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潮州人,雍正見了都點贊

潮州這個孕育著潮州文化的千年古城,從古至今便文風鼎盛,涌現(xiàn)出像狀元林大欽、榜眼王大寶、探花姚宏中等于國于民做出貢獻的士大夫與名家,造就了潮州有海濱鄒魯,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

在潮州龍湖鎮(zhèn)鳳閣州鄉(xiāng)閣二村,清朝年間也有這樣一位為官清廉公正,秉公斷案的盛世名臣,也是潮汕地區(qū)少數得以面見圣上的官員-- 許日熾。

他被后人稱為“ 許青天”, 在他為政的不少地方至今還保留著他當年為百姓修建防洪水渠,書院等造福百姓的遺跡

讓我們走進他的生平,去感受這樣一位為百姓造福、為潮州文化史、官宦史添上濃墨重彩的盛世名臣。

名臣許日熾生平

許日熾(1679-1753)

字魯常,清代海陽(今潮安龍湖閣州鄉(xiāng)人。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舉于鄉(xiāng),乙未(1715)成進士,官至廣西按察使、左江兵備道道臺(正四品)——史稱盛世名臣

許日熾為人重氣節(jié),有經世濟民的才干,在少年儒生時,深得潮州知府張克嶷的青睞,招為女婿。張克嶷在任期間吏治肅清,從許日熾日后仕宦可知,他是深受這位泰山所影響的。

許日熾的進士第

現(xiàn)存許日熾公“進士”牌匾

上書:工部尚書王項齡為康熙乙未科會試中式第八十一名許日熾立

雍正四年(1726)許日熾出任山西解州夏縣知縣。那里苛捐雜稅,數逾國家定額數倍,卻拖欠稅額逾萬擔。他到任后改革糧稅、迅速破案、修整公祠碑亭。故光緒《夏縣志》有“吏治為一時最”之語。

乾隆《潮州府志·本傳》記載他任夏縣縣令時,陜西總督年羹堯以巡鹽路過夏邑。年是許日熾參加鄉(xiāng)試時的主考官,許日熾只以常禮相待,無一語旁及私事。旁人覺得奇怪,“啟發(fā)”他要“套近乎”,許日熾正色道:“人貴自立,為什么要依附別人呢?”

雍正三年(1725年),年羹堯被皇帝責令自斃,其黨羽多被株連,許日熾卻平安無事,人們方佩服他的遠見卓識。這段在各種史料記載中并不統(tǒng)一,但傳聞往往并非空穴來風。正因為許日熾奉行的是自立自強的人生準則,人們才會附會出上述的“故實”。

雍正六年三月,許日熾因政績卓著,升任解州知州。六月,晉京覲見雍正帝,奉旨補授直隸州解州知州(正五品)。雍正在他的“履歷”上加“忠厚、誠實、結實人”,“中上”的朱批。

雍正十三年(1735)改福建泉州知府。在泉州,他疏浚八卦溝大濠;動員邑紳張文秸捐充民田租 以資助當地教育事業(yè)。離任之日,“士民送者至數百里外,為一時賢守云?!保ü饩w《解州志·宦績》)

乾隆四年,因安南越南)兵變,影響到左江的安全,邊境戒嚴。廣西提督譚行義意欲乘機出兵安南。許日熾卻認為這對天朝卻毫無違犯之處。應謹守關隘,了解敵情、不宜輕率出兵。許日熾的策略,后來也為上司、朝廷所認同。

乾隆八年(1743),在他主持下,于南寧倉西門外河邊,砌建一道約三百米的邕江防洪石堤,至今仍在發(fā)揮防洪功能,2002年公布為南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乾隆十一年(1745),許日熾以年老多病乞休。十二年二月獲乾隆帝批準,致仕回鄉(xiāng)。歸家時囊中蕭然,自號“何有老人”,改字廣平。

以“何有”為號,且名其文集為《何有老人別錄》。此外,他還著有《夏邑土宜記》、《從事籌邊集》,卒年74歲。

后在海陽縣登榮都采英坑(現(xiàn)潮安縣歸湖鎮(zhèn)采英坑)為其建造《澄原卷璞》坊,該坊已被毀。

許日熾的墓塋也在該村,現(xiàn)只存墓穴,碑已被毀。該村還建有“觀察第”,據傳是為許日熾所建,現(xiàn)在此第還完好保留下來。

現(xiàn)存雍正時期書院一座, 院門上書 "種書"兩字, 乃是清 朝狀元徐陶璋所書, 現(xiàn)書院已破損, 目前預備重修中。

許日熾的進士第

許日熾的書院,匾額為徐陶璋題“種書”二字

現(xiàn)存許日熾的歷史遺跡

潮州市龍湖鎮(zhèn)東升村遺跡

位于龍湖鎮(zhèn)東升村境內有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十七年(即公元1753年)的“天褒節(jié)孝坊”。該坊亭分三層四柱,中層刻有圣旨牌,下層刻有匾額,正中刻有“天褒節(jié)孝”四字。

