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列來自千年前的列車,帶你一覽“宜昌古八景”的盛況!
據(jù)同治五年《宜昌府志·東湖八景》載,“宜昌八景”是:東山圖畫、西陵形勝、雅臺明月、靈洞仙湫、三游雨霽、五隴煙收、赤磯釣艇、黃牛棹歌。
“宜昌古八景”,曾令無數(shù)游人流連忘返,令文人騷客俯仰吟誦。
時光變遷,而今的“宜昌古八景”或輝煌,或沒落,或已不復(fù)存在。
有七律云:
便數(shù)夷陵八道景,
乾坤化育信難猜。
黃牛放棹游靈洞,
赤艇沉磯逝雅臺。
雨霽江天千嶂秀,
煙收籬落幾人哀。
已然西塞歸形勝,
即望東山古寺開。
古八景,又有哪些盛況?
如今又在哪里?
上車!宜小布帶你走進(jìn)《詩詞宜昌·宜昌八景》!
東山圖畫
今天的東山地處宜昌城區(qū)中心地帶,山巒起伏連綿蜿蜒十里,東山大道和城東大道橫貫于山體兩側(cè),鐵路直通山崗始末,山間道路四通八達(dá)。
古代,此山因在宜昌城東故名“東山”。明朝弘治年間夷陵(宜昌古稱)地方官員和文人墨客要把此山用“東山圖畫”之辭列為“夷陵八景”之一上《夷陵州志》的理由。
《峽州東山》
(南宋) 陸游
十年不踏東山路,今日重為放浪行。
老矣判無黃鵠舉,歸哉惟有白鷗盟。
已駕巾車仍小駐,綠蘿亭下聽鶯聲。
西陵形勝
西陵形勝又名:西塞晚霞。西塞即西陵山廟(現(xiàn)復(fù)建成嫘祖廟),原為前后坪的分水嶺,住有道士,毀于抗戰(zhàn)中。
西陵山位于城區(qū)西北南津關(guān)東南、長江與黃柏河之間,泛指從營盤崗到天燈堡之間的山頭。
這里處在中國地理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上,長江分成上、中游。古人入蜀,常在此置酒餞行,折柳送別,古往今來無數(shù)大家留有詩文和話。
《 西塞山懷古》
(唐) 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雅臺明月
宜昌市曾經(jīng)有條名噪數(shù)百年的街道叫做爾雅街,雖然這條街道不長,有不少的名勝古跡坐落于此,像著名的爾雅臺,就在街上的爾雅書院中,還有明月臺、明月池,相映生輝。
“雅臺明月”一景的來歷有二種說法。
文物說,因為爾雅臺與明月臺為千古稀世文物,是神州難覓的人文景點;
景觀說,因為月夜,登爾雅臺,空中明月映在靜靜的明月池水面上,亭臺樓閣,二月同輝,實為人間美景。
《爾雅明月二臺》
(明) 詹同
爾雅臺前草木疎,明月臺前月影孤。
試問當(dāng)年著書者,二臺留得此間無。
靈洞仙湫
石門洞又名龍王洞,位于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qū)內(nèi),為宜昌古八景之一的“靈洞仙湫”?,F(xiàn)列為宜昌市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
其洞中空間之大居當(dāng)?shù)馗上?8洞之首。洞內(nèi)建筑始于宋朝。明太祖朱元璋昭書賜字后,相繼修建了龍王殿、張仙殿、佑圣殿、靈泉寺、臥云樓和殿前的漱玉亭。
《水調(diào)歌頭·和吳允成游靈洞韻》
(南宋) 陳亮
人愛新來景,龍認(rèn)舊時湫。
不論三伏,小住便覺凜生秋。
我自醉眠其上,任是水流其下,湍激若為收。
世事如斯去,不去為誰留。
本無心,隨所寓,觸虛舟。
東山始末,且向靈洞與沈浮。
但有君才具,何用問時流。
三游雨霽
三游洞景色奇麗,曾被古人喻為“幻境”。洞外林寒澗肅,風(fēng)景極致,尤以雨后新晴,江山如洗,清靜秀麗,分外好看,是為三游雨霽。
它背靠長江三峽的西陵峽口,面臨下牢溪,洞奇景異,山水秀麗是湖北省著名名勝古跡和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之一。
《三游洞》
(宋)蘇轍
洞前危徑不容足,洞中明曠坐百人。
蒼崖硉兀起成柱,亂石散列如驚麇。
清溪百丈下無路,水滿沙土如魚鱗。
夜深明月出山頂,下照洞口才及唇。
沉沉深黑若大屋,野老構(gòu)火青如磷。
平明欲出迷上下,洞氣飄亂為橫云。
深山大澤亦有是,野鳥鳴噪孤熊蹲。
三人一去無復(fù)見,至今冠蓋長滿門。
五隴煙收
煙收壩(亦稱胭脂壩、煙洲壩)是宜昌古八景“五隴煙收”的點睛之景,是宜昌城區(qū)長江上僅存的一個島嶼,常見桃花魚和各類候鳥。
當(dāng)年《東湖縣志》記載:“其間,清流潺潺,村落參差,林木蔭翳。凌晨薄暮,崗霧樸地,莫識津涯。迨清風(fēng)徐起,微煙縹緲。獨(dú)裊晴空,碧峰洗掃如黛,春華疏密,秋色丹黃,風(fēng)景如畫?!?/p>
《五隴山》
(清) 景大任
朝見五隴煙,暮見五隴樹。
煙樹兩迷離,停驂不知處。
赤磯釣艇
赤磯釣艇是宜昌古八景中消失得最徹底的景觀,甚至連它的具體位置 也難以說清。
從同治《宜昌府志》插圖看,赤磯踞三江之中。歲月更替,川岸消長,赤磯釣艇這一美景已隨水而逝,幾成傳說。
《郭州春望》
(清) 戈保泰
無端怪石沖人立,不斷遙峰學(xué)水波。
芳草出時連雨氣,暮煙起處有漁歌。
黃牛棹(zhào)歌
距三峽大壩幾公里處,位于廟南寬谷中黃牛峽南岸的黃瓦和金碧輝煌的古建筑,這就是三峽中年代最久遠(yuǎn)的古建筑黃陵廟。
黃牛山高巖之上一大片石形,狀似躬耕農(nóng)夫趕牛扶犁,故名黃牛巖。黃牛巖在西陵峽中,帆棹漿櫓,上下唱號子,名曰棹歌。
《黃牛棹歌》
(清) 陳宏鑒
黃牛峽口晚風(fēng)多,打鼓發(fā)船聽棹歌。
歷盡灘聲休道險,人心還較險如何?
“宜昌古八景”大多已不復(fù)存在。而在環(huán)南改造項目規(guī)劃建設(shè)的歷史風(fēng)貌街區(qū)中,將有縣府署衙、中書坊、楚漢戲臺、天官牌坊、墨池書院、爾雅臺、吊腳樓、鐘樓等獨(dú)具特色和文化底蘊(yùn)的古建筑群,稱為“宜昌新八景”。
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宜昌城市新地標(biāo)、市民生活新平臺”。
延伸閱讀:
來源|宜昌發(fā)布
編輯|李傲圈 編審|水仙 校對|楊楊
往期回顧
Hash:e001def84e15983563aa0043f2ce4900d0d6b28a
聲明:此文由 宜昌發(fā)布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