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無僅有的匈奴都城 | 統(tǒng)萬城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陜西省榆林府懷遠縣知縣何炳勛攜隨從來到廣袤的毛烏素沙漠南緣,此行是奉榆林府知府之命,為完善地方志的編纂調查一座傳說中的古城。
在一天傍晚時分,當一行人“渡過無定河,西行二里許”,陡然被金色夕陽下半掩在茫茫沙海中一座耀眼的白色城池深深的震撼了。從此這座塵封千年之久的古城遺址,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何炳勛尋找的這座城池名為“統(tǒng)萬城”,它位于今陜西榆林市靖邊縣紅墩界鄉(xiāng)白城則村,距靖邊縣城約60公里,距榆林市約120公里。我們經G65包茂高速、258鄉(xiāng)道,行至一段蜿蜒的山路,路面上的風沙時刻提醒我們已置身茫茫大漠的邊緣地帶。
一路輾轉,我們終于來到美麗的無定河岸。自古以來人類依水建城親水棲居,看到無定河便預示著古城已然不遠了。
無定河
向北穿越無定河再向北行,一段段白色的城垣逐漸出現在眼前。這就是統(tǒng)萬城,神秘的匈奴人在歷史長河中留存于世唯一的都城遺址。1992年統(tǒng)萬城遺址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匈奴是秦末漢初稱雄東北亞草原上強大的游牧民族集團,數百年間與中原刀兵不斷,但他們的血統(tǒng)卻起源于中原。據傳約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后,夏后履癸(夏桀)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為匈奴族?!妒酚洝ば倥袀鳌分幸灿小靶倥?,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的記載。
西漢時期全圖
東漢時期,多年戰(zhàn)亂造成中原人口驟減,朝廷常以招引或強制的方式將北方邊疆的各族內遷,以便監(jiān)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與勞動力。東漢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各部族發(fā)生內戰(zhàn)分裂為南北兩派。東漢朝廷趁機扶植南匈奴,共同對抗北匈奴。
匈奴內遷
匈奴人塑像
匈奴文字
北匈最終被擊敗,退出漠北開始向西遷徙。《北史·西域傳》載,北匈奴經烏孫境遷居康居(今哈薩克斯坦錫爾河下游及以北),從此去向縹緲。三世紀中葉西方史書里開始出現匈奴的影子,一支從哈薩克草原而來的部族引發(fā)了東歐的民族大遷徙,這些被羅馬基督徒稱作上帝之鞭的匈人(Hun)與北匈奴關系微妙。
南北匈奴分裂示意圖
南匈奴八大部落首領擁立日逐王比為呼韓邪單于,后日逐王比率四萬多人南下附漢稱臣,被安置在河套地區(qū)。南匈奴歸附漢朝后,一些貴族與漢朝王室聯(lián)姻,后代子孫被賜姓劉氏。匈奴在中國北方衰落后,鮮卑人迅速入主蒙古高原,南匈奴中的一支部族與鮮卑混血通婚,后代稱為鐵弗人。
六國(漢)后趙、大夏族系圖
391年,占據朔方之地的匈奴鐵弗部首領劉衛(wèi)辰為北魏拓跋珪所敗,宗族同黨被誅殺。年僅十歲的劉勃勃僥幸逃脫,投奔鮮卑叱干部。首領叱干他斗伏怕北魏責罪,欲將劉勃勃押送北魏,他的侄兒叱干阿利卻暗中把劉勃勃劫出,共同投到劉衛(wèi)辰生前好友前秦將領高平公沒奕于賬下。整個叱干部因此受到牽連,被北魏大軍所滅。
赫連勃勃(381-425年),原名劉勃勃,匈奴鐵弗部人,十六國時期大夏國建立者
劉勃勃“八尺五寸,腰帶十圍,性辯慧,美鳳儀”,深得沒奕于賞識,將其招為乘龍快婿。不久前秦政權瓦解,沒奕于歸降后秦君主姚興,帶領劉勃勃一同來到當時后秦都城長安城(原西漢長安城)述職。后秦君主羌人姚興崇尚漢文化,赦免奴婢、鼓勵農耕、篤信佛教。在繁華的長安城劉勃勃大開眼界。
西漢長安城假想圖
