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遺址‖古城尋蹤(附:下川口村落全貌視頻)

圖文編輯:“允吾梨花”梁增壽

下川口在兩省三縣(區(qū))的地理位置

和縣馬場垣鄉(xiāng)下川口村,地處青海省東北部邊緣,地理位置屬于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這里溝壑縱橫,山巒起伏,地質(zhì)地貌非常特殊。東、北兩面和蘭州市紅古區(qū)紅古鄉(xiāng)隔河相望,正南方向以“駱駝山”為界,此山以南是甘肅永靖縣地界,西靠本縣隆治鄉(xiāng),東、北面倚西寧海東幾縣的母親河——湟水河。東、北面的湟水河與南面的隆治河在此交匯,形成了“二龍戲珠”之勢,下川口村就好比是兩條巨龍守護的一顆明珠,也是青海省海撥最低點,最低處本村的下東川社只有1650米。允吾寶塔

從青海東面進入下川口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垣高臺上那五個醒目的大字,“青海第一村”和那座高聳如云的白塔

說起這座白塔的建造還真有點來歷:二零零八年夏, 時任青海省省長的宋秀巖女士乘坐一輛小車,從內(nèi)地沿“京藏高速”返回西寧,途徑蘭州市紅古區(qū)紅古鄉(xiāng)新莊村時,抬眼一看,前面有座村莊,山頂之上有片平臺,山下大片農(nóng)田內(nèi)各種梨樹蘋果樹等其它樹木郁綠成蔭,還有成塊的桃樹林加雜在其中,散發(fā)著勃勃生機,特別引人注目。 看到這一副副美妙的畫卷,宋秀巖省長隨意向同車的隨行人員問了一句,前面這個村莊叫什么名字?屬于哪個?。客腥藛T曉有興趣回答道:這個是我們青海民和縣最東邊的一個村莊叫:下川口村?,F(xiàn)在這個村上鐵路公路修通以后,進入青海和民和縣的好多車輛都在此村經(jīng)入青海境內(nèi),所以,當?shù)氐奈娜四徒o這個村莊起了雅稱,叫:“青海第一村”(以前所有進入青海的車輛在民和川口享堂村入青進藏是必經(jīng)之路, 歷史上也被稱為“青海第一村”)。 頓時,宋秀巖省長對此事有了特殊的興趣。 片刻功夫,車輛也很快進入民和川口鎮(zhèn)境內(nèi),同行人員又說:這里叫上川口,因地理位置處在巴州溝口,和下川口隆治溝口,上下相呼應(yīng)。 回寧后宋秀巖腦中就構(gòu)思了一個想法,要在這兩個有特殊地理位置的地方各修一個標志性的建筑——塔。 這座由純花綱巖石制作的寶塔,終于在二零零九年秋季修建完成,并且在下川口古垣高臺靠東面的山坡上用白色大磁磚鑲嵌了五個大字,即:“ 青海第一村 ”。

這座塔自修建之日起至今無名,又因建在原“金城郡.允吾縣”的古城墻基之上,所以,被本文作者命名為“允吾(yanya)寶塔”?!窘鸪强ぁ窟z址古城

這段古城墻是“金城郡”僅存的一段,長約十多米,寬約三到五米不等,呈三角形狀,高二.五米至三米??勘泵娉菈σ蚯О倌陙礓宜佑捎诤铀粩鄾_刷,導(dǎo)致河床持續(xù)下降,產(chǎn)生大面積的滑坡,將臨北一面城墻滑入湟水河中,其余部分城墻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因下川口旱垣上三級電灌建成,垣上一千多畝旱田變?yōu)樗疂驳亍S謴氖⊥庖M大量蘋果樹苗進行種植栽培,也將大部分殘存的城墻挖去充當肥料,剩余的部分墻基全部被平整為土地。下川口的交通狀況

