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雕琢傳承 百年古厝祖訓流芳——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走進官橋古鎮(zhèn)漳里村,青山綠水間,皆人文脈絡。碧空澄澈,熱浪浮沉,遠遠便見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落,頭大尾小,身如琵琶,石埕石板間整齊劃一的切縫,宛若琴弦,似光陰白。風光秀麗,殿堂典雅,不事雕琢與巧奪天工在這里相輔相成,諧奏古建絕代風華,鏗鏘而又婉轉的音符遍地流淌,在這一座玲瓏小城。我們輕裝上路,旅途奔忙,只為探幽尋古,見證一方雕琢技藝,傳承一方古建傳統(tǒng),守護一方地域文化。

磚雕圓潤  祖厝家深

沿著石埕路線,白石鋪地,偶見青草,點綴其間,為古民居巧添一份清幽。凝注古建,目光流轉之處,無不顯古人的精細與雅致。

(世雙厝磚墻體上的磚雕工藝)

(紅磚組砌的“萬字堵”)

我們一路迂回駐足,紅磚絢麗,白石秀雅,溫暖華麗的色調搭配盡顯蔡氏家族一派世家風韻,墻面外觀設計則流露大家風范。紅磚墻體上,磚雕圓潤,題材豐富,上雕刻麒麟鳳凰、松柏牡丹、猛虎雛鳥等圖案,寓意和諧美滿。建筑墻面均以紅磚組砌,貼面鑲嵌各式圖案,萬字堵、海棠花堵、人字體、工字體等花樣時有見之,“吉”、“壽”等吉祥字樣如星點綴,拼磚技藝獨到,構筑蔡氏古民居獨特的紅磚文化。

(蔡淺厝正立面磚墻體上拼嵌的對聯(lián):“錦亭衍派”、“荔譜傳家”)

(德典厝立面墻磚柱上拼嵌的對聯(lián):“仁義禮智”、“忠孝廉節(jié)”)

走在條石板上,隨時可撞見蔡氏古民居貼拼鑲嵌墻工藝。于蔡淺厝正立面磚墻體上,拼嵌有“錦亭衍派”、“荔譜傳家”等題字,也多出現(xiàn)在其他宅第的磚墻體、大門匾額、門扉上,書法大多是楷書或行楷,由書法功底深厚的名賢題寫,莊重嚴謹。經查閱資料,可知莆田別稱荔城,又一說莆田指莆陽,南朝時屬南安、隋朝時改莆田縣。可知該類題字是蔡氏家族由來的記載,昭示漳里村的蔡氏一脈自莆田遷徙而來,體現(xiàn)主人追本溯源、不忘先祖的情感。題于德典厝立面墻磚柱上的“仁義禮智、忠孝廉節(jié)”家訓語錄,體現(xiàn)主人推崇“仁愛、正義、禮讓、明智;忠恕、孝敬、廉潔、節(jié)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以紅磚拼雕的隸書、古篆體對聯(lián),與典雅的紅雕拼花圖案相和成章,肅穆而又不失典雅。

木雕精妙  醉意書香

古厝悠悠,布局傳統(tǒng),明暗相諧,暗藏風水玄理,讓人不禁放慢腳步,收斂起塵世的喧囂,不忍驚擾這一院雕琢歲月的印象。

(蔡淺厝精細的木雕工藝)

醉經堂里隨處可見人物木雕)

走進內院,木房、木門、百葉窗、家具等木質構件琳瑯滿目,雖表層斑駁,難掩滄桑,但木雕富麗,構思精妙,訴說著主人高雅的生活意趣。繁復精美的雕刻爬滿窗欞、廊柱乃至廳堂隔扇,根據不同的裝修部分,雕鏤刻琢以不同題材,圓雕、浮雕、鏤空雕、立體雕等不同工藝手法隨處可見。裝飾題材多面向生活,神話故事、戲曲故事、吉祥圖案成為主角,寓意深刻,寄寓主人美好生活的愿景。更有玲瓏木雕,搭配書法,妍麗空靈。

(題于醉經堂下廳堂東、西側隔扇的勸學之訓)

家風文化席卷院落,彰顯蔡氏族人崇尚風雅、題文別致之趣。晚年的蔡資深考慮到“創(chuàng)業(yè)難,而守業(yè)更難,唯有教育好子孫后代,整個家族才會長盛不衰”,為沿襲教化之風,興建醉經堂,倡導唐詩研習,至今,醉經堂內的廳壁及木隔扇上仍保留著當時塾師留下的勸學名言?!?a href='/dushu/' target=_blank>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純不欲紛;精則至意得,純則成功多?!鳖}于醉經堂下廳堂東側隔扇的勸學之訓,蘊含讀書哲理,提醒后人處事要專心致志、精益求精,切勿三心二意、心猿意馬。格言警句,同隔扇楣首間的精湛木雕相映生輝,木質古樸,文言深刻,精雕細刻之處,不乏囊括細節(jié),可見主人的精致典雅與遠見學識。

石雕古樸  處世風雅

邁出石坎,卻走不出一方平整明凈、堂皇講究的家族歷史文化。碧空如洗一般,白條石,紅磚墻,燕尾脊,乃至屋脊彩繪浮雕,均在這里和諧共奏,為古建增添幾分明艷與活潑。

(德典厝石基上的“老鼠吃南瓜”石雕題材)

(蔡淺厝石基上的“喜上眉梢”題材)