姚興對劉勃勃很有好感,拜他為驍騎將軍。姚興之弟姚邕卻認為劉勃勃“天性不仁、難以親近”,“奉上慢,御眾殘,貪暴無親,輕為去就”,重用之恐有禍患。但姚興想利用劉勃勃鞏固后秦無暇顧及的朔方之地,并扼制與劉勃勃有世仇的北魏,遂加封其為持節(jié)、安北將軍、五原公,配三萬鐵弗舊部及兩萬雜虜鎮(zhèn)守朔方。
東晉義熙三年(407年),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為避免兩面作戰(zhàn),與后秦停戰(zhàn)通好,這卻讓劉勃勃起了反叛后秦之心。他與叱干阿利謀劃,在大城(今統(tǒng)萬城前身)截得柔然向后秦進貢的八千匹戰(zhàn)馬,假借到高平川(今寧夏固原)打獵,襲殺岳父沒奕于,吞并其數萬人馬。
同年劉勃勃在鄂爾多斯建國,自稱大夏天王、大單于,仿照中原漢族王朝體制設百官,同時宣稱自己是大禹苗裔,以古夏朝之名,取國號大夏,定年號為龍升。
大夏國國境示意圖
東晉十六國是我國歷史上緊隨三國之后又一個大分裂、大動蕩的時期。自304年成國(成漢)、漢趙(后稱前趙)建立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這百余年間,中國江南、荊湘地區(qū)由東晉控制,而北方和西南則先后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其中劉勃勃創(chuàng)立的大夏與成漢、前趙、后趙、前涼、北涼、西涼、后涼、南涼、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西秦、后秦這十六個國家實力最強,被統(tǒng)稱為十六國。中國古代以“夏”為國號的政權頗多,因此史家又稱十六國時期的夏政權為赫連夏或胡夏。
東晉十六國形勢示意圖
大夏龍升六年(413年)劉勃勃改元鳳翔,并重提匈奴是大禹后裔的說法,發(fā)詔書曰“朕之皇祖,自北遷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國,故從母氏為劉。子而從母之姓,非禮也”,于是改姓赫連,取“帝王者,系天為子,是為徽赫實與天連”之意。赫連是上天之尊,為嫡系子孫姓氏,非正統(tǒng)支庶族人改姓鐵伐,取“宗族子孫剛銳如鐵,皆堪伐人”之意。從此劉勃勃搖身一變成為大名鼎鼎的赫連勃勃。
披發(fā)左衽的匈奴人本為在馬背上縱橫馳騁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其機動性曾使大漢王朝傷透了腦筋。大夏建國初期,在與南涼、后秦的戰(zhàn)爭中屢屢告捷,隨著控制區(qū)域擴大、財富增多,深受中原漢文化影響的赫連勃勃不再滿足于游牧生活和游擊作戰(zhàn)方式,開始策劃模仿中原漢人修筑一座堅固的都城作為大夏國進一步發(fā)展的可靠根據地。
建都城的首要問題就是選址,北魏酈道元《水經·河水注》中記載“于是水(奢延水)之北,黑水之南,遣將作大匠梁公叱干阿利改筑大城,名曰統(tǒng)萬城”。據記載,奢延水即今無定河上游紅柳河,黑水則是無定河北岸的支流淖泥河。淖泥河位置未能考證,今統(tǒng)萬城遺址東北有納林河向西南入無定河。
統(tǒng)萬城周邊水系
統(tǒng)萬城為何選址在茫茫烏素沙漠邊緣呢?其實在秦、漢時期毛烏素沙漠尚未形成,只是在今鄂旗、鄂托克前旗和烏審旗之間有一小片原始沙地。統(tǒng)萬城選址之時,此地仍是一片水草豐美的牧場,赫連勃勃高度贊揚“美哉斯阜,臨廣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千里,未有若斯之美”。
酈道元提到的大城原為郡奢故城,乃西漢上郡奢延縣之治所,東漢因之,漢末廢縣而城尚存。到赫連勃勃鎮(zhèn)守朔方時,此城被稱作大城,柔然向后秦進貢的八千匹戰(zhàn)馬便是在此被赫連勃勃所截,而統(tǒng)萬城也正是在大城的基礎上改筑的。
自無定河向統(tǒng)萬城遺址行走,地勢逐漸升高,城址位于一片高坡之上。史書記載,這里“背名山而面洪流,左河津而右重塞”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是營建都城的上乘之地。
