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村落:梅州茶山村

梅州擁有2個中國古村落及26個廣東古村落,你都知道幾個?又去過幾個?本期開始將陸續(xù)為您介紹這些古村落,您可以好好計劃一下,拎起行囊去挖掘古村落里的客家之美吧!

被譽為“客家民居第一村”的茶山村位于梅州市水車鎮(zhèn)西面,距梅州城區(qū)三十公里,與唐代著名的“水車古窯址瓦坑口”相隔二公里,縣道荷水畬公路貫通全村,交通便利。村內(nèi)原有一顆古油茶樹,故而得名“茶山村”。

茶山村源于明代初期,逐漸興盛,清末達到鼎盛期,村中現(xiàn)存34座傳統(tǒng)民居,其中紹德堂為明代建筑,有五百多年歷史,村中有三百多年歷史建筑三座(萼輝樓、創(chuàng)毅公祠、伯榮樓),二百年以上歷史建筑五座(暢云樓、德崇樓、司馬第、培元樓、承慶樓),其余大部分歷史建筑均在百年以上。

茶山村還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據(jù)資料記載,至廢除科舉制度期間共有進士、貢生、監(jiān)生以上稱謂者48人,村內(nèi)仍保存有16根楣桿石。近現(xiàn)代,茶山村的大夫第里出了個北伐梅軍參謀長黃新華,培元樓里出了個國民黨四星上將、抗日名將黃琪翔,云漢樓里出了個嘉應首富、新加坡四大財團之一黃澐輝,資政第里出了個全國婦聯(lián)原副主席黃甘英等,訪云樓里出了個被人稱為“鯇精”的黃康華。

紹德堂

五百年黃氏宗祠紹德堂,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明代宮廷式建筑,單堂屋。清代、民國期間多次重修。

紹德堂形似蝙蝠,正廳恰如蝙蝠的嘴巴,左右兩側(cè)的偏廳正如蝙蝠的翅膀。

據(jù)說,當初開基祖在建此宗祠時聽說離茶山村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宗祠形似老虎后,擔心此蝙蝠形宗祠不能抵擋住它的風頭。于是,他帶著一個風水先生去看那形似老虎的宗祠,風水先生看到這個老虎處于沉睡的狀態(tài),便告知開基祖可以放心地興建蝙蝠形宗祠。風水先生選定的宗祠動工時間是在全村燭火熄滅的一天晚上,可是,當?shù)搅藙庸さ哪翘焱砩?,眼瞅著村民的燭火一盞盞熄滅,進入夢鄉(xiāng)。對面一吳姓人家的燭火卻偏偏遲遲未能熄滅,原來那戶吳姓人家的一個老婦在干活時睡著了,忘了熄滅燭火了。這可急壞了紹德堂的開基祖,要是天亮了,就不能動工了。無奈之下,宗祠趕緊動了工。后來,這個祠堂的建成不僅僅蔭庇了黃姓子孫,讓黃姓人家成了茶山村人丁最旺的姓氏,還庇護到了那晚唯一沒有熄滅燭火的吳姓人家。

紹德堂宗祠的大門不是正中朝向池塘的,而是側(cè)向祠堂正廳的。據(jù)說,當時,開基祖的夫人上官氏和風水先生都特別喜歡吃雞肝??墒?,在宗祠動工期間,上官氏只是自己獨享雞肝,沒有拿一丁點給風水先生,這讓風水先生非常生氣。一氣之下,在建好宗祠的正廳后,他決定不再給這戶人家相風水了,收拾好包袱準備離開。有一個丫鬟不知從哪里聽說了風水先生喜歡吃雞肝的秘密,并把這件事說給上官氏夫人聽。上官夫人聽后,命人準備好一大袋的雞肝讓風水先生帶走。拿到主人送的雞肝后,風水先生便跟開基祖說,他是肯定要走的,不過他會搬張椅子坐在祠堂正門方向的對面,只要工人們朝著他坐的方向來做祠堂的正門就可以了。開基祖按照他說的吩咐工人。于是,風水先生天天都朝著宗祠正門的朝向坐著喝茶,這讓做宗祠正門的工人納悶極了,覺得這個風水先生非常討厭,怎么天天都坐在那里來監(jiān)督他們。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后,宗祠的正大門終于完工了,它的朝向就是風水先生當時坐的位置的正對面,側(cè)向祠堂正廳,而不是正中朝向池塘。

