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桂北(6)紅色之最、書香之村:美美的洛口張家

圖1,為紹水鎮(zhèn)洛口村委張家村張家書院全貌圖(此圖為紹水鎮(zhèn)黨委政府提供)

全州縣紹水鎮(zhèn)洛口村委張家村,地處湘江西岸,是1934年中央主力紅軍長征以軍團建制最先突破湘江,并踏上湘江西岸的第一個古村落。所以我說他是紅色之最。有人將這里稱為中央紅軍主力長征突破湘江第一渡。該地是紅軍長征以軍團建制橫渡湘江的五大渡口之一(其他四個為紅三軍團過界首渡口,紅五軍團過鳳凰鎮(zhèn)倒風塘渡口,紅八、九軍團過鳳凰鎮(zhèn)鳳凰嘴渡口{即建安司村下面董家堰}渡口、紅六軍團過建安司渡口{該軍團有些過界首、有些過董家堰,主力則過該村上游大小溪洲})。

古代的洛口村是湘江西岸一個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包括上洛口、中洛口、下洛碼頭,該村以”洛口碼頭“之名載入《全州縣志》較為有名的碼頭之列。

圖2,這樣的古民居極需保護

圖3,這樣的古民居很少有人居住

全州縣城以上河流四個最大的碼頭是洛口、鳳凰嘴、建安司、鄧家埠。其中,鄧家埠屬灌江,洛口實際上是全州縣城以上湘江河流中三個最大的碼頭之一。它曾是非常重要的物流運輸集散地之一。民國初年村中有藥鋪、縫衣鋪、米粉鋪、旅館、打鐵鋪、屠戶等20余家,洛口古村張家自然村仍保留著許多古老商貿(mào)型的房子,從古房子墻上殘存的“藥”、當“鋪”等模糊的字跡,依然可見當年的繁華。

圖4,古民居藥鋪的“藥”字隱約可見:

圖5,為紅軍從古洛口碼頭上岸后進入的張家小巷子,養(yǎng)蛇人李祖英一邊玩蛇,一邊向記者們講述父輩相傳當年紅軍從湘江東岸過來的往事.

在洛口張家不僅古村建筑有深厚的歷史底蘊,也有迷人的自然風光,尤以湘江旁的碼頭最為漂亮。在紅軍經(jīng)過的洛口碼頭對岸,便是鳳凰鎮(zhèn)大坪村古渡口。大坪村也是名村,該村以較有名的”大坪渡口“的名義也載入了《全州縣志》。

圖6,為站在洛口碼頭看對岸的大坪渡口,風光非常迷人。

圖7,為紹水鎮(zhèn)美麗的洛口古碼頭,曾是湘江古水道運輸?shù)姆比A之地。也是1934年中央紅軍主力長征最先踏上湘江西岸的地方。瞧,這是一個多么美麗的地方!

圖8,洛口村立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湘江戰(zhàn)役遺址紀念碑,但名字是”大坪渡口“,立在紅軍突破湘江影視基地的前方。

圖9,紹水鎮(zhèn)洛口村為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的影視基地。這里往往被外地人誤當成是當年紅軍過渡的地方。

洛口,是構(gòu)通湘、漓兩水的必經(jīng)之地,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水路要道,歷史上發(fā)生過許多戰(zhàn)事。

咸豐二年四月,太平軍水、陸兩路大軍北上,曾占領(lǐng)過洛口,并火燒了一些洛口村的富戶。近年,有人建新房,便挖出了許多因火燒而炭化的谷粒。

1944年日本侵占全州,也占領(lǐng)了洛口,并在這里派兵駐扎。當年,美軍曾派飛機掃射、轟炸洛口村委張家的日本軍隊。炸彈炸出的彈坑竟然有一丈多深。而墻上的彈孔遍布,它們成了當年戰(zhàn)爭的見證者。