來到統(tǒng)萬城遺址前,讓人最為稱奇的,便是那漢白玉般的白色城垣。正因為這些白色城垣,這座古城遺址被當地人稱作白城子,而周邊的白城則村應該也是因此得名。之前瞻仰過的夯土城垣不在少數,多就地取材,以黃土或紅土為主夯筑而成,但這種近乎無瑕的白色城垣實為世所罕見。
統(tǒng)萬城遺址城垣頂部
匈奴人崇尚白色,《漢書·匈奴傳》就有匈奴盟誓時必殺一匹白馬以顯誓約純潔、堅固的記載,公元前200年匈奴單于圍攻漢武帝時“西方盡為一色白馬”。氣勢磅礴、高高在上、莊嚴肅穆的白色都城,絕對能昭顯赫連勃勃的權勢與威嚴。
就筑城而言,城垣的顏色和性能主要還是由于構造和施工工藝使然。說統(tǒng)萬城的城垣似漢白玉一般,不僅因為它純白的顏色,它的硬度也非一般夯土墻體可比,甚至“可礪刀斧”。
赫連勃勃將建城的重任交給了當年的救命恩人叱干阿利,任命他為將作大匠,相當于皇家總建筑師。此時的叱干阿利已然不是那個向叔父諫言“鳥雀投人,尚宜濟免”的仁慈青年,史書記載“阿利性巧而殘忍,蒸土筑城,錐入一寸,即殺作者而并筑之”。
叱干阿利(生卒年待考),鮮卑族,膚施人(今陜西延安),十六國時期后秦、大夏國重臣
叱干阿利命人驗收時用大錐刺城墻,只要插入超過一寸,則殺掉筑城工匠,將其尸體筑入城內。而這堅如鐵石連大錐都扎不進去的墻體,則來自于“蒸土筑城”的建造工藝,后世的文獻中對此有多種說法。比如先用大鍋蒸熟筑城用的土后夯筑,還有在土中攪拌熟糯米漿后夯筑,或在土中摻入牲畜血后夯筑等。
經過專家對墻體土質的化驗,認定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石英和黏土,如此推測墻體的建筑材料應該以生石灰、白黏土和白砂為主,也就是如今所說的三合土。其中生石灰遇水發(fā)熱會產生大量蒸汽,這恐怕就是蒸土說法的由來。
明《補遺雷公炮制便覽》中對石灰的記載
現代考古已發(fā)現漢代燒制生石灰的窯址,三合土在南北朝時期也開始使用,但成本高昂。如今筑城工藝早已失傳,不知當年是否添加糯米漿等輔助材料提升性能,但可以確定,用如此奢侈的構造建設都城,赫連勃勃動用了極大的人力、物力。
統(tǒng)萬城衛(wèi)星影像圖
大夏鳳翔元年(413年)赫連勃勃發(fā)嶺北夷夏十萬人正式開始修筑新都,歷時六年方才建成。赫連勃勃言到“朕方統(tǒng)一天下,君臨萬邦,可以統(tǒng)萬為名”,將都城定名為統(tǒng)萬城,又命漢族大臣胡義周撰寫《統(tǒng)萬城銘》贊美統(tǒng)萬城輝煌之壯景,刻石立于城南。
《統(tǒng)萬城銘》手抄本
統(tǒng)萬城遺址坐西北向東南,可能與匈奴尚東,崇拜太陽有關。整座城池有三重城垣,由東向西依次為外廓城、東城、西城,俗稱頭道城、二道城和三道城。根據史料記載及考古資料來看,統(tǒng)萬城初建時只有西城及外郭城。
統(tǒng)萬城遺址保護總體規(guī)劃圖
統(tǒng)萬城考古遺址公園總體規(guī)劃圖
外郭城呈刀把形,周長1385.4米,面積7.7平方公里。如今外郭城殘跡寥寥,據說在內城之北約六里,東南約二里,各有一小段殘垣。也有學者認為這兩段殘垣屬于其他建筑,外郭城之范圍仍未能定論。
西城是遺址中保存最完好,可以近前參觀的部分,城垣周長2470米,東垣長692米、西垣721米、南垣500米、北垣557米。西城城垣基厚約16米,馬面高大密集,《水經注》中“其城土色白而牢固,有九諜樓,險峻非力可攻”就是對西城城墻最直觀的描述。
西城四面各有城門一道,均設甕城。東門名招魏門,意指東面的北魏政權;南門名朝宋門,意指劉裕篡東晉后所建之南朝宋;西門名服涼門,意指西面的西涼、北涼;北門名平朔門,及河套以北的朔方之地。赫連勃勃借四門之名彰顯統(tǒng)一天下,君臨萬邦之氣魄。
西門服涼門位于西城西垣偏南處,是四門中保存最好的一座。甕城南北長39米,東西寬22米,城垣寬3.8米。其甕城形態(tài)基本完整,城門已坍塌,以夯土塊封堵,甕城內已成為廢墟。考古發(fā)現甕城內沙土堆積厚達8米,出土隋代墓葬一座,恐怕隋唐時期西門甕城已不使用,成為墳冢了。
從城內向外看西門甕城
西門甕城內部
頑強生長在西門甕城城垣上的大樹
西城西垣
南門朝宋門位于西城南垣偏東,東西長35米,南北寬25米,甕城城垣寬4.5米,因大部分已損毀,高度不詳。