紹德堂的正廳,殿堂式建筑。正中堂匾是著名書法家黃苗子親筆題書的。

萼輝樓

萼輝樓約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為黃伯能所建。坐東向西,二層四杠屋。依山就勢,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萼輝樓的形制體現(xiàn)了梅縣地區(qū)清中期客家杠屋的特點。

樓主黃伯能,族譜記載“公富有巨萬,勤儉居身,中年后往返大江南北,坐賈行商,無不如意,家資彌豐。”黃伯能回鄉(xiāng)后購置良田數(shù)百畝,橫貫鄉(xiāng)間數(shù)十里,并修建了萼輝樓,他的六個兒子也由此發(fā)達興旺。

遠眺萼輝樓。

萼輝樓硬山式外大門,高臺基依山就勢。

雙軸線的廳堂布局。

創(chuàng)毅公祠

創(chuàng)毅公祠外觀

大門題額

伯榮樓

伯榮樓目前已無樓名堂號可循,族譜記載伯榮公曾建“天卷樓”,因此推測為同一建筑。伯榮樓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擴建,初為二堂二橫,擴建后為二堂四橫的走馬樓,占地面積近1500平方米。伯榮樓是被稱為“中國不可多得的雕塑家”黃心維的故居,少兒時代的黃心維,對美術(shù)雕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抗日戰(zhàn)爭期間毅然投筆從戎,建國后任職于沈陽魯迅藝術(shù)學院,香港匯豐銀行前的兩頭獅子就是他的作品之一。

伯榮樓外觀。

伯榮樓堂屋主門。

左堂屋。

右堂屋。

“文革”時,黃心維受到?jīng)_擊,被“遣送”回了故鄉(xiāng)茶山村。期間,他90多歲高齡的母親不幸去世。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黃心維以家鄉(xiāng)的瓷土為材料,還原了一個活生生的母親。

暢云樓

清朝守御官黃毓秀建造,建于清嘉慶十年(1805),該建筑形制為三堂四橫,建筑面積4200平方米,是村中最大的建筑之一,有十廳九井,整棟樓石的用量極多,內(nèi)堂裝飾精美。

暢云樓外觀。

殘存的部分清代碑刻。

暢云樓東立面,主軸線上由東至西依次為池塘、圍墻、內(nèi)庭院門坪、廳堂、天井。為懸山式三堂四橫合杠樓。

暢云樓軒棚式外門樓彩繪。

暢云樓寓意吉祥的屏風門浮雕

暢云樓三進式堂屋,其中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的中堂是該樓的華彩樂章。

暢云樓中堂彩繪穿斗式與抬梁式結(jié)合的梁架。

暢云樓中堂彩繪。

福祿石花窗。

德崇樓

德崇樓竣工時間約為清乾隆、嘉慶年間(1790-1800),創(chuàng)建人黃毓騰,是清朝嘉慶年間布政司經(jīng)廳,地位顯赫,德崇樓占地面積約2100余平方米,雄渾高大,前有開闊的禾坪,墻身平直高聳。內(nèi)部堂屋裝飾精致華麗,熠熠生輝,流傳至今的堂鏡、堂牌仍可一窺當年宅邸的富貴榮華。

司馬第

司馬第外大門

培元樓

培元樓約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為黃毓增所建。該樓形制為二層三杠屋,坐東南向西北,軸線上設廳堂、天井、樓梯間,抬梁式結(jié)構(gòu)。斗門署“培元樓”三字,對聯(lián)“培創(chuàng)始宇,元堂安康”點明樓名來歷。內(nèi)部現(xiàn)在還存有黑色鑲金木雕屏風,典雅莊重,寓意吉祥。

培元樓屏風金木雕(局部)

培元樓是黃琪翔祖居。黃琪翔作為中國抗日名將、愛國將領,曾擔任中國遠征軍副司令長官,是中國農(nóng)工民主黨創(chuàng)黨人之一,曾擔任全國政協(xié)常委、國防委員會副主任。

承慶樓

承慶樓約建于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為黃毓源所建,該樓形制為二層三杠屋。

進士第

由黃慶捷建造,約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該建筑形制為雙堂兩橫,建筑面積約1300平方米,慶捷公子孫較發(fā)達,訪云樓、大夫第、儒林第皆是其子孫所建。