因劉觀海遺孀翁氏淑德賢惠,教子有方,謹遵婦道。其次子劉日晟勤奮好學,為人良善,仗義疏財,贏得了“都里豪俠”的美名。

劉日晟先后捐資建設書院興學育才,建造祖祠,筑堤數百丈,開三利溪,灌溉良田,受到一方民眾稱贊。

清乾隆年間左江道按察使許日熾大人奉旨立坊節(jié)孝,流芳千古。此坊一方面褒揚了翁氏的婦道無虧,另一方面更在表彰其子劉日晟急公好義、樂善好施造福都里的精神。

東升村劉氏家廟墨寶

劉氏家廟

許日熾公題“劉氏家廟”四字

潮州東鳳鎮(zhèn)東二鄉(xiāng)景山居“桂林鳴鳳”墨寶遺跡

景山居位于潮州市東鳳鎮(zhèn)東二村陳氏家廟的右后方,是太學生陳廷瓏的府邸。在正座大門匾額刻“桂林鳴鳳”, 是許日熾為同學兄太學生陳廷瓏題寫的。

許日熾公題“桂林鳴鳳”匾額

山西晉城澤州鳳臺縣

晉城市,在清代叫澤州,雍正六年升州為府,才叫做“澤州府”,并設置了鳳臺縣,治所就在澤州城內。鳳臺縣于清雍正七年設立,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由知府許日熾修建縣衙。

澤州古城復原圖

鳳臺縣衙圖

許日熾的潮汕民間故事

口述:潘清榮潘楚鎮(zhèn)潘作滿潘宏庭整理:陳少彬

樟王廟座落在潘吳厝村潘氏宗祠南面,與潘氏宗祠相互襯托,相得益彰。樟王廟中供奉著三國時期蜀國將領姜維的神像。樟王廟在潮汕地區(qū)實屬罕見。到廟里求簽的人都得到應驗。

樟王廟

姜帥爺有一次托夢給鄉(xiāng)里的一位老人,囑咐老人明天中午時分設置香案于廟前,并準備擺好一個清水臉盆,一個鏡子,一把尺子,一把剪刀,然后點香迎接許大人到來。

許大人是閣州村人,當時在福建省當按察官,他是皇帝御派到民間辦案的官員。這次微服出訪,主仆兩人乘船路經廟前水路,再過南門橋關到揭陽辦案的。許按察船到廟前溪邊,便望見廟前一大群人拱手迎接。許按察忙問:“眾位鄉(xiāng)親設香案干什么?”老人解釋說:“昨晚姜帥爺托夢吩咐,讓我等在這里迎接許大人到來。姜帥爺說,清水臉盆,以贊美大人為官清廉;鏡子則夸獎大人不徇私情,明鏡高懸;剪刀褒揚大人秉公斷案,尺子稱譽大人按律量刑,把握有度?!?/p>

許按察聽后,明白姜帥爺的用意,忙上前點香跪拜,并把姜帥爺托夢讓他題寫廟聯(lián)的事也告知了眾人。許按察當即命仆人取來筆墨,揮毫題寫廟聯(lián)“神顯源湖千古在,廟向桑浦萬年長?!睆R聯(lián)流傳全今仍熠熠生輝,流光溢彩。

姜帥爺托夢顯靈的事作為古廟的一段佳話,在鄉(xiāng)里流傳下來,這也成為連接潘吳與閣州兩鄉(xiāng)情感的紐帶。

參考及來源:

生平資料來源--陳賢武

牌坊資料來源--潮州日報 郭植坤《承載孝善文化的建筑

樟王廟傳說出自《浮洋民間故事》

全篇收集整理/圖片:閣二村許森鈿

看完名臣故事

坐下來喝兩杯茶吧

專注原創(chuàng),獨家視頻

Hash:06cd76d874bb9d04703da0ee6de5db7e71c170c8

聲明:此文由 長光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