之黜元世祖也,太廟之黜姚廣孝也,凜乎有《春秋》筆焉。”(135)至清朝,乾隆帝說:“永樂最聽廣孝之言,其稱兵簒逆,皆用其謀?!?136)《四庫全書·凡例》并舉姚廣孝《逃虛子集》、嚴嵩《鈐山堂詩》,稱“雖詞華之美足以方軌文壇”,但他們皆為“大奸大惡”,故僅“附存其目”,“用見圣朝彰善癉惡,悉準千秋之公論焉”。(137)

其實,我們用唯物史觀來分析“靖難”之役,只是一場明朝皇室內(nèi)部爭權(quán)奪位的戰(zhàn)爭,并沒有正反忠逆之分。明清之際有人說:“一家而靖難,與兩姓而代興,其事不同”。(138)進一步分析建文、永樂年間不同的治國理念、施政作為和實際效果,我們認為永樂王朝取代建文王朝是個歷史的進步。姚廣孝既是“新明朝”的重要締造者,也是“新明朝”的建設(shè)者,對明朝歷史的轉(zhuǎn)折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對此,明朝后期進步思想家李贄贊曰:“我國家二百余年以來,休養(yǎng)生息,遂至今日,士安于飽暖,人忘其戰(zhàn)爭,皆我成祖文皇帝與姚少師之力也”。(139)

當(dāng)然,由于身體多病,以及或許性格、出身等原因,姚廣孝在永樂朝沒有全力參與朝政,進一步施展政治才能,這是其地位評價的局限。

第三,姚廣孝講經(jīng)說法,臨終前奏準釋放溥洽,傳承和發(fā)展了中國佛教。

姚廣孝出家后,先習(xí)天臺宗,后師臨濟宗高僧智及,并廣參博究,成為名聞教內(nèi)外的禪宗高僧。他先后擔(dān)任江浙諸寺住持,說喝兼施,“大振宗風(fēng)”。他住持北平慶壽寺,對明初北京佛教恢復(fù)有很大貢獻。我們知道,元朝大都(今北京)盛行藏傳佛教。明初,北京佛教衰微至極。姚廣孝之前,北京并無一位有全國影響的漢傳佛教高僧。迨其來住慶壽寺,講經(jīng)說法,“眾集如云,法席一振”。另一位禪僧德始,也得其指教和加持。這樣,北京佛教漸次恢復(fù)和發(fā)展。姚廣孝是明初第一位被收入多種燈錄的北京漢傳佛教高僧,德始也被收入《續(xù)高僧傳》。

姚廣孝抄傳《道余錄》,撰刻《佛法不可滅論》,盡管多沿襲宋元以來佛教護法論調(diào),理論上并無多少新意,但是在明初以程朱理學(xué)為官方哲學(xué)大背景下,還是對佛教有一些護持作用。不僅如此,《道余錄》敢于攘斥程、朱,也為明朝后期士大夫佛學(xué)興起,以及部分士大夫禪者自我反省提供了思想資料。過庭訓(xùn)評價說:姚廣孝“別有《道余錄》,則專詆程朱,蓋其天姿超曠,不屑依人為可否,故自伸其所獨得者如此?!?140)李贄說,《道余錄》“絕可觀”,“宜再梓行,以資道力,開出世法眼”。(141)在李贄校閱下,該書于萬歷四十七年(1619)由錢謙益重刊,清朝康熙五年(1666)收錄于《嘉興藏》。(142)姚廣孝“平生于凈土法門頗有所得”,(143)他著有《凈土簡要錄》《諸上善人詠》,前者是凈土典籍文摘,后者是稱頌所謂往生凈土人物之作,被“蓮宗八祖”云棲祩宏列為十六部凈土名著之一,(144)對于明代凈土教弘揚也發(fā)揮了一定作用。