資政第

建于清光緒三十年(1904),由黃南生(鈞選)的父親黃鏡堂始建。黃鏡堂于80歲高齡受封資政大夫,在榮膺這一人生榮耀之際,興建資政第,可見建屋于客家人之重要性。建筑面積1080平方米,中西合璧。黃鈞選之女黃甘英為十二屆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全國政協(xié)常委。

儒林第

建成于清宣統(tǒng)元年(1909),由黃菊華、黃綺華、黃彬華創(chuàng)建。儒林第為硬山式二堂二橫屋,坐西向東,占地面積約1070平方米,后有雙層護坡和風圍樹,堂屋左側(cè)正立面設外大門,坐西向東,花瓣形外門坪,七字形步級臺階,臺階欄桿線條曲線流暢,別具一格。

儒林第斗門上書“進士”,左右各有一聯(lián)“繼志述事”和“善積慶余”,正門署“儒林第”,有對聯(lián)“繼承先志,善于人同”。對聯(lián)首字組合為“繼善”,點明繼善堂這一堂號的來歷。

儒林第原懸掛上堂屏風的堂匾

翼詒樓

由黃杏麟、黃國麟兄弟建造,約建成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占地約1335多平方米,是二進二橫方型圍屋,兩層結(jié)構(gòu)。

同德樓(七杠走馬樓)

由黃榮發(fā)、黃玉庭建造,1920年落成,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俗稱七杠走馬樓。

同德樓內(nèi)木欄桿:

大夫第

大夫第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由黃超華、黃新華兄弟興建。黃新華早年追隨孫中山革命,第一次北伐時任梅軍參謀長,后任南非洲各埠籌備員,孫中山親筆委任狀尚存。

建筑坐東南向西北,為二堂四橫屋,占地面積近1400平方米。

云漢樓

云漢樓約建于清宣統(tǒng)二年(1910),由黃添秀(澐輝)創(chuàng)建。云漢樓坐東南向西北,雙堂二橫屋。占地面積約660平方米。大門門額署“云漢樓”,正門對聯(lián)“云霞燦爛,漢族光明”。黃澐輝號稱嘉應州首富,致富后不忘故土,除建筑云漢樓外,還興建云漢女子學校,并為紹德學校興建出資。

訪云樓

訪云樓1920年由旅居印尼富商黃康華興建。訪云樓坐東北向西南。為硬山式二堂三橫屋,其中右側(cè)二橫屋,左側(cè)一橫屋。建筑由池塘、門坪、堂屋、橫屋、天井組成,占地面積約1780平方米。

對于訪云樓,還有一個有趣的典故:傳說訪云樓建樓主人黃康華出生時暴雨如注,嬰兒生下來時人頭鯇身,接生婆驚駭萬分,即用木盆覆蓋,即可轉(zhuǎn)變?nèi)松?。黃康華兒時全身鱗斑隱約可見,村人稱為“鯇精”,言其宜居水茂之地,后來黃康華經(jīng)商于島國印尼果然發(fā)跡。據(jù)說,主人在訪云樓上堂所繪的鯇魚戲水圖,正是為了突現(xiàn)自己與鯇魚的不解之緣。

摶云書屋

茶山村早期興建的書塾,具有一定的庭園建筑風格,布局合理,且有廚房衛(wèi)生間等,為典型的家族私塾學校。

中央電視臺在拍攝茶山村清代私塾摶云書屋。

云漢女子學校

對于缺乏文化知識的勞動婦女,男人遠方鴻雁傳書,所郵寄錢銀如何使用,購買土地修建家宅的官府文書如何謄正,村里急需一所女子學校,黃澐輝出資在自家云漢樓對面蓋了五六間書房,平整了一個院子,命名為“云漢女子學?!薄?/p>

紹德學校

晚清,清政府廢科舉興新學,潮流之下,茶山村也發(fā)生了變化,外交家、歸鄉(xiāng)賢達黃鈞選審時度勢,倡建了這座紹德學校,得到族中黃澐輝、黃康華、黃杏麟等人的積極響應和鼎力資助,于1911年建成。學校占地2000多平方米,設施完備,可容納三百學子。

茶山村自助游參考路線

從梅城江南加油站出發(fā),行約6公里上梅龍高速,高速行駛約17公里,在梅南/水車出口下高速,進入國道G206,往汕頭方向行駛11.5公里可達。

Hash:ee8280019a6834454ca040e7683105aca69034a5

聲明:此文由 客都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