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藏 || 頤和園的四季

記得有個朋友曾經(jīng)告訴我,如果北京下雪了,不要去故宮,那里不是最美的,要看最美的雪景,要去頤和園。

頤和園,或許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它只是個景點;但不可否認(rèn),它是乾隆一生最為驕傲的園林建筑之一,或許今日我們嘲笑乾隆在瓷器上的審美,但是在園林造景上,乾隆是無可指摘的。

經(jīng)歷過浩劫,這座有幸被樣式雷家族保留下來的皇家園林在攝影師@易北 太太的鏡頭下顯示出十二分旖旎,每每翻看這套圖都會感嘆,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三百六十五天,有這樣的景致陪伴著我們,何嘗幸運。

春和景明

春天的頤和園,是美得最肆意的時候,從后山一直到西堤的杏花、桃花、榆葉梅都開了,臨著水,將偌大的園子襯上了鮮活的生氣。這時候的頤和園是最熱鬧的,西堤上看花人絡(luò)繹不絕,豳風(fēng)橋上年復(fù)一年的看花人換了一撥又一撥,橋前的花卻依舊在三月開得爛漫。

清晏舫旁。這是11年的一場春雪,仿佛是一個夢境的開端。

清晏舫

清晏舫無疑是頤和園里最有名的景點之一。慈禧重修的石舫擺放在昆明湖的一角,取海晏河清之義。清晏舫旁的大片水域到了冬天便會圈起來做成冰場,多少人來人往,多少故事也就發(fā)生在其上。

樂農(nóng)軒蠟梅。北京少有蠟梅配雪景,總是春天綻開,寂靜也清寒。

樂農(nóng)軒

樂農(nóng)軒著實屬于頤和園里不出名的景點了,在萬壽山東山腰上。小院子甚至還有些破敗,幾枝臘梅在這里幽幽地開,原本只是不起眼的點景,但而今卻成了這個小院子最為人所知的景色。

西堤桃花。春來湖水綠如藍,桃柳間種,得意春風(fēng)。

西堤

乾隆酷愛江南,苦心孤詣把江南搬到了北國,在昆明湖上搭建起一條自西北向東南的堤壩,取名西堤。和蘇堤一樣,在西堤上也開六座橋,遍植桃李,春風(fēng)一來,西堤上花與看花人均摩肩接踵,自成一道風(fēng)景。

夏山如碧

夏天的頤和園總是伴著雨,滂沱的雨,淅瀝的雨,雨水洗過之后的萬壽山和昆明湖,能綠出無數(shù)種顏色。伴著蟬噪,文昌閣一路的高柳灑下一路的蔭涼,湖里無數(shù)明黃色船頂?shù)男〈诤尼溽?,說著旖旎的話。直到反射在琉璃上的夕陽終于落下,小船才慢慢舶回碼頭,而故事卻有了新的一頁。

耕織圖荷塘。

耕織圖

從南宋紹興年間《耕織圖》問世,歷代帝王就對這一帝后親農(nóng)題材青睞有加。雍正以自己入畫繪制耕織圖,乾隆則是在園西北處造一處景,將紙絹上的耕織圖搬到自己園林中來。在耕織圖里體驗農(nóng)耕生活,也算是十全老人難得的“下凡”體驗吧。

景明樓。夏日的傍晚,景明樓旁有百燕盤旋,湖光一色,靜影沉璧。

景明樓

景明樓位于頤和園西堤南端的柳橋和平橋之間,三樓為一主體,是西堤上最搶眼的點景建筑。景明樓平日里大部分時間是人們走到西堤的終點,于此處遠眺萬壽山,山水塔寺,還有游走的云和逡巡的風(fēng),俱納入懷抱。

萬壽山后山望玉泉山玉峰塔

后山

萬壽山后山上最為人所熟知的當(dāng)屬四大部洲和須彌靈境,但從中軸線往兩邊走,山行緩緩,山間松蔭遮天,一路皆是滿眼的綠,深淺濃淡交疊,于此地暑氣消散,只覺得無上清涼。

葉落知秋

要如何形容頤和園的秋天呢?被北風(fēng)裹挾著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染上了黃色,再多兩日它們便都到了地上。秋日的頤和園,這層林盡染的景色實在太過于難得,因而就倍感珍惜。秋日黃昏里的頤和園,山也是金色的,水也是金色的,樹葉是金色的,人也融在一片暖絨絨的金光之中,像做了一場不會醒的夢。

佛香閣望玉泉山玉峰塔。玉峰塔影是靜明園十六景之一,在頤和園遠眺,處處都能借景,山秀塔美,韻致確有不同。

佛香閣

佛香閣是一座塔式宗教建筑,也是頤和園最核心的建筑景觀。它坐落在萬壽寺前山二十米高高臺上。佛香閣在頤和園的照片中隨處是景,不想站在佛香閣往外望,也處處是景。

后溪河枯荷。

后溪河

后溪河是連結(jié)蘇州街水域和昆明湖的小水系,如果你坐蘇州街游船必定會經(jīng)過。后溪河最好看的景在“看云起時”,乾隆大手一揮,用太湖石堆疊出水面上突出來的造景山,平直的河岸被假山打破,游船行駛其中,多了幾分野趣。

秋葉。拍攝地近澹寧堂。

澹寧堂

澹寧堂在諧趣園出來往蘇州街走的路上,這不是個熱門景觀,卻別有一番洞天,最巧妙的大概是可以直接從一進院的一層走到二進院的二層。每到秋天,在澹寧堂碼頭一片枯荷,是別樣的頤和園的秋天。

北國之冬

頤和園的冬天是寂靜的。北國的低溫讓人們留戀室內(nèi)的溫暖,碩大的園林常常是樹比人還要多。但是清凈自然有清凈的好,如果你冬天前往頤和園,會感受到另一番景象,茫茫冰原,山川枯色,天地之間一片白,間或有寒鴉兩三點,站在這樣的頤和園,時間似乎都停止,不知今夕何夕。

萬壽山眺寶云閣及玉峰塔。

寶云閣

寶云閣在萬壽山前山佛香閣西側(cè),通體由銅鑄成的仿木建筑,又名銅亭。在當(dāng)時的工藝來說,這座重207噸的模鑄銅亭確實是鑄造工藝的巔峰。

樂壽堂前。

樂壽堂

樂壽堂在頤和園昆明湖北岸偏東,為頤和園居住區(qū),取“智者樂,仁者壽”之意。這里的布置和故宮儲秀宮的布置極為相似,銅鹿、銅鶴、銅瓶的陳列諧音“六合太平”。這里也是第一個裝上電燈的宮殿。

長廊。我最喜歡頤和園的黃昏,光線灑下來,把一切都撫平,像記憶中的北京——天增歲月,愿她久長。

長廊

位于萬壽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間頤和園長廊也是頤和園里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似乎只要是旅游團一定要帶著走一走,體驗它的長,說說上面的彩畫,講講它和乾隆和慈禧的關(guān)系,卻很少停下來,看看它本身,看看修建時想從這里望出去的景致。

一年四季,就這樣走過。

圖/綠字部分:易北

文字/排版:胭脂刀

易北老師的【天增歲月】北京四季明信片預(yù)售,

選取了11-17年間拍的四季:

春花秋葉,夏天的云和冬天的雪,

我眼中的北京。

Hash:cc19864740007f722e184321066e5c80834cc590

聲明:此文由 不見藏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