另外,姚廣孝臨終前奏準釋放溥洽,溥洽“大昌其教于晚節(jié)”,(145)“所度”及“得法”弟子各若干人,(146)均為一時名僧,是明代前期佛教傳承和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總的來說,姚廣孝對佛學(xué)并無新見,其弟子也無大弘臨濟、天臺者,但是“自宣德以后,隆慶以前,百余年間,教律凈禪,皆聲聞闃寂”,(147)佛學(xué)衰微、各宗傳承艱難是當(dāng)時中國佛教共同的宿命,他也無力改變。不過,客觀地說,他的佛教修為還是對明初佛教傳承和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第四,姚廣孝能詩善文,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姚廣孝追隨高啟等倡導(dǎo)的文學(xué)復(fù)古潮流,推崇唐宋八大家詩文,批評當(dāng)時宋濂、蘇伯珩等人詩文摻雜佛、老,“以為儒者不克卓立”“識者亦有取焉”。(148)《四庫全書總目》稱其“所著初名《獨庵集》。歿后,吳人合刻其詩文,曰《逃虛子集》。后人掇拾放佚,謂之《補遺》”。(149)實際上,姚廣孝詩文集包括《獨庵集》(今佚)、《獨庵外集》(今佚)、《獨庵外集續(xù)稿》五卷、《逃虛子詩集》十卷、《續(xù)集》一卷、《逃虛類稿》五卷、《逃虛子集補遺》一卷、《詩集補遺》一卷等多種。(150)其詩文“能兼采眾家,不事拘狹”,(151)“清新婉約,頗存古調(diào)”。(152)明人稱:洪武后期至宣德時期,“三四十年間,巨緇老衲有文聲者”,溥洽與姚廣孝“為首”,(153)則得其實??傊?,姚廣孝在明代及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注釋:

①參閱牧田諦亮:「道衍傳小稿」、『東洋史研究』第18巻第2號、東洋史研究會(京都)、1959年;商傳:《明初著名政治家姚廣孝》,《中國史研究》,1984年第3期;鄭永華:《姚廣孝史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②參閱牧田諦亮:「道衍傳小稿」、『東洋史研究』第18巻第2號,東洋史研究會(京都)、1959年;江燦騰:《道衍禪師的生平與佛教思想》,《史原》第17期,臺灣大學(xué)歷史學(xué)研究所1989年。

③參閱解芳:《詩僧姚廣孝簡論》,《文學(xué)評論》,2006年第5期;余霞:《姚廣孝及其詩歌研究》,碩士學(xué)位論文,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2年。

④(明)姚廣孝:《逃虛子集補遺·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齊魯書社1997年版,第164頁。

⑤(明)姚廣孝:《逃虛子集補遺·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64頁。

⑥(明)姚廣孝:《逃虛子集補遺·永定寺重建海印堂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66頁。

⑦(明)釋文琇:《增集續(xù)傳燈錄》卷五《北京順天府慶壽獨庵道衍禪師》,《卍新纂續(xù)藏經(jīng)》第83冊,日本株式會社國書刊行會1989年版,第329頁。

⑧(明)釋文琇:《南石文琇禪師語錄·姚序》,《卍新纂續(xù)藏經(jīng)》第82冊,第209頁。

⑨(明)宋濂:《護法錄》卷一《明辯正宗廣慧禪師徑山和尚及公塔銘》,《嘉興大藏經(jīng)》第21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615頁。

⑩(明)釋文琇:《南石文琇禪師語錄·姚序》,《卍新纂續(xù)藏經(jīng)》第82冊,第701頁。

(11)(明)釋文琇:《增集續(xù)傳燈錄》卷五《北京順天府慶壽獨庵道衍禪師》,《卍新纂續(xù)藏經(jīng)》第83冊,第329頁。

(12)《明太宗實錄》卷一九八,永樂十六年三月戊寅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073頁。

(13)(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閏集《少師獨庵衍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70頁。

(14)(明)林世選、王鏊等:正德《姑蘇志》卷五二《姚廣孝》,《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第27冊第810頁。

(15)明太祖:《御制蔣山寺廣薦佛會文》,(明)葛寅亮撰,何孝榮點校:《金陵梵剎志》卷三《鐘山靈谷寺》,南京出版社2017年版,第69頁。

(16)(明)姚廣孝:《逃虛子集補遺·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64頁。

(17)(明)黃瑜:《雙槐歲鈔》卷三《姚少師》,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46頁。

(18)(明)姚廣孝:《逃虛子集補遺·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64頁。

(19)(明)姚廣孝:《逃虛類稿》卷三《蓮華室銘并序》,《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18頁。

(20)《明史》卷一四五《姚廣孝傳》,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4079頁。

(21)(明)姚廣孝:《逃虛子詩集》卷七《京口覽古》,《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53頁。