從城內向西南方看統(tǒng)萬城南垣,有圍欄不能靠近,未能辨別南門所在
北門平朔門位于西城北垣偏東,東西長43米,南北寬27米,甕城城垣寬6.5米。
統(tǒng)萬城北垣坍毀較嚴重,有一些建筑痕跡,年代不明
西城北垣
東門招魏門位于西城東垣偏北,在后筑東城時可能不存,尺寸不詳。
西城東垣有一豁口,不知是否為東門所在
西城東垣
西城四隅均設正方形或矩形墩臺,均凸出城外、高出城垣。
西南墩臺,保存較為完好
西北墩臺,尺度小于西南墩臺,保存較為完好
東北墩臺,規(guī)模較小,坍毀嚴重
其中尤以西南隅墩臺最為壯觀,高達31.62米,是全城的制高點。
此墩臺是原角樓建筑的基礎,墩臺四壁有橫插木條的殘留物和腳孔,上下共六層,遺留下當年樓閣的痕跡。樓閣建筑早已不存,遙想當年定更加高大雄偉,不愧《統(tǒng)萬城銘》中“高隅隱日,崇墉際云”之美譽。
西城四面城垣外每間距約50至100米便設一凸出城垣的高大墩臺,稱為馬面,守城時可與城墻上的士兵形成交叉火力有效阻擋敵軍。西城南垣馬面較為特殊,是空心敵臺,每座長18.8米,寬16.4米,現存高度為14.2米,中空部分兼作儲存糧秣、柴草及武器的倉庫使用,這種做法在當時尚未見先例。
西城城垣之上有窯洞和建筑遺址,墻壁及個別建筑的地面利用統(tǒng)萬城廢棄的建筑材料砌就,室內還有土炕等設施。專家根據遺跡中的遺物推測這些居址可能屬于蒙元時期。
西城城垣外南、西、北三面,東城北、東兩面還有護城壕,是在地面上先挖好倒梯形壕溝,然后用與城墻同樣的工藝平夯筑成,內壁光滑,極為規(guī)整。因三合土并不耐水,這道壕溝被作為護城壕而非護城河。
當年赫連勃勃隨岳父沒奕于到繁華的后秦都城長安城時深受震撼,他建造的統(tǒng)萬城雖沒有長安城規(guī)模大,但在規(guī)劃統(tǒng)萬城時很大程度上參照了長安城的格局設計。
長安城平面圖,西漢、莽、東漢(獻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等相繼以漢長安城為都
《統(tǒng)萬城銘》中“遵七廟之制,崇左社之規(guī),建右櫻之禮,御太一以繕明堂,模帝坐而營路寢,間闔披霄而山亭,象魏排虛而岳峙”,“若紫微之帶皇穹,閬風之跨后土”象天法地,重社尊祖的思想體現得淋漓盡致。
統(tǒng)萬城布局推測圖
西城城內幾無地上建筑留存。
西城南部中央的有一高臺,是與統(tǒng)萬城同時代的重要遺址。臺為長方形,東西長,南北窄,是由相對獨立的夯土塊組成龐大的的夯土臺,夯土塊之間自基礎而上有明顯的縫隙,臺高十余米,是現城內的制高點。
《統(tǒng)萬城銘》中記載“起別殿于永安之北”;《太平御覽》中記載赫連勃勃去世前“疾甚,輦升永安殿,召群臣屬以后事,薨于永安殿”;赫連昌“即位于永安臺”,可能就是此地。
416年后秦皇帝姚興病死,內部叛亂迭起。翌年東晉劉裕滅亡后秦,占領長安,但此時留守建康的尚書左仆射劉穆之病故,東晉政權不穩(wěn),劉裕留下兒子劉義真鎮(zhèn)守長安倉促返回東晉。赫連勃勃見時機到來,率大軍南下輕而易舉攻下長安。
赫連勃勃攻占長安后,筑壇灞上,即皇帝位,改元昌武。赫連勃勃為守苦心經營的統(tǒng)萬城與北魏抗衡,把長安城封為陪都,設南臺,任命太子赫連璝兼領大將軍、雍州牧、錄南臺尚書事,自己返回統(tǒng)萬城。
然而一代梟雄赫連勃勃并沒能享受這座新都很長時間,也再沒有機會逐鹿中原。424年赫連勃勃廢太子赫連璝引發(fā)內戰(zhàn)。翌年,年僅四十五歲的赫連勃勃病逝于統(tǒng)萬城,謚號武烈皇帝,廟號世祖。
427年北魏大軍進攻大夏國圍攻統(tǒng)萬城,統(tǒng)萬城堅不可摧北魏久攻不下,于是設計引誘赫連昌,赫連昌果然輕敵出城迎戰(zhàn),結果兵敗逃亡上邽(今天水),統(tǒng)萬城陷落。次年赫連昌被擒,其弟赫連定在平涼僭稱帝號。431年赫連定亦被北魏所擒,大夏國滅亡,前后僅存在二十五年。
433年北魏在此置統(tǒng)萬鎮(zhèn),因其地水草豐美,劃為牧區(qū)。487年置夏州,以統(tǒng)萬城為治所?!端涀ⅰ份d,此時的統(tǒng)萬城“雉堞雖久,崇墉若新”,說明當時保存相當完整。
北魏夏州