圖10,美軍飛機向駐扎在村里的日本兵用機槍掃射時留下的巨大彈孔

圖11:日本鬼子砍缺祠堂梁柱用來吊馬的痕跡

洛口古村,又名洛溪口,遷自清湘郡,以該村委張家自然村而言,便是一個擁有一千余人的大村。據(jù)高祖碑文記載,洛溪張家高祖祖居江西省吉安泰和縣,高祖在南宋時期,官居大理寺評事,高伯祖官居太仆寺卿,并浩授中議大夫。宋恭宗德佑元年(1275年)冬十一月,元軍攻陷撫州城。江西全境戰(zhàn)亂不堪。高祖兄弟因是南宋朝廷官員,為避元軍殘暴,高祖外逃西遷。高祖于公元1278年左右到達廣西全州州城關(guān)外,入籍恩鄉(xiāng)二十五都二圖七甲,于明成化年間,祖輩遷至距州城六公里左右的福坪蝦子塘立家,清康熙年間,來此地定居,取名德義村,因先祖號洛溪公,故村子又以其名號命名。

乾隆時期洛溪張家村里修建的1個大祠堂,另有分支祠堂5個。全村古色古香的房子甚多。過去是古青石板遍地。現(xiàn)仍存在著許多古橋、古石柱、旗桿石(也稱甲石),村里遍布許多古跡。

圖12-13,為考取功名的旗桿石,當?shù)亟兴R石,據(jù)說有二十多處。

圖14,石礎(chǔ)

圖15,古橋

洛溪張家村里歷史悠久,先祖治家有道,教育有方,常以讀書明理,尊輩長讓,勤儉節(jié)約,互幫互助為傳統(tǒng),他們各房都有田產(chǎn),豐年置田產(chǎn)修房子,災(zāi)年救村民,晚輩孝諍并舉,讀書的積極進取,學(xué)風旺盛。清康乾盛世時,發(fā)展迅速,據(jù)古碑文記載,全村明清期間先后考取邑(郡)癢生、員生等數(shù)十人,他們中有國子監(jiān)太學(xué)生、成均進士、發(fā)進士、恩進士,分別在全國各地擔任、教育、訓(xùn)導(dǎo)、督學(xué)、縣尹等。村里最值得一說的要算是下圖這個“張家書院”了。他是當年紅軍從這里路過歇息的地方,有資料說是590平方米。他是我至今見過全州鄉(xiāng)下尚存的最大的書院。

圖16,張家書院正面。張家書院原是村里的大祠堂,因村民崇尚讀書,后改為書院。

圖17,張家書院大門。

在該村張家書院的正門,懸掛著“張家書院”四個大字,門的兩邊寫有對聯(lián):“周武秦皇楚漢隋唐天下敉平唯仗箭”“桑科仕商禮義廉恥國家事業(yè)要讀書”。書院正廳懸有“正義堂”的匾。

書院內(nèi)有兩幅對聯(lián),一幅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另一幅很有文化味的對聯(lián)是:“腰纏萬貫?zāi)羯響驯〖肌薄胺e金千兩不如送子讀書”。祠堂內(nèi),貼有許多古代科學(xué)家,如祖沖之、徐光啟、宋應(yīng)星、李善蘭等畫像。這些東西對后輩有很大的激勵作用。該村讀書氛圍濃厚,解放后先后涌出30多位教師,在當?shù)剡@是非常罕見的!下圖為書院內(nèi)的一幅對聯(lián):

圖18-19,張家書院里面的對聯(lián)。

洛口張家,真不愧為紅色之最、書香之村!

告讀者:本平臺主要刊登反映桂北地區(qū)歷史文化、人文地理為主要內(nèi)容的稿件。歡迎 投稿:949568407@qq.com 。欲看舊聞,用手指長按下圖二維碼即可關(guān)注。

Hash:f151085badf3c76cfc9a70a674c0cca8d2eee90c

聲明:此文由 桂林路邊攝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