下川口村地處甘青交接之地,公路鐵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是東去蘭州,及內(nèi)地各省,西進“高原夏都”西寧,“雪域西藏”和北上“西域新疆”的必經(jīng)之路和咽喉要塞之地,屬青海東部之門戶。蘭青鐵路雙線,京藏高速,蘭新高鐵,民小高等級公路和川總鄉(xiāng)鎮(zhèn)道路都從這里經(jīng)過。作者還有一篇關(guān)于下川口村交通現(xiàn)狀的文章,標題:《湟水河上十一條巨龍橫臥的村莊——下川口村》這里面詳細的記述了下川口村每座大橋的修建歷史和交通概況。蘭新高鐵下川口湟水河特大橋

晨曦中的蘭新高鐵湟水河特大橋

下川口的氣候和特產(chǎn)

民和下川口村屬大陸溫熱帶干燥性氣候,光照充沛,降雨量適中,物產(chǎn)豐富,盛產(chǎn)多種蔬菜瓜果,自古以來就有著“瓜果之鄉(xiāng)”之美稱。八十年代初,本地出產(chǎn)的“紅香蕉”蘋果,因個大,色艷,含糖量高,被省上推送參加在首都北京舉辦的“全國農(nóng)產(chǎn)品博覽會”并榮獲銀獎。下川口村當時普遍種植一種從國外引進的一新品種西瓜,俗稱“意大利棒子瓜”,曾遠銷東北“冰城”哈爾濱,受到東北人民的喜愛。本地還出產(chǎn)一種名為“大紅袍”的桃子,因肉質(zhì)肥厚,耐運輸?shù)忍攸c,曾經(jīng)銷往“華中重鎮(zhèn)”武漢和新疆烏魯木齊市。也曾在此桃子的原故鄉(xiāng)山西洪洞縣,做為貢品,敬獻給清朝皇帝。從此下川口村各種品牌的水果和旱砂地西瓜名聲大振,并暢銷大西北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下川口村調(diào)整農(nóng)業(yè)種植結(jié)構(gòu), 大量種植桃樹、蘋果、梨等樹,在短短的幾年內(nèi),農(nóng)民的收入有所提高,后來越種越多,每年四至五月份,老水地和垣上的幾千畝田地被粉紅色的桃花和潔白如雪的梨花所覆蓋, 成為青海省東部的一處人為的自然景觀。 屆時,有甘青兩省的旅游愛好者紛至沓來。 在桃樹鼎盛時期,也曾被稱“萬畝桃園”,成為青海省著名的一大旅游品牌。

此圖由甘青兩省攝影愛好者,二零一三年四月“桃花節(jié)”期間拍攝于下川口桃花源景區(qū)。

特別提示:

各位網(wǎng)友及廣大觀眾, 請注意! 不要強行對號入座。下川口村昔日里瓜果飄香,招蜂引蝶,引得路人駐足觀望的繁華景象成為過去。如今的現(xiàn)狀是,到處死樹遍地,滿目瘡傷和慘不忍睹的景象。往日里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景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這幾年,下川口村成為無瓜、無果、無蔬菜的現(xiàn)狀。也由于周邊環(huán)境的污染和遭人為砍伐, 幾百年前祖先們所栽的梨樹、杏樹等等已所剩無幾,更談不上有什么高田收入和村民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

進入城隍廟的必經(jīng)通道迎仙橋

下川口“金城郡.允吾縣”城隍廟

據(jù)考證,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開始置“允吾縣”隸屬于“金城郡”。三國時期,魏初改“允吾縣”為“金城縣”,后改為“龍支縣”。東晉十六國時期(公元317年至420年)又改為“允吾縣”,到北魏(公元386年至534年)廢之,隋代在“允吾縣”舊址設(shè)“廣武縣”,唐朝初年遷“廣武縣”至甘青永登,復(fù)設(shè)“允吾縣”,到唐武德二年(公元60年)廢止,然后在“允吾縣”(今下川口)舊址重設(shè)“龍支縣”。所以,歷史上流傳的文本很多。說是“允吾縣”在永登,蘭州榆中,民和古鄯等等,不管歷史怎么變遷, 遷來遷去,最準確的資料顯示“允吾縣”始終在今下川口。

