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游最美的6處古村落,古樸美好還存著傳奇商幫遺風!你去過嗎?
衢州龍游,歷史悠久!明清時期,龍游商幫是當時活躍于商壇的中國十大商幫之一,這里的古村落保留了商幫遺風,頗具特色!一起來看看龍游最美的6處古村落吧~你去過幾處?
01
志棠古村
位于龍游最北端橫山鎮(zhèn),龍游、蘭溪、建德交界處,北靠天池山,南依大麥山,模環(huán)溪流經西南。
這里,四面環(huán)山,林木蔥郁,一座座氣勢宏偉的古建筑,在山頭顯現,青磚壘墻、黑瓦蓋頂,頗有氣勢。
這個村落自古以來就別有深藏之美,其地理位置對于躲避戰(zhàn)亂、保持和平寧靜的居民而言,尤其絕佳,因此也至今保留著獨特的古韻。
據傳說,最早南宋年間岳飛在烏石寺駐兵,金兵過來刺探軍情來到了志棠這個地方 。當時傳說獅山象山在夜里就關合掉去了,他們在里面走也走不出,等到第二天白天兩座山才分開來才走出去。邵氏先祖正看到了這絕佳的地理位置,選擇了這地方建村。
據說志棠村特殊的地理位置,變成了戰(zhàn)亂中難得的“太平地”,許多人紛紛落腳志棠發(fā)家興業(yè),明代時這里已是遠近聞名的鼎興之地,人才輩出、商貿繁榮,一時間成為當時的重要樞紐。
另據民國《龍游縣志》(氏族考)載,邵氏先人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由壽昌遷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建村歷史。志棠原名“梓塘”,因村前水塘邊曾長有一株梓樹而得名“梓塘”,后衍變?yōu)橹咎摹?/p>
如今行走其中依然能夠與許多明清老建筑、古祠堂不期而遇,伴著江南煙雨,仿佛沖開了這里沉淀百年的歷史氣韻,擦肩而過的是一種古樸沉香的煙火氣。
與多數古村環(huán)塘而居、交叉形成不同,志棠古村落呈丫叉形,以花臺腳為中心樞紐,從三個方向往外擴展,建筑民居村舍、宗祠大堂……整個寧靜古樸的村落,形狀上類似于耕地的梨頭,被稱為“梨頭街”,這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
02
三門源村
龍游縣石佛鄉(xiāng)北部的古樸秀美村落,清溪穿村而過,臨水古韻人家,時光在此放佛凝滯。
村旁飯甑山海拔660余米,一峰獨立,氣勢峻偉。古老的三門源村落,就坐落在山峰下。因為進出村莊要經過三道屏障,分別是象山獅山,文昌閣寨門,青龍山和白虎山,另外穿村而過的碧溪溪水又為塔石溪的源頭,故村落的名字被叫做三門源。
三門源村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末年。據說翁氏為躲避方臘之亂,遷居龍邱三門源,開三門源聚居先河。葉氏族人因卜宅至于此地,其先祖文彬公為第一世祖。如今,村內住戶基本為翁姓和葉姓。
三門源群山環(huán)繞,僅有南面與金衢盆地相接,清澈碧溪的一泓溪水依山勢自北而南穿村而過。碧溪兩岸,舊時商號店鋪,寧靜了村落舊時繁華痕跡。整個村落的建筑布局,與周邊的地形、溪流完美結合,風光尤其宜人。
三門源民居依山沿溪而筑,以明清建筑為主,保留了徽派民居與江南民居的特色。村中建筑群房一體,具有錯落有致的馬頭墻,曲折幽靜的卵石巷道,獨具一格的粉墻黛瓦。
03
芰塘金村
位于龍游羅家鄉(xiāng),從龍游縣城向南約13公里,在一片綠意盎然中,隱藏著的古樸美好村落。
布袋狀的地形,使在碧水青山、蒼茂翠竹映襯中的芰塘金村,更添幾分神秘幽靜,這里是浙西的生態(tài)秘境,散布于此的古民居裊裊的炊煙已經走過了多少個輪回。
據《龍游縣志》記載;芰塘金村金氏元末明初由蘭溪遷居桃源里。查《芰塘金金氏宗譜》有載,孝公之后裔則良公,明正德年間(1505-1521)攜子文十三公自金華東宅來龍,素號桃源之地,見其山明水秀,田卒污萊,居民稀少,可以開辟而成家,爰棄舊族挈家小而播遷茲土。
金氏始祖初傍小溪而作室,取名桃源里溪灘金,之后向艾塢山坳擴建,建金氏祠堂,號“樹德堂”。
500年風風雨雨,芰塘金村從歷史長河中走來。至今村里仍保留明清古建筑30余座。金氏祠堂“樹德堂”居村中心,明代建筑,坐西朝東,面積276平米,三進三廳堂二天井,50柱落地支重,開間宏大,氣勢非凡,現為縣級文保單位。祠堂大門之門聯(lián)“艾塢家深遠,芰塘世澤長”,寓芰塘金金氏歷史悠久之意。
自古芰塘金村崇尚讀書,重教興文,“讀書為第一要務”,在村民心底生根發(fā)芽。這里流傳著一句古話“空無隔夜糧,也有讀書郎”。父母教育子女,“吃得苦中苦,才有人上人?!?/p>
從村中心往北走一里之地,鳳凰山麓,橫源溪畔,有一地名稱“曬書崗”。曬書崗為一小高地,居高臨下,地勢開闊,四面采光,是村里日照時間最長之地。
早年,金氏一族耕讀傳家,敬書重讀,蔚然成風。江南山區(qū)多雨潮濕,書籍極易受潮發(fā)霉生蟲腐爛。于是每逢農歷六月初六那一天,金家書生都會把一箱箱書籍抬出家門曬曬太陽。
