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莒縣博物館如何發(fā)展起來的嗎?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片地域的共同記憶,也承擔著文化傳承和文明教育的重任。座落在魯東南大地上的莒州博物館,記載著莒地近7000年的文明與興衰,博物館里收藏的每一件文物,都有著說不盡的故事。
2009年,新的莒縣博物館在莒國故地建成,取名莒州博物館。莒地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陳列其中,館藏文物多達12000多件,其中不少是國家級精品。近日,記者隨同莒縣博物館研究館員蘇兆慶老先生來到莒州博物館,一件唐代的玉質(zhì)蘭花杯讓蘇老回想起了博物館從無到有的發(fā)展歷程。
莒縣博物館研究館員 蘇兆慶:這個玉碗,像什么呢,像一朵蘭花,你看枝葉繁茂,很盛旺的樣子。這么大的玉,蘭花杯很少,這一件和那邊那個瑪瑙杯,還有兩個唐代的鏡子,都是莒縣肖家河那個地方出土的。肖家河在閆莊那個地方,當時是1975年,初冬,有個人拿著這個四件東西,蘭花杯,還有瑪瑙杯,還有唐代的一個葡萄鏡一個菱花鏡,來到以后呢,我呢說,你要多少錢呢?我得問問人要多少錢,這個人說,買豬飼料,他一說買豬飼料,我就放心了,買豬飼料還能使多少錢么?那時候人們老實,他不還價,我說給你60塊錢,現(xiàn)在說呢,60塊錢很了了,當時呢,我那時候工資才30塊錢,給他60塊錢,相當于我兩個月的工資。
當時縣里還沒成立博物館,文物工作由文化館代管。就是因為蘇兆慶花了60元錢收購了這幾件文物,被當時的文化館館長狠批了一頓,嫌他收購價格太高了。
莒縣博物館研究館員 蘇兆慶:當時館長,就批評我說,你將公家的錢胡花,這些東西,你給他60塊錢,太過分了。我那時脾氣怪兇啊,我說,這四件東西,給人家60塊錢,你感覺多么?當時誰呢,有個書法家叫張靜波,張靜波在一旁,那時候在文化館里幫著寫劇本,張靜波看不慣了,說算了吧,別說了,老蘇給人家那個價就不高,這不把這個事平息了。
后來,盡管這件事過去了,但為了干好工作挨了領(lǐng)導無端的指責批評,對酷愛研究文物、年輕氣盛的蘇兆慶來說,一時難以接受,決心借此時機籌建文管所。
莒縣博物館研究館員 蘇兆慶:我說我專門干文物,自己創(chuàng)造條件,一氣之下呢,我上了當時的縣委辦公室,找當時的胡建龍(音)書記,那時候見容易,我一推門就進去了,他一看,問老蘇怎么來了,我說,我找你有點事,我說干點事,他說,咱天天干事,他認得我呢。他說怎么著,你有什么想法,我說文化館里不能干了,能不能請書記把單位呢分開,把文化館分成文化館、圖書館、文管所,叫文物管理所,這樣行不行?領(lǐng)導人考慮,首先考慮的是錢呢,你這個說法,一分,錢得一些。我有準備了,我說,這個好辦,文化館、圖書館呢,可以花現(xiàn)在文化館的經(jīng)費;文管所呢,我的工資,業(yè)務(wù)費不用你管,我去省里要,我有些熟人,我去省文化廳要,書記也支持我的工作,他說好,既然這樣,那就給你分開。
就這樣,在蘇兆慶的努力下,1976年,莒縣博物館的前身——莒縣文管所就成立了。莒縣博物館由無到有,實現(xiàn)“一級跳”。
