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史志工作者史料、實地考證 宜都也有一座駱賓王墓地

作為初唐四杰,駱賓王留在世上的詩作最多,家喻戶曉的一首詩非《詠鵝》莫屬,他7歲時才氣側漏,作出“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樣的詩作聞名于世,“神童”的名號便由此而來。

一篇《討武檄文》徹底改變了駱賓王的命運,從此顛沛流離,下落不明。有人說他被殺了,有人說他逃走了,真相不得而知。近日,宜都市史志工作者明建中通過查詢史料、實地走訪發(fā)現(xiàn),宜都紅花套鎮(zhèn)駱家河也有一座駱賓王墓。目前,也有學者表示,南通義烏兩地的駱賓王墓都是衣冠冢。駱賓王魂歸宜都,有何證據?10月13日,本報記者獨家采訪了史志工作者明建中。

駱氏后裔及村民講述 駱賓王墓地沉入清江水下

明建中是一名史志工作者,退休后依然致力于史志研究。幾年前,他發(fā)現(xiàn)清同治五年(1866)版《宜都縣志·地理古跡》對駱賓王墓進行了記載:“唐駱賓王墓,在白巖溪駱氏家廟側。相傳賓王逃居此,卒,遂葬焉。”因其為孤證,他沒有進行深入研究。

去年,他在宜都市紅花套鎮(zhèn)駱家河走訪時,發(fā)現(xiàn)當地有較為完整的族譜,當地老人的描述更加堅定了他一探究竟的想法。

“據老人說,我們的先祖駱賓王避難時是兩弟兄,駱賓王落在宜都,他的弟弟駱侯王落在四川。”宜都市紅花套鎮(zhèn)鄢家沱村四組村民、63歲的駱氏后裔駱盛洪說,駱氏老祠堂浙江,駱家河的駱家祠堂原屬駱家河村一組,2003年合村并組后現(xiàn)屬鄢家沱村四組。駱賓王的墓原建在駱家祠堂旁邊, 1956年修建紅花套到長陽縣城的公路時,碑被抬去修建公路涵洞。解放后,駱家祠堂成了駱家河小學的校舍,1969年清江漲水時,祠堂被大水沖垮了。之后修建高壩洲水庫時,祠堂和駱賓王墓都被淹了,現(xiàn)在天龍灣景區(qū)賓館離岸二十多米的水下就是墓地所在。

67歲的鄢家沱村六組村民覃世知、68歲的鄢家沱村一組村民王登云二人的描述與駱盛洪如出一轍。

《駱氏宗譜》有完整記載 駱賓王避難并安葬于宜都

明建中說,宜都《駱氏宗譜》雖是清道光乙巳年首次編纂,但系根據“歷來世系著為家乘”(民國十三年版《駱氏宗譜·三修族譜序》)。這表明在《駱氏宗譜》首修之前,駱家河駱氏宗族的世系有明確的文字記載。根據一修、二修宜都《駱氏宗譜》,民國十三年版三修《駱氏宗譜》完整無缺地記載了自唐代到民國,從始祖公駱賓王到第三十二世孫的世系和各世系先祖的姓名,至民國初期,宜都駱氏后裔已繁衍至千余人。

民國版《駱氏宗譜》在“始祖賓王公”名錄后除載其身世、來宜避難經過、葬地、碑志等情況外,還附記:“妣:柏氏。一世:賓公子煥公。二世:先華。三世:舜公。四世:大用。五世:振公……”有的子孫還注明歿葬地,如在駱賓王的孫子駱先華的名錄后注:“歿葬紅巖區(qū)官界頭(今屬宜都市高壩洲鎮(zhèn)陳家崗村),隆慶五年(1571)立碑。”而對于生歿時間、葬地不詳的先祖,族譜亦如實記為“失考”。正如駱賓王第三十世孫駱紹傳(字希賓)在該譜《后跋》中所言:“吾族奉賓王公為一世,以其避唐武后亂來此,住地、墳墓及后裔散居皆歷歷可考,必而據之,信不誣也?!?/p>

明建中說,他所見的100余種清代、民國時期的族譜中,將1300多年以來歷代先祖的真名實姓如此完整無缺的、一代接一代地記述傳承下來,唯有宜都《駱氏宗譜》。而宜都《駱氏宗譜》世系記載的完整性、連續(xù)性和長期性,大大增強了其史料記載的真實性、可靠性,成為駱賓王避難、葬于宜都的有力依據。而從唐代繁衍至今已達千余人的宜都駱氏后裔,也是駱賓王避難、葬于宜都的一個佐證。

駱賓王避難留下地名“避難溪” 后裔居住地為“駱家河”

明建中說,據清道光乙巳版宜都《駱氏宗譜》、清同治五年版《宜都縣志》等史籍、檔案記載,駱賓王在“宜都縣西鄙白巖鋪”的避難地“避難溪”,墓地、后裔居住地“駱家河”,均是“地以人傳”,因駱賓王來宜避難留下的歷史地名。如今,歷經1300多年,這兩個歷史地名仍然標注在五萬分之一比例以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地圖上,并為當地村民所熟知、公認。有的老年村民還能講出與宜都地方史籍記載一致的地名由來。

地名是歷史的見證、歷史的記憶和文化的載體。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曾將“地名”喻為“人類歷史的活化石”。從唐代傳承至今的歷史地名“避難溪”“駱家河”,就是駱賓王避難宜都,并葬于此地的歷史見證和文化載體。

明建中分析道,從犯罪者逃跑避難的心理分析,避難者總是覺得跑得越遠、避難的地方越偏僻越安全。從不同史籍記載的三個駱賓王避難地與徐敬業(yè)兵敗地潤州的遠近而言,南通、杭州分別距潤州約120公里、320公里。而唯一不屬吳越地區(qū)、偏處鄂西一隅的宜都最遠,距潤州近千公里。因此,僅從避難者“遠走高飛”的心理分析,以上三個避難地中,駱賓王來宜都避難的可能性最大。這可從清咸豐年間江蘇和縣(后并入吳縣)進士顧子山、浙江余杭縣舉人鄭譜香、安徽太平縣文人孫璧堂等一批吳越地區(qū)文人為躲避太平天國起義的戰(zhàn)亂,乘船順江而上,到長江上游地區(qū)宜都、宜昌等地避難的事例中得到佐證。

來源 : 三峽商報

圖1:

駱賓王墓原址即在今宜都市駱家河天龍灣景區(qū)賓館岸邊前20多米的水下 明建中供圖

圖2:

民國十三年版宜都《駱氏宗譜》駱氏宗祠全圖。宗祠左側是“賓王公墓”,“長陽河”即清江。 歐陽運森供圖

來源:三峽商報,駱效能收集,駱姓論壇整理發(fā)布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Hash:1508138ced71e65699647f25f08f70382549eba5

聲明:此文由 駱姓論壇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