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本廈門志談水仙宮

清道光本廈門志談水仙宮

望高石北麓有泰山路。據(jù)說早年在路口仰視望高石,高如泰山,因此得名。至于望哥石有一段凄美的傳說,美麗的妻子站在石上遙望出海討海行船未歸的丈夫。目屎流崎與望哥石成為海腳人合為一體的故事。

廈門的水仙宮有二座,一座叫內水仙宮,在今菜媽街后。當時尚未填海。菜媽街前便是了。內水仙宮就面對海灣、每逢端午節(jié)龍舟,必須先到此演戲鼓棹,名曰請水。內水仙宮在后來填地擴建廈門城時就拆毀了。還有一座水仙宮建于明中葉,就在今晨光路一帶,背山面海。至明末,這一帶成了繁華的碼頭街市,商船、戰(zhàn)船往來絡繹不絕、水仙宮前還常有戲班演出,熱鬧非常。

廟里供奉的是大禹王,出海的漁人水手、祈盼親人平安歸來的婦人、水師兵將、商船貨主,皆常來此拜祭。

清康熙后,政府大力提倡媽祖,封號日隆,官方及民間許多兒,尤其是漁民多信媽祖,漸漸冷落了水仙。

但廈門的商界士紳對媽祖似有不恭,言談中只叫"媽祖婆"。這或許是對清王朝的一種心理反抗,也許還帶有對出身卑微的媽祖下意識的輕視。總之,他們只是認定水仙大禹王是炎黃正宗先賢。若阮旻錫的夕陽嶚是水仙宮,要如何安置這些神明。

因此從事閩臺貿易的郊商,多祭祀水仙,早年并以水仙宮為"郊商"公所,共同事宜皆到水仙宮會商。甲午之后,閩臺貿易漸為日本人所控制,郊商日漸沒落,水仙宮的地位方一落千丈,香人漸稀。

2011年3月我與老游尋水仙宮與望哥石http://player.56.com/v_MTM4MTUwMzEz.swf

1928年,廈門路政處修馬路,水仙官被拆除,宮址被售賣。只留下水仙宮、水仙路、水仙碼頭幾個名稱,供后人感慨世事滄桑。

1980我調入人防我對同文片的施工做了測量規(guī)劃圖,30幾年前,老朽在這片查遍整個山體的地質形況對,“水天一色石”是否作為口部開了不少次的會議。省市專家與南京軍區(qū)設計院,都來會審這規(guī)劃。

將阮旻錫夕陽寮貼上水天一石上

水天一色海后灘未圍堤前就是海灘,看光緒年的廈門志地圖水仙宮就在水天一色石的北面,廈門成的南門口。

Hash:26ccb8042188c88009e387249991a901ae304608

聲明:此文由 廈門網(wǎng)_discard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