莒縣博物館研究館員 蘇兆慶:到了1982年,文管所改成了博物館,現(xiàn)在說博物館“四級跳”,分開后,多么大的面積呢?我的屋20平方米,在文化館大門口邊上,現(xiàn)在說是警衛(wèi)室似的,就在那一間屋里,從文化館分家分了一個桌子,一個椅子,別的沒有,就這些東西。這就是文管所起家,這就是文管所十平米的建筑,十平米的建筑在里面發(fā)展,我在里面也做了些玻璃柜臺,搞了個小展覽,每到星期天,逢大集,我就敞開門收。過了星期天和大集,我就騎車去各個鄉(xiāng)鎮(zhèn),該挖挖,該征征,這樣,不過幾年功夫了,文管所有起色了。起色在那里呢?特別是1979年,79年陵陽河考古發(fā)掘,陵陽河考古發(fā)掘,簡單說兩句,叫洗手得寶,轟動的了不得,洗手得寶呢,陵陽河上去了,省里更重視了。
1979年,陵陽河一帶文物發(fā)掘工作完成之后,蘇兆慶征得領(lǐng)導同意,讓圖書館選址重建,小院歸文管所使用。莒縣博物館由20平米發(fā)展到200平米,實現(xiàn)“二級跳”。
莒縣博物館研究館員 蘇兆慶:80年代,我在院里搞了個莒國文物陳列,這就是博物館由20平米的建筑發(fā)展成為200平米了,那個房子有200平米了。1974年,夏館長沒來前,我就攢了15萬元錢了,從省里要的錢,攢那里。夏館長來了后,我說蓋樓,我的想法很大,蓋樓,他呢和當時的一個局長,說蓋平房,蓋樓錢不夠,我說錢不夠再慢慢兌換,你蓋平房,現(xiàn)在這里就是平房,這個平房搬那個平房,沒什么意思。
當時,盡管蘇兆慶很有遠見,建設(shè)博物館大樓,但建樓資金是很大的問題,蘇兆慶就跑到省財政廳、文化廳,利用自己多年積累的人脈關(guān)系,積極“化緣”,籌集建樓資金。
莒縣博物館研究館員 蘇兆慶:我去了省財政廳,當時省財政廳的老廳長是莒縣的,是東莞石埠后的,我說你只要給我簽個字,我拿你的簽字,我再去山東省文化廳找王穆蘭(音),簽字后,我說王大姐靠你了,她拿著簽字去了財政廳,財政廳有個文化事業(yè)處,專門管文化經(jīng)費的處,直接給了25萬,給了25萬,加上我原來存的15萬,這不就是40萬嘛,40萬蓋了博物館那個樓,十畝地,蓋樓,花了40萬。
1989年,位于青年路南端的莒縣博物館經(jīng)過五年的建設(shè),終于正式建成。莒縣博物館又由平房發(fā)展到樓房,面積也有200平米擴大到了2000平米,實現(xiàn)“三級跳”。
隨著形勢的發(fā)展,原有的莒縣博物館已滿足不了館藏文物的需求,2007年,在山東省、日照市的支持下,莒縣又投資8000多萬元,在東部新區(qū)建設(shè)了20000多平米的莒州博物館,實現(xiàn)“四級跳”。
莒縣博物館研究館員 蘇兆慶: 2000萬元啟動搞這個博物館的建設(shè),縣委縣府、市里也重視支持,咱這個博物館就到了2萬平米,這就是莒縣博物館從無到有,從20到200再到2000再到20000,這足以說明縣委縣府、市委市府的重視支持了。
如今,莒州博物館是山東省首批愛國教育基地、山東三大縣級博物館之一,是容文物陳列、書畫展覽、文物修復與保護、旅游接待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現(xiàn)代化博物館。
從原先的20平米的小屋到現(xiàn)在2萬平米的大型博物館,莒縣博物館的發(fā)展凝聚著以蘇兆慶為代表的老一輩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心血,也體現(xiàn)了縣委縣政府對莒地歷史文化的尊重、傳承和弘揚。(記者:許文華)
Hash:7fbf1d18cfed239f70cbfe1602cc74a7a9a5082c
聲明:此文由 莒世聞名_discard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