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的泉州天后宮,藏明代建筑和印度教浮雕,免費開放游客少

說到福建泉州的話,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里的開元寺或者清源山,但其實作為一座古城而言,在這里還可以看到不少底蘊深厚的古跡,比如地處城南的天后宮就是其中一座。

泉州天后宮最早建于1196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在宋元時期,因為泉州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商貿港口之一,這時候的海上貿易極其繁盛。作為庇護海上安全的媽祖來說,每年春秋兩個季節(jié)都會舉辦熱鬧且隆重的“祈風”、“祭?!眱x式,目的就是為了航海平安。到了明代的時候,泉州這里復設市舶司,直通琉球,泉州天后宮同樣是一個重要的祈福之地。

即便如今泉州作為東方第一大港口的歷史早就遠去,但是如今的泉州依然是中國重要的港口,因此直到如今天后宮依然東南沿海最大的媽祖廟,續(xù)寫著曾經(jīng)的輝煌。

現(xiàn)存的天后宮主要包括了山門、東西厥、天后正殿、天后寢殿、博物館等多個建筑體。從中山路往南走走到底就是天后路,天后路的旁邊就可以看到一座非常有閩南風情的山門,山門面積不小,為一座面闊五間的建筑,其特色之處就在于屋脊上的八龍二鱷嵌瓷。

山門另一個特別之處就在于它的背面于戲臺相連接,同樣是非常典型的泉州特色建筑,尤其是木構的藻井甚是精美,可以重點關注。

山門之前便是一個寬敞的拜庭,拜庭的西側立有全國重點文保單位的石碑,兩側還有百年榕樹。山門的正前方則是天后宮的主殿--天后正殿。為一座明清時期的遺存,和開元寺一樣在天后宮的須彌座處同樣可以看到精美的浮雕,“鯉魚化龍”、雄獅、寶蓋蓮花等極其精美。殿頂部則是閩南特色的嵌瓷,兩端為雙龍戲珠,中間為寶塔形狀。

不過在我看來天后宮的重頭戲并非主殿,反倒是后面的天后寢殿成為我的驚喜所在。整個寢殿為明代的建筑,面闊七間,35.1米,進深19.8米,高8米許,可以看得出來粱架和斗拱都大而樸素。殿門前方還可以看到兩根十六面青石雕的元代印度教寺石柱,中間處可以看到圓形的印度教浮雕,和開元寺正殿后面的浮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寢殿內可以看到一些關于天后宮的文物,有明代清代的一些遺存,個人最喜歡的就是下圖這些天后宮木雕,看起來非常精美,有著濃濃的南方風情。

逛完寢殿后整個天后宮的看點大都已經(jīng)沒有了,不過好在天后宮山門前面還有一個面積不小的遺址,這就是曾經(jīng)泉州古城的德濟門遺址

德濟門始建于南宋時期,當時為泉州古城的鎮(zhèn)南門,如今的遺址中依然可以看到門道墩臺、內外壕溝、拱橋的痕跡,并且在這里還可以看到13---14世紀的印度教、基督教以及佛教等多種宗教的石刻,同樣見證著當時泉州作為東方第一大港口的歷史。

總體來說,福建泉州天后宮的看點雖然不如開元寺來得豐富,但是作為東南沿海極其特色的媽祖信仰來說,這里依然是人文旅行愛好者的寶藏之地,況且這里游客不多還免費開放給大眾,可謂是非常良心。(作者: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記錄?。?/p>

Hash:6f0372d50c6a2352b8020d9a6f2fd3137db357fa

聲明:此文由 馬且停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