隋時統(tǒng)萬城屬朔方郡管轄,為朔方郡治所。隋大業(yè)十三年(617年)朔方郡隋朝大將梁師都反叛,據統(tǒng)萬城稱帝,國號梁,建元永隆。唐貞觀二年(628年)唐軍平定梁師都,復置夏州,統(tǒng)萬城為夏州治所。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夏州為朔方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夏州。
隋朝朔方郡
唐初,鮮卑拓跋部的一個分支成為西羌黨項諸部中的一部,稱平夏部,逐漸自今川、藏、青交界地區(qū)向甘肅東部、陜西北部遷徙。
唐末,酋長拓跋思恭因輔助鎮(zhèn)壓黃巢起義有功,被封為定難軍節(jié)度使,爵號夏國公,賜李姓,逐漸形成一支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至五代時期,夏州為黨項族李氏割據,統(tǒng)萬城在軍事及交通上仍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大唐夏州
統(tǒng)萬城東城部分現已封閉,無法入內只能遠觀。東城北垣長525米,西垣為西城東垣,南垣557米,東垣738米。城垣僅寬7米,高3.4米。
自西城東垣遠眺東城
東城北垣無門,東垣有一門名為鳳陽門,南垣情況不明,西垣則共用招魏門與西城交通。
東城北垣
東城南、北、東三面城垣均設馬面,每座馬面約6米見方,高4.5米,遠小于西城馬面。與西城共用的東城西垣只有朝向東城的馬面,可見西城建立時間較早,自成完整的防御體系。東城城垣夯土略泛黃,施工工藝也與西城不甚相同。
在城外遠望東城南垣
結合東城考古發(fā)現大量唐、宋時期建筑遺跡及出土文物,有專家認為東城的營建時間可能并非在大夏時期而是在唐末或五代時期,由實力強盛的定難軍勢力修筑。此時距統(tǒng)萬城建成已過去約四五百年,西城殘破,利用其東垣擴建新城也不無可能。而西城東門招魏門未能考證,可能也與東城的建設有關。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臣服北宋的夏州政權被北宋并吞,平夏部李繼遷不愿投降反宋自立,之后歸順契丹遼朝,聯(lián)遼反宋,實力日強,被遼帝冊封為夏國王,為西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李繼遷割據夏州“依遼附宋”叛服不定,這一時期戰(zhàn)火不斷,統(tǒng)萬城幾度易手。
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宋軍又一次攻占統(tǒng)萬城,為防止李繼遷以統(tǒng)萬城為依托侵擾北宋,根絕后患,宋太宗下令遷民毀城。隨著濫牧與不合理開墾,植被破壞,自唐宋時期毛烏素森林草原逐漸演化成毛烏素沙漠并逐漸向東南拓展?!懊CI衬V,漸遠赫連城”,隨著統(tǒng)萬城一步步退入沙漠之中,赫連勃勃的傳奇也就此埋葬,直到八百多年后清朝知縣何炳勛渡過無定河……
回望統(tǒng)萬城,夕陽的余暉輕撫著這座古老城池的殘垣,似乎在緬懷大夏、西夏這些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的神秘國度。茫茫沙海掩埋了古老的城池,也封存了千年的記憶,留給后人挖掘、評說……
作者簡介:季誠 北京文鼎筑城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 / 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 / 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xié)會(ICOMOS CHINA)會員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
Hash:ac12b74e8b6bba70946f051a8e026645c8c39695
聲明:此文由 筑城通鑒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