另據(jù)《民和縣志》記載,允吾二字作為地名是雙音連綿字,允吾應(yīng)讀為:yɑnyɑ(沿牙)?,F(xiàn)在好多新聞媒體和報刊雜志都把允吾二字讀為(鉛牙),這個有誤。允吾當時為古羌語名字中的漢音譯,意為“左川”,左川即下川。到清朝年間才改為下川口,也和民和縣城的所在地上川口一樣,同處在湟水河與巴州河及隆治溝口,才加了個“口”字。從此以后就有了上川口和下川口地名之說。

“允吾古城”分為舊城新城。舊城遺址在下川口以北的旱垣高臺上,現(xiàn)只有競存的古城墻一段(因年代已久,面積無法考證),新建的有白塔一座,其它的如漢代古墓遺址早已消失殆盡。新城即:現(xiàn)在下川口村民所居住整個村落的西南方(今上墻門至水城門之間),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先后共筑了兩座城,先筑的叫:“大城”因面積比較大(城中心是下川口民國小學(xué),即現(xiàn)在的“馬王殿”)一帶),因城內(nèi)人口逐漸增多,又在城的東北面又后筑了一座,叫“尕城”,和原來的“大城”連為一體,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共設(shè)了四個城門。古代通過“允吾古城”的行人和商隊都從南門、北門才能通行。東門也叫“水城門”和“上城門”是城內(nèi)大部分居民從隆治河挑取生活用水和去農(nóng)田水地的必經(jīng)之路。古城“西門”,也是靠大山的一面,基本上是城內(nèi)死了人以后,從這個門抬出去的。這樣前后所筑的兩座城加起來,長度大約380米X寬120米不等。總面積約45600平方米。另外,在下川口中學(xué)下面正東方有瓦窯一座, 據(jù)說,這兩座古城建筑上所用的青磚都是這座瓦窯和下川口村上西川社的瓦窯上燒制的,上西川現(xiàn)有被國家文物局“設(shè)立的“瓦窯臺遺址” 石碑一塊 (民小公路南側(cè))。只可惜,這些古遺址由于歷史的變遷和古城人口的逐漸增多,早已毀壞,并且蕩然無存, 現(xiàn)在只成了美麗而神奇的傳說而易。

一九七三年六、七月份,下川口村七社村民在“允吾古城”以西北方向的農(nóng)田地里澆水時,忽然發(fā)現(xiàn)有大量水流直入地下,洞口處用大塊青磚鋪成, 這個洞被人為挖開的,立即報到大隊部,然后一級級上報,最后,青海省文物局派專職人員來民和,縣上文物保護部門派人參加,村上安排民兵現(xiàn)場把守。在金城郡古城附近,共同發(fā)掘下川口漢墓一座,出土了一批銅錢,銅飾件,銅制搖錢樹一棵,陶狗,陶雞,陶罐和一對兒童骨骼(陪葬的童男女)等文物,并有兩扇巨大的石門(此墓不知何年已盜,經(jīng)確認,墓內(nèi)墻角上方有洞之處有一副盜墓者縮成一團的成人骨骸一副,里面其它珍貴的文物被洗劫一空) 所有出土文物包括兩扇巨大的石門都省上拉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席卷全國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活動在全國迅速蔓延。最后,這座漢代古墓中競存的所有青磚全部被村上拆下來,用做修建“下川口村知識青年點”房屋之用。

下川口村落全貌(手機拍攝)

本文作者簡介與近照

本文系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jīng)原作者同意不得轉(zhuǎn)載。

▋來源:允吾梨花

▋編輯:民和在線

Hash:a9514f249c99fff079599d3adeb82979c3144ab9

聲明:此文由 民和在線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