(22)《明史》卷一四五《姚廣孝傳》,第4079頁。

(23)(明)釋文琇:《增集續(xù)傳燈錄》卷五《北京順天府慶壽獨庵道衍禪師》,《卍新纂續(xù)藏經(jīng)》第83冊,第329頁。

(24)(明)宋濂:《護法錄》卷一《明辯正宗廣慧禪師徑山和尚及公塔銘》,《嘉興大藏經(jīng)》第21冊,第615頁。

(25)(明)姚廣孝:《陋容自贊其二并序》,(明)周永年:《吳都法乘》卷一二《道影篇》,《中國佛寺志叢刊》第35冊,廣陵書社1996年版,第1702頁。

(26)(明)釋文琇:《增集續(xù)傳燈錄》卷五《北京順天府慶壽獨庵道衍禪師》,《卍新纂續(xù)藏經(jīng)》第83冊,第329頁。

(27)明成祖:《御制贈推忠輔國協(xié)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恭靖姚廣孝神道碑銘》,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51冊,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頁。

(28)《明史》卷一三九《葉伯巨傳》,第3990頁。

(29)《明史》卷一四五《姚廣孝傳》,第4079頁。

(30)(明)王鏊:《震澤紀聞》卷上《姚廣孝》,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83頁。

(31)[日]中村元編,佘萬居譯:《中國佛教發(fā)展史》,臺灣天華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467頁。

(32)(明)釋文琇:《增集續(xù)傳燈錄》卷五《北京順天府慶壽獨庵道衍禪師》,《卍新纂續(xù)藏經(jīng)》第83冊,第329頁。

(33)(明)釋明河:《補續(xù)高僧傳》卷一五《日本德始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10頁。

(34)(明)姚廣孝:《逃虛類稿》卷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新注演義〉序》,《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05頁。

(35)(明)姚廣孝:《逃虛類稿》卷二《〈新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圖釋〉序》,《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05頁。

(36)(明)釋文琇:《增集續(xù)傳燈錄》卷五《北京順天府慶壽獨庵道衍禪師》,《卍新纂續(xù)藏經(jīng)》第83冊,第329頁。

(37)(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卷三二《同姓諸王表》,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562頁。

(38)《明史》卷一四一《黃子澄傳》,第4015頁。

(39)《明史》卷一四一《齊泰傳》,第4014頁。

(41)(明)陳建:《皇明通紀集要》卷七,《四庫禁毀書叢刊》史部第34冊,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頁。

(42)(明)祝允明:《野記》卷二,《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0冊,第25頁。

(43)商傳:《明初著名政治家姚廣孝》,《中國史研究》,1984年第3期。

(44)(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四《〈志怪錄〉提要》,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229頁。

(45)(明)顧應(yīng)祥:《靜虛齋惜陰錄》卷一二《雜論三》,《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84冊,第201頁。

(46)毛佩琦:《永樂皇帝大傳》,遼寧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頁。

(47)《明史》卷一四五《姚廣孝傳》,第4080頁。

(48)《明史》卷二九九《袁珙傳附子忠徹傳》,第7643頁。

(49)(明)陸容:《菽園雜記》卷一一,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33頁。

(50)《朝鮮世宗實錄》卷九,世宗五年六月辛卯條,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影印本,1960-1965年,第24頁。

(51)《明太祖實錄》卷一三〇,洪武十三年三月壬寅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066-2067頁。

(52)《明史》卷一四一《齊泰傳》,第4014頁。

(53)《明史》卷一四五《姚廣孝傳》,第4080頁。

(54)《明史》卷一四五《姚廣孝傳》,第4080頁。

(55)(明)祝允明:《野記》卷二,《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0冊,第26頁。

(56)《明史》卷一四五《姚廣孝傳》,第4080頁。

(57)(明)談遷:《國榷》卷一一,建文二年十二月乙卯條,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821頁。

(58)《明史》卷一四五《姚廣孝傳》,第4080頁。

(59)(明)李贄:《續(xù)藏書》卷九《榮國姚恭靖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49頁。

(60)《明史》卷一四五《姚廣孝傳》,第4080頁。

(61)《明史》卷五《成祖本紀一》,第73-74頁。

(62)《明史》卷一四五《姚廣孝傳》,第4080頁。

(63)《明史》卷五《成祖本紀一》,第71頁。

(64)《明史》卷一四五《姚廣孝傳》,第4080頁。

(65)《明太宗實錄》卷一九八,永樂十六年三月戊寅條,第2073頁。

(67)《明太宗實錄》卷一二上,洪武三十五年九月甲申條,第194-200頁。

(68)(明)姚廣孝:《逃虛子集補遺·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65頁。

(69)明成祖:《成祖文皇帝御敕》,(明)姚廣孝:《逃虛子詩集補遺》附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71頁。

