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花園:人間仙境今何在

伍家花園在廣州河海幢寺以西一帶,為粵東巨商伍秉鏞所建私園,后其族人擴(kuò)建,又稱南海伍氏別墅。園中青松成林,故又稱“萬松園”。其南面一帶為山崗,稱萬松崗,又稱萬松山、萬松嶺,即今烏龍崗。今天的烏龍崗,早已被水泥路面覆蓋。當(dāng)年的烏龍崗,卻是松林參天。

乾隆年間(1736-1795),福建伍氏來粵經(jīng)商,在此地建村,并以家鄉(xiāng)溪峽命名。而據(jù)民國伍綽馀《萬松園雜感詩·自注》的記載,伍氏原藉福建泉州晉江縣安海鄉(xiāng),二世伍燦廷,在明末崇禎初年.自福建來粵經(jīng)商,至四世伍長源,開始發(fā)達(dá),成為洋行十三行巨富,洋商稱為浩官(即伍秉鑒,嘉慶十八年為洋行總商之首),其店原名元順行,后改稱怡和行,入籍南海,世居河南。故伍家花園一帶,又稱“安?!?。

伍家花園

伍家花園約始建于嘉慶八年(1803),建成后,漸聞名羊城。園址甚大,“袤延數(shù)里”,達(dá)13.3萬平方米。東與海幢寺為鄰,南及莊巷,西臨溪峽(今有溪峽街,當(dāng)年是河涌)、龍溪(今有龍溪首約、二約,當(dāng)年是河涌),園中湖水西通龍溪;北至漱珠涌,四面均有便門。

正門在今溪峽大街,門前為一石街。園門內(nèi)立太湖石,鑒賞家稱之為“云頭雨腳”。高丈余,上大下小,上飄下逸,洞穴玲瓏,有宋代名書畫家米元章題名。為石中奇珍妙品(即今海幢寺“猛虎回頭石”)。伍秉鑒之第五子伍崇曜(道光十三年接掌洋行怡和行)斥巨資購得此石,藏置于園中小苑“藏春深處”,即其愛妾居停之所。

伍家花園

入園門,大廳前有照壁,后為門廳,左右為客廳和畫廳。廳后是一個大湖(也可以稱之為大水塘),面積達(dá)數(shù)千平方米。建曲欄小榭,湖中建浮壁亭,與曲橋朱欄連接,是讀書作畫的地方。湖畔栽垂柳花木,湖水通龍溪涌,建石橋,傍倚樓閣,水口建閘,與溪峽相通。池中常泊畫舫。后有龜岡,岡上建水月宮。園墻外即海幢寺大雄寶殿。內(nèi)外古木參天,仿如仙山樓閣,倒影池中,別饒佳趣。景色真可謂清幽如畫。

每年端午,龍舟可入大塘競賽。其余為花園、金魚池、大小石橋西岸有水亭,乃園中幽處。湖之北為伍家祠(今伍家祠道即因之得名)。

湖之南角隅有魁星樓,登樓可覽全園景色。以長廊與各廳和“藏春深處”園相連。湖邊有石道通小丘,丘上有觀音廟,下為半月池,池植荷花。四周以小石鋪路,路邊建朱欄,栽桃柳。入長廊,通小廳,有一小路過園門,經(jīng)太湖石。再過為戲臺,可容百人觀看。后是庫房、生祠、宗祠。

伍家花園收藏法書名畫極富。嘉慶(1796-1820)、道光(1821-1850)年間,著名文士學(xué)者謝蘭生、張如芝、羅文俊、黃喬松、梁梅、李秉綬、鐘啟韶、蔡錦泉等人時在那里聚會。園額為謝蘭生書。在民國初年尚存。

人間仙境伍家花園

伍家花園(萬松園)有多處勝景。茲略記如下:

浮碧亭,在園西池中。八面曲檻,連以水榭,雅麗幽邃。為作畫之所。

聽濤樓,伍秉鏞之侄伍元華(字良儀,號春嵐)建,位于園中萬松山山麓。藏圖書、金石、字畫甚富。阮元、白鉻、吳嵩梁諸名流皆有題詠。謝退谷則畫了幅《聽濤樓圖》。伍宵庸作《題春嵐聽濤樓圖》詩,形容為“層樓枕近萬松園,濤聲入耳頓愉悅……杰構(gòu)巖前若招隱,虬枝風(fēng)際如繪聲?!笨梢姯h(huán)境清幽,景色甚佳

南溪別墅,在安海鄉(xiāng)萬松園內(nèi)。嘉慶年間,伍氏邀乾隆壬子(1792)舉人、學(xué)者鐘啟韶在此開館。伍氏元芳,元芝、元薇等是其弟子。鐘啟韶有《題畫雜詩》詠此別墅“萬松風(fēng)定鳥初棲,石磴初晴滑不泥?!?/p>

清暉池館,在萬松園東荷花深處,與浮碧亭相對。

紅棉山館,在萬松園后山上。伍氏曾祖簣山公居此讀書。

滴翠軒,在萬松園后山紅棉山館側(cè)。深藏竹林中。

百株梅軒,在萬松園內(nèi)。叔祖春帆公讀書處。

當(dāng)年伍家花園還有一樣精品名世,那就是茗壺。壺底署“萬松園制”四字。多楷書,間作草書。民國時,不少富商官紳不惜巨資搜羅萬松園制紫泥小茶壺,珍同拱璧。

伍家花園全盛時,多植青松,故又稱“萬松園”。其余奇花異卉、湖石、蠟石、犬馬、珍禽不計(jì)其數(shù)。

伍家花園的八角門和亭子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清廷戰(zhàn)敗。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壟斷對外貿(mào)易八十余年的廣州十三洋行喪失壟斷地位,走向衰落。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是年12月14日夜11時,十三行遭縱火焚燒,至翌日17時,除一幢房子外,全部化為灰燼。伍家走向衰落,伍家花園亦漸衰敗。

晚清時,粵劇藝人借用伍家花園,招收兒童教授粵劇,名“慶上元班”。光緒十五年(1889),廣州成立“八和會館”,其屬下機(jī)構(gòu)專門承接演出業(yè)務(wù)的吉慶公所就設(shè)在伍家花園所在的溪峽鄉(xiāng)。當(dāng)時溪峽同德里一帶是戲班班主(組織戲班者)聚居地,不少粵劇藝人也在此置業(yè)聚居。這時的伍家花園已廢。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廣東省城內(nèi)外全圖》上,伍家花園故址一帶被標(biāo)作“后花園”。入民國,據(jù)約出版于1925年的《最新測繪廣州市面馬路區(qū)域全圖》的標(biāo)示,當(dāng)時伍家花園園地已大為縮小。東面有珠海波光、波光新街,西面有仁居里、銀巷,北面有潄珠東市等街巷。

1925年,著名畫家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等人在伍家花園故址設(shè)彩瓷焗窯。

后來,伍家花園故址竟被用來做了軍火庫,軍火庫失火,園盡毀,從此湮沒。后盡為民居。今人走過此地,很少會想到這里曾是一代名園所在。

關(guān)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nèi)容

Hash:5ee8d14f2672829ab84ccc0ae43e652f9e4a8265

聲明:此文由 歷史現(xiàn)場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