如今傳統(tǒng)依昔,當地人六月初六,都會把一箱箱書籍抬出家門外小山崗翻曬,曬書地便叫“曬書崗”。
另外,芰塘金村600年的大水碓是龍游縣目前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水碓,它也是全省僅存為數不多的依舊在碾米的古水碓之一,以它獨特的方式展示著這兒的人文。
這個儒雅古樸的芰塘金村,滿帶書香的桃源勝地,處處可見文化韻味。老宅、深巷、天井、石子路、雕花格子門,略微傾斜的門洞,還有許多通古達今的長者。徜徉于村莊,可以感受時光的久遠和文化的流長。
04
澤隨古村
位于龍游縣塔石鎮(zhèn),是一個美麗而古老的村落。2012年5月已被列入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列入國家傳統(tǒng)村落村。澤隨村保留了密度極高的明清古屋,古韻尤其靜美。入村可見,八卦形的上下湖泛著粼粼漣漪,大紅燈籠高高懸掛在古宅的馬頭墻下,光滑油潤的石板巷幽靜古樸。
澤隨古村始建于元大德年間,至今仍保存著128座明、清、民國時期建筑,有宗祠、民居、店鋪、古井、池塘等。其中明代建筑28棟,古代建筑以"珠峰"為中心,以祖為縱向,以宗為橫向,以上下湖為界線南北兩側分布。
村落這些古建筑建筑鱗次櫛比,環(huán)繞二口水塘布局建造,水塘的形狀猶如八卦中的兩條陰陽魚。
村中主姓徐,是徐偃王后裔聚居地,元仁宗、英宗時遷入,到現在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徐姓祖先曾在村中建有總祠堂徐氏宗祠和十三棟支祠堂。徐氏宗祠已經被改為大會堂,而十三棟支祠堂也僅存塘沿廳和龍穴廳兩處。另有兩處支祠堂遺址尚存。
澤隨古村的木雕頗具看點,隨處可見的精細木雕,飾以彩繪、墨繪,有的更是磚、木、石三雕齊全,精美絕倫。有的木雕姿態(tài)各異,甚至多達五六個層次,極具立體感。雕刻的內容包括人物、動物、花卉、亭臺樓閣、地方戲曲。磚雕、石雕也是澤隨古村中可以遇見的傳統(tǒng)裝飾。
一幢幢古屋錯落有致地排列著烏黑而舊跡斑駁的瓦墻,在澤隨村小巷中穿梭,讓人感到寧靜而古樸的悠遠。
一座座高矮不一風格統(tǒng)一的建筑仿佛把人帶回了百年之前,歷史不僅給澤隨留下了古建筑群,也用風沙磨礪著這些古建筑,留下了歲月的痕跡。
05
靈下村
位于龍游縣溪口鎮(zhèn)龍麗公路邊,距離市區(qū)約30公里,一個千年江河滋養(yǎng)的古樸村落。
早在春秋時期,靈山已成名鎮(zhèn),先于龍游域名出現,故而才有“先有靈山,后有姑蔑國”的說法。相傳西周仁義之王徐偃王兵敗后退居于此,境內現尚存徐偃王廟(祠),歷史賦予靈山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現代文明的折射中熠熠生輝。上世紀八十年代,靈山劃出了靈上村和靈下村,而靈下村繼承了靈山的許多文化精髓。
千年古村落靈下村,現存有明清古建筑80多棟,其中60多棟分布在靈山古街兩側。古商鋪、古作坊和古民居具有典型江南地區(qū)傳統(tǒng),既有徽派建筑特色,又融入當地文化個性。
靈山古街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是個繁華之地, 因為當時交通是水上交通, 漕運這塊物料全部都是從水上過來的比較多, 靈山是松陽、遂昌物料下來必經的點 ,所以當時這里有個靈山港是很大的碼頭 ,這條街就是物料比較集中的集散點。
老街在過去每年都有很多集會、廟會,當時廟會還成了靈山人的相親大會。一個六月會 一個十月會, 四面八方都過來了 ,廟里頭要演戲一演 一個禮拜或者十天, 年輕的姑娘打扮的漂漂亮亮, 小伙子或是老人家看看誰家姑娘真漂亮 ,廟會結束了之后, 做媒介紹的人就多了。
該村由原靈下村、原大安源村合并為新靈下村。山、水、村、畈都以“靈山”為名,“靈山”兩字已不僅僅是一個村,一個鄉(xiāng),或一個鎮(zhèn)之名稱,而是千古江河流域之象征,當然靈山及其周邊村域則是其流域之要穴。
06
大公村
大公村位于龍游縣社陽鄉(xiāng),處于龍游縣東南山區(qū),大公溪穿村而過,農產多依山傍水而居,溪西側以明清古建筑為主,溪水潺流,樹木蔥翠,空氣清新,動植物資源豐富,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古村落。
有較多和較古老的明清古建筑群,其建筑風格原汁原味,古色古香,最具典型的有朱家廳,其建筑占地面積300余平方米,有180多年的歷史,經專家考證為明朱熹后人所建;
還有明末所建宗教場所一至今尚存的全國惟一的紀念徐偃王的“大公殿”,其建筑占地面積400余平方米;還有清朝中期的古民居建筑群,建筑占地面積300余平方米等。
Hash:a29126565e5417a43805d02e91e50bf969f5fee1
聲明:此文由 浙江吃喝玩樂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