(70)《明太宗實錄》卷三〇,永樂二年四月壬申條,第534頁。

(71)《明史》卷七二《職官志一》,第1731、1732頁。

(72)(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卷七《異典述二·公孤真任》,第118頁。

(73)《明史》卷一四五《姚廣孝傳》,第4081頁。

(74)《明史》卷六《成祖本紀二》,第81頁。

(75)《明太宗實錄》卷三〇,永樂二年四月壬申條,第534頁。

(76)《明太宗實錄》卷六六,永樂五年四月辛卯條,第926頁。

(77)《明宣宗實錄·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頁。

(78)《明太宗實錄》卷三二,永樂二年六月辛卯、乙未條,第572、573頁。

(79)(明)姚廣孝:《逃虛子集補遺·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65頁。

(80)(明)王賓:《光庵集·永樂賑濟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85頁。

(81)(明)姚廣孝:《逃虛子集補遺·相城妙智庵姚氏祠堂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65頁。

(82)(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甲集《王高士賓》,第99頁。

(83)(清)劉承乾:《明史例案》卷三,《四庫未收書輯刊》第5輯第4冊,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81頁。

(84)《明太宗實錄》卷二一,永樂元年七月丙子朔條,第393頁。

(85)《明太宗實錄》卷三六,永樂二年十一月丁巳條,第627頁。

(86)《明史》卷一四七《解縉傳》,第4116頁。

(87)《明太宗實錄》卷七三,永樂五年十一月乙丑條,第1016頁。

(88)《明太宗實錄》卷一三,洪武三十五年十月己未條,第233-234頁。

(89)《明太宗實錄》卷一二〇,永樂九年十月乙巳條,第1516頁。

(90)《明太宗實錄》卷二〇〇,永樂十六年五月庚戌朔條,第2081頁。

(91)《明史》卷二九九《袁珙傳》,第7643頁。

(94)《明宣宗實錄》卷六二,宣德五年(1430)正月戊辰條,第1468-1470頁。

(95)正德《松江府志》卷三一《趙友同》,《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81冊,第822頁。

(96)《明太宗實錄》卷六八,永樂五年六月乙未條,第959-960頁。

(97)(明)葛寅亮撰,何孝榮點校:《金陵梵剎志》卷二《欽錄集》,永樂元年冬,第54頁。

(98)《明太宗實錄》卷一四,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壬午條,第249頁。

(99)《明太宗實錄》卷一六,永樂元年正月癸巳條,第294頁。

(100)《明太宗實錄》卷二一,永樂元年七月乙巳條,第403頁。

(101)(清)釋超永:《五燈全書》卷五六《杭州府天龍斯道道衍禪師》,《卐新纂續(xù)藏經(jīng)》第82冊,第209頁。

(102)明成祖:《御制贈推忠輔國協(xié)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恭靖姚廣孝神道碑銘》,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51冊,第45頁。

(103)(明)釋明河:《補續(xù)高僧傳》卷一五《日本德始傳》,第710頁。

(104)(明)姚廣孝:《逃虛子道余錄·序》,《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46頁。

(105)(明)姚廣孝:《姚廣孝集》卷二四《逃虛子文集新輯·佛法不可滅論》,第327-328頁。

(106)(明)楊士奇:《東里文集》卷二五《僧錄司右善世南洲法師塔銘》,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375頁。

(107)(明)鄭曉:《今言》卷三,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29頁。

(108)(明)林世遠、王鏊等:正德《姑蘇志》卷五二《姚廣孝》,《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本,第27冊第810頁。

(109)明成祖:《御祭[姚廣孝]文》,(明)姚廣孝:《逃虛子詩集補遺》附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72頁。

(110)[日]野上俊靜等著,圣嚴法師譯:《中國佛教史概說》,臺北商務(wù)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62頁。

(111)《明史》卷九四《刑法志二》,第2320頁。

(112)《明史》卷七八《食貨志二》,第1896頁。

(113)《明史》卷四《恭閔帝紀贊》,第66頁。

(114)參見牛建強、閻現(xiàn)章:《試論明朝建文帝的維新政策》,《史學(xué)月刊》,1987年第2期。

(115)《明史》卷一四一《齊泰傳》,第4014頁。

(116)《明史》卷五《成祖本紀一》,第73頁。

(117)《明史》卷一四一《方孝孺?zhèn)鳌?,?019頁。

(118)《明史》卷一四一《齊泰傳》,第4014頁。

(119)《明史》卷七《成祖本紀贊》,第105頁。

(120)晁中辰:《“仁宣之治”還是“永宣之治”》,《山東大學(xué)學(xué)報》,2003年第2期。

(121)田澍:《正德十六年——“大禮議”與嘉隆萬改革》,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封三“內(nèi)容簡介”。