流連古居門前,上觀兩側儀門,下到地角石基,石雕作品俯視即是,表現(xiàn)有“門當戶對”、“喜上眉梢”、“送別書生”等雕刻題材,青石古樸,雕琢細致,讓人忍不住俯下身來一探究竟。儀門石腳運用陰刻、陽刻、影雕、浮雕、圓雕、鏤空雕等石雕技法,鑿刻出花鳥蟲魚、傳說故事、書畫作品、圖案與符號,寓意和諧,集審美與功用于一體,不僅美觀大方,彰顯蔡氏一脈的顯赫地位,更承擔著實際的建筑功能。

(彩樓厝儀門額陰刻的“培福地”、“種德門”題字)

(蔡淺別館儀門額陰刻的“茍完”題字)

蔡氏家族崇尚孔孟之道,深得儒家精義,尤為注重子孫的道德教化。題于蔡淺厝西護花廳門額上的“積善余慶”,可見蔡資深積德崇善的處世性格。在幽深的古厝儀門前,伴隨著精美的石雕作品,處處可見蔡氏族人的治世良言,蘊含深刻的處世哲學。于彩樓厝儀門額陰刻有“培福地”、“種德門”題字,教育子孫只有行善積德,才能福報綿延;題于蔡淺別館儀門額的“茍完”祖訓,體現(xiàn)主人盡善盡美的行事風格;于蔡淺厝儀門門匾的“竹茂”、“松苞”題字,體現(xiàn)了主人為人處世風格:做人當如松,做事當如竹;題于世用厝兩側儀門的“居之安”名言,源自《孟子》,意指腳踏實地,彰顯主人“居安資深”的訓誡哲理。古訓深邃,與古樸的石雕風格、典雅的木雕風格相應和,寓意雅致,顯露主人崇尚風雅、推崇和諧的家世遺風。

雕琢奇葩  家風綿延

天色漸遲,清風向晚,遮不住蔡氏古建風華,掩不住古居三兩溫情。走一遍蔡氏古民居,飽覽閩南成熟的雕刻藝術,卻品不完蔡氏傳統(tǒng)家風文化。

(德典厝“水車堵”位置色彩斑斕的泥塑雕刻)

(在啟昌厝儀門上的第五種雕刻工藝)

走在以條石鋪就的防火通道上,不時迎面遇見幾位留守老人,皆精神矍鑠,笑顏輕張。風打巷道而過,似有暖意,書記邊走邊向我們介紹兩種奇特的雕刻工藝。色彩斑斕的泥塑雕刻,表現(xiàn)有山水風景、人物花鳥等內容,常出現(xiàn)在屋檐下常稱“水車堵”的位置。梳妝樓里,樓廳前檐下東西壁面題有的“宅近青山同謝朓”、“門垂碧柳似陶潛”對聯(lián),外飾以色彩明艷的泥塑雕刻,設計獨特,醒目非常,展示出主人清以持己、廉以待人的品格性情。在屋脊和厝正面護欄上一種頗為奇特的泥塑雕刻,由摔碎的瓷碗材料彩繪以各類圖案,屬于獨特的“剪粘堆粘”工藝。值得一提的是,在啟昌厝,存在著第五種耐人尋味的雕刻工藝,其儀門兩側繪有南洋吉祥物——魚尾獅圖案,彰顯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但因技藝年久失傳,其中奧秘尚有待考證發(fā)掘。

(蔡淺厝下廳西隔扇的一則格言警句)

如今,古居尚遺存60多條家規(guī)家訓,格言警句,意蘊豐厚,不乏名流雅士手筆,篆、隸、行、楷、草等書體一應俱全。雖歷經歲月洗禮,有些已斑駁難以辯認,卻依然透露著不變的濃情與雅致。蔡氏古厝祖訓資源豐厚,不乏驚艷世俗的家訓遺風,同凝聚在古民居的雕刻技藝形成一大特色。題于蔡淺厝下廳西隔扇的一則格言警句:“奴輩愚頑墜(墮)下塵,只應憐念莫生嗔;若能事事如君意,他自終身做主人?!币鉃殡S從、奴仆之輩雖地位卑微,但寄人籬下,有其辛酸苦楚,上位者當憐惜愛護而不是動輒就發(fā)怒責備。其詩句內蘊深刻,流露不俗的處世之道,足見蔡氏族人一視同仁的崇高品德;題于德棣厝東北角梳妝樓樓梯間的“讀書處”,體現(xiàn)儒家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是蔡家特地為狀元家的千金所建造,打破古時“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道德規(guī)范,再次彰顯蔡氏先祖的高遠學識。

(彩樓厝一隅)

鑿石聲聲,40多年的雕琢錘煉,成就一方百年歷史大厝?;厥渍苡倪h,人文淳樸,古建多姿,無論是裝飾藝術——雕刻技藝,還是內核所在——祖訓家風,在這里,百年歷史傳承,使得精湛雕刻與流芳祖訓匯聚相融,協(xié)奏一曲濃郁而又獨特的蔡氏古建風格。

踏上一方人文地脈,帶走的不僅僅是一場賞心悅目式的旅游體驗,而恰恰是一次發(fā)人深省的懂得。每一位走近的游客,都是文化的傳承者。弘揚古建傳統(tǒng)文化,維護一方地域特色,不斷豐富建筑文化的多樣性,激發(fā)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自信心,是歷史發(fā)展的一次次幡然醒悟,更是時代向前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林芬  呂夢妮/文圖)

來源:今日南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

Hash:97a0f7abb5743b7767e1e6b67d031361b638cf11

聲明:此文由 官水石在線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