(122)《明世宗實錄》卷二一三,嘉靖十七年六月丙辰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386頁。

(123)明成祖:《御制贈推忠輔國協(xié)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恭靖姚廣孝神道碑銘》,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51冊,第45頁。

(124)(明)朱國禎:《涌幢小品》卷二《講讀》,《續(xù)修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2冊第600頁。

(125)《明史》卷九《宣宗本紀贊》,第125-126頁。

(126)晁中辰:《“仁宣之治”還是“永宣之治”》,《山東大學(xué)學(xué)報》,2003年第2期。

(127)明成祖:《御祭[姚廣孝]文》,(明)姚廣孝:《逃虛子詩集補遺》附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冊,第173頁。

(128)《明仁宗實錄》卷八上,洪熙元年三月庚辰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54-255頁。

(129)《明太宗實錄》卷一九八,永樂十六年三月戊寅條,第2073頁。

(130)(明)劉球:《[卓敬]傳》,(明)李維樾、林增志:《忠貞錄》卷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商務(wù)印書館”影印本,1986年,第447冊第102頁。

(131)(明)都穆撰,陸采輯:《都公譚纂》卷上,《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6冊,第369頁。

(132)(明)林世遠、王鏊等:正德《姑蘇志》卷五二《人物十·名臣·姚廣孝》,《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本,第27冊第810頁。

(133)《明世宗實錄》卷一一六,嘉靖九年八月甲申條,第2760頁;卷一七四,嘉靖十四年四月庚戌條,第3787頁。

(134)(明)王世貞:《弇州史料前集》卷二九《姚廣孝傳》,《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12冊,第696-697頁。

(135)(明)王世貞:《弇州史料后集》卷二八《札記》,《四庫禁毀書叢刊》史部第49冊,第567頁。

(136)清高宗:《御制詩四集》卷九五《過姚廣孝墓戲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商務(wù)印書館影印本,1986年,第1308冊第827頁。

(137)(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卷首三《凡例二十則》,第18頁。

(138)(清)莊廷鑨:《明史鈔略·開國以后釋教之傳·姚廣孝》,《續(xù)修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冊第799頁。

(139)(明)李贄:《續(xù)藏書》卷九《榮國姚恭靖公》,第151頁。

(140)(明)過庭訓(xùn):《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一八《姚廣孝》,《續(xù)修四庫全書》本,第533冊第376頁。

(141)(明)李贄:《續(xù)藏書》卷九《榮國姚恭靖公》,第151頁。

(142)賴永海:《中國佛教通史》卷一二,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2-64頁。

(143)(明)姚廣孝:《姚廣孝集》卷二四《逃虛子文集新輯·前僧錄司左善世啟宗佑法師塔銘》,第300頁。

(144)(明)釋祩宏:《云棲凈土匯語》卷一,《卍新纂續(xù)藏經(jīng)》第62冊,第11頁。

(145)(明)釋明河:《補續(xù)高僧傳》卷二五《南洲溥洽法師傳》,第758頁。

(146)(明)楊士奇:《東里文集》卷二五《僧錄司右善世南洲法師塔銘》,第375頁。

(147)陳垣:《明季滇黔佛教考》,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3頁。

(148)《明太宗實錄》卷一九八,永樂十六年三月戊寅條,第2073-2074頁。

(149)(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七五《〈逃虛子集、類稿補遺〉提要》,第1552頁。

(150)參閱康爾琴:《姚廣孝詩文集版本考述》,《圖書館》,2010年第2期。

(151)(明)高啟:《高太史鳧藻集》卷二《獨庵集序》,《四部叢刊》本,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22年版,第20a頁。

(152)(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七五《〈逃虛子集、類稿補遺〉提要》,第1552頁。

(153)(明)楊士奇:《東里文集》卷二五《僧錄司右善世南洲法師塔銘》,第375頁。

Hash:41f961e0feafbd93fa38d5727d959cb79a626e4d

聲明:此文由 自由自在的旅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